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综述
早在北宋年间,亳州已开始生产土硝。清代,州设硝磺局,日收毛硝8000斤。清光绪年间,全州从事土硝生产的作坊80多家、200多人,制硝户多集中在安溜、温集、芦庙、小奈集等地,年产土硝5—6万斤。民国5年(1916年)蒙城县城有煮硝18灶,年产7000斤,每斤120文。民国16年(1927年),蒙城有20多家生产土硝,每户每月产硝约200多斤。民国36年(1947年),亳县城内有制硝作坊10家、111人,年产毛硝18.9万斤,1949年制硝作坊增至52家。1952年,亳县成立硝业公会,有硝坊48家,从业人员120人,年产量达150吨。1956年,亳县成立5个硝业生产合作社,蒙城成立硝磺生产合作社。1965年后,硝坊停止生产。
民国年间,阜阳、亳县、界首、涡阳、颍上等县城,均有私营制皂、制蜡烛业。1953年,亳县有制皂作坊3家,1958年建立小化工厂,1959年生产肥皂103吨,后停产。
1954年,亳县硝业生产合作社开始生产硝酸钾,1957年产量达到263吨。1958年成立化工厂,当年产量400吨,含硝量在99.8%以上,质量符合部颁标准,曾出口菲律宾、苏联、日本、香港、新加坡、西德等地,年出口量150吨,后因价格低而停止出口,1983年恢复出口。1985年,总产量达200吨。
1958年大办工业,亳县兴办烧碱厂、染料厂、化工厂,阜阳县成立硝碱厂、橡胶厂等,开始生产烧碱、硫酸、硫化青膏等10余种。1959年以后,相继停办,只有少数企业维持生产。1958年化肥工业一哄而起,各县都生产土化肥,仅亳县就有化肥厂279家,当年生产土化肥6029吨,1959年土化肥厂陆续停止生产。
1959年10月,在亳县涡河北岸徐小庙兴建全区第一家氮肥厂,1961年1月投产,年生产能力合成氨800吨,因缺乏碳化流程,仅能生产合成氨水。1961年10月停产,1966年恢复生产,经过技术改造,可生产出易溶速效粒状碳酸氢铵。
70年代初,全区大上小化肥工业,除亳县有1家小化肥厂外,其余各县都筹建一个小化肥厂,由于一齐上马,造成基建投资紧张,化肥专用设备供应不上,部分企业停工缓建。1972年,界首、太和、临泉、颍上4个化肥厂建成投产。1973年,蒙城化肥厂建成投产。1974年上半年,被缓建的阜阳、利辛、涡阳、阜南4个化肥厂亦建成投产。
1970年,阜阳县建成一个小型农药厂。同年3月,建成阜阳制药厂。1972年,阜南县建成橡胶厂。
1975年,利辛、蒙城开始筹建磷肥厂,1976年建成投产。1980年,涡阳县筹建磷肥厂,1982年建成投产。
1985年,全区氮肥厂10个,主要产品是碳酸氢铵;磷肥厂3个,主要产品是过磷酸钙;农药厂1个,橡胶厂1个。
二、化肥
1、氮肥
1959年,安徽省决定首批建设20个小氮肥厂,阜阳专区决定在亳县兴建氮肥厂是其中之一,设计能力为年产800吨合成氨,1959年10月10日破土动工,1961年4月生产出氨水。由于能源消耗太高,被迫停产。1965年4月,阜阳地委决定恢复亳县氮肥厂生产,经过技术改造,1966年2月投产。70年代初,全区先后建成9个小化肥厂,每个厂设计能力均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投资300万元左右。亳县化肥厂进行技术改造,1975年也达到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1978年开始,小氮肥行业普遍推行废气回收、余热利用等节能措施。同时,一部分企业添炉加机,1979年底,界首、太和化肥厂年生产能力提高到5000吨合成氨。1980年,省政府对小氮肥行业实行“盈亏总额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了企业扭亏增盈的积极性,全区亏损额大幅度下降。1980年起,省化肥公司集中资金对小氮肥厂分期安排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逐步淘汰原来的小机、小炉、小塔,换成生产能力大、能耗低的先进设备,1985年末,全区各化肥厂的生产能力分别提高到7000吨—1.5万吨。随着技术改造的进行,化肥产量逐年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好转,1982年全区转亏为盈,1984年总盈利932万元,1985年由于对进口化肥失控,国内化肥市场受到冲击,部分企业又出现亏损。1966—1985年,全区累计生产合成氨60.71万吨,累计生产碳铵242.39万吨。
1966—1985年化肥生产统计表

亳县化肥厂
该厂位于亳县城东北郊区,占地8.01万平方米,1959年10月兴办,1961年1月投产,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氨800吨,产品为氨水。因设备质量差,消耗太高,得不偿失,于1961年10月报请省化工厅批准停产下马。1965年4月,阜阳地委决定恢复该厂生产,增加碳化设备,产品由氨水改为碳酸氢铵,于1966年2月投产,当年生产碳铵3296吨。1970年以后,各县小化厂陆续开工兴建,该厂参照新建厂的设计能力,进行技术改造,1976年达到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能力,1980年达到7000吨,1984年已形成12000吨的规模。1985年有职工558人,固定资产原值694.6万元,净值550.6万元。1966—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50918吨、碳酸氢铵202703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654.83万元。1966—1982年累计亏损923.61万元,1983—1984年累计盈利89万元,1985年亏损33万元。
界首化肥厂
该厂位于界首县城西北郊,占地10.80万平方米,1970年1月8日筹建,同年9月破土动工,1972年2月18日投产,是省内小氮肥企业建设最快的一家化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从1978年开始技术改造,当年达到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1981年达到7000吨,到1983年已形成万吨生产能力。1985年有职工617人,固定资产原值746.4万元,净值536.2万元。1972—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71434吨、碳酸氢铵283288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601.54万元,1972—1978年和1981、1985年累计亏损449万元,1979—1980年和1982—1984年累计盈利199.09万元,其中1984年盈利103.1万元。
太和化肥厂
该厂位于太和县城东南郊,占地8.67万平方米,1970年3月动工兴建,1972年6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1978年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提高到5000吨;1980年二次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7000吨;1983年再次改造,1984年已形成万吨生产能力。1985年有职工376人,固定资产原值712万元,净值426.6万元。1972—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68748吨、碳酸氢铵272141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163.87万元;1972—1978年,累计亏损422.93万元;1979—1985年,累计盈利211.2万元。
临泉化肥厂
该厂位于临泉县城东关泉河南岸,占地7.84万平方米,1970年1月开始筹建,同年10月动工,1972年7月投产,一次开车成功,总投资377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1977年前,从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1977年大修,因计划不周,影响2个月的生产,受到通报批评,1978年合成氨产量达到3018吨。1979年开始连续不间断地技术改造,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79年达到5000吨,1981年达到7000吨,1982年达到1万吨,1985年已形成1.5万吨的生产规模。1985年有职工672人,固定资产原值968.5万元,净值769.5万元。1972—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62863吨、碳酸氢铵252801吨,累计完成工业总总值3768.44万元;1972—1981年,累计亏损514.36万元,1982—1985年,累计盈利298.43万元。
颍上化肥厂
该厂位于颍上县城东郊,占地6.48万平方米,1969年3月筹建,1970年9月动工,1972年1月投产,总投资3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1980年以前一直未达到设计能力。1978年开始技术改造,1981年形成7000吨生产能力;经过继续改造,1983年末达到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1985年有职工481人,固定资产原值430.4万元,净值386.9万元。1972—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34912吨、碳酸氢铵138194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46.81万元;1972—1982年和1985年,累计亏损738.67万元,1983—1984年,累计盈利71万元。
蒙城化肥厂
位于蒙城西关外李庵桥南,占地6.02万平方米,1970年8月7日筹建,同年9月动工,1973年11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1982年开始技术改造,1983年末生产能力已达到7000吨。1982年5月,投资90万元新建一个碳化煤球车间,可供年产5000吨合成氨用煤球,改变过去使用单一块煤的状况。1985年,有职工435人,固定资产原值643.5万元,净值492.8万元。1973—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37623吨、碳酸氢铵147637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98.22万元;1973—1982年和1985年,累计亏损612.69万元,1983—1984年,累计盈利24.44万元。
阜阳化肥厂
位于阜阳市东北郊,占地10.35万平方米,1970年10月3日动工兴建,1971年2月因无设备停工缓建,1972年8月重新开工安装设备,1973年12月31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1978年开始技术改造,1979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1980年上马一套年产5000吨合成氨设备,1982年能力已达到1万吨。1982年后继续进行技术改造,1985年已形成年产1.5万吨生产能力。1985年,有职工717人,固定资产原值1195.6万元,净值904.9万元。1974—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70577吨、碳酸氢铵283122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65.62万元;1974—1978年和1980年,累计亏损469.3万元,1979年和1981—1985年,累计盈利102.98万元。
利辛化肥厂
该厂位于利辛县城东南郊,占地7.57万平方米,1970年破土动工,原计划一年建成,因专项生产设备不能按时提供,工程推迟到1973年底才完成设备安装,1974年2月投产,设计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总投资360万元。1977年投资11.7万元,对生产的薄弱环节填平补齐,使之达到设计能力。1982年投资166万元,进行以扩大生产能力和节能降耗的重大技术改造,在全区首先采用600的合成,生产能力提高到8500吨,部分工段和设备可达万吨。1985年,经过不断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已达1.3万吨。有职工416人,固定资产原值592.7万元,净值433万元。1974—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44554吨、碳酸氢铵175953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47.08万元,1974—1980年和1985年,累计亏损415.12万元,1981—1984年,累计盈利68.19万元。
涡阳化肥厂
位于涡阳县东关外官路口,占地14.53万平方米,1970年7月开始筹建,1971年7月缓建停工,1972年8月继续施工,1974年1月投产,总投资3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1981年投资1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使生产能力达到7000吨。1982年投资180万元,技改项目46个,使合成氨生产能力突破万吨。同年7月上马第二套生产系统,1983年继续改造老系统,生产能力增加到1.5万吨,1984年第二套生产系统投产,形成3万吨生产能力。1985年,有职工1428人,固定资产原值4248万元,净值2355万元。1974—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116002吨、碳酸氢铵455544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959.65万元;1974—1980年,累计亏损492.57万元,1981—1985年,累计盈利1057万元。
阜南化肥厂
该厂位于阜南县城南部,占地6.86万平方米,1970年8月动工兴建,因资金不足,曾一度停建,1974年5月1日投产,总投资35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1982年开始技术改造,使生产能力增加到7000吨。1985年,有职工396人,固定资产原值424.8万元,净值235.4万元。1974—1985年,累计生产合成氨41831吨、碳酸氢铵167318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53.65万元;1974—1981年,累计亏损598.52万元,1982—1985年,累计盈利94.87万元。
2、磷肥
70年代,各县都有一批社办小磷肥厂,土法上马,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至80年代多数停办。1976年,利辛磷肥厂、蒙城磷肥厂相继投产;1982年,涡阳磷肥厂投产。1985年,全区3个国营磷肥厂均生产过磷酸钙,年生产能力6.5万吨(实物量),有职工433人,1976—1985年,累计生产磷肥15.83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603.66万元。
1976—1985年磷肥生产统计表

利辛磷肥厂
位于利辛县西潘楼火车站东侧,占地5.1万平方米,1975年9月筹建,1976年3月投产,总投资76万元,产品为钙镁磷肥。由于钙镁磷肥不适合淮北土壤,仅生产到同年8月,即转产普通过磷酸钙,共生产钙镁磷肥500吨。转产后更名磷肥厂。1982年进行技术改造,增添机械混合化成设备,实现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1983年新增一条生产线,生产能力提高到6万吨。1984年因产品积压,停产一条生产线,生产能力降为3万吨。1978年7月开始筹建年产5000吨硫酸车间,得到省化工厅批准,投资23万元,1980年5月完成土建工程,因产量太小而停止建设。1982年12月,省化工厅批准兴建年产1万吨硫酸工程,总投资需298万元,1983年8月开始施工,1984年因压缩中小型工程投资而停建。1982年以前由于是土法生产,产量低,产品质量差。1982年以后实行机械化生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有职工242人,固定资产原值94.1万元,净值73.8万元。1976—1985年,累计生产磷肥(实物量)80876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18.49万元;1976—1978年和1980年,累计亏损30.41万元,1979年和1981—1985年,累计盈利19.87万元。
蒙城磷肥厂
位于蒙城县城西北郊涡河南岸,紧靠李庵桥码头,占地1.36万平方米,1975年8月兴办,1976年3月投产,产品为普通过磷酸钙.1981年,企业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1983年进行全面整顿,产品质量提高,畅销本县和邻县。1985年,有职工93人,固定资产原值78万元,净值55.7万元。1976—1985年,累计生产磷肥(实物量)5361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536.1万元。投产后除1981年亏损17.5万元外,其余各年均有盈利,累计盈利10.5万元。
涡阳磷肥厂
该厂位于涡阳县火车站东侧,占地3.6万平方米,1980年1月兴建,1982年投产,全部是机械化生产,年生产能力2万吨普通过磷酸钙。1985年,因磷肥销路不畅,投资7万元上马纯碱车间,投产后因纯碱转向滞销而停产。1985年,有职工98人,固定资产原值22.9万元,净值19.5万元。1982—1985年,累计生产磷肥(实物量)23615吨,完成工业总产值241.7万元,1982—1985年,累计盈利22.8万元。
三、制药
阜阳地区制药业起步较晚。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全区医疗卫生业以中医药为主,各地药店出于经营需要,按照古旧方法炮制中药的膏、丹、丸、散。炮制方式是传统的手工操作,生产工具是简单的切刀、药碾、铁锅等。生量小,费工大,效率低。
1958年,为了做好药材就地加工,就地供应,满足医疗需要,各县公私合营医药商店开始组成药材加工厂。这些小厂规模都不大,基本上是中药材的粗加工。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随着合作医疗的兴起,各县医药公司、地区和县医院甚至有些社队也办起了制药厂,就地取材、土法上马,生产中药产品及输液,葡萄糖、药棉、药纱等医药医疗用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阜阳地区医药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至1985年已成为一个既能生产原料药,又能生产各种片剂、膜剂、霜剂、胶囊、外用药水、卫生材料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医药工业体系。全行业主要的工厂有阜阳制药厂、阜阳第二制药厂、阜阳生化制药厂、界首中药厂等。
阜阳制药厂阜阳制药厂创建于1970年3月,是由阜阳专区医院制剂室和阜阳县医药公司中药加工组合并成立。当时仅有职工30人,厂房设备简陋,只能生产几种中成药和输液。1971年增建原料药土霉素碱车间,1974年建年产200吨的柠檬酸车间,1976年建年产180吨酵母粉车间,1984年建年产600万瓶大输液车间和年产10亿片的片剂车间。1985年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建了年产2200吨柠檬酸的二车间。至此,阜阳制药厂成为安徽省医药生产重点厂之一。阜阳制药厂占地面积88690平方米,建筑面积35327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546台,固定资产原值为3642万元,职工693人,其中技术人员131人。主要产品柠檬酸的总产量、单罐产量、发酵周期、发酵指数四顶技术指标一直名列全国同行业之首。1983年该厂生产的“一搽灵”脚气水被评为省优产品,1985年“柠檬酸”被评为省优产品。1985年总产值1835万元,实现利润124万元。连续4年被评为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和省级先进企业。
界首中药厂界首中药厂于1970年由27位街道居民集资兴办,当年产值4.7万元。1975年职工发展为64人,年产值13万元。1977年药厂交县卫生局管理。1981年界首药厂经省药厂整顿办公室验收合格,取得省颁发的营业许可证。同年改名界首中药厂,由工业局管理。1983年生产冲剂系列产品。1985年有职工177人,设备有丸药机、切药机、远红外烘干机等33台套。中药产品有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黄连上清丸、丹参片等20余种。年产中成药125吨,年产值4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26%。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