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人组织
1949年5月,成立砀山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先后建立搬运业,建筑业,木工业、浴池业和店员等基层工会,废除了旧的行规,清洗了一部分封建把头及坏分子,为维护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以砀城工人为主成立5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
1950年8月17日,召开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历时3天,选举产生砀山县总工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9人组成),选出总工会主席和副主席各1人。同年,总工会开办工人识字班一所,学员28人。为支援抗美援朝,总工会于1951年6月开展了增产捐献活动,捐款2136.41万元(旧人民币)各行各业工会制订优军优属计划,建筑、搬运、理发、浴池等业,对军烈属实行减半收费;店员工会同资方协商对军烈属给予九五折优待。同年,建立砀山县工人俱乐部。
1952年2月3日,召开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历时3天,会议总结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工作,选举产生砀山县总工会第二届工会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总工会主席和副主席各1人,同年2月,总工会组织工人参加“三反”和“五反”运动,揭发出问题2000多件。10月,总工会召开店员、手工业劳资协商代表会议,签订劳资两方集体合同。1953年12月,总工会会同劳动局、税务局、工商联合会,本着劳资两利的原则,签订砀山县劳资双方集体合同。
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1954年4月召开,会议总结了上届工会委员会的工作,选举产生砀山县总工会第三届工会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总工会主席和副主席各1人,1955年,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总工会组织18个小组,协助公方代表进行核定资产,安排工人就业。同年3月,全县有2592名职工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号召,联合签名反对美帝国主义使用原子弹,8月,砀山县总工会易名为砀山县工会联合会。
1956年3月8日至12日,召开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代表64人,会议总结了上届工会委员会的工作,讨论修改了砀山县工会联合会工作计划,选举产生砀山县工会联合会第四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选举工会联合会主席和副主席各1人。同年12月21日,召开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80人,选出参加省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代表5人。次年8月,工会联合会设立组织部、宣传部和财务部。1958年,工会联合会开展技术革新竞赛活动,先后有708名职工评为县先进生产者,45人评为省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代表,8人出席全国先进代表会,2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1961年9月26日,砀山县工会联合会复称砀山县总工会,同年开展了“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评选出县先进集体148个,先进个人515名。
1961年12月25日至28日,召开第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99人,会议总结了第四届工会委员会的工作,讨论了今后工作任务,选举产生砀山县总工会第五届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总工会主席1人,1961年至1962年,在调整工业结构中,精简下放职工2500人。1963年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举办雷锋事迹展览。1964年元旦,总工会举办了以阶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书画展。同年国庆节又举办了反映祖国建设新貌及新人、新事、新风尚书画展。1965年11月,举办了王杰事迹展览。“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工会组织瘫痪,工会活动中断。
1973年3月29日至4月1日,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150人,选举产生砀山县总工会第六届工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选出总工会主席1人,副主席3人,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工会工作开展不正常,至1976年才转入正轨。
第七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1979年3月18日至20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00人,会议通过了上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了以后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砀山县总工会第七届工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选出总工会主席1人,副主席2人,同年10月,举办庆祝建国30周年摄影、书法、美术展览,并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举办县直机关男子篮球和男女乒乓球赛。次年,开展了“为四化建设立新功”活动。1981年9月,总工会召开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1982年元旦,总工会与共青团、妇联共同举办10对青年集体婚礼。同年4月23日,召开工会工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336人,大会向全县职工发出《深入持久扎扎实实地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活动倡议书》。
第八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1983年4月28日至30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50人,会议通过了《工会工作报告》和《工会财务预决算报告》,选举产生砀山县总工会第八届工会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同年6月,开展了职工读书活动,12月13日,总工会与商业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举办烹饪技术表演赛。1984年元月,县职工代表队参加江苏省丰县举办的6县(丰县、沛县、铜山县、单县、萧县、砀山)象棋邀请赛,荣获团体赛第二名。同年10月,县工人武术队,参加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武术比赛,荣获团体赛奖杯两个,共获金牌10块,其中银牌3块,铜牌5块,获奖金2300元。是年,开展了“最佳效益竞赛”活动,县化工厂当年扭亏为盈,获利润32.4万元,是建厂14年来利润总和的2倍。《安徽日报》、《经济效益报》和《经济参考》均作了报导。
二、农民组织
农民抗日救国会民国29年2月,中共砀山县委(砀北)建立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救会),组织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抗日救国斗争,同年11月,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向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中共砀山县委机关移驻单县张花园村,农救会停止了活动。民国33年9月,砀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农救会恢复了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农救会更名为农民联合会,组织农民剿匪反霸,支援人民解放战争。
农民协会民国17年春,中共砀山特支在城西刘屯、杨集、马牧集等地成立农民协会,以办农民夜校的形式秘密发展会员,开展抗租、抗贷,提高长工待遇等活动,至5月,会员发展到500多人。
1950年8月,成立砀山县农民协会委员会,县、乡、村各级农民协会委员均由农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农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农民协会委员会行使权力,在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保护农民利益和政治权利,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农民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改革中,划分阶级成份和均分地主、富农财产都要经农民协会评议审定。1953年,农民协会解散。
贫下中农协会1964年冬,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生产队成立贫下中农协会小组,负责领导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即四清运动),当时县没有成立贫下中农协会领导机构。
1973年3月29日至4月1日,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砀山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贫下中农协会活动内容主要是开展“三管一教”(管理学校、管理商店、管理社队财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并派员进驻学校、商业、供销、卫生等部门,领导“斗、批、改”运动。“文化大革命”后,贫下中农协会解散。
三、妇女组织
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民国28年5月,中共砀山县委在砀北建立砀山县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妇救会),会员13000人,妇救会活动内容主要是宣传党的政策、法令,争取妇女解放,为抗日救国服务。是年,妇救会发动妇女为八路军织土布、做军鞋,仅于楼区的妇女做军鞋就达3032双。
妇女联合会抗日战争胜利后,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更名为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会)。组织妇女除奸反霸,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支援人民解放战争。
1950年3月,成立砀山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领导妇女开展增产节约和土地改革运动,宣传贯彻《婚姻法》。1953年有39名妇女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87人当选为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6人当选为正、副乡长,106人当选为乡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全县有2775名妇女参加农民夜校学习文化。1954年12月,改选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选出省妇女代表大会代表3人。
1955年11月,召开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砀山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选出执行委员15人,主任委员1人,大会号召妇女积极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同年全县有400名妇女当选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副社长。1956年,配备乡(镇)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副主任146人。1958年元月,民主妇女联合会易名为妇女联合会。同年10月,开展了“人人争当模范”活动,有5人被评为省劳动模范,是年,全县办起妇女炼铁炉103个,炼钢炉45个。1960年3月,开展争当“三八”红旗手活动,朱秀云、李素臻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58年至1960年,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中,因劳动强度过大,不少妇女患妇科病。1960年县对妇科病进行普查治疗,当年治愈子宫脱垂患者2012人,治愈闭经患者11086人。1962年,整顿公社妇女联合会,选出脱产妇女联合会主任15人,不脱产副主任31人。
1963年5月22日至26日,召开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272人,大会通过了《砀山县妇女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选举产生砀山县妇女联合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县妇女联合会主任1人。“文化大革命”前期,各级妇女联合会瘫痪。1972年9月,砀山县妇女联合会易名为砀山县妇女委员会。在农业学大寨中,全县建立铁姑娘战斗队2873个。
1973年9月10日至14日,召开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605人,会议听取讨论了《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自身思想革命化建设的决议》,选举产生砀山县妇女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县妇女联合会主任1人,副主任4人,选举省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7人。
1978年12月27日至29日,召开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630人,会议听取讨论了《动员全县妇女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砀山县妇女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县妇女联合会主任1人,省妇女代表大会代表8人。同年开展了“三八”红旗手活动,次年有6人评为“三八”红旗手,龚美玲、何秀芝、荣英等三人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0年,开展“五好家庭”活动,(家庭邻里团结互相好;家庭生活安排好;鼓励亲人生产、工作、学习好;教育子女好;自己学习好)。1981年评出五好家庭400户。1982年评出五好家庭450户,有9人评为省五好家庭代表,董素华、尚素梅和郑秀英评为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同年还评选了好媳妇、好丈夫、好婆婆、好公公、好小姑等。1984年评出五好家庭3500户,好媳妇3600人。
1980年后,县妇女联合会同有关单位对妇科病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治疗。1983年开展“保护儿童妇女合法权益宣传月”活动,1984年受理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来信来访241件次,结案率达95%以上。同年6月,中共砀山县委发出“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为兴办儿童福利事业捐款22501元。
四、青年组织
青年抗日救国会民国28年5月,中共砀山县委在孟楼等地建立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发动青年开展减租减息,参军参战。同年9月“肃托事件”发生后,砀北党组织遭受破坏,青救会随之解散。民国29年2月,青救会恢复。民国30年6月,中共砀山县委北撤山东省单县张花园村,青救会停止活动。民国33年9月,砀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复建青救会。
共产主义青年团1949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砀山县委员会成立,下设组织部。1950年团县委增设宣传部。
1953年3月,召开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285人。会议听取了县委书记刘钦鉴关于《政治报告》,通过了《关于建团3年来的基本总结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砀山县第一届委员会,选出正、副书记各1人,选出省团代会代表3人。同年,团县委增设少年儿童部、学生部和体育部。开展了宣传贯彻《婚姻法》活动。全县2065名农村团员,其中1691名带头参加农业生产互助组,有503名担任农业生产互助组正、副组长。1955年各级团组织办起扫盲识字班352个,包教包学识字小组1143个,共有学员81614人。同年农村团员全部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担任正、副社长的264人、正、副生产队长107人,担任会计及记工员的1316人。
1956年3月22日至25日,召开第二届团代会,出席会议的代表375人,会议通过了《团县委半年来工作总结》报告和《1956年团的工作规划》,选举产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砀山县第二届委员会及党务委员会,选出团县委正、副书记各1人,选出省团代会代表7人,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
第三届团代会于1958年11月2日至5日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32人,会议通过了《三年来工作总结及今后的工作任务》的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砀山县第三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团县委正、副书记各1人。同年,团县委发动团员青年办工厂1700个,成立技术革新小组711个,突击小组975个,改革生产工具13万件,深翻土地151186亩。
第四届团代会于1960年4月2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37人。会议总结了团的工作,选举产生共青团砀山县第四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团县委正、副书记各1人。
第五届团代会于1962年3月23日至28日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551人,会议通过了《工作总结报告》,讨论了1962年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砀山县第五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团县委正、副书记各1人。
第六届团代会于1963年5月16日至21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52人,会议贯彻了中共砀山县委三干会议精神,总结了第五届委员会以来的工作,讨论确定了以后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砀山县第六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团县委书记1人,省团代会代表15人。同年,开展了学雷锋活动。
“文化大革命”前期,各级团组织陷于瘫痪状态。1971年3月8日,召开共青团砀山县第七届团代会,历时5天,会议通过了第六届团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砀山县第七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团县委书记1人,副书记2人,1972年8月,开展了学习李月华活动,1978年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
1979年2月26日至3月1日,召开共青团砀山县第八届团代会,出席会议代表654人,会议学习贯彻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通过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壮丽青春》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砀山县第八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团县委书记1人,副书记2人,同年九月,召开“新长征突击手表彰大会”,表扬了新长征突击手174人,新长征突击队2个,授于王玉华等八名团员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1982年8月27日至29日,召开第九届团代会,出席会议代表353人,会议听取讨论了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了《加强团的建设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砀山县第九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团县委书记1人。1980年9月,砀山县团委与金寨县团委,就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开展联谊赛活动。1981年开展了“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次年5月4日,召开“青少年五讲四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表扬先进集体35个,先进个人96人。1983年开展了“青少年联系户”的活动,成立联系小组1152个,同3328户烈军属、五保户和困难户建立了联系,帮助他们打水、磨面、洗衣服、收种庄稼等。1984年12月召开“青少年联系户先进集体、选进个人表彰大会”,表扬先进集体15个,先进个人85人。1984年3月,开展了“美化家乡、植树造林”活动,植树30万棵,育苗520亩。1982年至1984年,先后有78名团员被宿县地区团委命为“新长征突击手”,7名团员被省团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4名团员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
基层团组织情况表


三民主义青年团民国30年,砀山县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区队。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张瑞峰兼区队长。民国36年夏,三青团砀山县区队改建为三青团砀山县分团,张耀芝任干事长,魏献瑞任秘书。下设组织、宣传、总务3个股、辖砀山中学、赵庙中学、养正中学、晨光中学和行政区1至5区的三青团区中队,每区中队辖5至15个区分队,每分队有团员5至15人,全县共有团员千余人。同年11月,人民解放军解放砀城时,干事长张耀芝、干事徐光馨被处决,后由魏宪瑞任代理干事长,刘鸣奎任干事。
民国37年春,三青团并入国民党,8月上报团员名册,9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即批复,上报的三青团员全部转为国民党党员。三青团员名册由组织上统一填报,转为国民党党员时,没举行仪式,也未发证件,不少三青团员不知怎么回事就成了国民党党员。
五、少年儿童组织
童子军民国17年(1928),文庙、西门、书院、新民等小学组建童子军。其成员身穿黄绿色军服,配戴领巾,手持童子军棍,并带有军绳、水壶等物,学校专设童子军课,学习《童子军教程》,由童子军教练员讲授,通过教练使少年儿童养成军队生活习惯,初步掌握军事知识。
儿童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共产党根据地,学校和农村先后建立了儿童团,多是一村一团,一校一团,团员自制红缨枪进行军事训练,学唱革命歌曲,站岗放哨、查路条、开展减租减息和拥军优属等活动。
少年先锋队1950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砀山县委员会先在砀城各小学建立少年儿童队组织,1953年团县委设立少年儿童部。同年6月少年儿童队更名为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年,全县共有少先队大队36个,中队177个,中队辅导员127人,共有队员6446人。1954年各行政区团委会设立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委员会,全县有少先大队58个、中队237个,独立中队46个,聘请大队辅导员57人、中队辅导员251人,共有队员8552人。1956年开展了“小五年计划”活动,组织少年儿童饲养家畜家禽,种植蔬菜和庄稼,采取动植标本,制作教具,扫除文盲,营造少年林。是年,全县共有少先队大队74个,中队537个,大队辅导员74人,中队辅导员534人,少先队员28847人。1957年有27名辅导员评为蚌埠地区优秀辅导员。1962年,少先队进行组织整顿,纠正了学校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不分的现象,“文化大革命”中,少先队组织被红小兵组织取代。
1978年12月,恢复少先队组织,全县共有队员44288人,总辅导员796人。1982年开展了“争创红花小队”活动。1983年开展了“创优秀中小队”和“读书读报”活动,有8名队员获团中央少工委“读书读报”奖章,砀山师范附属小学四(2)班中队获团中央少工委“优秀中队”奖。1984年3月,举办少年儿童“扎放风筝”比赛,扎制风筝近万只。1985年全县共有少先队大队328个,中队2379个,聘请大队辅导员380人,中队辅导员2379人。
六、工商组织
商会民国元年成立砀山县商会,会长赵雅田。民国12年谭维月接任会长。民国16年解纪平接任会长,桑耀庭于民国27年任会长,陈嵩山于民国35年任会长。商会正、副会长均由县政府委派,商会的主要工作是调解各业之间的关系,商定物价等,抗日战争期间,商会与日本商人相互勾结,掠夺人民财产。
工商业联合会1949年元月,召开砀城私营工商业户代表会,成立砀山县工商业联合会,选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同年夏,整顿旧行会,设立棉布、百货、日用杂货、文具、洗染、中西药、旅浴、铁瓷、油漆、粮油货栈、商业、饮食、烟酒、酱园、摊贩等15个同业公会。1954年9月,原15个同业公会合并成商业饮食、摊贩、服务、手工业、中西药等6个同业公会,并对工商业户进行换证登记,全县26个农村集镇,有1862户工商户登记换证,以集镇为单位成立26个工商小组。
1956年元月27日,工商联合会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历时4天,出席会议代表100人,会议听取讨论了《会务工作报告》,通过了《砀山县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委员会,选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
1957年4月13日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历时4天,出席会议代表94人,会议学习贯彻了省工商业联合会会议精神,选举产生砀山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工商业联合会下设办公室、业务辅导股和组织股。
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58年12月11日召开,历时3天,会议学习贯彻了党的社会主义总路线,通过了《加速自我改造的决议》。选举产生砀山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
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61年3月召开,会议分析总结了私营工商业者思想状况,讨论了如何加强思想改造和劳动锻炼等问题,选举产生砀山县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
1966年2月21日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历时12天,出席会议代表94人。会议听取了中共砀山县委书记齐志远《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及县委宣传部《关于大学毛主席著作的报告》。通过了上届执行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砀山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选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1970年砀山县工商业联合会撤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