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阜阳市
阜阳市位于阜阳地区中心地带。1985年,全市总面积51.5平方公里,总人口195182人,其中农村人口51784人,职工27028人,有4区、3乡、3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29个村委会和4个船民大队。阜阳市是阜阳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
建市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共阜阳市委、阜阳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阜阳市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迅猛发展,阜阳市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皖西北大地。198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59885万元,年均增长13.7%;国民生产总值28151万元,年均增长15.7%;社会总产值74453万元,年均增长14.9%;国民收入25071万元,年均增长17.1%;财政收入8272万元,年均增长12.7%。
建市以来,阜阳市农村经济已由单一的农业生产走上农、工、商、建筑、运输、服务多种经营协调并进的轨道。1985年,农村社会总产值7880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和服务业总产值占73%。在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规划并新开发了蔬菜生产基地,稳定了市场蔬菜供应。
阜阳市建市以来,工业发展尤为显著,已形成以纺织、食品工业为支柱,兼有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皮革、印刷、造纸、缝纫等多门类轻工业体系。1981年至198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3.2%,全民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5.9%,利税总额年均递增11.2%,全员劳动生产率13829元/人。阜阳纺织厂从日本引进的兔毛纺织设备,其产品获37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银奖。人民服装厂引进日本、美国的生产设备,产品远销欧、美、日等20多个国家。印刷总厂引进日本、西德电脑照排与彩印设备,印刷质量达到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阜阳制药厂与上海化工进出口公司联营,所产柠檬酸已打入国际市场。198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已达42057万元,是1949年阜阳城工业总产值的183倍。
阜阳市是皖西北的交通枢纽,具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邮电通讯方便,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商业兴旺发达,市场繁荣。1985年,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3088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080万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2495万元,出口品种17个。商品流通已打破过去层层计划批发的格局,初步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多种商贸成份、多条流通渠道的社会主义新型商业体制。
建市10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17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6912万元,城市公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541万元。整个市容焕然一新。昔日泥泞坎坷的狭窄街道改造成为快慢车道及人行道并行的宽阔大道,低矮破旧的老房被拔地而起的新楼大厦所代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比解放前的旧阜阳城扩大7倍多。市区环境质量大为改观。供水供电、公共交通、清洁卫生、防洪排涝设施齐全,市民用电、吃水、乘车、入厕已不成问题。
阜阳市有各类科研人员7594人。有2所大学,22所中学,3所中专学校,45所小学,72所幼儿园,各类在校学生共4.2万人,基本上普及了初中教育。全市有医疗机构89个,医院16个,病床2003张,卫生工作人员3076人,可以基本保障市民就医。1985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人口出生率为8‰,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得以快速改善。建市以来,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3%。1985年,人均国民收入1300元,人均储蓄399元。居民食品结构由“求饱型”向“营养型”转化,衣着结构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日用品正在由低挡向高档转化,市民人均住房面积已增至5.38平方米。
按照规划,阜阳市将兴建京九铁路大型枢纽站、大电厂、大机场、大公园。阜阳市人民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把阜阳市建成淮北平原的中心城市和京九线上的现代化大都市。
二、亳县
亳县位于阜阳地区西北部。1985年,全县有10区1镇、66个乡(镇)、3个办事处、691个村委会(含20个街道居委会)、4076个自然村,总面积22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余万人。亳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在阜阳地区各县市中,亳县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名胜古迹最多,经济实力较雄厚。1986年亳县改为亳州市。
在经济上亳县有五大优势:
其一,亳县是著名的酒乡。亳县工业体系以酿酒、纺织、机械、建材、化工、食品、印刷、造纸、粮油加工为主,尤以酿酒业为龙头,成为亳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古井贡酒连获三届全国白酒评比会金奖,跻身于国家名酒之列,畅销国内外市场。1986年,古井酒厂总产值1500万元,上交利税700多万元,出口创汇170美元。在古井酒厂带动下,乡镇酒厂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至1986年已有170多家,其产品获部优1个,省优9个。酿酒业形成强大的经济辐射,带动了整个工业发展。198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7亿元,有20多个工业产品获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
其二,亳县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药材种植有2000多年的历史。亳芍、亳菊是全国公认的优质中药材。1985年,亳县种植的药材品种达400多种,种植面积5万多亩,总蕴藏量3000多万公斤。改革开放以来,亳县已建成大规模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每年举行中药材交流大会,中外药商云集,总成交额达1.5亿元以上。药材市场的繁荣,促进了亳县整个商业的发达兴旺。1986年,全县商业网点有8000多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5亿元,外贸创汇420美元。
其三,亳县泡桐质优著名,资源丰富。亳县泡桐是本地传统种植的树种,具有纹密、干直、质轻、椭心小、不变形等优点。其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是“抢手货”,而且也是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市场上的畅销物资。1984年,亳桐采伐量3.5万立方米,出口1.3万立方米,出口量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泡桐的种植带动了整个林业的发展。1986年,亳县树木覆盖率达25%,木材蓄积量130万立方米,采伐量6万多立方米,林业总产值1350万元。其中核桃林场2.3万亩,所产核桃亦闻名和畅销国内外。亳县已两次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其四,亳县是优质烟草生产基地。1986年,全市烟草种植面积13万亩,产烟叶3989万斤,占阜阳地区总产量的59%。烟草生产促进了卷烟工业发展。1986年,亳州卷烟厂产香烟4.8万箱,产值1500万元,产品畅销于本省及北方数省。
其五,名胜古迹丛集,旅游资源丰富。亳县是历经沧桑、保存完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不少街巷(如白布街、南京巷、爬子巷等)仍保持原貌,古风犹存,是游人寻幽探胜的好地方。文物遗存极为丰富,已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商代、春秋战国、汉代的古遗址、古墓葬就多达100多处,其中不少是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华祖庵、汤王墓、地下道、董园二号墓、曹四孤堆等处,均是游览驻足的好去处。1985年,亳县接待中、外游客5万人次,大有益于亳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亳县在历史上名流辈出,人文荟萃。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画家曹霸所画御马、所画《凌烟阁功臣像》,称著于中国美术史。宋代名士陈抟善书画,精棋艺,通易经,于钓鱼、诗文皆有造诣,曾在华山棋赢宋太祖,被称为“奇人”。建国后,电影名星仲星火、全国女子棋类赛冠军文华、国画家颜语等文艺界名人,均出自亳县。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尤以剪纸最为突出。亳县剪纸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已多次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供不应求。亳县自古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唐代即建原宫,清代有3个书院,至建国前虽学校诸多,但设备简陋,学生不多。建国后,亳县教育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重教尊师之风大兴,教育设施大为改观,各类学校1986年已有近700所。现在亳县籍专家学者遍于全国。
三、蒙城县
蒙城县位于阜阳地区东部。1985年,全县有11区、1镇、1场、51乡(镇)、4个办事处、566个村委会,6个街道居委员、4425个自然村,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8.895万亩。总人口90.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在阜阳地区各县市中,蒙城县人均耕地最多,经济、文化基础较好。
蒙城县地处华北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境内分布有约万亩以上的碟状封闭型湖洼42处,岛状山丘12座。地下矿藏有煤,石灰石,探明煤的储量达4.5亿吨。
蒙城县是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大豆、芝麻、油菜、花生为主。1969年,蒙城县被定为安徽省农业机械化试点县。1974年机耕面积99.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1980年,国务院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蒙城县为引用外资治理县。1982年,从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引进外资454.7万美元,省政府资助配套资金801万元,在1镇1场和7个乡进行重点开发治理,治理总面积20.1万亩。同年8月,世界粮食计划总署同意向蒙城县提供粮援项目,于1984年3月无偿援助治理区小麦、食油、面条、猪肉罐头、椰枣共1130455.5吨。引进外资主要用于治理区的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绿化、农电、农业机械等方面建设。至1985年,治理区的总产值是治理前的4.6倍,人均纯收入是治理前的4.3倍。同年,蒙城县农业总产值达3.61亿元,人均产粮520公斤,高于全国水平,蒙城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引用外资治理红旗单位”,同时受到省政府嘉奖。蒙城县还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受到林业部表彰。蒙城县是全国黄牛改良试验基地县,1985年全县黄牛饲养量居全省第一,在全国亦名列前茅。蒙城县中药材资源538种,其中以半夏、蝉蜕最为著名。
1949年,蒙城县工业总产值仅522万元。1978年,工业总产值发展到3474万元,是1949年的7倍多。1985年,全县已拥有机械制造、纺织、食品、卷烟、酿造、建材、皮革、服装加工等10大工业行业,总产值达1.29亿元,是1978年的近5.59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已占33%。黄山牌味美思牌雪茄烟、漆园春牌特曲饮料酒、火腿腐乳、各类制冷压缩机、微型水泵等工业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优质产品,畅销国内市场;皮革服装、帆布箱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蒙城县交通便利。阜蚌公路横穿县境,全县公路成网。邮电设施齐全,通讯甚便。电力充足。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623万元,外贸出口额1416万元。1984年,县财政收入1654.7万元,上交国家和省财政628.9万元。
蒙城县文化事业比较发达。1985年,全县有各类学校648所,在校学生共达165602人。蒙城师范和三义农中为省重点学校,蒙城一中为地区重点学校。全县有县、区(镇)、乡(镇)文化馆、站68个,村文化室257个;县、区、乡有线广播台、站66个,自然村通播率为95%。县有电视台,电视覆盖半径30公里。全县电影年放映1.8万场次,观众达2629万人次;有县、区(镇)、乡(镇)医院58所,村卫生所467个,个体诊所332上,人民群众的医疗、防疫可以基本保障。
1985年,蒙城县社会总产值84109万元,国民生产总值48361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1元,人均国民收入501元。
四、界首县
界首县位于阜阳地区西部。全县1985年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可耕地64.17万亩,总人口569933人,其中农业人口513461人,有6区、1镇、30个乡(镇)、3个办事处,433个村委会(含街道居委会9个)。该县在阜阳地区各县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
界首县是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的故乡。在抗日战争时期,界首城区未遭日军侵占,一时成为国民政府达官贵人的避风港、沦陷区通往国统区的交通站,沦陷区难民和官绅富豪蜂拥而至,商贾云集,人口骤增,市场繁华,被人称之为淮北“小上海”。但界首城区一时的畸型繁华,遮盖不住界首县遭受的贫困落后,直至民国36年(1947年)界首县解放前,界首县遭受连年的战乱和黄泛,人民群众一直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全县交通闭塞,经济凋敝,文化设施极为落后。
建国后,界首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虽然道路曲折,但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特别在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界首县各项事业都获得了迅猛大发展。1979年小麦亩产达321公斤,居全省小麦单产先进县之列。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92亿元,是1953年建县时农业总产值的9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37元,是197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15倍。其发展速度之快,在全地区各县中位居前列。界首马铃薯、红芋淀粉加工粉丝产量可观,质量称著豫皖。1985年,界首县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界首县的工业发展也相当快。198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1985年,全县工业系统有20多个行业,其中以塑料、食品、皮革、造纸、建材5大骨干行业尤为突出。主要产品达1000多个,名牌产品彩陶、皮革和皮毛制品、沙河特曲白酒、牛肉干、各类罐头等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到日、美、东南亚诸国。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亿元,是1954年的2000倍。
界首县在建国前,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运,陆路仅有4公里的公路和2辆汽车。建国后35年来,界首县已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仅干线公路就有14条,总长达1029公里。1985年,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比1951年增加2622倍和433.8倍;客运人次和周转量分别比1951年增加749倍和378倍;邮电业务量比1951年增加46.9倍。界首县西邻河南省,商业市场以跨省贸易见长。界首牛、马、骡大牲畜交易专业市场,是全国四大专业市场之一。
建国后,界首县城乡建设与解放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县城已有街道58条,主干道14条,最宽路面40米。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破旧老房已基本得以改造。区、乡所在的集镇经过改造和扩建,已初具规模,其中光武镇被列入国家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其面貌变化之大已完全今非昔比。解放前,界首农民住的是窝棚、草庵、土草房。1980年,农村砖瓦房占总房的20%,以后每年以7%的速度递增,至1985年,砖瓦房已占67%。特别是陆续新建的路洼、杨小寨、大朱寨等一批新村,规划整齐,环境优美,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
界首县是全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的先进县。1985年,已有各类学校313所,在校学生共计9.7万人,初等教育普及率在98%以上。界首县历年来在开展爱国卫生、除害灭病、防疫保健几方面成绩突出,1958年曾以卫生“四无县”闻名全国。界首县1984年建成电视差转台,在淮北各县中名列第一。界首县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五、太和县
太和县位于阜阳地区中间偏西北部。全县1985年有14区、1镇、80乡(镇)、3个办事处、823个村委会、13个街道居委会、3977个自然村,总面积1820平方公里,耕地210万亩,人口118.94万。已探明地下石油丰富。
太和县物产丰富。农产品以小麦、大豆、玉米、红芋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薄荷、烟叶、药材,土特产有香椿芽、樱桃、粉丝等。工业产品有酒精、白酒“太乙秘酿”、饴糖、色织布、丝绸、油毡、薄荷脑、农药、化肥等,获省优、部优称号的有康乐饴软糖、果汁软糖、贡椿芽、国畅呢、油毡原纸、皮革加脂剂、碳铵、镜湖白酒等。
太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境内区、乡、镇皆通汽车,境外长途班车南抵南京、合肥、北达开封、郑州,东通蚌埠、徐州,西通漯河、武汉。铁路有漯阜、商阜两线穿境而过。水路有颍河、茨河常年通航。
太和县解放前是皖省第一黄泛重灾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连续9年被黄水淹没,每年有20多万灾民流离失所,全县经济遭到毁灭性摧残。建国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展开了浩大的治水工程,先后疏浚了4条干河,开挖了4条新河,治理了45条大沟和数百条中小沟渠,兴建涵闸83座,建桥1000多座,打机井1万多眼,建电灌站49座,累计投入劳力千万人次,国家投资亿元以上,全县水利状况得以根本改造,为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国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太和县经济建设突飞猛进。198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9亿公斤,农业总产值3.33亿元,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708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5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7亿元,外贸出口薄荷油671吨,山羊皮4.7万张、免毛2.4万公斤。位于县城的太和水上商场独具风格,新兴的皮条孙镇以撕膜绳专业市场名闻全国。是年,县财政收入1885万元。
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太和县文化事业也获得了巨大进步。至1985年,全县已有577所小学、84所中学、21所职业中学、1所师范学校,在校学生共达226666人,小学普及率为95%。全县有3家医院和防疫站、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有区、乡、镇卫生院33个,卫生所61个,共有病床1452张,医务人员1770人。县城建有电视转播台,全县建有有线广播网。已开始在县城建设大型体育场和游泳池。
1985年,太和县农民人均收入261元,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年工资918.2元,集体所有制职工人均年工资580.7元。城乡居民年储蓄存款余额1224万元,广大居民在吃、穿、住、行及文化生活上均有明显改善。
六、涡阳县
涡阳县位于阜阳地区北部。全县1985年有13区、1镇、71乡、2个办事处、683个村委会、8个街道居委会、3006个自然村,总面积2102平方公里,总人口1985年为103.2人。地下煤矿总储量7亿吨,煤质优良。县境东北石弓山产大理石,储量780万立方米。
涡阳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建国后,涡阳试用砂礓铺公路,为全国首创。以蒙亳、0908公路为骨干,区、乡驻地为终点,县区乡公路形成网络,水路有涡河航道。铁路有濉阜线穿境而过。
涡阳是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县。1985年耕地面积198.3万亩,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4.8%,粮食总产量526508吨公斤。义门苔干,闻名全国。1980年,涡阳列为全国山羊生产基地县,是年收购山羊皮260414张,荣获外贸部、全国供销总社和农业部奖状。涡阳农田林网建设成绩突出,1983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涡阳县工业以酿酒、化工、肉类加工为骨干,兼有电力、轻纺、机械、食品加工等门类。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0476万元,是1949年的107倍。高炉陈酿白酒为安徽省6大名酒之一,1984年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肉类加工产品远销加拿大、波兰、丹麦。县化肥厂原料、燃料消耗少,居全省同类企业之首。乡镇企业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迅速崛起,1985年产值已达358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7.5%,而且发展势头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涡阳县商业获得生机。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商品流通渠道多样化,促成市场繁荣,购销两旺。1985年,全县商品零售额22708万元,个体商户达5521户,年营业额1509万元。
涡阳立县较迟,地处偏僻,文化事业在解放前不及他县。1948年5月涡阳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至1983年,全县有小学605所,中学40所,师范1所,共有在校学生175572人。县、区、乡有线广播联成网络。电影放映队遍及各区、乡。1980年已建电视转播台。全县有区以上医疗机构17个,医务人员555人,病床679张,县、区、乡、村四级医疗体系正趋完善,广大人民的防疫、医疗已有基本保障。
涡阳县是清晚期捻军起义的发源地。捻军的许多领袖和主要将领出生在涡阳。自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各路捻主在雉河集会盟揭竿举义,捻军如暴风骤雨,横扫黄淮大地,与南面的太平天国义军相呼应,转战十数省,歼灭了包括清军精锐僧格林沁所部在内的清军重兵,延时17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民国28年(1939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皖南事变后统编为新四军四师)进驻涡北新兴集,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同年11月,中共中央派刘少奇来新兴集视察、指导工作,对根据地政权建设、党的建设、壮大抗日武装、放手发动民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重要指示。此后,涡北新兴集成为八路军与新四军联系的纽带、淮北地区抗日救亡的中心。如今,涡阳存有捻军会盟的“山西会馆”、捻军首领张乐行故居、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旧址、刘少奇在新兴集的故居、彭雪枫德政碑等,供群众参观,由此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七、阜阳县
阜阳县位于阜阳地区中部。全县1985年有12区、8镇、72乡、631个村委会、11个街道居委会、4794个自然村,总面积1770平方公里,人口1159753人,其中农业人口1132103人,占全县总人口97.65%。
阜阳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172.5万亩,主要种植小麦、黄豆、棉花、红芋,兼有绿豆、芝麻、花生、蚕豆、豇豆、高粱、烟叶、药草等。1978年后,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全县农业生产出现转机。1985年,粮食总产量达369989吨,平均亩产292公斤;林木覆盖率为9.1%;以牛为主的大牲畜14.01万头,生猪32.38万头。全县粮食自给有余,并有肉类、水产品、蛋、禽、蔬菜供应阜阳市。
阜阳县因无县城,工业基础较薄弱。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1586万元。1978年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5年,全县工业已有以化工、酿造、建材为主的14个门类,9个国营工厂,12个集体工厂,503家乡镇工厂、2489个联户工厂、34418家个体工厂、1家中外合资工厂,共有从业人员92786人,工业总产值13136万元。名牌产品“醉三秋”白酒3次蝉联省优称号,并获部颁金奖。
阜阳县商业多在乡镇集市,规模较大的商场不多。1985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1.6743亿元,是1949年(含阜阳城)的14.58倍。
阜阳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已建成干道、支道、乡道公路网络,晴雨通车。水路有颍河、泉河、茨河,最大的七里河码头可供30艘500吨驳船同时装卸。铁路有阜濉线、阜淮线穿境而过。1985年,全县有15个邮电支局、13个邮电所、84个邮政代办所,各支局、所均可办理平挂函件、包裹邮寄、货币汇兑、长、短途电报、电话业务。全县有农村变电所9个,有98.95%的乡和71.76%的村用上了电。
1985年,阜阳县有幼儿园29所,小学590所,中学110所,中等专业和职业学校19所,共有在校学生224686人,初步普及了小学教育。该县有县属医院3所,区属医院80所,并设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共有专业医务人员2876人。全县建有县、区、乡三级科技网,共有各类科技人员8752人。县、区、乡均建有广播站,广播线路达1200公里,区、乡通播率为100%,村通播率为97%。县有中心文化馆,区有文化中心,乡有文化站。全县有19个影剧院和67个放映队,还有1个专业剧团和12个曲艺队。农民画和民间剪纸相当著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阜阳县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昔日以红芋面为主食已变为以麦面、大米为主食。90%以上的农民住上了砖瓦房。收音机、录音机、电风扇、缝纫机乃至电视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农民家庭,自行车已基本普及到户。群众的穿戴衣着越来越讲究时尚的花色、样式。
八、利辛县
利辛县位于阜阳地区中间偏东部。1985年,全县有12区、1镇、58乡(镇)、650个村委会、3个街道居委会、4339个自然村,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5.5多万亩,总人口106.15人。利辛县辖地是原属阜阳、凤台、涡阳、蒙城4县交界边区,在历史上地处偏僻,经济、文化均较落后,建县时基础薄弱。
经过建县后20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10多年的艰苦奋斗,利辛县面貌巨变,社会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发展。
旧社会,利辛县境水利失修,非涝即旱。建国后,尤其建县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大力兴办农田水利工程,先后疏浚了西淝河、芡河,开挖了阜蒙河、利阚河、茨淮新河和一大批大、中沟,建成大型节制闸阚疃枢纽工程和中型闸3座、小型涵闸41座,建成交通、生产桥1242座,电力排灌站23处,装机总容量5005千瓦,打机井6321眼,有效灌溉耕地29.38万亩,建旱涝保收田18.01万亩。大大增强了农业抗灾的能力。农村经济已由单一的粮食种植逐步过渡到农、林、牧、副、渔和乡镇企业全面发展。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3932亿元。
利辛县初建时,除一个轧花厂和部分铁木业社之外,工业一片空白。至1985年,全县已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5家,集体所有制工厂17家,乡镇工业企业96家,工业总产值3676万元,比1965年增长23.8倍,平均年增长速度17.4%。在工业产品中,筛网、建筑用散热器、直柄麻花钻头质优价廉,行销全国。阚疃镇成为服装加工的专业化市场,名著省内外。
利辛县交通经过建县20年建设,已有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水陆方便。公路以0908国防公路和阜蚌公路过境段为大动脉,建成主干线公路6条,支线公路23条,乡村公路412条,交织成网,晴雨通车。汽车由1965年的1辆增加到1985年的1568辆。铁路有青(龙山)阜(阳)线过境37.65公里。水路县内通航河道106公里,有运输船舶240艘,总吨位6791。
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流通领域的兴旺发达。自1965年建县至1985年全县商品购进总值增长7.9倍,年均增速为11.5%;商品销售总值增长10倍,年均增速为12.7%。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7025万元,比1965年增长9.7倍,年均增速为12.6%。
利辛县1985年邮路长度已达2082公里,电话线路已达390杆公里。报刊订销量比建县时增加10倍多,电报业务量增加15倍多。
1985年,利辛县社会总产值7.6266亿元,国民收入4.1928亿元,人均国民收入397元,县财政收入1204万元,分别是1965年的4.7倍、4.2倍、2.3倍、2倍。但县财政仍支不敷出,连续14年由国家补贴。
利辛县文化事业发展亦突飞猛进。1985年,全县已有各类学校641所,在校学生共达195486人;已有医疗、防疫、妇幼保健机构79个,有医务人员1669人、病床1166张。利辛县科委主持下进行的淮北砂礓黑土地开发夏棉改革耕作制度的研究、淮北砂礓黑土地棉花争优增产配套技术的研究、棉籽壳培养食用菌技术研究、微量元素肥效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远缘杂交培育大豆新品种的研究,均获重大突破。解放前,利辛县境因贫困,不少人逃荒在外,靠耍猴戏为生。如今,耍猴戏变成了民间娱乐的一种形式流传下来,使利辛县在省内外有“猴戏之乡”的誉称。
利辛县1965年有总耕地面积1895615亩,当时人均耕地2.8亩;到1985年,人均耕地下降到1.65亩。加强控制耕地的占用和人口增长速度,是利辛县的严重、紧迫的一项工作。
九、颍上县
位于阜阳地区东南部。南临淮河,中贯颍河,地势较低,河渠纵横,湖塘星罗,地表水资源丰富,但洪涝灾害频繁严重,至今被列为全国贫困县之一。1985年,全县有15区2镇、73个乡(镇)、681个村委会、15个街道居委会、4380个自然村,总面积1988平方公里,总人口1227.75万人,耕地165.5万亩,已探明地下储优质煤矿20亿吨以上。
建国前,颍上县是有名的洪窝、匪窝、穷窝。“三座大山”压榨,水利长期失修,天灾战乱连年不断,匪霸猖獗,人民群众大批逃离家园,田地荒芜,经济崩溃,社会文化事业步入绝境。
建国后,在中共颍上县委和颍上县人民政府领导下,颍上人民翻身作主,发挥聪明才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颍上各项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在过去的粮、林、牧、渔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到有工、建、运、商、饮食服务。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44173吨,农业总产值287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元,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自1978年以来,颍上县工业年均递增21%。乡镇企业以水泥预制、砖瓦制造、编织、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所产挂毯、兔毛、刺绣、柳编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谢桥煤矿被国务院列为两淮煤炭基地之一,已于1982年兴建,按设计年产原煤400万吨。
“要想富,先修路”,成为颍上县上下共识。全县已建成公路干线6条,支线21条,全部晴雨通车。全县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8公里,年客运量198.6万人,比1952年增加1985倍;旅客周转量11665人公里,比1952年增加29.5倍。颍上县邮电设施比较齐全,电话自动化和微波通讯实现较早。
颍上县乡村建设和环境保护最具特色。小张庄和城南八里河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环境保护500佳示范点。
县商业以米市见长,中药材蟾酥亦很出名。全县有商业网点9301个,社会商品零售额24170万元,是1949年的36倍。
建国后,颍上县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全县共有各类学校688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7.9%,初等教育普及率93.5%。全县现有各种医疗防疫机构98个,有病床1029张,此外还有一批个体诊所,人民群众的医疗和防疫有了基本保障。人口自然增长率14.6‰,比1962年下降了37.6‰。全县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文化活动设施,做到领导、组织、活动、场所四落实。电视已在城镇普及,有线广播已在乡村普及。剧团、电影放映队不断巡回演出、放映,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已大为改观。
颍上县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是与兴修水利分不开的。建国以来,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颍上县治水成绩显著。40年用于水利建设的总投资达15439.53万元。累计完成土方、砖石方、混凝土方共28980.79万立方米,修筑干支堤防357.23公里,建防洪排水涵闸165座,疏浚和新挖大中沟300条,兴建排灌站261个,装机577台,功率23880千瓦,94%的低洼易涝农田得到治理。24%的农田可以抗旱保收。水稻种植已有40多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该县引进黄淮海治理综合开发项目,变水害为水利,走治水用水脱贫致富的路子,被评为全国水利先进县,受到水利部奖励和表彰。
十、临泉县
临泉县位于阜阳地区西南部。全县1985年有13区、1镇、87乡(镇)、2个办事处、771个村委会、12个街道居委会、8032个自然村,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耕地177.63万亩,总人口14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6%。该县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县之一。
临泉县襟带淮河,地势低平,涝旱灾害频繁严重,建国前经济濒于崩溃破产。建国后,连续多年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但由于自然灾害和人口密度大,该县至今仍未跳出贫困县之列,每年县财政收不抵支,仍需国家给予扶持。
1985年,临泉县粮食总产量达420319吨。平均亩产321公斤,小麦、芝麻产量均居全省之首。林业发展突出,绿化覆盖率为13.92%,成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临泉蔬菜称著地区,生姜、大葱和大蒜尤为出名,畅销全国各地,脱水姜片、蒜片已打入国际市场。临泉工业基础薄弱,至1985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36家,工业总产值10544万元,比1949年增长31倍多。工业产品以文王白酒较为出名。
临泉县交通,建国前以水路为主,现在以公路为主。县、区、乡三级公路已联结成网,交通方便。县内邮路总长度比1950年增长60倍。
临泉商业颇具特色。农贸市场以土特产专业市场为主,形成庙岔皮毛、黄岭大葱、老集生姜、鲖城大蒜等诸多专业市场,闻名省内外。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6459万元,对外贸易第一个创阜阳地区出口产值过千万元大关。
建国后,临泉县文化事业发展也是历史空前的快。全县现已形成包括有电视大学、中等专科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一整套教育体系,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全县有线广播覆盖率89.5%;电视覆盖率35%。文化馆、室和放影队遍及城乡。临泉梆剧团和马戏团名著豫南皖北。全县有县、区、镇医院33个,病床1097张,另有个体诊所遍及城乡。
临泉县天灾多,人口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临泉县委、县人民政府一方面狠抓农田水利建设,一方面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已见成效。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1979年的23.33‰下降到1985年的10.13‰。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甚为明显。吃细粮,住瓦房,买衣穿,骑自行车,听广播,已基本在县境内普及。尽管如此,比之阜阳地区大多数县市,仍有差距。1985年县财政收入1403万元,支出3190万元,收不敷支,需国家补贴的局面尚待扭转。
十一、阜南县
阜南县位于阜阳地区南部。全县1985年有11区、1镇、83乡(镇)、599个村委会、3个街道居委会、4223个自然村,总面积18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4.82万亩,总人口1136200人。
阜南县南临淮河,洪河、谷河、草河、陶子河、润河横贯县境。全县地面大致可分岗、坡、湾三种类型。在历史上,黄、淮泛滥,水利失修,阜南县境旱涝迭现,自然灾害频繁严重,生产力水平低下,平常年景难得温饱,每遇灾荒,逃荒流离者数十万计。建国后,中共阜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动员组织全县人民,大力兴修水利,筑淮河、洪河堤防225公里,疏浚旧河,开挖新河,打机井4578眼,建排涝站15处,建电灌站122处,装机容量共达16119千瓦,大大改善了抗灾保收的能力。但是,阜南县仍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水旱灾害的威胁。从1958年到1985年,27年行洪12次。从1949年至1985年的36年间,有16年旱灾。尤以濛洼蓄洪库区和洪洼圩区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濛洼蓄洪库自1953年建成至1985年,32年蓄洪10次。濛洼人民为顾全大局,无私地承受了巨大牺牲。尽管每次灾后都得到国家的支持,但阜南县遭受的严重损失毕竟难以全部弥补。因此,阜南县至今仍然是财政收不抵支、要靠国家补贴的贫困县。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阜南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9841万元,比1949年增加2.2倍。曾在封建社会被作为“贡米”的万沟小红稻米,亩产增加2倍多。沿淮的山药,田集的萝卜,赵集的生姜,方集的大蒜,焦陂的半夏,均系阜南县名优土特产品。
建国前,阜南县境无工业、无公路、无电力、无大宗商业、无金融设施。1985年,全县已有工业企业31家,产品120余种,总产值11928万元。在工业产品中,以焦陂特曲白酒和黄岗柳编工艺品最为著名。黄岗柳编工艺品已打入国际市场,远销英、美、德等8个国家和地区。1958年至1960年,先后建了3个火力发电站。其后电业设施不断发展,至1985年,全县已有10千伏线路27条,400伏线路1158条,220伏线路3252条,线路总长度2043.3公里,有88.8%的乡镇和48%的村用上了电。1985年全县已有干线公路4条,支线公路9条,柏油路面144.4公路。水路有洪河、淮河过境航道114公里。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889万元,外贸出口总值1792万元。同年,全县城乡储蓄存款2972.2万元。
建国前,阜南县人文蔽塞,文盲占总人口的90%;全县无1所医院;农民不知电影、电视为何物。建国后,阜南县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至1985年,全县已有各类学校735所,在校学生共达22.3万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全县已有医疗、防疫、妇幼保健机构89所,形成了县、区、乡、村4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新华书店、影剧院、广播站、电视台、气象站、有线广播复盖率为72%,收音机、录音机入户率为75%。县农科所关于“赤眼蜂越冬规律”的研究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填补了国内此项科研的空白。
行政区划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