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营个体
清朝末年,砀山私营行商、坐商、店铺有26个行业、238户、从业人员2000余人。20世纪30年代,行商、坐商、店铺增多。行商远达陕西、汉中、上海经商。外运商品有黄花菜、瓜子、花生米、生丝等;运进商品有贵重药材、纸烟、蜂蜜等。坐商多数经营熟食,少数经营棉布、小百货、干鲜菜等。砀城有各业店铺100余家,其中百货业店铺商号分别为方义兴、魁元永、庆祥、中和长、复兴和、锦华、祥顺永、景记、瑞华,从业人员30人,资产总额31000元。杂货业店铺商号分别为瑞元祥、同兴公、荣丰、永隆、晋隆、洪德隆、源泰、庆记、义聚、德顺、万顺、庆昌永、从业人员约90人,资产总额约130000元、布业店铺商号分别为三义成、公盛和、景泰隆、乾元隆、复聚祥、恒昌永、裕康祥、茂记、成记、天顺长,从业人员40人。铁磁业店铺商号分别为福茂公、德义兴、荣长和、信和、集义成等,从业人员20余人。文具业店铺商号别为文明书局、国光书局、建国书局、振兴书店,从业人员10余人。酱醋业店铺商号分别为兴昌、三连义、永茂、复昌、祥瑞、三义隆、德兴等,从业人员40余人,资金总额3600元,饮食业店铺商号为祥云饭店、中州饭店、景元楼、洪升楼、三义元,从业人员20余人,资金总额约24600元。粮业店铺商号分别为公记、祥茂、普丰、义盛增、公昌、天泉、大成、公聚成、双兴、义记。茶业店铺号为江恒大、瑞芬昌、义成等,从业人员约7人。旅店业店铺商号分别为东来旅社、贵记客店、姬记客店、顺兴、陈家客店、岳家客店、刘家客店,从业人员约14人,资金总额180元。酒业店铺商号为庆记、天丰、福顺、云泉涌、德兴、晋丰等。理发业店铺商号为新新、春光、崔记、美容等,从业人员11人,资金总额2450元。皮货业店铺2家。民国27年(1938)年后,行商、坐商减少,部分店铺倒闭,有的歇业有搬迁。1956年,商业走合作经营道路,个体商户按行业相继组成合作店组,行商、坐商、私人店铺全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商户又重新出现。1983年,全县有个体商3358户,从业人员4347人,资金总额为845197元。其中城关个体商有658户,从业人员1025人,资金总额为282400元。全县总营业额7750120元,城关营业额为1300520元。1985年,全县有个体商4935户,从业人员10287人。
二、集体商业
1950年3月,成立县供销合作总社,内设人事、秘书、业务、财会、组导5个股,下设胡屯、李庄两个办事处,有干部职工215人。是年建乡基层供销合作社100个。1951年6月,合并乡基层供销合作社,3至4个合作社为1个。1952年,按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全县设刘集、薜口、陈寨、周寨、唐寨、葛集、玄帝庙、官庄坝、城郊等9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县供销社有干部79人,其中行政干部36人、业务干部43人。基层社有干部167人,其中行政干部23人、业务干部144人。1955年1月,县供销社下辖9个基层社、2个轧花厂、57个门市部、24个粮食收购点、13个棉花收购点、有干部职工538人,其中行政干部58人、业务干部205人、职工275人。1956年3月,粮食、棉花收购业务分别划归县供销社管辖,同时县供销社更名为第二商业局。是年5月,与第一商业局合并成立县商业局。1961年底,复设县供销社,内设秘书、组干、财会、计划、统计、组织指导、物价集市贸易、采购等8个股。下设土产日杂、农产品采购、生产资料等3个经理部。下辖官庄、曹庄、陈庄、大寨、周寨、高寨、权集、王古楼、李庄、回龙集、关帝庙、黄楼、唐寨、赵楼、城郊等15个基层供销社,52个分销店、142个门市部,砀城、周寨、李庄等3个轧花厂。1962年底,精简机构,原8个股精简后设组干、秘书、财会、统计、基层工作、业务等6个股,原3个经理部精简后设采购、供销2个经理部。1963年初,原15个基层社,精简后留有玄庙、李庄、官庄、中心、陈寨、薜口、周寨、文庄、城郊等9个基层社。1965年5月,撤销采购、供销2个经理部,设棉麻、生资、土产3个公司。在“四清”(清组织、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运动中,增设政治处。1970年8月,县供销社与商业局第二次合并。1978年5月,又复设供销社,内设人事、秘书、业务、财会、基层工作、多种经营、物价、计划、纪检、储运等10个股。下辖生资公司、土产公司、棉麻公司、果品公司、汽车队、贸易货栈、李庄中转站、砀山轧花厂、周寨轧花厂、李庄轧花厂、文庄科研站、职工学校、招待所和官庄、曹庄、陈庄、玄庙、周寨、葛集、唐寨、良梨、李庄、刘集、权集、朱楼、关帝庙、小屯、程庄、城郊、城关等17个基层社。1979年,设果园场供销社。1983年3月,更名为砀山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1985年,县供销社共有4个公司,4个轧花厂,17个基层供销社,汽车队、贸易货栈、中转站、贸易中心,职工学校、招待所、科研站各1个、有干部职工2438人,其中固定职工1936人、合同工401人、其他101人。
生资公司1956年6月,由供应经理部改称生资公司,地址在今道北路109号,经营化肥、农药、小农具等,有干部职工26人。1970年6月,与土产日杂公司合并,改称生资土产公司。1978年4月又分设生资公司和土产公司。1985年,生资公司有仓库12幢、面积约4600平方米,有5个门市部,有干部职工84人。
土产公司1950年11月设立,当时叫中国土产公司安徽省宿县支公司砀山县营业所,地址在民主东街路南2号,在富强街开设两间门面,经营碗、罐等日用杂货,有干部职工10余人。1951年元月,改称中国土产公司安徽省宿县支公司砀山县办事处,内设人秘、业务、财会、储运等4个股,有职工23人。经营土特产,木材、水果等。1953年2月,撤销砀山县土产办事处,业务划归县供销社经营。1970年6月,土产业务并入生资公司,称砀山县生资土产公司。1978年4月,生资、土产公司分设为生资、土产两个公司。1985年,土产公司有1个批发部、3个门市部、7个仓库,经营竹、木、陶瓷、畜产、废品、日杂等,有干部职工89人。
果品公司1972年4月设立,时称果品蔬菜公司,1978年4月,果品蔬菜公司分为果品、盐业蔬菜两公司。1985年,果品公司有3个仓库,1个糕点加工厂、3个批发部、1个零售门市部、1个货亭,有干部职工60人。
棉麻公司1965年6月由采购经理部改称砀山县棉麻公司,地址在今道北路118号,经营棉花、麻、烟叶等。1985年,内设人秘、业务、储运、加工、财会、棉检等6个股。下设砀山、李庄两个储运组、1个零售门市部,有干部职工66人。
李庄中转站始建于1951年11月,叫李庄办事处,位于李庄车站西,占地约14亩,有干部职工12人。1955年,改称李庄中转站,后由铁路北迁至铁路南,经营土产、废品、畜产品、棉花等。1971年,改称砀山县商业局李庄采购批发站。1978年,复称李庄中转站,经营土产、废品、畜产、日杂、陶瓷、化肥、农药等。1985年,有仓库35间,职工宿舍30间,办公室2间、伙房2间,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有干部职工24人。
贸易货栈1962年初设立,地址在今人民路216号,有干部职工11人。1965年9月,撤销贸易货栈。1980年初,复设贸易货栈。1985年,该栈设批发、零售3个门市部、1个货亭、1个多味瓜子加工厂,有干部职工33人。
合作商店(组)1955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成立27个合作店组,其中,统一核算的12个,自负盈亏的15个。1958年10月,部分合作店组进行合并。1962年,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合作店组有50余人被下放到农村,原合并的店组又重新分开。1969年,精简机构、压缩经营网点,合作店200余人被下放。百货、杂货、烟酒3个合作商店,原有25个门市部,从业人员176人,压缩后剩下6个门市部,从业人员30人。1979年,收回下放人员,增设营业网点。1985年,集体商业有26个营业岗点、1个贸易货栈、1个糕点厂,集体服务业有2个旅社、7个饭店、4个理发店。
三、国营商业
建国后,国营商业相继兴起,在市场上逐步占主导地位,成为商品调节主要渠道。
1950年2月,成立中国专卖事业公司砀山县专卖处。7月,成立棉花收购组。11月,成立中国土产公司砀山县营业所。同年,又成立了砀山盐务管理处。1951年1月,棉花收购组改称中国棉花纱布公司砀山县办事处。5月,筹建砀山县百货公司办事处。是年,成立了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砀山县营业所。1954年5月,成立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砀山县收购组。1956年初,成立中国医药公司砀山县经营处;是年,建砀山食品厂。1961年,成立安徽省饮食服务公司砀山县经理部。1979年11月,成立砀山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至1985年,先后建立国营商业14个,职工有1500余人,有国营商业网点193个,综合性门市部有67个,批零兼营点有8个。
百货公司1951年5月,筹建砀山县百货公司办事处,地址在富强街29号,下设卞楼、雨亭两个营业所。1953年2月,更名为砀山县百货公司营业所。1955年6月,营业所更名为中国百货公司安徽省砀山县公司。1957年6月,砀山县纺织品公司、砀山县医药公司并入。是年,在道北路购地18200平方米,建仓库3幢占地2342平方米,宿舍15间。1958年9月,撤消砀山县百货公司,其业务由商业局百货业务股办理。1962年,复建砀山县百货公司。1968年,接管城关百货楼。1970年,砀山县百货公司,下设业务、财会两个股,职工由83人增加到189人。1978年元月,增设储运股和李庄分销处,并将糖业烟酒、医药划出单独成立公司。1979年11月,又将五金、交电、化工商品划出,成立五金交电化工公司。1981年,百货公司设立知青服装厂,安排知青21人。是年6月,接收城关供销社棉布、针纺、百货三个门市部,计53人。1983年,增设马良百货分销处,全公司职工增加到203人。经营品种7000种左右,相继建仓库3642平方米,门市部1000平方米,建消防水池300立方米,购买水泵2部,水龙带235米。灭水机93部,其它工具40余件。
五金交电化工公司1979年11月,将原由百货公司经营的五金、交电、化工商品业务划出单独成立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地址在道北路125号。该公司有批发部4个,零售部5个,下伸机构有李庄零售部。现有仓库250平方米,职工宿舍711平方米,卡车1辆。经营品种有自行车、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讯器材、铁丝、元钉、木工工具,以及各种化工染料。
食品公司1954年5月,设立中国食品出口公司江苏省徐州收购站砀山县收购组,地址在西关外北小寨51号,有职工13人,下设杨集、回龙集、玄庙3个收购点。1955年6月,砀山县划归安徽省管辖,成立中国食品公司安徽省砀山县公司,内设人秘、业务、财会等3个股,有职工33人。7月份起,猪、羊、蛋、禽购销业务由公司直接办理,(下设10个收购组,有职工36人)。1956年2月,撤销砀山县食品公司,成立砀山、李庄两个收购站,同年秋,复设砀山县食品公司,地址迁至道北路30号,内设人秘、业务、组技、计财等4个股。1963年,下设李庄、周寨、关帝庙、城关等4个中心站,杨集、官庄、陈庄、玄庙、高寨、唐寨、赵楼、回龙集、黄楼等9个分站。1979年,增设卫生检查股。1982年11月,建成120吨位冷库1幢和附设肉类加工厂1个,总建房面积11796平方米。1983年卫检股配备专职卫检员5人,下辖食品站配专职或兼职卫检员21人,1985年,有干部、职工362人,下伸机构62个,其中区级站18个,分站44个、独立核算单位20个。
石油煤建公司1951年,设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宿县支公司砀山县营业所,有职工7人,地址在南小寨。1952年,营业所改为营业处,有职工16人,煤场迁至铁道东闸口北,占地15亩,有草房8间。1955年2月,设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砀山县公司,内设业务、计财两个股。1956年,下设李庄、唐寨、葛集、周寨、马良、回龙集、小屯等7个经营组,有职工45人。1957年12月,撤销煤炭经营组。1958年初,撤销石油煤建公司,保留储运组。1959年12月,设立安徽省砀山县煤炭公司。1961年,改称砀山县石油煤建经理部。1962年3月,复设安徽省石油煤建公司砀山县公司,下设人秘、业务、财会、组技等4个股,下设李庄、文庄两个分销处,有职工44人。1980年5月1日,分设为砀山县燃料公司和砀山县石油公司,分别归属物资局和商业局领导。日前石油公司新建油库一处,占地30亩,建自流计量塔一座,大油罐52个,可容油2500个立方米,楼房29间,载货卡车和油罐车各一辆。
糖业烟酒公司民国38年(1949)6月,砀山县建立光州酿造厂,在此基础上,1950年2月,成立中国专卖事业公司砀山县专卖处,地址在新生街152号,有仓库5间,门面3间,干部职工11人。1953年2月,更名为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徐州支公司砀山县批发部,下设李庄、唐寨、葛集、周寨、玄帝庙、官庄坝、赵屯、刷集、赵楼等9个分销点。1955年6月,设立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安徽省砀山县公司,内设业务组、技股和计财办公室。1957年6月,调整机构,划出附设酒厂,撤销下辖9个分销点,职工由43人减少到19人。1958年,撤销县专卖公司。1962年1月,复设安徽省糖业烟酒公司砀山县公司,内设人秘、业务、计财三个股,并接管县食品加工厂。1966年,下设官庄、李庄、周寨3个分销处,职工由17人增加到38人。1970年,并入百货公司。1978年元月,复设县糖业烟酒公司,经营品种达160余种,城关有7个零售门市部、8个批发点。1985年,下设李庄、马良、高寨、官庄、杨集、关帝庙、朱楼等9个分销处。共有干部、职工136人。
盐业公司1950年,设盐务管理处。1951年11月,设中国盐业公司江苏省徐州支公司砀山推销组,地址在富强街路西,建盐垛30平方米,没收地主的2间楼房和2间平房作办公室和宿舍。1952年元月,开始营业,有职工8人,销往永城、夏邑、丰县、单县、及黄口、刘堤圈两镇。1953年12月,迁至车站街保卫巷,占地12亩,建办公室5间,盐垛320平方米,更名为中国盐业公司江苏省徐州支公司砀山批发处。1955年2月15日,设丰县推销组,6月,设安徽省盐务局砀山盐业公司,12月,撤销砀山县盐业公司。1963年元月30日,复建砀山盐业经营处。1970年,撤销砀山盐业经营处,业务并入食品公司。1976年,业务又划归蔬菜公司。1981年元月1日,盐业从蔬菜公司划出,成立安徽省盐业公司砀山县公司,下设人秘、业务2个股。1984年6月20日,增设财会股。1985年公司下设人秘、业务、财会3个股,有职工27人。
蔬菜公司1972年,成立砀山县果品蔬菜公司,下设生产组、政工组和3个零售门市部,有干部职工49人。地址在道北路11号。1978年,果品与蔬菜分设,并将盐业与蔬菜合并,改称为盐业蔬菜公司,下设业务、人秘2个股和3个门市部,有职工58人。1981年元月,将盐业划出,改称为砀山县蔬菜公司。1985年,全公司共有5个独立核算单位、3个批发部、1个零售部、10个销售点,建地下保鲜室300平方米,干菜库500平方米,有职工60人。不仅经营干鲜蔬菜还兼营烟、酒、糖、罐头、调味品、针织品、小百货等。
饮食服务公司1961年,设安徽省饮食服务公司砀山县经理部,地址在富强街南头路西(今芒砀路244号),负责领导与管理城关合作饭店、旅社、浴池、照像、理发等行业。1963年,建国营古黄饭店。1964年,将车站小卖组转为国营,接收民政部门的光荣旅社1个,有干部、职工27人。1965年,经理部内设业务、财会股,并配备专职政治指导员。1969年12月,车站饭店、浴池、砀山旅社由集体企业转为国营企业。1970年,接收照像馆,公司所辖国营企业有7个单位,有职工86人,同时负责领导合作饭店、理发店等5个部组。1977年,复设安徽省饮食服务公司砀山县公司,内设人秘、业务两个股,新建人民饭店二部、车站旅社、甜食部、红星理发店、芒砀照像馆、车站小吃部、道南饭店、东关饭店、广场饭店、东关理发店等。1980年,有国营旅社3个,国营饭店4个、照像馆3个、浴池1个,有职工252人。1984年10月22日,划出2个旅社、7个饭店、4个理发店,计40人,成立第二饮食服务公司。1985年,两个公司规模未变。
医药公司1955年8月25日,大同药号改为公私合营企业,隶属县百货公司。1956年初,西药经营业务从百货公司划出,成立中国医药公司安徽省砀山县经营处,并与砀山中药材经营处合署办公,统一领导,分别核算。1957年4月,中药材经营处交县卫生局管辖,医药经营处并入县百货公司。1962年,中药材经营处与医药经营处合并,成立砀山县医药公司,隶属县商业局,有职工43人。1966年,下设李庄分销处、城关3个门市部,有职工51人。1970年,县医药公司并入百货公司。1978年,复设砀山县医药公司。1980年,医药公司划归县计划委员会管辖。现有仓库700平方米,门市部300平方米。
纺织品公司1950年7月,成立棉花收购组,有职工7人,与北关大街路西的轧花厂共同负责棉花的加工、外运。1951年1月,扩建棉花收购组,并更名为中国花纱布公司安徽省砀山县办事处,地址在东大街路北,占地70平方米,有职工14人。1952年3月,更名为中国花纱布公司安徽省砀山县公司,内设人秘、业务、储运、计财4个股。同时设1个门市部,经营棉纱、棉布。地址迁至新生街路北(今人民路),有职工32人。1953年1月,撤销砀山县花纱布公司,保留储运组。1954年9月,又设砀山县花纱布公司办公室,仓库迁至富强街路西(今芒砀路244号)。内设人秘、业务、计划、财会4个股,下设砀山、李庄2个储运组、1个棉检站、1个批发部,负责棉花接收、调运、棉布批发业务。1956年5月,将城关两个棉布合作商店纳入公司并改为代销店,同时在城关又设3个零售门市部,经营绸缎、尼绒。棉花收购业务移交给农产品采购局,更名为中国纺织品公司安徽省砀山县公司。1957年6月,并入砀山县百货公司。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