当前日期:

目录

一、清代税务机构
清代的常关税、厘金等大宗收入,由常设的专门机构征收,土药税由临时机构征收,杂税由地方官署管理。
1、常设机构
常关税机构阜阳地区的税务机构,最早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凤阳关在亳州北门外设立税口,对货物征收通过税和落地税。咸丰年间(1853—1856年),因太平军起义,亳州税口停废。光绪二年(1876年)六月一日复关征税,将亳州税口改设分关。亳州关设上下关:上关设在洪山庙,征落地税;下关设在现人民大桥下征货物税。
厘金机构同治四年(1865年),颍上、三里湾、界首集、洪河口等设8分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分卡改为卡。
烟酒税机构宣统元年(1909年),安徽设烟酒税局,阜阳设帮办。
2、临时机构
土药税机构土药(即国产鸦片)税原由常关机构征收。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芜湖设土药局,征收土药厘金。次年四月,阜阳、太和、凤台、颍上、亳州、蒙城等地设卡。光绪十八年(1892年),蒙城设北路总卡,阜阳、太和等地设分卡,所征税银解交蒙城总卡,汇缴藩库。
二、民国税务机构
民初沿袭清末旧制,到民国37年(1948年)税务机构基本上形成盐务办事处、国税局、县税捐稽征处3个系统。
1、国税机构
常关税机构民国元年(1921年),凤阳关设亳县分关,负责征收和查验所辖境内常关税。民国20年(1931年),全国裁厘,亳县分关被撤销。
盐税机构民国31年(1942年)6月,盐税由中央接管。豫东盐务分局由许昌移至界首,改称皖北盐务分局,接收安徽省财政厅代征的盐税机构。到民国34年(1945年)冬,皖北分局设界首、阜阳等8个支局及赵庙、亳县、原墙、涡阳、高公庙、张村铺、西阳集、龙王堂、王市集、江口集、南照集、中岗村、蒙城、双涧等40个卡。
厘金机构民国12年(1923年)三里湾、界首集、颍上、洪河口等厘卡改设厘税局。同年亳县增设糖捐局。民国17年(1928年)5月,在亳县等11处设邮包税分局。民国20年(1931年)1月,厘金局卡同时裁撤。
货物税机构民国15年(1926年),阜阳、亳县、颍上、蒙城、涡阳、太和、凤台等县设烟酒事务分局。民国31年(1942年)3月10日,成立安徽区税务局,阜阳设分局,各县设办公处。民国32年(1943年)9月1日,直货机构合并,接办区局印花、烟酒、统矿各税。皖北直接税办事处改组为皖北区税务管理局,驻阜阳,兼办苏北税务,下属机构不变。民国34年(1945年)12月8日,成立安徽区货物税局,阜阳等地设分局,各县另设办公处办理征收业务。
直接税机构民国31年(1942年)5月,成立安徽区直接税皖北办事处,驻阜阳。除征收所得税、遗产税等直接税外,并接办皖北42县营业、印花等税,辖设阜阳、太和、颍上、涡蒙亳、临泉、立煌、寿凤等18个分局及蒙城、亳县、凤台等11个查征所。
2、地方税机构
米捐机构民国3年(1914年),按江淮水系设界首集、洪河口等15个米捐局。民国21年(1932年)秋,在亳县、界首集设粮食出境管理局。同年11月底撤局停征。
契税机构民国2年(1913年),各县署(政府)内设验契所,负责验契征税。民国23年(1934年)5月,各县成立契税局。同年8月24日阜阳、颍上、亳县、蒙城、太和、涡阳、凤台、临泉等县成立地方税局,负责征收田赋、契税、营业税、屠宰税、烟酒牌照税、牙行营业税、牲畜营业税、质税及各县地方税捐。民国28年(1939年)2月,阜阳各县成立税务局。
营业税机构民国20年(1931年)一月,安徽创办营业税时,亳涡、阜太、怀蒙设征收区,每区设征收处。民国22年(1933年)6月,增设阜阳、亳州营业税局,不设局的县由县政府兼办。民国35年(1946年)起,营业税划归地方税收入。
县税捐机构民国30年(1941年)4月1日设阜阳、凤台、颍上、蒙城、亳县、太和、临泉、涡阳等县税捐征收处,辖138个分处,统一征收自治税捐。民国35年(1946年)9月,将各县税捐征收处改为税捐稽征处,统一征收营业税、屠宰税、营业牌照税、房捐、筵席捐、娱乐捐、土地税、契税和公产租息。到民国36年(1947年),全省税捐稽征处共分五等52处;阜阳县为二等处;颍上、太和、亳县为三等处;临泉、蒙城、凤台县为四等处;涡阳县为五等处。
临时征收机构民国21年(1932年)4月12日设亳县、三里湾等27个特种货品营业税总局,征收竹木、棉麻、丝茧、粮、油、纸、蛋等8种产品的特种货品营业税。7月裁税撤局。民国28年(1939年)春,开征进出口货物检查费,在蒙城、涡阳、临泉、凤台县设检查处。民国29年(1940年)9月,废除检查费,改办战时产销税,将进出口货物检查管理局撤销,改设安徽省战时产销税管理总所,隶属财政厅。辖设蒙城、涡亳阜、太和、凤台等23个产销税管理所和146个分派所,编制875人。民国31年(1942年)4月,停办战时产销税,机构随之裁撤。
三、解放区税务机构
1、抗日根据地税务机构
1944年11月22日成立淮北苏皖边区第二地委、专署,地委、专署机关驻蒙城北部。1945年1月专署设立货管局,在今阜阳地区境内成立宿蒙、雪商亳两县货管科。
宿蒙县货管科1945年1月设立,辖板桥集、唐集、南坪、孙疃4个税务分所和乌集、芮集2个税务组。每所配税收干部1—2人。1946年10月税收干部随县委西撤豫东休整,税收暂停。
雪商亳县货管科1945年3月设立,直属县政府领导。1946年11月税收干部随县委、政府转移太康县休整,税收暂停。
2、解放区税务机构
1946年12月12日,豫皖苏边区党委设56个县市工商局。1947年9月豫皖苏边区党委、行政委员会决定,专区先建工商管理分局、县设工商局和工商事务所。1948年4月15日行署撤销财政处,设立豫皖苏边区工商管理局,统一领导全区税务和工商管理工作。1948年6月,豫皖苏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移驻界首后,阜阳地区境内先后建立工商管理第二、三、四、六分局及沙河工商管理分局和鹿(邑)亳(县)太(和)、亳(县)、太和、界首、雪(枫)涡(阳)、雪(枫)商(丘)亳(县)、宿(县)蒙(城)、商(丘)亳(县)鹿(邑)柘(城)、临泉、泉阳、泉南、阜南、颍阜、涡阳、涡亳、阜北、阚疃、蒙城、颍上(沙北)、凤台县和界首、亳州、临泉、阜阳市等24个工商局。
1948年5月10日,豫皖苏边区工商管理第二分局成立。阜阳境内鹿(邑)亳太、亳县、太和、界首市和亳州市5个工商局归其管辖。1948年4月15日成立第三分局,阜阳地区境内雪涡、雪商亳、宿蒙和商亳鹿柘县4个工商局56个工商事务所归其管辖。1947年8月成立第四分局,阜阳地区境内临泉、阜阳、泉县、泉南、阜南、颍阜县和临泉、阜阳市7个县市工商局54个工商事务所归其管辖。1948年5月,成立第六分局,阜阳地区境内涡阳、涡亳、阜北、阚疃、蒙城、颍上、凤台县7个工商局32个工商事务所归其管辖。
1949年3月,成立皖北阜阳专署工商管理局,内设秘书室、税务科、行政科、督导室。
1949年9月,根据皖北区人民行政公署训令,为统一全区税务机构名称,阜阳专署工商管理局,更名为皖北阜阳专署工商税务分局,辖设10个县市局、70个工商事务所。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四、建国后税务机构
建国后,皖北阜阳专署工商税务分局下辖阜阳、蒙城、涡阳、太和、亳县、临泉、颍上、凤台、界首、阜南等10个县(市)工商税务局、69个工商事务所(不包括凤台县)。1949年12月,将各县税务机构分为货物税地方税务局,原管辖的工商工作划归县工商科,于1950年1月全专区10个县(市)分别成立地方税务局和界首、亳县、颍上、蒙城5个县(市)货物税办事处。4月,阜阳专区税务局成立,下辖阜阳、蒙城、涡阳、太和、亳县、临泉、颍上、凤台、阜南、界首等10个县(市)税务局、72个税务所。
1953年1月,阜阳专区税务局更名为阜阳专员公署税务局。1957年11月,因精简机构,撤销税务局,业务工作由专署财粮贸办公室税务组承办。
1958年起,全区税务机构受到严重削弱。8月,阜阳专员公署批准,将财粮贸办公室财政组、税务组合并成立阜阳专员公署财政局,税收工作由财政局内设的税政股承办。下辖10个县税务局全部与财政局合并办公。抽调税务干部搞中心工作和下放农业第一线,到1961年,全区10个县原有20名正副局长,只剩下3名,有7个县局没有局长;131个税务所,只有41个所长,52个所每所只有1名干部看家,共抽调税务干部搞中心工作和下放的159人。阜阳县口子集、程集两个税务所的干部全部被抽调,出现无人收税的现象。1961年6月,恢复阜阳专员公署税务局,9月全区10个县财税机构合并办公的全部分开,税务干部归队。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税务机构又遭受一次更大的削弱。1969年8月,成立专区税务局革命领导小组,1979年11月,撤销税务局革命领导小组,其工商税收工作并入专区革委会财政金融局(财政局、税务局、建行、人行合并组成),各县税务局先后合并为财金局(站)。1973年11月,撤销财政金融局。在原财政组、税务组的基础上设立阜阳地区财政税务局。1976年4月,决定撤销财政税务局,设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税务局。1978年4月,财政局、税务局合并成立阜阳地区革委会财政税务局。1980年5月改称阜阳地区行政公署财政税务局。
1984年4月,成立阜阳地区行政公署税务局,内设办公室、人教科、税政一科、税政二科、计会科、征管科。1986年6月增设税务学会;1987年1月增设监察科、税务稽查队;1987年2月增设干训班。1990年底,阜阳地区行政公署税务局内设6科、1室、1队、1个干训班和1个税务学会。下辖11县(市)税务局、5个分局、153个税务所(站)。
1985年全地区税务人员1624人,其中行政编制186人,事业编制1438人。1990年全地区税务人员2128人,其中行政编制177人,事业编制1951人。
清代阜阳地区税务机构设置示意图


民国时期阜阳地区地方税税务机构设置示意图

民国时期阜阳地区国税税务机构设置示意图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