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1902),清政府下颁“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的法令之后,安阳书院改为书院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唐炯轩在唐寨“设萧砀公立高初等小学堂一所”,其后,学堂在砀山城乡逐步兴起。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占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以历代史鉴、政治、艺学(包括科学技术)为辅,开设的课程有修身,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手工、图画等。
二、小学中华民国成立后,学堂改为学校,民国元年(1912),书院高等小学堂改为书院高等小学,砀城四关分别设立初等小学。城东唐寨、卞楼,城西的酒店、张庄等村寨相继办起初等小学,教学内容不再以“四书五经”为主,开设的课程有修身、读经、图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致格、手工、图画、体操、唱歌等。另加授农业、缝纫等。民国5年,刘尹斋在砀城西大街路北开办一所完全小学,称砀山县第二高等小学,书院高等小学改称砀山第一高等小学。民国9年,范子瞻在城北大寨开办砀山第三高等小学。同年,砀城设立一所女子小学,民国11年,改称文庙女子小学(民国21年,男女生合校,改称文庙小学)。民国12年,天主教教会在砀城天主教堂创办一所天主堂小学。民国13年,砀山县小学教学内容取消了“四书五经”,开设国文、修身、历史、地理、博物、算术、体育、图画、音乐、英语等。至民国19年,唐寨、赵楼、范庄寨、高寨、杨集、谢集、王明集、迴龙集、陈寨等初级小学先后发展为完全小学。民国20年,全县共有小学103所。民国25年,全县学龄儿童45721人,入学儿童4851人,入学率不足11%。
砀城沦陷后,共产党、国民党和日伪军在各自占领区办教育。民国29年,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占领区计办乡镇中心小学35所,初级小学183所,在校学生3670人。同年,日伪军在砀城民主东街崇实小学旧址,开办城市初级小学,4个班,胡庆铣任校长,日本的高木正年教日语课。民国31年,日伪又在砀城开办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王雨田、胡祥延分别任校长。同年,日军曾派城市初级小学、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的校长去日本东京参观,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民国33年,日伪又在砀城四关,砀城郊区和陇海铁路沿线的据点附近开办一些简易小学(初级小学)。
民国32年,天主教教会又在汪阁、候庄天主教堂各开办一所小学。同时,由康会蕴主持,在砀城东关福音堂开办一所耶稣堂小学。民国36年10月统计,全县共有中心小学59所,初小266所,私立小学2所,在校学生22787人。
建国后,小学教育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课程按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安排。1952年,全县小学324所(其中完全小学61所),在校学生2494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49.2%,是年8月,民办小学转为公立小学。1958年,全县小学发展到429所,在校学生61690人。当时,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不少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加之学校大炼钢铁,劳动时间过多,教学质量一度下降。
1960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小学教育受到很大影响,在校学生减少,学龄儿童入学率下降,教学质量不高。1960年,全县小学272所,在校学生47923人。1963年至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小学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全县小学计970所(其中半耕半读小学628所)在校学生75480人,(其中半耕半读学生3686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9.5%。同年,半耕半读小学因多数教师不能随班升级任课,并入公办小学,其教师仍为民办教师。
“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大教师受迫害,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学秩序被破坏,教学质量下降。1966年,全县有300多小学教师被诬为“牛鬼蛇神”而打成“黑帮”,教材被否定,以毛主席语录取而代之。1968年,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师回籍任教。1969年,各生产大队开办小学附设初中班,教师任课层层拔高。1970年7月,集中全县中小学教师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进行斗批改,多数教师受批判,200多人被错打成叛徒、自首变节分子和反革命分子。1971年,江青、张春桥等人抛出“两个估计”,把广大教师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75年,开展“学朝农”,鼓欢要把学生培养成“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敢于同走资本主义当权派作斗争的闯将”,将学生引向歧途,交白卷者一时成了“英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小学教育有了健康发展。1983年,全县小学发展到391所,2543个班。学龄儿童75621人,已入学72675人,入学率96.1%。在校学生103778人,年巩固率97%,毕业率91.8%,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1984年11月统计,7—11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97.7%,12—15周岁少年儿童初等教育普及率97.3%,在校学生巩固率98.1%,毕业率95.3%。同年11月24日至30日,安徽省教育厅对本县普及初等教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选点验收“四率”的指标均达到教育部规定要求,省人民政府对砀山县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1985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100278人,其中女生44108人。
三、特殊教育
1959年,砀山县文教局和民政局在砀城南门外路东创办砀山县聋哑学校。是年暑假,文教局抽调4名小学教师分别到南京和北京聋哑教育培训班学习,12月,招收8—10岁聋哑儿童28名,分两班上课,1961年暑假,校址迁至砀城西关外(今校址),占地10亩。1965年,有5个班,学生70人,教职工11人。1985年发展到7个班,学生111人,教职工31人,其中专职教师14人。
学生主要是来自宿县地区各县、市,少数来自淮北市,山东省单县、江苏省丰县、河南省永城县和夏邑县等地,至1985年已毕业10个班,计130人。
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体育、书法、美术等,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1965年开办一个粉笔厂,1965年又办起一个缝纫组。1977年,该校曾被评为地区和省教育战线先进集体。1980年10月,语文教师刘芳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
四、重点小学
砀山师范附属小学其前身是安阳书院,清宣统元年(1909)改为书院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为书院小学,民国5年改称砀山第一高等小学,民国22年称书院小学。砀城沦陷后,改称景云简易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第一国民小学。1949年2月,改称城厢小学,时有6个班,学生240多人。1952年改称城厢第一小学,全校17个班,学生670人,教职工29人。1956年9月,改为砀山师范附属小学,15个班,学生700多人,教职工28人。1961年校址由东关(现县政府驻地)迁至南关街东老盐店(即今校址)。1968年改称红卫小学,1979年复称砀山师范附属小学,13个班,学生890多人,教职工34人。1985年发展到16个班,学生886人,教职工40人。
从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时期,该校是砀山政界、教育界进步人士的活动场所,民国17年,当时的中共砀山县委书记蒋嘉宾以教师作掩护,在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有不少砀山籍党政高、中级干部及文教、卫生、科技界人士,曾在该校接受过革命思想的教育。建国后,该校是县重点小学,一向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在全县是名列前茅,居全县之首。1983年,四(2)班少先中队获团中央少工委“优秀中队”奖。
实验小学天主堂小学是其前身,民国32年改称晨光小学。1952年更名为城厢第二小学,1957年改称实验小学,12个班,学生700多人,教职工25人。1966年改称工农兵小学,1972年,有14个班,800多学生。1979年复称实验小学,1984年发展到16个班,学生827人,教职工37人。
建国后,该校是县重点小学,为县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基地之一。1962年,教师安秀贞、朱近华创造的小学“集中识字”法,受到宿县行署文教局的肯定,并两次在该校举行全地区的公开教学。实验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质量高,1981年4月,宿县行署教育局举行全区学校工作大检查,该校获一等奖。1975年至1985年,在砀山各届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均取得男女总分第一。1979年获安徽省皖北怀远赛区小学男子篮球第一。1984年和1985年,分别荣获全省“雏鹰展翅”田径通讯赛第10、15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