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诊断
清末及其以前,砀山县只有中医,多以流动行医为主,仅有少数医生开设药房坐地为病人诊治疾病。民国期间比较有名的药房(堂)有普济堂、普济惠堂、恒仁堂、复生堂、同仁堂、益寿堂、荣春堂等。
民国3年(1914),郑保和在砀城南关开设西医共济诊所,为本县西医之始。民国21年,苏继东神父兼医生(荷兰人),在汪阁天主教堂开设诊所,曾因试放腹水致死人命。民国22年,医生石寒松在砀城天主教堂开设儿科诊所。松民初神父(加拿大人)在砀城北候庄开设天主教诊所。民国36年,全县西医诊所有保山、广仁、江南、伯特利、惠氏、保康、华山等。
二、砀山县立医院
民国26年,国民党砀山县政府在砀城东门内筹建砀山县立医院,翌年8月正式开业,有医务人员5人,病床20张,院长汪小川,民国27年5月,日军侵占砀城,医院停办。民国31年,汪小川在李庄区良梨乡汪阚庄重建砀山县立医院,不久迁入砀城,有医务人员10人,医疗设备简陋,仅有房屋8间,听诊器1副、体温表1只。民国35年,改为县公立医院,经费由县政府以粮支付。民国37年,医院停办,人员自行解散。
三、砀山县人民医院
1949年10月,于砀城南关借用民房17间建砀山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时为全县卫生行政管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疗综合性卫生机构。下设医政、防保、总务三课。1952年县成立卫生科和妇幼保健站,卫生行政管理和妇幼保健等业务,自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析出。同年,院址迁至砀城西关路北。1956年更名为砀山县卫生院,同年又改称砀山县医院。1959年内科病房迁往原砀山二中西院,1969年又迁至砀城西关外健康路东侧今医院址。1970年医院门诊部迁至内科病房处,1972年医院病房皆迁到健康路东侧,医院门诊、病房复成一体,改称砀山县人民医院。1972年医院门诊楼落成,计3600平方米,1983年全院有病房1340平方米。
建院初,医疗设备简陋,仅有临时病床8张,日本产显微镜1台,听诊器1幅,1956年病床增至80张。1959年分设内、外科病房,主要医疗设备有万能手术台、无影灯、氧气麻醉机,30毫安X光机、光电比色计、电冰箱、培养箱、干燥箱等。1961年有病床100张。1971年设妇产科病房,1979年设传染科病房,1980年设儿科、五官科和中医病房。大型医疗设备有200毫安及400毫安X光机、纤维胃镜、可控洗胃机、心电示波器、心电图机、超声心动图机、心电监护仪、脑血流机、脑电图机、除颤起博器、超声波器、超声雾化器、牙科油泵椅、牙治疗机、液化冷冻治疗机、自动旋光仪、裂隙灯角膜显微镜、膀胱镜等。1984年住院部分设7个病区,有病床246张,其中内科病区43张,外科病区80张,妇产科病区25张,传染病区32张,儿科病区24张,五官科病区20张,中医科病区10张,另有急诊科观察病床12张。
1949年,全院仅有职工9人,其中医师1人,护理员3人,检验员、药剂员、初级卫生技术员、院长、会计各1人。门诊部分设内科、外科、化验和调剂等4个科室。1952年增设挂号、收费和注射室。1954年4月首次作阑尾炎手术,同年又增设妇产科、眼科。1956年增设中医、针灸门诊。自50年代后期,医科院校毕业生相继分配到本院,医疗队伍逐渐扩大,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1958年作破腹产和肠梗阻手术,1959年进行胸廓改形、脾切除、胆囊摘除,胃次全切及子宫切除手术。1961年门诊部共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针灸、化验、注射、调剂、挂号、收费等11个科室。1962年增设放射科。1963年全院共有职工78人,其中西医师12人,中医师1人,医士9人,护士14人,助产士4人,检验士2人,药剂士5人,护理员6人,检验员2人、初级卫生技术员8人、行政管理及勤杂人员15人。1974年增设心电图和超声波室,1979年又增设传染科和理疗室。1980年增设病理科、儿科、皮肤科及胃镜室,门诊部共设20个科室,不仅能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并能处理一些疑难病症,施行较大的手术。是年进行了肝修补及部分切除、肾切除、前裂腺切除、甲状腺切除、腰椎髓关节结核病灶清除、脊柱融合、骨肿瘤刮除植骨、子宫颈管切除及其前后壁修补,腹膜外宫切、白内障冷冻、乳房根除等手术。1981年进行了心脏病穿伤修补、膀胱全切,直肠代膀胱及食道中、下段手术等。1984年,全院有职工288人,其中主治医师14人,医师74人,中医师2人,护师12人,药师6人,检验师3人,技师3人,医士18人,护士57人,助产士7人,检验士5人,药剂士9人,护理30人,检验员3人,药剂员4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6人,行政管理及勤杂人员35人,门诊部共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儿科、皮肤科、传染科、病理科、五官科、放射科、中医科、针灸、公验、理疗、心电图、超声波、胃镜、调剂、挂号、收费等28个科室。是年,本院进行了肺叶切除、顶内肿瘤摘除、先天性小耳矫形、喉成形、腮腺瘤摘除、二夹瓣狭窄扩张等手术。砀山县人民医院现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医院。
四、卫生防疫站
民国35年,医生汪小川曾组建砀山县红十字会,经费靠募捐,作过一些救护和防疫工作。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设立防保课。1952年改设为防疫股,在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的配合下,开展全县的卫生防疫工作。1954年下半年,成立砀山县丙级卫生防疫站,两个月后被撤销,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又恢复防疫股。1956年9月,成立砀山县卫生防疫站,其工作主要是进行卫生监测和监督,调查研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制定防治措施,控制疫情。1958年卫生防疫站同县卫生科合署办公,至1962年才分开。1968年卫生防疫站与妇幼卫生站合并,称砀山县防保站,1973年防保站又分设为卫生防疫站和妇幼卫生站。1979年砀山县卫生防疫站被列为省重点防疫站。1984年由省、县拨款在砀城西关外路北建防疫检验办公楼1200平方米和平房24间。是年,卫生防疫站下设防疫、计划免疫、检验、卫生宣传、食品卫生等科室,备有各种检验、医疗器械。
五、妇幼保健站
建国前,砀山县没有妇幼保健机构。1949年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设防保科,负责全县妇幼保健工作。1952年成立砀山县妇幼保健站,职工4人,其中保健员1人,助产士2人,副站长1人。妇幼保健站的工作任务是保护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承担妇科病检查和儿童健康检查及其疾病治疗,推广新法接生,负责全县妇幼保健业务指导等。1956年9月,妇幼保健站改称妇幼卫生站。1968年,与县卫生防疫站合并,称砀山县防保站,至1973年又分设成卫生防疫站和妇幼卫生站。1979年复称妇幼保健站。同年9月,省卫生厅给砀山妇幼保健站拨款2万元,购置综合产床1张,50毫安X光机1部,综合手术台1台,婴儿恒温箱2个,电冰箱1台,超声波诊断仪1台,显微镜1台,病床20张,以及麻醉机、无影灯、腹部刀包等器械。
1984年,妇幼保健站下设妇保、儿保、药房、检验、计划生育等科室。有职工21人,其中医师5人,医士7人,助产士6人,化验员1人,卫生员1人,站长和副站长各1人。
六、基层卫生院
1952年全县设立7所区卫生所,有职工30人,其中西医22人,中医3人,学员5人。1953年8月,华山县撤销,其六、七区划归砀山县,接收了葛集卫生所,10月,山东省单县第六区划归砀山县,接收玄庙卫生所,是年全县计有10所区级卫生所。
1956年3月,撤区并乡后,全县设立王古楼、薛口、唐寨、卞楼、周寨、玄庙、官庄等7所乡中心卫生所。1959年全县又改设为中心乡中心医院,李庄乡中心医院、唐寨乡中心医院、陈寨乡中心医院、河北乡中心医院、城西乡中心医院、城关中心医院等7所乡(镇)中心医院。计有职工448人,其中医务人员428人,行政管理人员14人,勤杂人员6人,有病床154张。
1962年随行政区划变动,原7所乡(镇)中心医院划分为曹庄、陈庄、官庄、大寨、周寨、高寨、唐寨、赵楼、迴龙(四新)、黄楼、关帝庙(红旗)、权集、陇海、良梨、城关等15个人民公社卫生院。有职工321人,其中医务人员294人,行政管理及勤杂人员27人,有病床116张。1965年李庄公社分成李庄、良梨两公社,原李庄公社卫生院分成李庄公社卫生院和良梨公社卫生所。是年,全县16所公社卫生院计有职工418人,其中西医181人,中医70人,护理员24人,助产保健员16人,防疫员13人,药剂员47人,化验员9人,学员18人,院长21人(其中业务院长13人)。
1974年,城关卫生院划属城郊公社,改称城郊公社卫生院。1975年,城关镇建城关镇医院,全县计有17所公社卫生院(每公社一所),职工473人,其中西医师47人,医士80人,中医师45人,中药人员19人,护士36人,助产士13人,药剂士9人,药剂员19人,检验士7人,检验员9人,X线技士3人,X线技术员12人,护理员13人,其他技术人员116人,行管人员41人,勤杂人员14人。有病床319张。
1980年,设区划社后,原唐寨、高寨、周寨、大寨、官庄公社卫生院分别改称唐寨、高寨、周寨、大寨、官庄区卫生院,原关帝庙、黄楼两公社卫生院分别改称关帝庙区第一、第二卫生院,权集、陇海两公社卫生院分别改称朱寨区第一、第二卫生院,赵楼、迴龙两公社卫生院分别改称梁寨区第一、第二卫生院,曹庄、陈庄两公社卫生院分别改称赵屯区第一、第二卫生院,李庄、良梨两公社卫生院分别改称李庄区第一、第二卫生院,城郊公社卫生院改称陇海区卫生院,城关镇卫生院名称未变。是年,17所区级卫生院共有职工510人(其中大专毕业生34人),房屋面积18171平方米,其中医疗及附属用房11213平方米,生活用房6958平方米,有病床479张。除城关镇卫生院外,都设有门诊部和住院部,门诊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五官科、骨科等。有7个卫生院能作以胃为主的上腹部手术。
1985年,17个区级卫生院计有职工597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248人,集体所有制职工349人;男职工378人,女职工219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医师1人;大专院校毕业生66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70人。有病床559张,X光机17部,心电图机7部,理疗设备3套,手术台17台,无影灯17只,麻醉机6台,显微镜25台,离心机13部,电冰箱7台,消毒锅19只,二燥箱8个,细菌培养恒温箱4个,牙科椅12只,五官科椅3只,超声波机4台,氧气瓶16只。
七、乡村医疗点与厂(场)校医疗室
1952年,组织乡村私人诊所和医生成立私人联合诊所25所,有职工113人,其中西医54人,中医48人,学员11人。砀城成立私人中西联合医院(院址砀城南关),有职工22人,其中西医6人,中医5人,其他11人。1958年乡村私人联合诊所纳入乡(公社)卫生院,人员转为集体所有制职工。砀城中西联合医院改为城关中心医院,成为集体所有制单位。此后,城乡很少有私人开业行医。农村社队配备不脱产卫生员,兼作小伤小病治疗,县卫生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卫生员进行业务培训,其误工报酬由社队解决。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由社员集资办起医疗室,实行合作医疗,医务人员称赤脚医生,多是经过医业培训的下放和回乡知识青年。1971年,在全县271个生产大队中,有122个生产大队办起医疗室,占45%,赤脚医生492人。至1980年,全县计有344个生产大队,办起医疗室的生产大队达273个,占79.4%,赤脚医生718人。其中女性196人。
1980年以后,允许乡村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通称乡村医生),出现了乡村医生个体办、乡村医生联办、区卫生院与乡村医生联办等多种医疗组织形式。原生产大队集资办的医疗室相继解散,赤脚医生多转为乡村医生。1985年,全县934个行政村,办起乡村医疗点639个,其中乡村医生个体办475个,乡村医生联合办121个,区卫生院与乡村医生联办的6个,区卫生院设点37个,从业人员约700人。
建国后,较大的工厂、农场、林场、果园场及学校先后办起医疗室。1985年,厂(场)校医疗室有30多个。农林系统有砀山果园场、砀山园艺场、黄楼良种场、棉花原种场、畜牧场、县林场等;工业系统有砀山葡萄酒厂、白酒厂、化肥厂、磷肥厂、木器厂、纺织厂、针织厂、通用机械厂、农机一厂、建筑公司、砖瓦窑厂、水泥厂、烟厂、印刷厂、轧花厂等;教育系统有砀山中学、砀山二中、朱小楼中学、聋哑学校、党校等;其他有砀山火车站、县交通局、县敬老院、县服务公司等。计有医务人员128人,其中医师18人,医士26人,助产员5人,护理员26人,检验员5人,药剂员13人,初医生技术人员25人,行政管理及勤杂人员10人,有病床83床。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医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