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阜阳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东西宽180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河南省为邻,东北部、东部、东南部依次和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联接,南临淮河,与同省的六安地区隔河相望。1985年,全地区辖1市10县,即阜阳市、阜阳县、太和县、界首县、亳县、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颍上县、阜南县、临泉县。总面积18169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3.1%;总人口10944725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2%。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域。
阜阳地区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部落群在颍河、涡河沿岸定居。商汤曾建都于境内。西周在此地分封有数个诸侯方国。秦在境内置有7县。北魏孝昌四年(528年)首置颍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首置亳州。在此后的1156年间,阜阳地区大多是南颍北亳,两州并立,形成南北相对独立的两大块。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为颍州府,亳州归属颍州府,才基本上形成了今阜阳地区统一的疆域版图。
阜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既是安徽省的西北门户,又是豫、皖、苏、鲁及南北交通的枢纽。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经过建国后36年的建设,阜阳地区已初步建成陆、水、空立体交通体系。随着京九铁路的兴建,以京九线为主干,以“大”字型铁路和公路网络为依托,阜阳地区的战略地位越来越显著、重要。
阜阳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地质上处于中朝准地台南缘,系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沉降盆地,自上而下有更新统的松散堆积,大部分是河湖相沉积,小部分为冲积扇相发育。矿物资源有煤、石油、大理石、石灰石、石英沙等,储量相当可观。在地貌上属黄河冲积扇南翼河间平原地貌组合。全地区除涡阳龙山和蒙城小涧一带分布有零星风化基岩裸露外,其余皆为冲积平原,平坦舒展,一望无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降为七千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西北最高地面海拔42.5米,东南最低地面海拔17.5米,西北至东南相对落差为25米。淮河沿南部区界东流,境内有12条干河自西北向东南入淮。境内沿河地势较高,河间地势较低,沿淮有岗坡和洼地分布,地表呈现“大平小不平”的特色。土壤以黑砂礓黑土为主,适于农业开发。在气候上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日照为2173.7至2425.3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18.7至127.9千卡,均呈现北多南少。年均气温为14.5℃至15℃,南高北低。全年无霜期210天至222天,年均降水量820毫米至950毫米,均是南多北少。由于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交替的过渡带,故阜阳地区气候资源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热资源优于黄淮平原中、北部,光资源优于江淮地区;亦兼有南北气候之短:气候变异性大,年际与季节降水差异大,且空间分布不均,以故旱涝灾害频繁。全区水资源颇丰,而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年总量为96.52亿立方米,年均可利用量为72.22亿立方米,年均社会用水总量为39.17亿立方米,每年尚余水资源30多亿立方米。全区耕地面积1985年底为1691.42万亩,占总面积的62%,人均耕地仅1.65亩。土地开发利用率高于全省、全国,而人均耕地少于全省、全国,且无后备土地资源。全区野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尤以中药材突出。据1985年阜阳县普查,在野生动、植物中,可入中药者达381种,有待开发。已经开发利用的亳芍、亳菊、界首板蓝根、阜南焦陂半夏、颍上蟾蜍等,成为出口商品,均已驰名中外。
阜阳地区古文化灿烂,旅游资源甚丰。亳县被国务院明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那里有商代汤王墓,东汉末伟大医学家华佗的故居华祖庵,三国时期曹操宗族墓群,元末红巾军起义所建“大宋”政权的故址明王台,清代所建砖雕与彩绘并著的富丽堂皇的花戏楼,古建筑有薛阁塔、古代地下道、北宋棋赢宋太祖的名士陈抟的故居等等。阜阳市有为纪念南宋名将刘锜以少胜多、大破金兵、取得顺昌大捷而建的刘公祠,为纪念阜阳“四·九”起义而建的纪念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资福寺,正在兴建的颍州西湖公园,互相辉映的文峰塔与奎星楼等。蒙城有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庄子任漆园吏的故址和庄周梦蝶楼,宋代建筑万佛塔等。颍上有纪念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管仲、鲍叔牙而建的管鲍祠,为纪念战国时代秦国名将甘茂和少年英雄甘罗而建的二贤祠,被联合国环保署命名为“全球500佳”的园林化新村小张庄,小巧玲珑、一步一景的淮上公园。涡阳有捻军会盟故址,捻军起义领袖张乐行故居,刘少奇在新兴集的故居,为纪念新四军抗日殉国将士而建的雄伟壮观的辉山烈士墓,抗日名将、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德政碑等。此外,还有众多的古城址、名人古墓、名人故里、陵园、宫殿、寺庙、楼馆亭台、革命旧址以及或出典故、或有历史意义的潭、塘、井、巷等等。据统计,全区有可供旅游观光的名胜古迹不下百余处之多。法国学者兰克利称:阜阳地区的名胜古迹“是阜阳历史的记录,是一部丰富多采的看不完的书”。

阜阳地区有80%以上的人口和土地在农村,是一个开发很早的传统农业地区,也是全国和安徽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红芋、高粱、玉米等;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芝麻、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烟叶、红麻、中药材等;蔬菜类有白菜、萝卜、苔干、葱、姜、蒜、黄花菜及各种瓜类;林业树种主要有泡桐、柳、桑、椿、槐、白杨等;主要果树有核桃、樱桃、苹果、枣、梨、桃、杏等;畜牧业种类主要有猪、牛、羊和家禽鸡、鸭、兔等;主要水产品有鲤、鱼军、鲢、鳝、鲫、虾、鳖等及藕、菱等。堪称物产丰富。
全区较著名的农林牧渔土特产品有:亳县的中药材、核桃、泡桐,临泉的姜、葱、蒜、贡柿、山羊板皮,涡阳的苔干,太和的香椿芽、樱桃、薄荷脑,阜阳县的长毛兔、贡练丝萝卜,界首的马铃薯、牛肉干,蒙城的黄牛,阜南的杞柳、鸡鸭鹅绒,颍上和涡阳的皖北猪,阜阳市的包瓜菜等,均已形成规模生产,畅销国内市场,并已打入国外市场。全区10个县均被国家列为山羊生产基地县,颍上等6个县被国家列为兔毛生产基地县,太和等8个县被国家列为薄荷生产基地县。1985年,全区牛、羊、兔存栏分别占全省的40%、42%和75%以上,牛羊肉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2%和46%以上。
在旧社会,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和“三座大山”的压榨,阜阳地区农业生产力极为落后。生产工具主要是沿袭两千年的犁耧锄耙铁木锨,全靠手工操作,人畜并力。肥料全靠人畜粪便及烧柴灰、沟塘土,耕地贫脊。农业生产是单打一的农作物种植业,主要是粮棉种植,自种自销。正常年景粮食亩产四、五十公斤,不足果腹。加之旱涝虫灾频繁,战乱匪患交加,大批农民出外逃荒。至民国37年(1948年)全区解放前,耕地荒芜,村户萧落,农业生产力桎梏,农村经济破产,广大农民陷于绝境。194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仅8.5亿元,其中种植业7.4亿元,林业0.02亿元,牧业0.99亿元,副业0.06亿元,渔业0.03亿元。当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208.1万亩,平均年亩产54公斤,粮食总产172.5万吨,大牲畜存栏81.7万头,生猪存栏52.5万头,羊存栏7.5万只,水产品产量3314吨。上述产值产量,对于当时有606.3万人口的地区而言,实在是太少太穷了!
新中国建立后,阜阳地区的农业发展尽管道路曲折,受过严重挫折,延误了很长时机,但是36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产业广度,都是已往任何历史时代无可比拟的。
1985年,全区耕地面积2053.83万亩,比1949年减少496.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949年的一半;粮食播种面积2271.4万亩,比1949年减少936.7万亩;平均亩产304公斤,是1949年的3.6倍;粮食总产380.7万吨,是1949年的2.2倍;生猪存栏245.2万头,是1949年的4.8倍;大牲畜存栏165.5万头;是1949年的2倍多;羊存栏86.3万只,是1949年的11.5倍;家禽存栏1629万只,是1949年的3.5倍;家兔存栏727.9万只,是1949年的29倍多;猪、牛、羊肉达16.3万多吨,是1949年的9倍多;水产品产量1.8万吨,是1949年的6倍;农业总产值45.1亿元,是1949年的11.9倍。
阜阳地区农村经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巨变:其一,在粮食作物结构上,细粮作物比重上升,杂粮作物比重下降。1985年,小麦与水稻产量已占粮食总产量的54%。其二,在种植业结构上,粮食种植比重下降,经济作物种植比重上升。两者比例1949年为94∶6,1978年为89∶11,1985年为85∶15。其三,在大农业产业结构上,由单打一的种植业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985年的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73.7%,林、牧、副、渔占26.3%。其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其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五业兴旺。1985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61.6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16.5亿元,占26.73%,农业总产值占73.27%。这证明,全区农村产业结构日益趋于合理化。这正是农民奔小康、农业实现现代化所必不可缺的。
建国36年来,阜阳地区的林业发展尤其振奋人心。1985年底,全区已有树木3.8亿株,人均35株,是1949年的近40倍。造成片林95万亩,占宜林地的90%;建农田林网1340万亩,占农田面积的88%;4.1万个村庄全部绿化;大中沟两岸5800公里全部造成林带,2500公里的干、支公路两旁全部栽了行道树。全区森林覆被率由1949年的不足1%增长到14.9%,一个以农田林网为主体,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已初步形成。全区活立木蓄积量达1198万立方米,年生长量约100万立方米,年采伐木材量51万立方米,不仅农用木材基本自给,而且每年尚可输出桐材10万立方米。全区已达到全国平原绿化标准。
所有制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这是建国36年来阜阳地区农业发展历程反复告诫人们的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旧社会之所以农业衰败,其病根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桎梏了农业生产力。建国初,全区开展了土地改革,71.3万户贫雇农分得土地982.23万亩,人均3.12亩,广大农民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心愿得以实现,生产积极性骤然爆发,使全区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但是,由于家底薄,缺乏资金,农民群众很快认识到必须组织起来,才能进一步发展生产。1952年,全区组建自愿互利的生产互助组12.82万个,其后,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至1956年,全区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2422个,入社农户161.18万户,占总农户的97.57%,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1957年比1949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增长25.9%,总产量增长22.7%,生猪存栏增长1.2倍,羊存栏增长11.1倍,水产品产量增长1.2倍,林业产值增长近8倍,全区农业总产值增至10.5亿元,农村经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区1个多月建立起“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114个,违背农民意愿吃大锅饭,使全区农业生产惨遭挫折,农业各项生产大幅度下降。1960年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减少3.4亿多元,仅为1957年的67%。全区农村一度出现饿、病非正常死亡现象,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1961年开始,全区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划小人民公社,确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推行农户责任田,划分少量自留地等。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全区农业出现转机。但是,1963年开始,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三自一包”,取消责任田,使全区刚有起色的农业生产再次受挫。直到1965年,全区农、林、牧、副、渔生产始终没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文化大革命”10年,大批“唯生产力论”,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大搞平均主义的“穷过渡”,使全区农业生产长时间处于徘徊状态,发展艰难缓慢。1981年,全区农村普遍实行了耕地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85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8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14866万千瓦,化肥施用量达29.2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14倍、4.1倍和1.5倍,机耕面积达40%以上。蒙城县试行引进外资开发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促成了全区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农业生产力快速提高正是来源于改革开放,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束缚,建立了新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经营方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阜阳地区农业的发展,与建国以来连续不断的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密不可分。建国以来,国家在阜阳地区水利建设上共投资12亿元,全区总计完成土石方25亿立方米。在防洪工程方面,整修干、支河堤防1857公里,建大、中、小防洪涵闸416座,开辟了4处行洪区,兴建了濛洼蓄水库,新挖了长达134公里的茨淮新河,初步建成了防洪体系,防洪面积达933万亩,占需防洪面积的70%。在排涝工程方面,共治理河道121条,总长3163公里;疏浚大沟418条,总长4467公里;开挖、疏浚中沟5966条;建桥涵4万多座,机电排灌站4万多处,装机10.7万千瓦。初步形成了排涝系统,全区有1120万亩耕地已达3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占易涝耕地面积的85.7%。在灌溉工程方面,于涡河、颍河建大闸5座,实现了对涡、颍2河的分级控制,于茨、泉、茨淮新河等河上亦建了节制闸;共打配套机井2.3万眼,装机12.4万千瓦。全区有效灌溉面积已达325.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9.3%;旱涝保收田面积19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4%。如此浩繁的水利工程,如此巨大的水利建设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阜阳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阜阳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但发展很快。
建国前,全区仅有为数极少的酿酒、卷烟、蛋类加工企业和一些家庭手工业作坊,大多数工业行业是一片空白。194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仅有4千多万元。建国后,阜阳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建国36年来,全区工业发展经历了“三起两落”的过程。建国后前8年,工业获得初步发展,1957年工业总值达6420万元,比1949年增长51.74%,此为“一起”。1958年“大跃进”,造成严重比例失调,工业被迫退下来,此为“一落”。到196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为6083万元,比1959年下降71%,比1957年下降5.2%。本世纪60年代前期实行整顿、调整,工业开始健康发展,1966年,工业总产值达12971万元,首次实破亿元大关,是1949年的3.1倍,是为“二起”。“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导致企业混乱、连年亏损,1973年至1976年,平均每年亏损200万元,是为“二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企业普遍实行厂长负责和多种形式的以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责任制,同时大力从外国引进技术项目和先进设备,全区工业高速全面发展,是为“三起”。
至1985年,全区已初步建成以纺织、食品、机械、化学工业为支柱的拥有30多个大的工业行业的工业体系。工业固定资产原值60293万元,净值44214万元。全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总人数355052人,乡以上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共有1790个。工业总产值203377万元,是1949年的48倍多,是1978年的3.5倍多;上交税金13396万元,是1978年的2.5倍。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每人17764元,是1949年的27.3倍。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棉纱9526万吨,布3768.1万米,卷烟27.42万箱,饮料酒5万吨,造纸1.24万吨,合成氨10.58万吨,小型拖拉机2741台,轴承98万套,麻袋445.53万条,皮革13.16万张,皮鞋28.69万双,棉毛衫裤50.14万件,白厂丝69吨,塑料3万吨,肉类加工15万吨,柴油机30万千瓦,服装500万件,砖15.9亿块,瓦0.81亿片,水泥3.96万吨。工业外贸出口产品有古井贡酒、柠檬酸、薄荷油,皮革服装、棉纱、兔毛纱、手套、衣箱、轴承、西式火腿和肉类罐头等。全区工业共创名优产品134项,其中国优1项,部优23项,省优123项(含重复数)。
在阜阳地区工业系统中,最具特色的是酿酒工业。全区酿酒工业企业多,分布广,品种多,名优产品多。建国36年来,全区已形成拥有生产白酒(大曲酒、勾兑酒、瓜干酒)、葡萄酒、啤酒、果露酒、配制酒、米酒、食用酒精等的酿酒企业268个,遍布11个县市,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酿酒工业体系。以大型企业古井酒厂为龙头的亳州酿酒工业集团,拥有184家酒厂,成为蜚声全国的“十里酒乡”。古井贡酒蝉联四届国优,并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区酿酒工业生产的品种已达近100种,名优产品33个,其中国优11个,部优9个,省优23个,占全区省以上优质产品的24.6%。在全国食品博览会上,全区共有35种酒类产品获得奖牌,占全省酒类奖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居全省各地市酒类获奖牌总数第一。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有6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及港澳地区。
阜阳地区的交通变化亦巨大惊人。
建国前,全区境内仅有公路172公里,全是土和砖碴路面,晴通雨阻,时断时通。公路运输只有3辆烧木炭的汽车和牛拉太平车。水运全靠木帆船,或借风力,或人拉纤。铁路、航空皆是空白。那时,阜阳地区被外人称之为安徽省的“西伯利亚”,地处偏僻,交通闭塞。
建国后36年,全区共建公路桥梁779座22172延长米,是1949年的22倍多;建筑公路干线、支线和乡道5924.9公里,为1949年的34.45倍。公路密度由1949年的每百平方公里不足1公里,发展到每百平方公里32.6公里,是1949年的33倍。全区有694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车,有654个乡镇实现了晴雨通车。初步形成以阜阳市为中心、以国道、省道为骨干,内联农村乡镇,外通毗邻省市的公路网络。全区11个县市均建有汽车站和汽车队,地区建有汽车运输公司,民用汽车拥有量达8185辆,是1949年的2728倍多,还有其它机动车辆3743辆。全区水运线路739公里,共有内河港口34个,总吞吐量在200万吨以上;有各类运输船舶3759艘,机动船功率78797千瓦,总吨位14.2万吨。1985年,全区公路和水路货运量达670.4万吨,货运周转量达88624万吨公里,分别是1949年的28倍和32倍多;客运量达1857.8万人,客运周转量109648万人公里,分别是1949年的18578倍和7310倍。自1970年10月1日濉阜铁路建成通车,阜阳地区在交通史上第一次有了铁路运输。随后,阜淮、漯阜、商阜3条铁路相继动工修建,京九铁路亦开始动工兴建。此4条铁路建成通车后,阜阳地区境内将形成以京九线为主干的“大”字型铁路交通,阜阳市将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和豫皖苏鲁交通的大枢纽。阜阳地区1958年2月18日首次开通阜阳至合肥民航运输。至1985年,阜阳机场共起降飞机1万余架次。1984年民航客运量3.2万人次,货运量38吨。民航飞机还开展播种、撒药、灭虫、急救包机业务,在农业生产、卫生防疫、救灾抢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阜阳市现代化大型机场的兴建,阜阳地区的航空运输将跨入一个新阶段。全区将拥有一个更先进更完备的陆路、水路和航空具全的立体交通体系。
阜阳地区通信事业历史悠久。北宋文学家曾巩在颍州为官时就有“置驿候嘉宾”的诗句。自清光绪23年(1897年)设颍州府邮局始兴邮电业。但在漫长的旧中国,封闭的自然经济禁锢着邮电发展,阜阳邮电一直在政治风云变幻中艰难摇步。直到建国前夕,仍设备简陋,极为落后。交换机总容量仅185门,电话单机105部,15瓦电台1部,投递邮件全靠手提肩挑。
新中国建立,揭开了阜阳邮电发展史上的新篇章。经过36年的不断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邮电事业迅猛发展,阜阳邮电已面貌一新,通讯能力大大增强,已初步建成以阜阳市为中心、内联11县市广大城乡、外通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邮电通信网。1985年,全区共有邮电局、所43处,邮路110条,邮路单程长度3834公里,铁路邮路223公里,有邮运汽车35辆,邮政业务用房16726平方米。和1950年相比,信函邮件增长10多倍,汇兑增长16.5倍,报刊发行份数增长127.5倍。已安装960路微波通信设备和360路长途全自动交换机设备,可直拨全国数百个城市和国际长途。长途电路增至154条,比1951年增长11.8倍。长途架空明线线条总长度增至2832对公里,增长8倍,并使用了电缆、微波通信。市内电话总容量2.3万门,话机总数1.84万部,分别是1950年的123倍和174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城乡私人电话。无线电报从无到有,发展到7户。公众电报已全部实现自动转报。无线寻呼设备已开始安装,不久即可开通使用。邮电业务总量已达817万元,是1950年的90倍多。全区邮电事业的空前发展,基本上适应了国计民生之需,为及时沟通境内外信息,加快全区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阜阳地区位于皖西北豫、鲁、陕诸省与东南苏、浙、沪等省市来往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特别是北宋、明、清初,亳州、颍州成为商品物资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商业曾一度繁华。界首在抗日战争时期,亦曾商贾云集,商贸鼎盛,被称之为“小上海”。但都好景不长。随着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衰败,阜阳地区的商业日趋破落,市场萧条,购销两枯。1949年,全区仅有商业网点391个,网点密度每万人0.6个,从业人员1267人,社会商品零售额仅6281万元,商品购进总额2939万元,省外调入商品总额2万元,年末库存总额1095万元,外贸供货几乎空白。
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国营商业、合作供销社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商业体制,全区商业恢复、发展较快。“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两次将供销合作社并入国营商业,取消个体商业,关闭集贸市场,造成商业体系的混乱和很大的损失。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打破国营商业和合作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国营、合作、个体一起上,在国营和合作商业中推行承包责任制,大力开拓外贸供货和外贸引进。全区流通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的喜人局面。
1985年,全区有新兴的专业市场249个,辐射力较强的大型专业市场有10个。其中亳县中药材市场年成交额达1.5亿元;太和皮条孙撕膜绳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撕膜绳市场;利辛阚疃服装市场,闻名省内外。全区商业机构网点达57817个,比1949年增长147倍;从业人员18.43万人,比1949年增长144倍;网点密度为每万人53个,比1949年增加88倍多;全年商品购进总额18亿元,外省调入3亿元,年末库存11亿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179.3倍、15000倍和109倍多;商品零售总额达19.46亿元,比1949年增长30倍;固定资产总值3042.9万元,比1978年增长9倍;上交税金4586万元。是年,全区主要消费品社会零售量:粮食56.5万吨,食用植物油28万吨,猪、牛、羊61.5万头(只),鲜蛋0.8万吨,水产品0.44万吨,煤40.4万吨,食糖3.2万吨,酒2.4万吨,棉3358.1万米,化纤混纺布3404.3万米,呢绒绸缎179.1万米,毛线385吨,服装175.3万件,手表21.7万只,缝纫机6万架,自行车14.8万辆,收音机、录音机12.8万台,电视机(含彩电)2.43万台,电风扇6.5万台,洗衣机9700台,电冰箱734台。由此可以看出阜阳地区市场的容量和潜力之大。
1985年,全区外贸出口总值达1.4亿元,出口商品增至80多种。出口商品由单一的土畜产品发展到粮油食品、纺织、轻工、丝绸、化工、医药保健、机械设备等10大类。1978年以前,工业品只占出口商品总额的15.4%,农副产品占84.6%;1985年,工业品所占比重提高到38.4%。此外,引进外资与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自1980年至1985年,全区共用外汇2256.1万美元,引进技术项目36个,“三来一补”项目9个,建“三资”企业8个,吸收外资572.5万美元。引进的项目已全部投产,每年新增产值1.92亿元左右。
建国36年来,阜阳地区的税收体制大的变化有3次:建国至1957年实行“多种税,多次征”的复税制;1958年至1978年,实行单一化税制;1979年至1985年,实行“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的复税制。这3种税收体制与旧社会税制的本质区别在于:旧社会的税收是巧取豪夺于民,而用之于剥削阶级;新社会的税收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从1949年至1985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区税收入库额逐年增加,其中工商税所占比重亦逐年加大。1949年,全区征收农业税2939万元,工商税108万元,收税总额3047万元,工商税所占比重仅为3.5%。1978年,全区税收总额1.198亿元,是1949年的3.93倍;其中工商税(含附加)9167万元,占76.5%;农业税2813万元,占23.5%。1985年全区税收总额2.5911亿元,是1978年的2.16倍;其中工商税占79.4%,农业税占20.6%。
从1949年至1985年,阜阳地区的财政可分6个阶段:其一是1949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区财政预算内收入累计10665.43万元,年递增53%;预算内支出累计2473.55万元,年递增56%。此时期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税和工商税,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9%。其二是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财政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此时期全区财政预算内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69%,年递增9.5%。企业收入刚刚起步,仅占财政总收入的0.57%,但年递增达135%。全区财政预算内支出年递增6.03%。支出的重点是对农业的投入,年递增达46%;其次是对教育的投入,年递增12.37%。其三是1958年至1962年“二五”时期。财政实行“以收定支”、“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管理体制。此时期全区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13.51%,先增(前两年)后降(后3年),增幅高达350%,减幅为55%多,累计收入呈下滑趋势。全区财政支出年递增1%,投入的重点是工业。其四是1963年至1965年调整时期。财政管理体制仍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此时期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3%,年递增6.2%;财政支出先升(前两年)后降(后1年),主要用于调整产业结构。其五是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时期财政体制混乱多变,主要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或“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交,节约留用,一年一变”,或“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3种形式。此时期全区财政预算内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16%,年递增7.5%;预算内支出年递增11.2%。1966年、1967年、1975年、1976年4年财政出现赤字。其六是1978年至1985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财政体制先是“增收分成”,后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全区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3%,年递增10%;财政支出年递增10.4%。此时期8年除1981年收大于支外,其余7年均出现财政赤字。在全区11个县市中,有8个县先后发生收不抵支。1985年,全区财政收入28348万元,支出32745万元,赤字高达4397万元。财政形势不容乐观。
建国后36年,全区财政预算内收入平均年递增4.14%,预算内支出平均年递增4.7%,平均年递增率支多于收0.56%。收支失衡,是造成近年来连续出现财政赤字的重要原因。在36年的财政支出中,农业和教育是明显的重点投入对象:用于农业的支出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12%以上,占整个经济建设投入的55%以上;用于教育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8%以上,占整个社会文教投入的56%以上。
经过建国后36年的努力,阜阳地区的金融事业成就辉煌。全区金融机构已由1949年的11个发展到1985年的3700多家,职工人数亦由1949年的300多人发展到7000多人。全区已初步建成拥有5行(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司(保险公司、金融信托投资公司)2社(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1所(农村金融服务所),以中央银行(人民银行)为中心,以各类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金融业的服务领域及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在融通、筹集和分配资金等方面发挥了“经济杠杆”的作用。1985年,全区货币投放总额280116万元,回笼总额243225万元,分别是1950年的112倍和105倍;农贷放出17000万元,收回7191万元,余额22453万元,分别是1949年的321倍、156倍和3208倍;贷款余额231009万元,存款余额107619万元,分别是1949年的15401倍和10762倍。全区保险业务发展到52种,覆盖面遍及城乡各个领域。全区有87%的企业财产、91%的机动车船、85%的货物运载、74%的个人家庭和274万名个人参加了保险,累计保额达105亿元,累计支付赔款4339万元。

阜阳地区在取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取得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全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迈进。
全区的科技事业基本上是建国后白手起家。至1985年,全区已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52所,其中地区独立科研所6个,县属独立科研所11个,厂办科研所(室)9个,民办科研所26个;139个区镇、590个乡建有科委,有三分之二的村委会建有科技小组。全区有专业科技人员589人,有各类专业技术队伍87575人;自然科学群众团体230个,会员共达6300人。已打破1978年以前由国家办科研的单一模式,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共同繁荣科技事业的新格局。
1956年至1960年,全区取得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成果299项,有111项应用于生产,其中砂礓路面技术成果在全国推广。1961年至1965年,全区共推广新科技137项,取得科研成果46项。1975年,地区科研部门研制的速测农化箱和汽油发动机多火源串联点火装置在全国推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区有259项科研成果通过地区以上技术鉴定,推广各种新技术近1000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0多亿元;全区大力开拓技术市场,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共举办技术市场交易会25次,近1000项技术成果进入交易,成交额达200多万元;先后有300多项科技新成果参加全国、省及外地技术市场交易会,成交额400多万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全区城乡出现了群众性学、用新科技的热潮。
阜阳地区的教育历史悠久。北宋颍州太守蔡齐“奏请立学”,创办州学,为全国州级办学之首,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旧中国,阜阳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极为艰难缓慢。1949年,全区仅有中等技校1所,在校学生388人,教职工25人;公、私立中学11所,在校学生3104人;公、私立小学3693所,在校学生92196人;中、小学教职工共有5577人,教学设施破烂简陋,图书仪器寥寥可数;高等教育、师范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和幼儿园皆为空白。全区人口90%以上是文盲。
建国后,地委、行署十分关注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一直是财政开支的重点对象。经过36年的建设,全区已初步形成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专业职业教育、从正规教育到各种函授、业余教育的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至1985年,全区有各类学校6855所,共有教职工88684人,在校学生204.7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85%、15倍和20.5倍。其中有高等学校1所,中等技校3所,中等师范学校10所,农业和职业中学132所,普通中学744所,小学5965所。全区有幼儿园281个,在园幼儿58026人,教职工1818人。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95.2%,巩固率93.6%,毕业率93%,普及率92%。全区有660个乡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的标准。此外,全区各类成人教育电视大学、中等和高等函授、职业教育也发展很快,已初具规模。全区还有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40所,举办农用技术培训班2万多期,受训农民达140万人次。各类学校的教学条件已大为改观,过去那种“泥巴屋、泥巴台,里面坐的泥巴孩”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集体、个体共同筹资办教育,绝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土屋已改建成砖瓦房,城乡中学均设有图书馆、阅览室和实验室,部分中学并已开始引进录像教学设备。全区有7个县市相继建立教育电视台。“四化靠人材,人材靠教育”的新观念已在全区深入人心。蒙城县三义职业中学大胆改革,探索出一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新路子,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表彰而名扬全国;反映该校教学改革的照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太地区职业教育展览会的展品。
建国前,阜阳地区的文化事业凋零枯萎。全境解放时,仅有5个民营剧团,1个私营影院,11个私营剧场。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如两次春风化雨,促成了全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兴盛。至1985年,全区共有专业剧团1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区(镇)乡文化分馆、文化站812个,电影公司12个,区(镇)乡电影放映队602个,电影院和剧场26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3个,剧目研究、民间艺术研究和文艺训练单位各1个,农村村委会文化活动室5千多个,初步形成了地区、县市、区(镇)乡、村4级文化机构网。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各种民办文化团体和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据统计,全区已有开办歌舞厅、录像厅、图书室和经营书刊发行的文化专业户5460户,民间剧团270多个,曲艺队2100个,业余舞蹈队289个,业余文艺传宣队424个,武术队235个,杂技团540个,马戏团12个,猴戏队270个。全区还有文学、历史、地方志、音乐、美术、书法、金石、摄影等数十个专业群众团体。全区的新闻广播和电视事业更是成就空前。地区和11个县市均建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区(镇)乡建有有线广播站,行政村委会有广播室,在全区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广播和电视、中波调频、有线和无线混合覆盖的新格局,人口覆盖率达95.4%以上。地区办有《阜阳报》。图书和报刊市场空前繁茂,全区1985年仅报刊发行就达153万份。全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堪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在阜阳地区民间艺术中,要数剪纸和猴戏最为著名。阜阳剪纸集南北剪纸之长,刚柔相济,粗犷与细腻兼备。不仅有吕凤毛、王家和、界首戴氏三姊妹等老一代剪纸家,而且新一代名家众多;不仅有《丹凤朝阳》、《五谷丰登》等传统作品,而且有《红楼梦人物》等优秀新作。阜阳剪纸曾多次赴京展出,在十数个省市巡回展出,并3次赴日本展出,受到国内外艺术界重视与赞誉。1981年以来,阜阳地区剪纸已成批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成为创汇的艺术品。利辛县被誉为猴戏之乡,常年在外从事猴戏业者达千人以上。耍猴戏在旧社会是穷苦农民逃荒要饭的手段,在新社会则成了民间娱乐的一种形式。利辛猴戏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十数个省市,深受群众特别是儿童喜爱。
阜阳地区的卫生、体育在建国前后有天壤之别。1949年,全区仅有医院6所,床位25张,卫生技术人员7437人,到1985年,已有卫生医疗机构722个,其中医院415个,床位1.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103倍、69倍、520倍和2.4倍。全区初步建成了地区、县市、区(镇)乡、村4级卫生防疫和医疗网。医疗技术、设备大大改进。经过大规模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旧社会流行的许多瘟疫、传染病,有的已经绝迹,有的得以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显著提高,全区人口人均寿命增加了20多岁。建国后36年来,全区举办各项运动会2000多次,参加200多项省以上运动会,有5000多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9人破6项全国纪录,共获金牌197枚、银牌236枚,铜牌244枚;有30多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参加11项比赛,获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1枚,10余名运动员获国家体委授予的运动健将、中国象棋大师、国际运动健将等称号。同时,全区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的群众体育活动空前兴盛,人民体质大为增强。

阜阳地区刚解放时,满目疮痍,百废待举。建国36年来,全区各行各业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1949年至1985年,全区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34亿元,平均每年投资4954万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占88.4%,更新改造投资占11.6%,生产性建设投资占84.52%,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占15.48%。36年累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12.65亿元。全区从经济基础领域到上层建筑领域,基础设施得以改造、扩建,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使用,基本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巨大进展。全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8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51.58亿元,比1949年增长4.77倍,平均每年增长5.13%;国民生产总值达47.94亿元,比1949年增长12.47倍,平均每年增长7.49%;社会总产值达78.96亿元,比1949年增长14倍多,平均每年增长42%;国民收入达41.43亿元,比1949年增长13.4倍,平均每年增长40%;财政收入达2.8亿元,比1949年增长9倍。全区的经济结构,由比较单一的以农业生产为主,逐步趋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194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61%、7.78%和16.6%;现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为63.33%,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17.5%,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19.12%。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建国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区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198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271元,是1977年的近3倍,是1950年的7.5倍多;职工人均年收入达1085元,是1978年的2倍,是1952年的3倍多;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为51089万元;比1978年增长6.69倍,比1950年增长17029倍。在农村,大多数农民原住的土坯墙、茅草屋已改建成砖瓦房,1985年全区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0.53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3.77平方米。绝大多数农民以红芋面等杂粮为主食变为以米面细粮为主食。自行车已普遍进入农民家庭;缝纫机、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电风扇已进入部分农民家庭;少数农民家庭还购置了录音机、洗衣机。在城镇,昔日的旧房大都已被改造,高楼大厦拔地而起,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9.94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平方米多。大多数城镇居民的食品结构正向营养型转化;家庭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彩电、电冰箱等高档家用电器正纷纷进入职工家庭;录相机、私人电话、空调、摩托车也开始步入少数居民家庭。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已不再满足于娱乐,开始追求知识化、艺术化乃至学术化,并已开始由家庭“内向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
在短短的36年间,阜阳地区发生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巨变,取得了整个社会全面快速进步的辉煌业绩。但是,由于全区原来的底子太薄、人口过多,所取得的各项成就的人均占有值不高,不少国民经济指标的人均值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值。从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的宏观上看,阜阳地区仍为欠发达地区。
经过36年的实践,阜阳地区人民深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是阜阳地区繁荣昌盛、阜阳人民富裕幸福的根本保证。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阜阳人民能在36年间为阜阳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好坚实的基础,也必能在不久的未来再创阜阳地区的辉煌,达到小康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