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阜阳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在旱灾、涝灾、雹灾、风灾、雨淞灾、虫灾、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中,尤以旱灾、涝灾最多,危害性最大。
一、旱灾和涝灾
根据近百年的历史资料记载,特别是建国后40年发生的灾情证明,阜阳地区旱灾、涝灾有以下一般规律:其一,每年都有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旱、涝发生,旱、涝全无的年份几乎没有;其二,从灾情发生的次数看是旱多涝少,但从危害程度上看则是涝重于旱;其三,具有旱年有涝,涝年有旱,旱涝相随,转化较快的特征;其四,旱、涝分布不均,南北差异较大,往往同一年份、同一季节一部分地区受涝,而另一部分地区受旱,北部涝灾较轻,南部较重。
下面是近百年主要旱、涝灾害发生的情况: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河决堤,太和遭黄水溢,蒙城亦被淹。阜阳县先是夏旱,麦后又遭黄泛。
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秋两次黄泛,淮河决堤,太和县城被淹。
光绪十五年(1889年):黄河决堤,各县水灾。
光绪十九年(1893年):亳县冬旱。
光绪二十年(1894年):亳县春旱,太和夏大雨成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亳县秋大雨成灾。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蒙城、颍上春夏之交水灾。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蒙城、颍上水灾。阜阳县秋旱150天,庄稼多枯死。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颍上、蒙城夏水灾。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各县旱灾。
光绪十九年(1893年):亳县冬旱。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蒙城、颍上夏大水,小麦无收。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阜阳县秋旱,黄豆枯死。
清宣统元年(1909年):颍上大水成灾。
宣统二年(1910年):颍上、蒙城、太和大水灾,百姓逃亡,饿殍载道。亳县旱灾。
宣统三年(1911年):蒙城大水灾。
民国元年(1912年):颍上夏淮水溢;涡阳6月(农历,下同)至7月连降大雨,积涝成灾;临泉夏旱。
民国2年(1913年):蒙城旱;颍上夏淮水溢,秋大旱。
民国3年(1914年):阜阳县、涡阳县3月后70天无雨大旱;临泉先旱后涝。
民国4年(1915年):阜阳县五至7月大旱;颍上淫雨。
民国6年(1917年):阜阳县、临泉秋旱。
民国8年(1919年):颍上、阜阳县秋旱;涡阳6—7月间连续降雨,积涝成灾。
民国10年(1921年):自6月后,全地区洪涝重灾。
民国11年(1922年):临泉夏旱;颍上、太和秋旱;阜阳县夏、秋大旱。
民国12年(1923年):太和夏涝。
民国13年(1924年):颍上淮水溢,继而颍水溢。
民国14年(1925年):阜阳县先旱后涝;涡阳5、6月间旱;颍上夏淮水溢。
民国16年(1927年):阜阳县、涡阳5—7月间大旱。
民国17年(1928年):蒙城夏大水。
民国18年(1929年):颍上秋旱;太和夏秋旱。
民国20年(1931年):阜阳县5月25日夜始,连降3天大暴雨,县城内一片汪洋,房屋倒塌;蒙城秋大水,县城被灌,秋禾尽淹;太和6月至9月大雨水,粮无收;临泉6至8月40多天淫雨,连发7场大水。
民国21年(1932年):全地区大旱。
民国22年(1933年)至民国25年(1936年):全地区连续4年旱灾。
民国26年(1937年):全地区水灾,其中临泉春夏间连发7场大水,小麦生芽。
民国27年(1938年):因蒋介石下令炸决黄河大堤,黄水夺颍入淮,分流泛涡,阜阳地区各县尽遭黄泛,时达9年之久,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难计其数。尤以太和县损失最为惨重,全县十分之七被水淹没,40万灾民逃荒他乡。
民国28年(1939年):临泉自是年始,连续3年秋旱;太和则秋冬连旱。
民国30年(1941年):蒙城秋大水;太和夏秋旱。
民国31年(1942年):全地区大旱。临泉因连年受旱,造成大饥荒,加之瘟疫流行,饿死、病死者甚多,乃至尸首无人掩埋。
民国32年(1943年):蒙城秋涝。
民国33年(1944年):太和从春至夏大旱,7月遭黄泛,8月又旱。
民国34年(1945年):太和6至9月百日无雨;涡阳7月暴雨成灾。
民国35年(1946年):蒙城、太和皆大水。
民国36年(1947年):太和春旱、夏涝、秋旱。
民国37年(1948年):临泉秋雨成涝。
民国38年(1949年):阜阳县、蒙城秋季水灾。
1950年:亳、临、蒙、颍、阜阳5县初夏旱,黄豆难以播种,春种作物枯黄。7月下旬久旱转雨,6月底至7月4日连天倾盆大雨,至7月7日外洪内涝,沿淮3县一片汪洋。与此同时,阜阳地区中部、北部各县均遭暴雨袭击,沙河决口,西淝河、茨河漫堤,太和、阜阳县城进水,沿街可行船。全地区出现十年未遇的夏季洪涝灾害,被淹耕地800万亩以上,倒塌房屋64.7万间。是年10月中旬至下旬,正值小麦播种期,全地区又连降秋雨,致使小麦难以适时下种。
1951年:亳、涡、太、界4县4月春旱。阜阳、阜南、临泉3县夏季受涝,其中阜南因洪河3次决口,受淹面积29万亩。
1952年:3月至5月,阜南县严重春涝,麦田被淹6.5万亩。5月下旬至6月下旬,全地区除亳县外,各县发生初夏干旱,界首、颍上尤重。7月中旬至8月上旬,界、临、阜阳3县又发生伏旱。8月21日至9月8日,全地区连降暴雨,造成全地区秋涝,灾情以颍上、阜南、阜阳3县较重。全区受淹土地514万亩,淹倒房屋 3.2万多间。
1953年:发生全地区春旱,从4月持续到6月中旬,亳县、蒙城旱情较轻。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又发生全地区夹秋旱,亳县灾情最重。全地区受旱面积1100多万亩。10月又发生秋旱,界首灾情较重。
1954年:先是沿淮3县5月春涝。接着7月频降暴雨,8月仍阴雨连绵,两个月降水达958.4毫米,降水最多的临泉达1258.4毫米,加上淮河、洪河、泉河、颍河、涡河等河上游普降暴雨,各河水陡涨,洪峰接踵袭来,造成全地区夏季特大洪涝灾害,有1523个乡、1973万余亩田地受淹。8月上、中旬,沿淮3县又发生秋涝。9月全地区又发生夹秋旱,除亳县、颍上旱情较轻外,其余各县旱情均为严重,受旱农作物达1242万亩。
1955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全地区发生初夏干旱,以界、太、颍3县旱情较重。9月下旬至12月下旬,全地区出现近百日无透雨的秋旱。
1956年:先是3月至5月春雨绵绵,临、颍、阜阳、阜南4县发生春涝。接着6月上旬全地区连降暴雨,出现初夏洪涝,即将成熟的小麦被淹1175万亩。又接着8月上旬全地区普降暴雨、大暴雨,出现夏季严重洪涝,有150万亩早秋作物被毁,230.4万亩因行洪和内涝无收,336万亩减产5成以上。此年洪涝灾害的特点是:汛前多雨,底水位高,汛情早,洪水狂,洪峰多,退水迟。这年10月中旬至12月底,全地区又发生旱灾,以涡阳、界首旱情较重。
1957年:夏涝严重。特点是本地降水正常,主要由于颍、涡、淮河上游洪峰入侵,内积外漫,聚集成涝。夏涝之后又发生夹秋旱,从8月持续到10月中旬,全区受灾作物达897万多亩。
1958年:夏季南旱北涝。沿淮3县伏旱,阜南旱情较重;亳县降水过多,局部地方受涝。
1959年:先是小麦扬花期出现连阴雨,造成小麦减产。接着自6月中旬至9月下旬出现伏秋连旱,其范围之大,时间之长,实为罕见,全地区受灾面积达1709万亩,占秋季作物种植面积的91.5%。这次旱灾期间,伴有高温气象,临泉气温在35℃以上的有46天,在40℃或超过40℃的有10天,亦为历史罕见。
1960年:涝后旱,旱后涝。6月下旬,全地区普降大雨、暴雨,淮河接连出现洪峰,阜南、颍上沿淮堤防漫溢、破口。7月下旬,涡河流域又降大雨,涡、蒙、亳3县积水受涝。8月,沿淮3县发生夏旱。9月上旬,全地区普降大雨,雨量集中在北、西部,积水成涝。
1961年:7月伏旱,全地区作物枯死无收面积108万亩。以涡阳县旱情最重,界、太、亳旱情较轻。
1962年:春旱夏涝。1至5月大部分地区未下透雨,489万亩春播作物无法下种,此次春旱以亳、涡2县最为严重。7月上旬,全地区普降大雨、暴雨,阜南5日降水达244.4毫米,淮河洪峰迭现,颍上破坝行洪。除亳县无涝情外,全地区夏涝受灾面积371.5万多亩。8月上旬,全地区又连降大雨、暴雨,再次受涝,以东部几县较重,尤以蒙城县最重。
1963年:春涝,初夏旱,夏涝,秋冬连旱。4月至5月,正值小麦出穗、扬花期,全地区自北向南连降春雨,雨量大,时间长,范围广,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有440.45万亩午季作物受灾,有118.6万亩春种作物受灾。6月上旬至7月上旬,全地区1个月未下透雨,除颍、界、亳3县旱情较轻外,其它各县旱情严重,有819.8万亩春夏作物受旱。7月、8月,连降暴雨,颍、涡、洪、淮4条河流水位高于地面1米多,洪峰不断,河水溢堤,外洪内涝连成一片,各县公路阻断,全地区有9720个村庄被淹或被水包围,有1239.5万亩作物受灾,其中淹死无收的502.67万亩。10月至12月,又出现秋冬连旱,大面积小麦难以下种。
1964年:春涝、伏旱、秋涝。4月,全地区连降大雨16至19天,淮河连出洪峰,阜南、颍上破坝行洪,各县高地渍,洼地涝,沿淮水淹。5月,继续降雨10天左右,加重了涝情。此次春涝使471万亩午季作物受灾。6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伏旱,受旱成灾面积197.85万亩,以阜南旱灾最重,亳县、界首旱情较轻。10月至11月上旬,全地区秋雨连绵,阜阳、阜南、颍上雨量较大,造成红芋腐烂,小麦播种推迟。
1965年:初夏旱,盛夏涝。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大部分地区少雨干旱,亳县旱情最重,全地区受旱春作物达380多万亩。6月上旬至8月上旬,全地区大雨、暴雨连降,洪水倒灌,圩堤破口,酿成大面积洪涝灾害,有658万多亩作物受涝,其中无收的307万亩。
1966年:全年连续干旱。5月下旬至6月下旬,北部、西部亳、太、界、临4县发生初夏干旱,以亳县旱情最重。7、8、9月又连续3个月伏旱、夹秋旱,旱情扩大到全地区,有1700万亩秋作物受灾,其中旱死无收的547万亩。10月至11月上旬,北部、西部旱情缓解,但南部、东部几县旱情加重,一半以上小麦难以适时播种。
1967年:从夏到冬,4次干旱。因每次时间不长,旱情不太严重。
1968年:初夏旱而盛夏涝。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大部分地区出现初夏干旱,以亳县旱情最重。6月下旬至7月20日,颍上、阜南、利辛、阜阳、临泉连降大雨、暴雨,濛洼围堤全部漫溢,进水闸两侧12处决口,王家坝水位高达30.35米,是建国后的最高水位,造成特大洪涝灾害,秋季作物重灾面积112.65万亩。
1969年:前后旱,中间涝。6月,太、界、临、阜阳发生初夏旱。7月上、中旬,阜南连降暴雨,王家坝行洪蓄洪。9月下旬,全地区连续10天阴雨,出现秋涝,涝情尚轻。10月以后,全地区普遍发生秋旱,北部、中部几县秋冬连旱。
1970年:夏秋雨涝。7月,沿淮3县内涝。9月,全地区阴雨连绵,湖洼地普遍受涝,秋季作物减产20—30%。
1971年:先涝后旱。6月上、中旬,正值小麦收割脱粒之际,全地区降雨11天,致使小麦烂在场里。与此同时,沿淮3县遭淮河洪峰袭击,阜南濛洼、颍上润赵段、唐垛湖先后行洪,洪水灾害最重。7月中旬至8月中旬,西南部阜南、临泉发生伏旱。
1972年:先涝后旱。6月下旬除亳县外,各县已出现涝情。7月1日至4日,蒙、利、太、界、临5县降特大暴雨,总雨量均达300毫米,其中界首在7月2日1天降雨440.4毫米,为全省日降水量最高记录。上述各县平地积水1米,河水漫堤破坝,酿成特大洪涝灾害,灾情以太和县最重。此次洪涝,受灾面积523.14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74.5万亩。8月、9月,上述5县又发生夹秋旱,使水灾后补种的秋作物多被旱死。
1973年:先涝后旱。4月上旬至5月上旬,全地区连天春雨,界、临、颍、阜阳、阜南5县小麦受涝较重。7月下旬至8月下旬,北部与西部的亳、涡、太、界、临5县发生严重伏旱,其它县旱情亦甚,全地区68%的1124.43万亩秋季作物受灾。10月中旬至翌年元月中旬,全地区又发生严重秋冬连旱,以蒙、涡、临3县灾情最重。
1974年:春涝夏秋旱。4、5两月,亳、太、利、阜阳、阜南5县发生春涝。6月至7月初,亳、界、太、临、涡发生初夏旱,以亳、界两县旱情较重。7月,临、太、利、阜南4县又发生伏旱。8月中旬至9月上旬,太、阜阳、阜南3县又发生夹秋旱。
1975年:6月20日至7月10日,全地区连降大雨16天,除亳、蒙两县外,其它各县均受涝灾。8月12日至21日,阜阳、阜南、颍上虽降两次暴雨,但除颍上低洼耕地短时受涝之外,降雨区均未积水成涝。可是,由于临泉以西的河南省境内连降暴雨,8月9日河南省板桥水库崩裂,特大洪水汹涌奔腾,呼啸下泄,势不可挡,阜阳地区临泉县首当其冲,洪水所到之处,皆一片汪洋,临泉城内行船。因受特大洪水下泄,泉、颍、洪、淮各河水位均达建国以来最高值,造成多处破坝决堤,许多村镇淹没。此次洪水强度之大,危害之重为历史罕见,共淹毁农作物270.16万亩,淹倒房屋97.4万亩,淹死耕畜17.2万头,冲毁堤防1052公里,涵闸198座,输电线路250公里,受灾损失折款5亿多元。以后人们简称这次洪灾为“七五·八大水”。
1976年:夏秋冬连旱。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亳、涡、太、界、临、阜阳、阜南7县发生初夏旱,至6月下旬旱情解除。7月下旬至8月下旬,颍、利、阜阳、阜南4县发生伏旱,阜南和颍上旱情较重。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全地区发生秋旱,涡阳、界首旱情严重。11月至年底,北、中部仍然少雨,造成秋冬连旱。
1977年:先涝后旱。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全地区小麦扬花期连阴雨,造成“麦假”减产,以沿淮3县灾情较重。5月下旬至6月下旬,亳、蒙、界、颍、阜阳5县发生初夏旱,亳县灾情最重。8月至9月上旬,除亳、涡2县外,各县又发生夹秋旱,旱情以界、临、阜阳3县最重。
1978年:春旱,伏旱,夹秋旱。2月中旬至5月,除颍上、阜南无明显旱情外,其它各县市发生严重春旱,全地区大部分沟塘干涸,涡、泉、颍河见底。7至9月全地区降水仍偏少,各县市受旱时间不一,旱情程度不一,以阜阳县伏旱连夹秋旱,持续时间最长。由于年内连续出现干旱,加重了旱情,全地区受旱成灾面积达692万亩。
1979年:先涝后旱。7月全地区多雨,出现夏涝,亳、利、阜阳、阜南4县灾情较重。9月,秋雨绵绵,全地区发生秋涝,灾情最重的是临泉县,全地区受灾面积1063.43万亩。9月25日至12月17日,全地区发生秋旱。
1980年:夏秋皆涝。5月底至6月底,全地区18天降雨,小麦烂场达1.5亿多公斤。7月上、中旬又连连降雨,造成大面积严重夏涝,沿淮3县灾情最重。7、8、9月大部分地方继续多雨,又造成秋涝,448.2万亩作物受灾。
1981年:先旱后涝。4月下旬至5月底,除颍上县外,全地区发生春旱,以亳、界、太3县灾情最重。7月,除颍上县外,全地区又发生伏旱,以阜阳县中、西部和临泉县中、北部旱情持续时间最长。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全地区秋雨不断,出现小麦播种期连阴雨涝,以蒙、颍和阜南3县灾情较重。
1982年:春旱,麦收期连阴雨涝,初夏旱,夏涝。4月中旬至5月上旬,全地区发生春旱,北、中部几县旱情较重。5月下旬至6月2日,出现连阴雨,全地区小麦穗上生芽面积430万亩,减产4至6成。6月,亳、涡、太、利4县出现干旱。7月上旬至8月底,连天降雨,加之淮河上游水下泄,造成严重外洪内涝,受灾面积634.22万亩,其中有224.26万亩绝收。
1983年:夏涝秋又涝。7月,全地区持续降雨,造成严重夏涝,受灾面积208万亩,其中有110余万亩绝收,沿淮3县灾情最重。10月,全地区又连降雨15天,普遍发生秋涝,红芋、棉花因涝损失严重。
1984年:夏秋连涝。6月12日至15日,中南部普降特大暴雨,平地积水,酿成严重内涝,以颍、临、阜南3县南部灾情最重,受灾面积491.95万亩,共损失小麦约2.5亿公斤。7月24日至29日。西部又降特大暴雨,界、太、临3县和阜阳县西北部有200万亩作物受灾。9月6日至11日,全地区持续阴雨,普遍发生秋涝,临泉县西北部、界首县中、南部、阜阳县西部和太和县南部为重灾区,农田一片汪洋。9月24日至10月3日,全地区再次遭遇大范围连阴雨,受灾面积达1291.4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396.06万亩。
1985年:春涝,夏旱,秋涝。5月2日至18日,全地区连阴雨不断,200.9万亩午季作物减产3至5成,43.5万亩减产5至8成,16.2万亩绝收。6月,中、北部发生初夏旱,涡阳县旱情最重。7月下旬至8月中旬,蒙、利、太、颍、阜阳、阜南6县及涡阳县东部、临泉县南部发生伏旱。8月下旬至9月下旬、涡、亳、利3县遭受秋涝。10月中、下旬,全地区连阴雨,降雨数自北向南逐渐增多,有400多万亩红芋受渍,20多万亩黄豆发芽霉烂,30%面积的小麦不得不推迟下种。
1950—1989年各类旱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

1956—1989年各类水旱灾害发生次数统计表

二、冰雹灾
冰雹是阜阳地区绝大多数年份都有局部地区偶发性天气灾害。下冰雹常伴有大风,故冰雹亦称风雹,雹灾亦称风雹灾。
1949年至1989年的40年间,阜阳地区有36年发生雹灾。从每年发生雹灾的时间看,最早为1月12日,最迟为9月18日。一年之中,以初夏6月发生雹灾的次数最多,其频率高达40.5%,其余依次是7月、5月、4月。雹灾发生的具体时间,以下午13时至19时居多。若以一次降雹达到或超过3个县为大范围降雹,则40年间发生大范围雹灾共49次,年均1.2次。
下是阜阳地区1950年至1985年风雹灾害情况:
1950年:6月21日,阜南县黄岗区、临泉县长官、宋集两区遭受风雹袭击,禾苗被打光。同日,界首市光武区、太和县赵庙区、蒙城县板桥区也遭受雹灾,损失程度较轻。6月24日,蒙城县板桥区桂寨乡遭受狂风夹雹袭击,54间房破坏,13个麦草垛刮跑,大部分树木折断。
1952年:6月3日,临、颍、阜阳、阜南4县局部地区遭受风雹灾,冰雹大如鸡蛋,小如红枣,石滚刮跑数十米,小麦损失严重。6月7日,临、颍、太、界、蒙、阜阳等县局部地区遭风雹灾,王老人集刮跑4个小孩,次日才找回。6月8日,涡阳县石弓区1个乡受雹灾。6月14日,亳、临、颍、阜阳、阜南诸县局部地区降雹。7月14日,亳县局部地区降雹。
1953年:4月28日,亳、蒙2县局部地区大风、降雹。5月3日下午,阜南县16个乡遭受雹灾。5月27日下午4时,太、临、亳、涡、阜南6县局部地区遭受风雹灾,麦穗被打断。6月3日,临泉局部地区降雹。7月31日,太、涡、临3县局部降雹。8月2日,涡阳义门降雹。
1954年:5月3日下午20时,阜南局部遭风雹灾,受灾地区小麦减产70%以上。6月1日下午,阜阳、临、太、涡4县12个区20个乡遭风雹灾,重灾地麦粒打落50%以上,秫苗、棉花被打成光杆。
1955年:5月3日下午20时,太、颍、阜阳、阜南4县19区95乡骤降冰雹半小时。此次冰雹个大,密度大,范围大,对小麦及春播作物造成严重伤害,重灾区的灾情对作物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6月8日,亳县观堂、刘集7个村庄遭受狂风冰雹袭击,灾害严重。7月6日下午,阜南朱寨、地城两区遭受风雹灾。
1956年:3月27日,亳县局部和阜阳城北部降雹成灾。5月4日下午,太和县李兴区李台乡降雹半小时,酿成重灾。7月26日,太和县8个区35个乡遭受风雹灾。
1957年:1月13日,亳县局部降雹。6月1日,蒙、临、阜阳3县局部降雹。6月10日下午,临、阜阳、蒙3县局部发生风雹灾,重灾区地面积雹达4寸之厚。
1959年:6月8日下午,阜阳和颍上两县4个公社遭大风冰雹袭击。7月25日,太和、阜阳、阜南局部降雹。
1960年:5月3日,临、涡、太、颍、阜阳、阜南6县局部降雹。7月10日下午,蒙城4个公社25个大队遭受暴风夹雹袭击,最大风力10级,乐土公社街上住房全刮坏,仓库刮倒。
1961年:6月22日下午,阜南县2公社降雹。
1962年:6月7日,亳、涡、蒙、颍、阜阳5县局部降雹。8日,蒙城局部降雹成灾,重灾区地面积雹半尺厚。9日,阜南县3个区7个公社遭受风雹灾。24日,界、太、临、涡、阜阳、阜南6县遭受风雹灾。7月21日,亳、蒙2县局部遭风雹重灾。22日,阜阳、临、界3县再次遭受风雹灾。
1963年:5月22日下午,临泉11个公社遭受风雹灾,受灾作物14.4万亩。6月4日,阜南3个区遭受雹灾。6月8日,蒙城局部降雹。7月21日,蒙城局部再次降雹。
1964年:4月5日,颍上县南照、杨湖降雹。6月4日,阜南3个区受雹灾;颍上4个区受风雹灾。6月13日、14日,全地区10县43区120个公社699个大队遭受严重风雹灾,作物受面积达109.56万亩。7月31日下午,阜阳4个区、颍上5个区遭受风雹灾,2000多间房屋被毁,砸死砸伤54人,作物被刮倒或砸成光杆。
1965年:7月6日,太和县洪山、亳县左城、蒙城县板桥、双涧遭受雹灾。
1966年:6月8日,太和县3个区和阜阳县5个区遭受风雹灾,有3万多亩作物被毁,8545间房屋被刮坏,62万多公斤麦草被刮跑。6月19日,利辛县2个大队遭受雹灾,农作物全被砸毁。
1967年:3月28日,阜南、颍上2县局部降雹。6月3日,界、太、利、蒙、阜南5县局部降雹。6月4日,阜阳县4个大队降雹。6月5日,太、利、蒙、颍、阜南5县局部降雹。6月13日,亳、涡、蒙、利、界、阜南6县局部遭风雹灾,以涡阳灾情较重,作物受灾面积74.58万亩,毁民房5518间。8月17日,蒙城县城降雹。
1968年:4月7日,亳、蒙2县局部降雹。4月8日,亳县局部再次降雹。5月19日下午,临泉长官区铁佛公社遭风雹灾,大部分作物被毁。
1969年:4月11日,阜阳县枣庄公社4个大队遭受雹灾。6月19日,颍上县局部遭受雹灾。6月20日,太、颍、阜阳3县局部降雹。
1970年:6月11日,亳、涡、蒙、太、颍、阜阳、阜南7县局部降雹。6月12日,以上7县和临、界2县局部降雹。
1972年:4月18日下午,太、临、界、亳、颍、利、阜阳、阜南8县遭风雹灾。6月14日,临、蒙、利、颍、阜阳5县局部遭风雹灾,以蒙城灾情最重,刮倒民房5万多间,伤39人。6月18日、19日,蒙、临、界、亳、颍、利、太7县局部遭受风雹灾,有45.1万亩作物严重破坏。7月76日,阜阳、阜南、临、涡、利、颍、亳、太8县局部降雹成灾,以阜阳县老庙和利辛西部14个公社灾情较重。9月18日,太和、阜阳2县局部降雹。
1973年:3月24日下午,利辛县局部降雹。3月25日,阜阳、利辛2县局部降雹。4月25日,蒙城县局部降雹成灾。4月27日,亳、涡2县局部受雹灾。5月26日,蒙城县板桥公社遭受风雹袭击。
1974年:6月2日下午,利、颍、阜南3县局部风雹灾,受灾作物74万多亩,损失小麦650多万公斤,损坏树木300多万棵,砸伤数十人。6月17日下午,太、利、颍、阜阳、阜南5县局部遭受风雹灾。6月22日,界、临2县局部降雹。7月20日,阜阳县局部降雹。8月28日,亳县局部降雹成灾。
1977年:4月16日,蒙城县赵集公社6个大队受雹灾。4月23日下午,蒙城、涡阳两县局部遭风雹袭击,蒙城县有3个区14个公社受灾最重。5月13日下午,蒙城县4个区8个公社36个大队遭受风雹灾,其中三义区灾情较重,受灾作物面积7.19万亩。
1979年:3月30日,阜阳县局部降雹成灾。4月25日下午至晚上,亳、界、太、蒙、利、临、颍、阜阳、阜南9县局部遭受风雹灾,以太和、阜南灾情较重,春播作物被毁,麦穗被砸掉。
1980年:4月15日12时过后,阜南县朱寨区3个乡降雹成灾,3万亩作物受灾。
1981年:5月5月,阜阳县局部降雹。
1982年:5月25日下午,阜阳县正午公社遭受风雹灾,刮倒民房数十间,砸伤6人,春夏作物大部被毁。5月26日,颍上县江店公社2个大队风雹成灾,春夏作物被毁惨重。6月7日下午,涡阳龙山区遭受龙卷风和冰雹袭击,有5个公社52个大队重灾,毁房8百多间,损失小麦15万公斤。6月9日下午,利辛县赵桥、程集2公社8个大队遭受风雹灾。同日,蒙城县局部亦遭受风雹灾害,除作物被毁坏、6500间民房被刮坏、200多万公斤小麦被雨水冲走之外,还有十数人被雷电击伤,其中3人死亡。6月23日下午,阜阳县插花区、蒙城县局部降雹成灾。7月4日下午,涡、利、颍3县局部遭受严重风雹灾害,以利辛县灾情最重,有5个区电话中断,房被揭顶,树被刮断,麦秸垛被刮倒,作物被毁。7月28日下午,阜南县段台公社降雹。
1983年:8月12日下午,太和县东北部遭受龙卷风夹冰雹袭击。
1984年:5月29日下午,涡阳县高炉区3个乡遭受风雹灾。6月4日上午,阜阳、利、太3县遭受暴风暴雨夹冰雹袭击,以太和县关集区灾情最重,房倒3342间,断树30万棵,砸死鸡鸭4.5万只。此次风雹灾,3县作物受灾面积57万多亩,损失小麦4000多万公斤。6月5日,涡阳县齐山乡降雹成灾。8月6日,阜阳县插花镇受暴风雨夹冰雹袭击,损失惨重。8月23日,颍上县3个区降雹。9月17日下午,阜南县朱寨区降雹成灾,有9个村房毁树断。
1985年:5月31日下午,太和县赵庙、双浮2区局部降雹成灾,小麦损失15万公斤。6月15日下午,太和5个区13个乡遭受连续4次冰雹袭击,9.9万亩作物被毁,2400间房屋损坏,10万多棵树刮断,死伤家畜家禽3万多头(只),19人受伤。同日,蒙、临2县局部亦受雹灾。6月17日下午,涡、太、临3县局部遭受雹灾。7月20日下午,阜阳县枣庄区2个乡遭受风雹袭击,有6个村重灾。
三、雨淞(冻雨)灾
阜阳地区发生雨淞主要在1月、2月。各县年均雨淞日2天左右,持续最长的雨淞日为14天。由于雨淞出现时,电线、树木、庄稼等露天物体上覆盖一层冻结物,负荷增大,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而且往往造成通讯输电线路中断,路面被破坏,易出交通事故等危害。阜阳地区建国后发生雨淞的情况见下表:
1953—1986年各县发生雨淞情况统计表

四、霜冻灾
霜冻灾是专指4月份发生的霜冻所造成的灾害,故又称为晚霜冻。阜阳地区建国后至1985年,共发生霜冻灾5次,具体情况是:
1953年4月12日:全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霜冻灾害,小麦及春播作物冻后似水烫状枯死。全地区小麦受灾面积达1476万亩,共约减收小麦3.5亿公斤。
1960年4月1日:该日晨全地区地面温度下降到零下2℃至零下4℃,出现重霜冻。但由于此次霜冻发生较早,霜前霜后土墒好,受害植株恢复生机迅速,是故此次霜冻危害较轻。
1961年4月9日:大部分县发生霜冻,以涡、蒙、颍、太4县受灾最重。全地区小麦受灾面积达644.19万亩,其中严重枯死的274.16万亩。
1962年4月3日、18日:4月3日全地区最低气温零下3℃左右。4月18日气温在零下1℃至零下2.8℃。两次霜冻使小麦严重受害。由于霜前霜后有降雨,土墒较好,此次霜冻灾害对小麦造成的损失,次于1953年霜冻造成的损失。
1980年4月14日:全地区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发生大面积霜冻灾害。这次霜冻以亳、涡、蒙、利4县灾害最重,以阜南县灾情最轻。因为当年春寒,小麦生育期推迟,且霜前有降水,土墒好,故这次霜冻造成的灾害较1953年轻。
五、干热风灾
热干风是阜阳地区小麦灌浆乳熟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自然灾害。主要发生于春夏交替、干旱少雨的时段。
阜阳地区出现干热风日具有明显的北多南少的特征。北部亳县、涡阳年均干热风日4天,南部沿淮3县则仅年均2天。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阜阳地区发生干热风的主要时段在5月21日至6月5日,其中5月下旬发生的干热风日占总日数的50%以上。本世纪60年代干热风较重,次数较多;70年代较轻,次数减少。大体上说,北部、中部每次持续2天以上的干热风为3年左右一遇,南部沿淮3至5年一遇;持续5天以上的干热风,北部5至7年一遇,沿淮10年一遇。具体情况见下表:
气象代表站1959—1985年干热风出现的时间统计表

六、其它灾害
阜阳地区历史上除上述自然灾害之外,还发生过蝗灾、雪冻灾、瘟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建国后,经过防治,大规模的蝗灾和瘟疫已基本消灭,其它病虫灾害将在以后的农业、林业、卫生等章中分述。这里仅就雪冻的情况加以略述。
建国后至1985年,阜阳地区发生过两次严重的雪冻灾害。第一次是在1954年12月24日至翌年元月上旬,全地区降大雪8至11天,以颍上县降雪量最大,达73.3毫米。雪后气温骤然下降,最低气温达零下19℃多。因积雪严寒,造成河道冻结,公路堵塞,房屋倒塌,树木、耕畜冻死。第二次是在1969年1月至2月,全地区连降两次大雪,分别降于1月20日至30日、2月12日至27日。积雪深度达20厘米。雪后出现建国以来气温最低值。2月5日,涡阳县气温降到零下24℃。各县均出现冰封河道,公路交通中断,房屋压塌、树木、耕畜冻伤冻死现象。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