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总量变动
据有关史志记载,早在唐朝咸通元年(860年),颍州(不含亳州)已有人口30770户,202890人。
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颍州人口下降至78174户,160628人。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颍州人口又降至9752户,138255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颍州人口增至158252人。经过156年时间,人口增加不足2万人。
清雍正七年(1729年),颍州人口增至180326人。
1949年,阜阳专区总人口606.3万人。此后由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医疗条件好转,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生率提高,人口迅速增加。至1958年,阜阳专区人口总数增到693.9万.9年间人口增加87.6万.平均每年增加9.7万多人。
1959年至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大跃进”、浮夸风等“左”的错误,致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人口骤然减少。1959年全区人口681.3万,比1958年减少12.6万;1960年全区人口602.5万,比1958年减少91.4万;1961年全区人口605.4万,比1958年减少88.5万。
从1962年至1964年,阜阳专区人口每年增加11万左右。1965年至1973年,全地区人口每年增加20万以上。其中1968年与1969年各比上年增加30万以上。
从1974年开始,全地区人口增加速度放慢,但每年仍增加人口10万以上。1978年至1980年,连续3年出现人口增速回升,平均每年增加25万多人。1981年以后,人口增长得以有效控制,至1985年,阜阳地区总人口为10944725人,比1949年净增488万多人。
1949—1985年总人口数统计表

二、自然变动
1、出生
阜阳地区在建国初期,即1949年至1953年,人口出生率较低,每年仅18‰左右。1954年至1959年形成第一次出生高峰期,每年出生率均在24‰以上,尤以1954年为甚,出生率高达45.7‰。1960年、1961年,由于非正常原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5‰和14.2‰,出现人口出生低谷。1962年、1963年“补偿性”生育,使出生率高达50—60‰以上。1964年至1972年,人口出生率始终在32‰以上,形成阜阳地区建国后第二次出生高峰期。1974年以后,计划生育有效实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特别在1979年后,年平均出生率降到14.9‰,其中1981年出生率最低,仅为13‰,
从1950年至1985年36年间,全地区共出生人口7442028人。出生频率平均每年出生206723人,平均每天出生566人,平均每小时出生23人,平均2分半钟出生1人。
建国后,阜阳地区历年人口出生情况见下表。
1949—1985年出生人口情况统计表

2、死亡
阜阳地区在建国后36年的时间里,人口死亡率的总趋势是显著下降。1949年至1953年,全区人口死亡率稳定在7.1‰至6.1‰。1956年至1958年,由于遭受严重霜灾、洪涝和旱灾,人口死亡率有所增升。1960年是建国后全区人口死亡率最高的年份,达97.1‰。自1961年开始,直至1985年,全区人口死亡率处于稳定,并趋于下降。特别是1978年以后,人口死亡率再没超过4.9‰。阜阳地区建国后历年人口死亡情况见下表。
1949—1985年人口死亡情况统计表

3、自然增长
建国后36年,阜阳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61年12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先升后降。1954年为此阶段增长率最高年份,达32.6‰。1960年为此阶段增长率最低年份,为负增长82.1‰。第二阶段从1962年至1973年12年间,是全区人口自然增长高峰期,平均每年增长率达32.3‰以上。其中1962年增长率为53.6‰,是建国后人口自然增长最高的年份。第三阶段从1974年至1985年12年间,人口自然增长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增长率降至12.6‰。特别是1981年至1985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仅9.8‰。
1949—1985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统计表

三、机械变动
建国前,每遇洪涝、旱灾,阜阳地区都有十数万、甚至数十万人逃荒去外地。民国27年(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堤,一连9年黄泛,界首、太和、阜阳、阜南、颍上等县黄泛区一片汪洋,大片农村尽被淹没,上百万群众逃荒异乡。
建国后,阜阳地区人口一直基本稳定,迁移变动不大。小的迁移变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每年因升学、参军而迁出,因毕业分配、复员退伍而迁入;二是1969年开始的知青下乡,先后有几批上海知青迁入,1980年之前大都又迁回上海;三是在70年代中、后期,有一些四川妇女迁入,与本地农民结婚,其中一部分以后又陆续迁回原籍。仅有的一次较大人口机械变动是在1977年,将凤台县453151人划归淮南市。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