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服装制造业
清光绪三年(1887年)阜阳知县彭洪平购进缝纫机、草帽机各6部,是本地区最早使用机械缝纫的生产作坊。民国5年(1916年),蒙城徐金山(湖北人)、宋孝堂两家缝纫店开始使用缝纫机。民国9年(1920年),湖北黄陂人徐焱亭在亳县开设“汉镇徐福茂缝纫店”,有徒弟百余人。20年代,临泉、太和、涡阳、颍上等县裁坊,都先后开始使用缝纫机。1943—1944年,国民党军队驻扎阜阳,同时有山东、河南的流亡政府来阜,对服装的需求量增大,促进了服装加工业的发展。1948年,太和县八里店曾建立小型军工厂生产军服,为支援人民解放军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贡献。40年代末,各县城都有一些缝纫店,较著名的阜阳城有蔡明星、瑞光、同和服装店,亳县城有清华、徐福茂缝纫店。
建国后,在党的“一化三改造”的方针下,各县服装加工个体手工业者,逐步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店、组。1956年实行全行业合营,个体服装店、缝纫店,全部组织起来,加入服装生产合作社或合作组。1958年大办工业,亳县服装合作生产组、临泉服装生产合作社、太和城关服装合作生产组、颍上被服生产合作社等,先后转为地方国营工厂。由于生产任务不多,加之过早地过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产生矛盾。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各县的服装厂,相继又转为集体所有制。
1962—1965年,手工业管理机构得到充实、健全,组织全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提出“服装赶太和”(太和服装较好,花色品种多)、“制鞋赶亳县”(亳县鞋质量好,花色品种多,销路广)的口号,使产品产量、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文化大革命”时期,服装加工业处于停滞和倒退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服装加工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设备,培训学习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增加花色品种,参与市场竞争。阜阳市人民服装厂1980年与上海衬衫五厂签署了合办衬衫厂的协议,建成上海衬衫五厂阜阳分厂,在本区首创联合新路。1981年起,该厂又先后从日本、美国、西德引进各种缝纫设备605台,形成可年产120万件衬衫和30万套西服的生产流水线。临泉县服装厂1984年改为服装公司,分别与上海沪南服装部、宝山童装厂开展协作,建立3条童装生产线,形成年产10万件的能力。蒙城县皮件服装厂1984年从日本引进一条西服生产线,太和县服装厂1985年从日本引进一条时装生产线。阜南县服装厂1983年与上海川沙县达成协议,引进资金、技术,增加现代化设备,产品由10几个增加到30多个;1985年底又与滁州市扬子电器公司达成协议,拟生产电热毯等产品。在企业发展中也产生丢掉销售老渠道、新渠道不巩固,联合中重商标、轻技术的问题。
1985年,全区有服装制造企业14个,职工2670人,固定资产1150多万元,年生产能力达300多万件;当年生产服装200多万件,完成产值3071万元,实现利润80.7万元;当年出口服装51万件,创汇200多万美元。
阜阳市人民服装厂:位于阜阳市颍上路51号,占地面积9790平方米,职工987人,固定资产327万元。该厂是1961年3月由7人组织的阜城镇北关街道缝纫社,1976年改为西市区人民服装厂。同年,经外贸部门安排为北京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生产出口绒布手套和皮手套。1979年迁建颍上路,开始生产内销衬衫。1982年由阜阳市二轻局管理,定名为阜阳市人民服装厂,集体所有制企业,有职工415人,15型平缝机120台,当年出口裘皮服装500件。1982年10月24日,与上海第五衬衫厂横向联合,生产“海狮牌”衬衫,提供出口6万件。1983年先后与河南省潢川服装厂、阜阳市刺绣厂、阜阳市帽厂联合。1983年进口日本生产衬衫设备120台,生产出口衬衫。1984年进口日本生产西服设备216台(件),年生产西服能力15万件。1985年生产衬衫100万件,出口87万件,创汇167万美元。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利润65万元,获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创最佳经济效益杯。
二、制鞋、制帽业
清光绪年间,亳县小牛市有制鞋作坊多处,专制布鞋。民国8年(1919年)亳县张某开始生产瓜皮单帽(俗称帽垫)。40年代全区各县城都有数十家制鞋、制帽作妨,前店后坊式生产销售。较著名的有永聚鞋店、广胜鞋庄、董老三、董老四鞋店、王炳坤鞋店等。1949年阜阳已使用6部缝纫机生产棉帽、圆顶帽、瓦帽、六块瓦帽(亦称瓜皮帽、帽垫)。建国以后,制鞋、制帽业和服装制造业一样,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合作化和缓慢发展的过程。1985年全区鞋帽工业企业有8个,职工1300余人,各种专业设备880台,固定资产130多万元,当年共生产各种鞋211.78万双、帽73.94万顶,完成产值712万元,利润15万元。
亳县建华鞋厂:1955年由建华制鞋生产组与和平制鞋生产组合并成立,当时有职工40人,缝纫机4台,资金3万元,年产量约7200双。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1963年厂址迁至涡河北岸,1966年又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73年更为今名。1978年后,企业经过内涵改造,年产量上升到40万双,产值达150万元,扩建新厂迁至环城西路,该厂在布鞋生产中,注意吸收传统技术,使“亳县布鞋”保持了一定的影响。1985年,有职工282人,各种专业设备42台,在生产中注重传统生产工艺,使“亳县布鞋”保持穿着轻便舒适、美观大方、透气性强、吸脚汗、不臭脚、防脚病的特点,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阜阳市帽厂:前身是1956年兴办的阜阳县城关镇前进缝纫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制帽厂,成为地方国营企业,1960年9月并入工艺综合厂,1962恢复制帽厂,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76年改称阜阳市制帽厂。该厂由小到大,逐步更新生产设备,增加生产能力,为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1985年,企业占地4000平方米,职工242人,各种专业设备350台,固定资产35.4万元,生产各类帽子74.4万顶,有200多个花色品种,完成产值165.5万元,实现利税18.25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