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阜阳地区一直是水、旱灾害交替发生的地带。据旧志不完全记载,自西汉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至民国36年(1947年)的1991年间,共发生严重水灾392次,其中:沿淮一带80次,颍、茨河两岸175次,西淝河以东56次,涡河两岸81次。共发生严重旱灾86次,其中:沿淮一带23次,颍、茨河两岸32次,西淝河以东13次,涡河两岸18次。在旧社会,每逢重灾,粮食歉收或不收,许多人离乡背井,四处乞讨。在1938—1946年的黄河连续泛滥期间,全区有30万人葬身于黄水。
一、防汛抗洪
1950年6月,连降大雨,淮河、颍河暴涨洪涝混流,五道沟洪峰高达1丈,官沙源水位陡升9尺。全区大部分土地被淹没,60多万间房屋倒塌。正当洪水肆虐时,中共阜阳地委带领各县县委,组织3000名干部、4000条木船,分赴各灾区抢险,打捞粮食9243万公斤,救出耕畜18478头。水退后发放救济粮4400万公斤、救济款3亿元(中州币,折合人民币300万元)、食盐200.4万公斤、煤炭4000.05万公斤,支持灾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1954年夏,连续降雨50天,各县的雨量是:阜南1034毫米,临泉1291.6毫米,颍上993.2毫米,凤台737.9毫米,阜阳946.2毫米,蒙城918.3毫米,涡阳836毫米,太和1190.7毫米,界首842.7毫米,亳县613.4毫米。全区1973万亩农作物被淹,89.7万间房屋倒塌,1570座桥梁被冲毁。正当最高水位从各水文站报来时,中共阜阳地委和阜阳专署的负责人已经到达各县,同各县干部一起开展抢救工作,计转移灾民850531人,救出牲畜61241头。同时,中共中央派来飞机、轮船,运送来食品和衣物。水退后,发放救济款22.5691万元,派出千名干部领导灾民生产自救。
1956年6至8月,连续出现8次大暴雨降水过程,全地区867.8109万亩土地被淹,25万间房屋倒塌。在外洪内涝期间,中共阜阳地委组织1882名干部、30430名民工,带领1325只木船,转移灾民168076人,救出牲畜11935头,打捞粮食126万公斤。水退后,发放救济款1625万元,发放生产贷款351万元,发放建房救济款66万元,发放副业生产贷款120万元,发放寒衣救济款53万元,捐献棉衣38760件,并派出3000余名医务工作者,分赴灾区为灾民治病。当年,灾民们抢种晚秋作物1866万亩,(其中胡萝卜1.34万亩),晒干菜838万公斤,顺利地渡过了冬荒和春荒。
1962年,7、8两月连降暴雨,降雨最多的亳县,雨量为1102毫米,降雨较少的凤台,雨量为818.1毫米。10个县的公路被水阻断,9720个村庄被水包围,1239.5万亩秋禾被淹。中共中央、国务院8月14日发来指示电,提出“要火速抢救灾民”,9月21日发来指示电,要求各级政府“做好生产救灾工作”。继之,派来以陈正人为团长的慰问团,到各县慰问灾民,和灾民们一起,订计划,进行生产自救。灾民以副补农,安全渡过了冬荒。
1964年4月中旬,淮河上游大雨,王家坝水位上升至28.04米;与此同时,颍河上游大水,三里湾水位上升至31.81米。4月下旬,又大雨,全区471.3万亩土地受渍,417万亩小麦受淹。当灾害正在形成中,中共阜阳地委号召“全党全民紧急动员起来,投入防汛、排涝、救苗、抢种斗争”。地、县立即成立防汛指挥部,一面带领43000名民工,日夜守卫堤防,一面发动群众排水救苗,水退后,补种晚秋作物576.4万亩,补偿了洪涝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1975年8月,豫南连降暴雨,石漫滩水库、板桥水库相继溃决,滔滔激流掀掉京汉铁路,从沈丘漫入泉河,临泉县泉河右堤溃决,阜阳县泉河左堤溃决,31个人民公社、278个生产大队淹没。中国人民解放南京军区闻讯,即派来舟桥部队救抢;省民航局,派来飞机投放食物。中共临泉县委书记胡泉、副书记许洪德、沈世富等,为转移灾民,4天5夜未有合眼;中共阜阳县委书记梁武城、副书记李少英、刘波等,为守护颍河大堤,那里有险情就到那里去,两天3夜粒米未进。水退后,除发放大批粮、油、煤外,还发放大批砖瓦等建筑材料,支持灾民重建家园。
二、抗旱
1951年夏,33天不雨,地面龟裂、沟塘干涸,蒙城、阜阳、临泉的旱情尤重,中共阜阳地委立即发出“救灾如救火,保苗如保命”的指示,要求全体党员和干部,说服群众,依靠群众,流大汗、抗大灾,在大旱之年夺丰收。立即组织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150万抗旱大军,打井挖塘,提水浇灌153.5万亩夏熟作物,点水播种39.7万亩晚秋作物。
1953年,霜灾之后久旱不雨,中共阜阳地委发出指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作抗旱的带头人,深入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抗旱保苗。在党员和干部的带动下,掀起“多浇一瓢水、多收一把粮”的群众性的抗旱热潮。根据统计,仅在6月上旬,阜阳、涡阳、太和、阜出、亳县、凤台、界首8个县,打新土井31780眼,修旧土井44230眼,挖塘18710个,通过浇灌,使231万亩小麦返青抽穗,73295亩棉花生蕾结桃。
1958年夏,百日不雨,全区1700万亩夏秋作物枯萎。中共阜阳地委组织起500万人的抗旱大军,打塘底井220483眼,挖塘下泉89763个,盆端瓢泼,浇灌了3000万亩夏、秋作物。
1959年夏,沿淮各县雨量极少,旱情较严重蒙城、阜阳、太和、涡阳70天不雨。加之一连多日的西南风(临泉县连刮西南风18天),气温高达40度以上,沿淮各县水稻枯死39万亩,中共阜阳地委要求全区党员,“下最大决心,尽最大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带动力群众把抗旱斗争进行到底”。全区300万名干群一起,挖深井,找水源,浇灌受旱作物1185万亩。旱灾过后,提出:“农业损失副业补、早秋损失晚秋补”,大种蔬菜,大种晚秋作物,大搞副业生产,掀起生产自救高潮。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