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邮路
驿站古代,为传递公文,在道路上设有驿站、驿亭、急递铺等,备有车与粮草,供给调动兵马和来往公务人员的食宿,到了清朝,公文信件渐多,国家开始设置了专门传递公文信件的驿铺。据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的《砀山县志》记载,当时砀山有铺司兵11名,总铺设在县衙大门内,下面设有传递公文信件的几十个驿铺,有张家井铺、郑家楼铺、毛城铺、柴市铺、西镇店铺、赵家圈铺、七里铺、赵九铺、一里铺、浊河铺、张清铺等。传递公文信件除少数骑马外。多为徒步传递。砀山至萧县的绎道为主要古驿道,每铺设铺司兵1名。砀山至肖县,砀山至徐州的所有公文信及来往公务人员,全都经此驿道。
邮电局清朝末年,砀山县设立官办邮政局,民国初期,邮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营业额渐增。1949年10月,设立砀山县邮政局及电讯营业处,1950年3月合并成邮电局,1970年元月邮电局分设为邮政局和电讯局,1973年3月合并成邮电局。
设备建国前至建国初期,邮政设备简陋,邮件全靠徒步投递。1952年在部分邮路上使用自行车投递,是年有邮政专用自行车8辆,1958年增加至15辆,1963年增至24辆,1970年增至44辆。1973年曾试用机动两用脚踏车投递,其后相继购置两轮摩托车17部,在三分之二的邮路上投递,因维修器材、油料等耗费太大,加之投递深度退缩,停止了摩托车投递,改用机动车投递,但在短途和县城内仍使用自行车投递,以弥补机动车投递不便。1978年购置信函过戳机一部,提高了工作效率。
邮路建国前砀山县邮政通讯十分落后,农村不通邮,如有信件多是临时雇人传送。1952年规划了农村邮路,有步班邮路334公里,部分乡村有自行车邮路152公里。1957年结束步班邮路。由于投递深度不断扩大,邮路逐年增长,1974年,全县988个自然村均星期六班通邮。1982年,全县干线邮路划分为砀城—曹庄—火车站,砀城—关帝庙;砀城—权集—玄庙;砀城—周寨—范庄;砀城—刘集—葛集;砀城—官庄—果园场;李庄—文庄—唐寨;李庄—回龙—程庄等7段。1985年,全县农村投递邮路41条,城内3条,单行程2405公里。
二、业务
函件函件业务包括平信、挂号信、特挂信、明信片、盲人读物、国际平信、国际挂号信。1950年,每月收寄量达到6000件以上。1950年2月1日,邮局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政资费标准。1954年以来,李庄邮政业务管辖的代办所有11处,属县局管辖的有16处,共27处。函件的年收寄量达33万件,平均每月收寄27000件。信箱、信简的设置每年都有增加,1985年,全县共有支局、所21处办理函件收寄业务。1985年收寄的函件达到200万件
历年出口函件及收入一览表(1950—1985)

包件包件收寄业务主要有普通包裹、纸质品包裹等。1950年收寄包件900件,1951年1800件,1953年达1万件。1958年至1960年包裹收寄量增多,1960年最高收寄2.79万件,所寄包裹多为食品。“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社会动乱,包裹收寄量减少,1970年仅收寄0.47万件。1971年后逐渐回升。1985年全县有21个邮电支局、所办量包件收寄业务,全年收寄包裹1.47万件,包件收入占邮政总收入6.3%。
历年出口包件及收入一览表(1950—1985)

汇兑砀山县邮电局自成立之日起,就办理汇兑出务。1953年邮政与银行就汇款业务进行分工,个人汇款由邮电局办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汇款由银行办理。1955年县邮电局配备汇兑检查员一人,负责全县进出口汇票检查稽核。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汇兑业务量逐年增加,尤是个体户,专业户的汇款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1985年,出口汇票达3.38万张,总金额440多万元(包括局本身业务汇款),汇费收入2.38万元(不包括局本身业务汇款的汇费),占邮政总收入的7.78%。
历年出口汇票及收入一览表(1950—1985)

信件清朝时期,砀山的信件经转主要由徐州经砀肖古驿道传递,发往邻县,如丰县、单县等地的信件则由信使徒步传递。自陇海铁路通车后,利用火车接发邮件。全县的报刊邮件除李庄邮电支局担负部分接发火车邮件外,其余全部在砀山火车站接发,目前砀山局接发沪—成183次快车,郑—济448次和济—郑447次慢车。李庄邮电支局位于陇海铁路线上,按发郑—济448/447次慢车,同时转发良梨、文庄、唐寨、回龙、程庄支局、所的报刊邮件。
1950年至1977年期间,接发邮件用平板车,由于道路不平,行走艰难,有时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泥泞,甚至趟水,一袋一袋的肩扛手提,工作强度大,效率不高。1977年后,逐渐改用三轮摩托和汽车接送邮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县城至农村干线邮运,自解放以来经历了步班、自行车班、摩托车班和汽车班的交替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邮路越来越好。1982年4月,试行邮运线承包,效果很好,既减少了开支,又有利于管理,承包人到时间就来,送完就走,不向邮局提出任何条件。原用摩托车邮运的两条邮运干线,全年费用8000元,承包后全年开支5000元,节约了资金,改变过去“吃大锅饭”现象。
1983年,农村投递力量不足,邮局决定在部分邮路上实行投递承包,其原则是利用农村多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承包人员要身体健康,年龄在20岁左右,初中文化程度,思想品质好,经当地政府推荐,邮局考查,并进行短期业务培训,试用3个月后经检验合格,双方到县公证处签订“邮路代办合同”,承包的的酬金是从本段收订报刊流转金额中提取10%作为承包人报酬,全年核算,分月支付。邮局有业务检查员经常检查承包人员的投递质量,提出意见,供承包人员提高质量和邮局负责人参考,以后又专门成立了代办投递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承包投递管理,经过几年的试行,投递承包不断完善,又制订了比较完整的管理办法,投递承包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农村邮政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和邮电部负责同志的表扬。1983年10月21日,《安徽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砀山投递承包的经验,安徽省邮电局在1984年6月13日召开电话会议,总结推广了砀山邮电局实行农民承包邮路的经验。1985年荣获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经济效益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奖,获银质奖杯1个,奖金1000元。
报刊发行建国前,砀山的报刊发行是由报社通过砀山私营报纸分销处销售,在街头流动叫卖,销售的报纸有《中央日报》、《救国日报》、《和平日报》和《大公报》等,年累计份数仅5000余份。1949年经邮局发行的《新徐日报》和《皖北日报》,期发份数约2100份。1950年3月,邮局办理报刊发行业务,设报刊发行室,配备专职报刊发行员,年底原由新华书店发行的杂志交邮局发行,是年期发份数2100份,累计份数达10.49万份。随着农村基层组织、县直机关、团体、学校、工厂等机构逐年增多,报刊发行量也逐年增加。1985年砀山邮电局共发行报纸423种,杂志1536种,在发行的报刊中,达5000份以上的有《安徽日报》、《拂晓报》、《半月谈》,全年订销报纸累计份数852.51万份,杂志计销年累计份数为82.38万份,报刊流转金额为66.4万元,全年收订报刊除在县邮局办理外,还可在农村14个支局、所办理,农村、学校和私人订户由投递员登门办理。
历年报刊发行量及收入一览表(1952—1985)


机要1957年3月以前,机要通讯业务由中共砀山县委机要科经办。1957年4月1日,根据国务院通知,县邮电局设立机要室,配备专职机要人员,负责全县范围内党、政、军领导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进出口机要文件的收寄与投递业务。机要室制订了《机要通讯十大纪律》、《机要通讯保密守则》、《机要通讯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机要室直属局长领导,局长定期检查机要通讯工作情况,机要室从未发生丢失和泄密事故,通讯指标完成得很好。
下一篇:第五节 电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