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书院
明朝万历元年(1573),知县王廷卿在砀城(城址在今城东毛李庄)创建书院,叫龙峰书院,因“廷卿别号龙峰,故名龙峰书院”。办学经费,“岁供以公田租300石”。万历二十六年,黄河决堤,不仅“城陷学圯”,而且县城基址也荡然无存。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梅云程创建安阳书院,“书院在县治东”,今砀城大隅首北路东。乾隆五十九年迁至城北门外北土山处,改称北山书院。据《北山书院义田碑记》记载,胡世铨捐地3顷,知名人士捐银二千三百两,置地8顷多,北山书院计有学田1145亩。咸丰三年(1853),北山书院迁入东城门内路南汪翰林的故宅,复称安阳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阳书院改为砀山书院高等小学堂。
清朝时期,书院的执教者多为廪生和拔贡,甚或有举人担任“山长”,主持教务,书院还常邀约外地知名人士前来讲学。仍实行“三舍法”,初入学者为外舍,后由外舍升内舍,再由内舍升上舍。三舍是学生文化程度和等级的标志,入学的文生均长年在院课读。至清末又有“月课”和“常课”之分,前者为一部分程度较高的学生,改以自学为主,定时到书院请老师释疑解惑和面批作文,后者仍是长期在院住读,凡入书院就读的学生,均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岁科考试前为应试而预习,参加岁科考试落榜后,仍可进书院为下次应试而补习。
二、私塾
私塾是科举教育的初级阶段,晚清时期,砀山私塾较为普遍,一般四、五十户的村寨都设有私塾,办学形式多样,有村人合办的“村塾”,聘塾师任教,经费由学生分担;有塾师个人开办的“私塾”,学生出资就读;有豪门大户自聘塾师办的“家塾”。教学内容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四书五经”为主,并习作八股文。光绪二十七年(1902)后,城乡兴办了学堂,但私塾并未即时停办,民国29年(1940),全县仍有私塾62处,学生840人。民国37年,砀山解放后,私塾才消失。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