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农业实验室民国16年(1927)创办的砀山农民教育馆,内设农业实验室,开展农业科学普及与技术推广工作。民国23年,在播种小麦前,农民教育馆与省立徐州麦作试验场联系,组织农户前往购运该场培植推广的美国“438”号小麦优良品种,同时麦作试验场派来小麦播种技术员项厚轩,在农民教育馆坐点、示范、温汤浸种、农药拌种方法。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温汤浸种、农药拌种的实施,是砀山农业趋向科学种田的开端。教育馆附近村庄所播种的“438”号小麦,都较当地所常种的“大红芒”和“穗子白”等品种每亩增产30%左右。范寨、李窑之间有一块麦田地,出现了双歧穗,徐州麦作试验场,特为双穗麦拍了照片。
砀山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7年3月,砀山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正式成立,下设农业、中医、牧医、数理化、果林5个学会。1958年,改为县科学技术协会。1959年4月,科委成立后,科协科委合署办公。1962年,科委撤销,科协保留,定编3人。1967年1月,“造反派”夺权后,科协停止办公。1971年初,县生产指挥组内设科技小组,由1人负责科协工作。1978年1月,重新成立砀山县科学技术协会,与科委合署办公,1983年,科委科协分设,1984年4月,行政机构改革,科协配备专职干部4人,属县委领导。1985年配备专职干部5人,下设普及部、学会部、咨询部和办公室。
砀山县农用微生物实验站1973年7月,县科委以砀山中学菌肥厂为基础,成立砀山县农用微生物实验站,由科委与砀中联办,科委批拨经费,砀中配备教师主持工作,地址在砀中南院的宿舍西面。1978年元月,科委指派2名干部抓实验站工作,并负责全县各菌肥厂产品的化验测定工作。是时,全县农用微生物技术人员就达310人。至1980年,实验站共生产磷细菌肥160万斤,“5406”母剂20余万斤、“920”8000万斤、复合菌肥5500斤、土农药(杀螟杆菌、白僵菌、鲁保一号、灰黄霉素等)120000斤。是年,因地基归还原主而撤销。
砀山县生物防治研究所砀山县生产防治研究所座落在砀城东24公里处的文庄火车站北,与文庄供销社毗邻。
1970年,唐寨供销社建土农药厂、土化肥厂、土饲料厂,时称“三土厂”。1974年,改称支农科研站,仍隶属唐寨供销社。1978年7月,更名为砀山县供销社科研站。后以科研站为基础建砀山县生物防治研究所。科研站与生防研究所并存,至1985年,主要进行“5406”细菌的制作、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砀山酥梨地下窖贮存的研究。
砀山县果树科学研究所该所是1978年开始筹建,1980年3月,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下达了《文庄果园场改为砀山县果树科学研究所》的批文。建所初期,仅有技术干部3人、技术工人2人,办公室、宿舍共3间。后经省农、财两厅的支持,3次拨款28万元,县财政每年给补差2.5万元,建起了初具规模的实验室,技术干部也逐渐增加,从而成为全县果树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的中心。1982年开始,相继承担了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研究课题4个,全国性协作课题2个,自拟课题1个。通过研究选出了酥梨早熟变异系“6901”,后被定名为“良梨早酥”。总结酥梨亩产8000斤上下的高产优质配套技术及酥梨保鲜贮藏技术,均被推广应用。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还为发展全县水果生产印发了病虫测报单项技术资料,不定期的举办技术培训班。1984年9月,省农业厅来该所检查工作时,现场作了“所小前途大,人少成绩多”的题词。
砀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年5月,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址在棉花原种场南,东、北、西三面,与县棉花原种场相接,南面与梅屯村的老少庄相邻,行政上属县政府领导,业务上属省农科院领导。1966年春,迁至砀城红山庙西。1970年,又迁回原址。1981年,行政、事业均属县农业局领导。1985年,全所共有职工47人,其中在职的42人,离退休的5人,有土地60亩,房屋53间。建所以来,共承担国家、省、地、县下达的科研项目408项,其中进行小麦、棉花、大豆、红芋、花生、高梁、水稻、谷子等作物良种区域试验、示范、品种观察及其栽培试验287项,土壤肥料91项,植物保护30项。碳酸氢铵深施掩底技术研究获1987年省农业厅颁发的二等奖,大豆花期追肥技术研究,获1984年省农牧渔业厅颁发的三等奖。野生大豆品种资源调查,获1982年省科委颁发的二等奖。1985年,国家农牧渔业部拨款33万元,与该所联合经营果保鲜贮藏、育苗等项目。
四级农科网1963年,县建农科所、公社建农科站、生产大队建农科队、生产队建农科组,从而组成了四级农科网。1978年,全县有公社农科站17个,固定土地780亩。人员256人,有大队农科队265个,固定土地2万亩,人员316人。有生产队农科组2682个,实验田2.7万亩,人员16200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大队农科队、生产队农科组逐步为科技示范户,专业户所代替。1982年,全县有科技示范户3779户,18895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其中60%的示范户起到技术示范作用。朱寨区窦楼村的丁云龙种示范棉田4亩,亩产皮棉由原来的20—30斤提高到180斤,其周围群众的65亩棉田亩产也达到120斤。1985年,全县有2158个专业户(含万元户)。专业户、示范户与县、区科研单位组成了新的农科网。
厂办技术室(组)新中国成立之前,砀山县没有厂办科研组。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工业生产,更重视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1955年各厂成立了以青年积极分子为主的技术研究小组。1958年各厂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的科学研究小组。1965年至1966年,工厂掀起“双革”(技术革命、技术革新)高潮。组成由工人、技术人员、干部参加的三结合革新小组。1971年工业系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革新活动,各厂成立三结合科研小组,口号是“一不等,二不靠,缺少设备自己造”。1972年科研小组改名为工具改革小组。1978年各厂都把开展“双革”活动作为发展生产,提高生产水平的大事来抓,1985年,县经济委员会内设技术科,二轻公司内设技术股,各厂设技术科,科下有技术室。是年,化工厂成立了化工研究所。
二、队伍
队伍建设建国前,砀山县大专院校和中专毕业生仅52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者8人,专科毕业者8人,中专毕业者36人。建国后,专业人才逐年增加,至1960年大专院校与中专毕业者共有796人。1961年至1966年,增加了661人。1967年至1970年,增加了540人。1971年至1984年,增到了1007人。至1985年,共有大专院校与中专毕业生3056人,其中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相当于工程师者62人,相当于助理工程师者457人,相当于技术员者532人。
1951年3月,成立砀山县卫生协会。1956年,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并组建了农业、医药卫生、数理化、果林、牧医、植保学会,有会员112人。1962年,有7个学会,610个会员。1963年整顿后有会员300人。1979年以后,学会组织不断增加,会员队伍逐渐扩大。至1985年,全县各学会共有会员924人,其中工程师18人、农艺师34人、助理工程师108人、助理农艺师104人、主治医师29人、医师(中、西医师)83人、兽医师5人、助理兽医师9人,特级教师1人,相当于讲师级者48人。其它技术员432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砀山县的科技人员有524人得平反昭雪,至1984年,在科技人员中被提升为县级、局级和股级干部的共有470人。
人才培养县科协除发动鼓励各学会会员积极自学外,还聘请专家、教授定期来砀给会员讲课。1980年以来,参加学习的会员共1000多人次,农学会根据农技人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采取了分期分批分专业培训的方法进行培训。园艺学会聘请了北京农业大学教授韩金生来砀讲授果树、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陇海区范庄乡在棉铃虫始发前后聘请了农学会会员讲授了棉铃虫生活史及防治技术,纠正了过去盲目打药的方法,及时防治了棉铃虫,使全乡节省药费价值4000多元。1984年5月,林学会聘请了法国防护专家盖约特作了防护林的生产效益专题讲课,还聘请了南京林学院教授吕士行讲授了杨树发展新动向。是年,防疫学会组织8次学术考察队,到浙江黄岩县、江苏金坛县、河南开封等地考察学习质量控制、肝炎免疫、食品卫生等技术,还举办了防治肺结核病的学术报告。1985年底,针对砀山县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病,组织会员在高寨区朱兰店毛阁村进行了病源地流行病学调查,并查到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传染病源,为防治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填补了砀山县在流行性出血热病研究方面的空白。
学术交流各学会、协会、研究会除组织一些专题讨论、问题分析、宣读论文和技术资料信息等学术交流外,还先后办了《砀山科技》、《砀山科普》、《科技信息》等刊物,为会员提供了学术交流条件。1979至1985年,共编写各种学术论文34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7篇,省级刊物发表18篇,地级刊物发表9篇,还编印各种科技书籍、资料7500份,绘制各种科技挂图280幅,采集动、植物标本120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