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综述
阜阳地区纺织工业主要由纤维原料初步加工业、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丝绢纺织业、针织品业构成。1985年,全区共有纺织工业企业74家,其中棉纺织业26家、毛纺织业3家、丝绢纺织业9家、针织品业23家。主要工业产品有布、棉纱、麻袋、棉毛衫裤、汗衫背心、白厂丝等。主要纺织工业专用设备总值2485.7万元,有粗纱机27台、3482锭;细纱机129台、51786锭;棉布织机1701台(44吋自动棉布织机1024台、56吋自动棉布织机436台、普通棉布织机131台);棉印染设备总值174.5万元,有染色机19台,印花机1台;色织设备总值103.9万元,棉针织设备总值109.6万元,毛纺织设备总值334.5万元,有毛条制造设备1台、粗梳毛织机22台;麻纺织设备总值551.3万元,有麻袋织机81台;丝绸专用设备总值268.3万元,有缫丝机136台、2720绪,丝织机346台;绢纺设备总值14.3万元,丝绸印染设备总值23万元。年生产能力印染布1663万米、丝75吨、丝织品517万米、机织服装350万件、针织服装606万件。1985年,纺织工业完成工业总值1839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2%。
在纺织工业企业中,国营企业有25家,共有职工11081人,专业设备近3000台,其中棉纺锭50760锭,捻线锭15116锭,棉布织机1836台,棉精梳机3台,印染连续生产线1条,毛巾织机40台,床单织机36台,毛纺锭1380锭,麻纺设备1套。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947万元,占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的65%。
早在唐代,亳州的丝绸被征为贡品,清代亦被入贡。民国初年,亳州产“万寿绸”,风靡北方各省。1939年,临泉县吕寨开始有木织机生产纯棉布的工厂。1949年从涡阳县张村铺迁到阜阳城一家棉织厂,有10多名工人,主要设备仍是木制织布机。新中国成立后,各县开始兴办公私合营、集体棉织厂、布厂、针织厂、麻纺厂、轧花厂等小型纺织企业。1958年开始兴建国营阜阳专区第一纺纱厂和阜阳纺织印染厂,同时兴建阜阳县针织内衣厂、临泉县针织厂、临泉县棉织厂、阜南县棉织厂、亳县丝绸厂、太和县纺织厂、颍上县棉织厂等。经过30多年的建设,在不断调整、整顿、提高的过程中,全区纺织工业不断壮大,已建成一个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纺织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30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1985年增长到18394万元,年平均递增12%。主要工业产品,棉纱,由1959年的476吨,1985年达到9526吨,年平均递12.2%;布(包括棉布、棉混纺交织布、涤纶混纺布、中长纤维布、阔幅布),由1949年的119.7万米,1985年达到3768.07万米,年平均递增10%;麻袋,由1959年的3.54万条,1985年达到445.53万条,年平均递增20%;棉毛衫裤,由1959年的6万件,1985年达到50.14万件,年平均递增8.5%;汗衫背心,由1959年的34.92万件,1985年达到149.14万件,年平均递增5.7%;白厂丝,由1959年的3吨,1985年达到69吨,年平均递增12.8%。
二、棉纺织业
民国8年(1919年),亳县城内有1家织布厂,是安徽最早的6家织布厂之一。1935年,涡阳县城内有7家机房,生产土布、罗底、包头、腿带等。1939年,临泉县吕寨有1家手顿织布机工场;亳县蒋逊之在辘轳湾创办织布厂,有脚踏铁木机17台,工人20多名,日产棉布20匹,不久遇火灾停业;不久,郑仲英、雷汉亭、张晓岚合资在马场街创办华益织布厂,有铁木布机12台,工人20多名,生产条格布、色织被面等,1947年秋停业。40年代,阜阳城有1家两淮织布厂,所产被面、棉布行销河南、山东等地;太和县有官商合办的平民布厂,解放前夕停业;界首市有16家织布作坊,工人92人,织布机56台,木机子7部,每台机子日产“洋布”100尺、条子布1匹半。1949年亳县公安局劳教所创办新生布厂,有50部铁织机,生产白平布、条子布和厂呢、提花布等。1953年停办,织机转交滁县布厂。
建国后,多数布厂继续生产,一些转入公私合营,一些组成合作工厂或自动停业。1954年11月界首棉织厂兴办,以芜湖机器纱为原料,生产白平布和条格布。至1957年,陆续兴办蒙城县棉织厂、亳县布厂、阜阳县新民棉织厂等,棉纱主要从外地购进。1958年,开始筹建阜阳专区第一纺纱厂,规模定为1万纱锭;同时兴建阜阳纺织印染厂,规模为5万纱锭。同年10月,阜阳专区第一纺纱厂试车投产。在经济调整时期,上马企业开始调整合并。1959年8月,在建的阜阳纺织印染厂改名为“国营安徽第六纺织印染厂”。1961年6月,安徽丝绸厂阜阳分厂、阜阳纺织厂、阜阳绢纺厂、阜阳造纸厂、阜阳轻工机械厂并入“六纺”。原阜专一纱厂与阜阳县针织厂合并后改为阜阳县棉纺织厂,1964年8月复工,同年9月并入“六纺”,1965年3月,“六纺”基建完成,4月正式投入生产,成为阜阳地区纺织工业的骨干企业。1965年10月,“六纺”的针织部分析出成立“阜阳专区针织厂”,“六纺”更名为“阜阳专区纺织厂”。1966年10月,兴办太和县织布厂,1978年,新建阜阳印染厂、利辛县棉织厂。
1982年后,纺织产品的市场销售发生质的变化,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加之纯棉产品涨价,化纤产品降价,本区一些纺织企业的部分产品滞销、积压,少数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个别企业出现亏损。在严竣的形势面前,全行业切实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对纺织工业的指示,积极、稳妥进行企业内部的改革,改善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大力开发新产品,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1984年起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引入竞争机制,经过不断努力,全区纺织企业基本上转轨变型,从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发展,经济效益开始回升。
1985年,全区棉纺织企业26家,其中国营企业14家,棉纺锭有50760锭,捻绳锭15116锭,各种织布机1836台和1条窄幅印染线。在70年代,只能生产一些纯棉粗支纱、白坯布等低档产品,1985年的棉纺织产品纱类中有中、高支、精梳、半精梳等纯棉、纯化纤及混纺纱线,布类有各种纯棉、纯化纤及混纺布,印染加工各类窄幅纯棉、纯化纤及混纺布等高中档产品。
阜阳纺织厂:国营企业。1958年3月兴建,1972年全面投产,位于阜阳市文峰路,占地面积3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298.87万元,净值1477.39万元,拥有纱锭50760锭,线锭9500枚,织布机860台,毛纺锭1380枚,无纺布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棉纱9766.03吨、棉布2355.52万米。1984年末共有职工434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5人。1980年以前,该厂主要生产纯棉产品,棉纱主要有42支、16支、-10支等品种;棉布主要有16×16粗平布、21×21平布、32×38细平布等10多种,其中32×38细平布远销到东南亚。1980年试织出中长华达呢,并获得“安徽省优良产品”称号。1981年投产中长凡立丁,1983年投产中长哔叽,1984年推出麻棉混纺等产品。1985年增加苎棉、无纺布两大类,完成产值8590.16万元,实现利税2102.2万元,出口换汇300多万元。
阜阳印染厂:国营企业。1982年10月兴建,位于阜阳市阜涡路5号,预计1986年投产。该厂前身为阜阳发电厂,为改变阜阳市坯布外调、印染布调进不合理的局面,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利用发电厂改建印染厂,设计能力为一条窄幅印染线,年产印染布1500万米。1985年又增建1条年产1000万米的中长后整理线,其中主机设备蒸呢机和树脂整理机拟从西德引进,预计1987年投入生产。该厂现有职工37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1人,全厂占地面积8.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233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000万元,净值1800万元。投产后,将成为本地区纺织工业的支柱企业之一。
阜阳市棉织厂:集体所有制企业。1958年由阜阳县百货公司48名职工家属兴办,名为“阜阳县小百货厂”。办厂初,无资金,无设备,工人自带生产工具,以剁麻捻、合麻绳、缝鞋帮为生。经过艰苦奋斗、自力甦发展,逐步添设机械设备,开始生产手套、民用线、蚊帐布、鞋带、棉布、丝织品等。1976年划属阜阳市二轻局管理,产品自产自销,原料找米下锅。1979年,经省纺织工业厅批准,原料供应列入计划。企业不断发展,原厂址在阜阳市解放北路,现迁址颍上南路,占地面积1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4平方米,有棉织、丝织、漂染3个车间,织布机48台、丝织机20台,职工247人,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7万元。
阜阳县棉织厂:国营企业。1970年筹建,位于阜阳市颍河东路35号,占地16000平方米,1973年3月投产。主要设备是购进上海毛巾五厂更新下来的织布机。现有棉布织机48台,捻线锭600锭,职工197人,固定资产净值37.85万元。主要生产府绸,1980年开始生产工业用衬布,1985年工业总产值78万元。
蒙城县绒布厂:县属集体企业。位于蒙城县西关。1956年兴办,原名“蒙城县棉织厂”,初建,有30台人力铁木织机,租用3处民房生产,主要产品为白平布、色织布。直到1970年仍是手工操作。1971增添机械设备,1976年筹建新厂,迁于现址。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6平方米,有织布机46台,捻线锭720锭,1985年建成1条年产400万米灯芯绒后整理生产线,从而跃居安徽省生产灯芯绒的三大厂家之一。现有职工100人,1985年工业总产值710万元。
临泉县棉针织厂:县属集体企业。位于临泉县解放北大街45号,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该厂是1958年兴办的临泉县棉织厂、临泉县针织厂、临泉县丝绸厂,1959年合并为地方国营临泉县棉针织丝绸厂,1963年3月只保留1个织布车间划给临泉县被服厂。1970年县手管局投资重建棉针织厂。初建时,使用铁木织机,以生产劳动布为主。1973年与上海国棉九厂协作,购进25台自动织布机,生产纯棉布。1978年1月26日发生火灾,损失36.4万元,企业被迫停产。1979年开始逐步恢复生产。1983年,国家对棉织品调价,企业损失10多万元。由于火灾和调价损失,使企业限于困境,1984年企业亏损3.16万元。1985年经过整顿,企业好转,当年生产纯化纤布7万米,并扭亏为盈。
阜南县棉针织厂:县属集体企业。位于阜南县城东南顺河街58号,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职工257人,有织布机40台、捻线锭540锭。该厂为1958年兴建的地方国营棉针织厂,当时主要生产袜子、毛巾、被单布。1960年改为大集体,改名为“阜南县合作社针织厂”,全厂留下36名职工,其余下放。1966年恢复今名。70年代增添布机、丝光机、脱水机等设备,除生产日用棉纺小商品外,并生产纯棉布,1983年开始生产化纤织物。1985年工业总产值214.5万元,生产棉布64万米,实现利税17.6万元。
三、毛纺织业
据太和旧县志记载:“太和毛毡,系创于明朝万历年间,清乾隆时,有盛极一时的驰名工厂。”相传,明朝山西移民王学孟、王学道兄弟3人,来太和旧县集制毡,并传授技术于当地群众。清代,旧县集还有字号“怀太”的手工制毡工场,职工80余人,所制4道边红毡,质地优良,行销邻省。民国初年,徐州资本家袁大个子在旧县集设厂,盛时工人有500多,所制毡裤、毡马褂、花毡等甚畅销,其中花毡远销日本、西德。后该厂迁至徐州。其后,光武庙、蔡庙、大黄庙等地均有用羊、驴毛制毡作坊。1957年6月,旧县集成立制毡生产合作社,1958年5月改名太和制毡厂,产品有礼帽、床、桌、机用毡30多种。1960年4月改为毛纺厂,保留制毡车间。1961年停产,并入棉纺厂。
1982年,阜阳纺织厂利用老布机车间,改建为阜阳毛纺厂。1984年,毛纺厂从日本引进1380锭全套毛纺设备,同时聘请日方技术人员协助安装调试,同年12月试车生产。第一批兔羊毛纱投放市场后,深受用户欢迎。1985年2月,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兔羊毛纱一等品率达到84.6%,经安徽省商品检验局检验,符合出口标准,当年即出口180吨。1985年又从日本引进2760锭全套粗梳毛纺设备,次年投产。
四、麻纺织业
1958年大办工业时,多数县建有麻纺织厂,在调整、整顿时期,大部分撤并,1985年,全区较大的麻纺企业有阜阳麻纺厂和太和县麻纺厂、阜南县麻纺厂。
太和县麻纺厂:县属集体企业。位于太和县镜湖西路,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职工252人,固定资产原值15.4万元。该厂1958年兴办,原名麻绳社,生产靠手工操作,1982年发生火灾,1984年重建,1985年5月投产,主要产品为各种规格的麻袋和缝包线,当年完成产值185.5万元。
阜阳麻纺厂:国营企业。位于颍河东路三叉路口,占地7.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873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80.5万元,净值496.1万元。1985年有职工710人。该厂于1977年10月动工兴建,1980年投产,主要生产各种麻袋、麻布、麻线等产品。1985年生产麻袋320万条,正品率达百分之百,当年出口46.9万条;完成工业总产值688.9万元,实现利润25.3万元。
五、丝绢纺织业
唐代,亳州与宋州(今河南商丘)、定州(今河北定县)、益州(今四川成都)为四大纺织中心。亳州产丝织能织出蟠龙、对凤、仙鹤、孔雀等图案,每年定额进贡皇宫70匹,质量居全国前列。宋代,亳州产绉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明、清时期,在亳州城内丁家胡同、辘轳湾有20多家作坊,生产绸缎、包头、生丝。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亳产丝绸织品列为贡品,因名“万寿绸”,为当地一大名产。清宣统三年(1911年),创制出红绿宽条、纵横交织成方块图案的丝绸被面,俗称“十样景”,畅销北方各省。民国初年,万寿绸被面风靡一时,城内专产万寿绸的作坊有6家,工匠50多人,木织机30多部,年产万寿绸1万条(每条约21尺)。民国24年(1935年),汤太英试制的蚕丝织品,在全国展览会上获得特别奖。其后,因战乱市场动荡,农民纷纷砍桑卖柴,养蚕者稀少,丝绸作坊相继歇业,至建国前夕,仅有2家艰难维持。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杜蛮婆随丈夫由寿州到沈丘集(今临泉县城)开设丝织工场,生产大绉、绫子、罗底等。1943年,临泉县丝织业有12家,其中县城2家,城北前冢、后冢、张腰庄等有10家。
1958年,临泉兴办丝绸厂,1959年合并为临泉县棉针织丝绸厂,后丝绸中止生产。1963年亳县毛毡生产组成立,次年易名丝毛社,恢复万寿绸被面、包头、绢纺、小花线绨被面等产品生产,当年总产量为3万米。1973年原制线组改为丝织社,开始生产人丝包头、真丝包头、罗底等。1974年丝织社改为厂,织机增至36台,并购进并丝机、捻丝机、锅炉等设备,聘请苏州丝绸厂退休技工,增加真丝被面,人造丝被面、彩旗纺、隐丝绸、花线绨、软缎、人造丝羽纱。同期,亳县丝绒厂亦开始生产丝绸产品。1986年,亳州市共产丝绸产品116.26万米,丝78吨。
1965年初,以当年老工人为骨干,在原安徽丝绸厂阜阳分厂和阜阳绢纺厂的基础上,改建为阜阳专区缫丝厂,并入“六纺”的原丝绸厂工人全部回到丝绸厂,1966年10月,缫丝厂建成投产。
六、针织品业
建国前,阜阳地区没有针织企业。1957年,兴办公私合营新民棉织厂(阜阳市第二针织厂前身),太和县城关兴办太和县针织厂。1958年新民棉织厂将一部分织布机改为毛巾织机,生产印花毛巾。1958年初,筹建阜阳针织内衣厂,年产针织内衣200万件,年底建成投产。同年,兴办临泉针织厂和阜南针织厂。1959年2月,针织内衣厂与阜专一纱厂合并,改称阜阳县棉纺针织厂,1960年下马,1964年复工,1965年10月,析建阜阳专区针织厂,厂址迁至阜阳市文峰路62号。1969年,阜阳县新民棉织厂改称阜阳镇针织厂,1971年又改称阜阳县针织厂。1973年3月,由阜专针织厂15名职工家属兴办阜阳针织一分厂。
1985年,全区针织品企业23家,其中国营企业4家,集体企业19家,年产各种毛巾225.42万条,针织内衣206.14万件、袜子212.57万双,总产值达823万元。
1985年,为提高兔羊毛纱的加工深度,阜阳纺织厂从日本引进100台针织横机,用于织造毛针织衫裤,成立羊毛衫分厂,投产后可年产高档兔羊衫20万件,主要供应出口,预计1986年投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