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家畜
大牲畜砀山大牲畜有牛、马、驴、骡。建国前,只有富裕人家饲养,广大穷苦农民人多地少,无力饲养。1949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量40000头,其中,牛21376头,马15头,驴18604头,骡15头。土地改革后,贫苦农民分得了财产和土地,大牲畜饲养量有了较大发展,1954年底,存栏量发展到64421头,其中,牛46032头,马75头,驴18092头,骡218头。1955年后,农民的牲畜折价入社,农业社喜大弃小,牲畜发展缓慢,人民公社化期间,搞大兵团作战,牲畜劳役过重,加之自然灾害,缺草缺料,牲畜大量死亡,至1960年底,存栏量仅有27983头,其中,牛19670头,马858头,驴7265头,骡190头。1962年后,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大牲畜固定到生产队,实行养用合一的办法,饲养量逐渐回升,1968年底,存栏量达53103头,其中:牛34864头,马1592头,驴16148头,骡499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解决畜力、肥料之需,农民积极筹措资金,购买牲畜。1985年底,大牲畜存栏量发展到100010头,其中:牛63636头,马6126头,驴27687头,骡2561头。
猪农村有养猪习惯,以圈养为主。1949年底,全县生猪存栏4512头,土地改革后,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业得以发展,1953年底,生猪存栏量增到25212头。1957年,发展到52188头。1958年,曾让农民投猪献料,大办集体养猪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养量下降。1960年,县政府虽曾号召发展养猪业,并提出一亩地一头猪的指标,但由于连年自然灾害,饲料严重不足,加之措施不力,生猪饲养量仍持续下降,至1961年底,存栏量仅17376头。1962年后,为鼓励发展养猪,分给社员猪饲料地,公养私养并举,至1966年底,生猪存栏量发展到112459头。“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领导机构处于瘫痪状态,无人过问养猪业,饲养量下降。1969年底,生猪存栏降至50672头。1970年后,县又提出一亩地一头猪的指标,掀起了养猪热潮。1971年至1976年,生猪存栏量年平均达143582头,1980年至1985年,生猪存栏基本稳定在10.2万头至12.8万头。
羊砀山县河滩坡地多,水丰草茂,为养羊提供有利条件。建国前,群众习惯养本地羊,山羊以白山羊为主,绵羊以小尾寒羊为主。1949年底,全县羊存栏23255只,其中山羊21040只,绵羊2215只。土地改革后,羊的饲养量逐年增长。至1957年底,存栏68778只,其中,山羊56747只,绵羊12031只。是年,引进考力代、斯达夫,美利奴等绵羊优良品种作父本,与本地小尾寒羊杂交,以考力代杂交羊(本县称狼尾羊)较好,产毛量提高2—3倍。1965年后,毛肉兼用的细毛羊、半细毛羊普及全县,小尾寒羊已很少见,绵羊饲养量迅速增长,至1968年底,羊存栏125713只,其中,绵羊增至77711只。“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饲养量下降,至1976年底,存栏量降至17406只。1976年至1978年,县供销社先后从山东省荷泽、定陶、成武等地引进繁殖力强,生长快、皮质好等特点的青山羊1500只,集中在大寨、赵楼两公社繁殖推广。羊的饲养量有了较快的回升,1979年底,存栏量扩大到157749只,其中,山羊36316只,绵羊121433只,为建国以来饲养量最高的一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牲畜发展较快,产生与养羊争草、争料、争工、争资金的矛盾,羊饲养量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1985年底,存栏量81334只,其中,山羊52381只,绵羊28953只。
兔建国前,群众饲养本地兔作肉食,1956年县供销合作社从上海引进懒兔4000只,1958年发展到8000只。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养兔处于低潮,1960年存栏量仅有1000只左右。1975年,从上海、浙江等地引进长毛兔、青紫兰兔及日本大耳兔等,计5000只,因发展生产和产品收购措施不力,至1976年存栏量不足2000只。1980年兔毛价高,行情看好,县供销合作社投放养兔生产扶持资金7万元,先后从浙江及安徽的阜阳、宿县等地,引进长毛兔7000只,西德兔400只,重点放在陈庄、权集、陈寨、大寨、程庄、城郊等基层供销合作社繁殖推广。其后,又先后建良种兔场12个,1982年,全县养兔达8.5万只。1985年,饲养量发展到10万只,千只以上养兔村225个,50只以上养兔专业户103户。
二、家禽
本县饲养的家禽主要是鸡、鸭、鹅,鸡多,鸭、鹅少。1949年全县饲养量122559只,其中,鸡110158只,鸭11089只,鹅1312只。土地改革后,家禽有较快发展,1957年的饲养量已达373859只,其中,鸡344906只,鸭26853只,鹅2100只。1958年至1976年,饲养量徘徊在20万只左右。1977年后,家禽又有新发展。1980年饲养量扩大到46.9万只,1985年发展到75.9万只。
砀山县原以饲养本地鸡为主,其体型不大,产蛋少而小。建国后,先后引进来杭、淮南、罗斯、红育、洛岛红、澳洲黑、白洛克等优良品种,逐渐代换本地鸡。
三、品种改良
黄牛改良建国前后,本县以养当地黄牛为主,属鲁西黄牛徐州分支。由于没有专门牲畜良种场和配种机构,靠户养种畜配种,品种较混杂。但在长期选优淘劣过程中,从本地黄牛选育出一种腿短、体长、挽力大,役用性能好的黄牛,俗称“抓地虎”。1954年,建立砀山县家畜人工受精站,以引进的秦川牛、南阳牛、荷兰牛为父本,与本地黄牛杂交的牛具有体大、力强、温顺、耐粗饲、易肥育等特点。1979年始用冷冻人工受精技术,以秦川牛、夏洛来,抗旱王、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与本地黄牛进行多组杂交改良试验,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效果尤佳,具有不难产,发育好、生长快、挽力大、易调教等特点。1983年,省农业厅在本县召开黄牛改良座谈会,将西门塔尔杂交牛定为当家品种。1979年至1985年,冷冻人工授精计28884例,出生19208头。1979年冷冻人工受精665例,出生144头,成功率为21.7%。1985年冷冻人工受精10158例,出生7840头,成功率提高到77.1%。
猪品种改良1953年以前,以养本地黑猪为主,耐粗饲、体型中等,易肥育。1954年后,引进约克夏、新金猪、盖子猪等品种,并以此作父本,与本地黑猪交配,繁育的杂交猪具有耐粗饲、生长快、体大、出肉率高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1984年,引进杜洛克、汉普夏等瘦肉型猪,与本地黑猪杂交,群众养猪逐渐朝瘦肉型杂交猪方向发展。
四、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建国前,本县大牲畜疫病主要有炭疽病、马鼻疽病和牛流行性感冒等,猪瘟、鸡瘟及禽霍乱病时有发生。建国后,随畜禽贸易范围的扩大,又传入一些新疫病,1954年,丰棉乡发现两例牛气肿疽病。1963年从浙江购进猪,传入水泡病。1964年从吉林等地购进牛,传入布氏杆菌病。1965年从广西等地购进牛,传入焦虫病和肝片吸虫病。1972年,又传入马传染性贫血病。
疫病防治建国前,由于缺医少药,畜禽发病死亡率较高。1951年成立砀山县畜牧兽医站。1954年,组织民间兽医成立7个兽医联合诊所。1958年,以公社为单位,全县成立6个公社兽医院。1965年,随行政区划变动,全县建立17个公社畜牧兽医站,是年又成立砀山县兽医院。1982年,县下改设区(镇),全县成立12个区(镇)畜牧兽医站。至1985年,全县计有兽医人员236人。
20世纪50年代,县农牧部门统一组建防疫队。以打歼灭战的形式,逐村逐户对牲畜进行防疫注射,1960年以后,改以公社为单位建立防疫队,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疫苗注射,县农牧部门负责督促、检查。60年代末,炭疽病、气肿疽病和焦虫病等已被消除。猪瘟及禽疫病也已得到基本控制。20世纪70年代初,肝片吸虫病已除。至1982年,马传染性贫血病的防疫,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
畜禽检疫工作始于1950年,当时是上级农牧主管部门派员驻砀,进行运输和市场检疫。1979年,砀山县成立家畜检疫站,各公社畜牧兽医站配兼职检疫1—2人,开展运输检疫和市场检疫,发现疫情,及时治疗。1985年,全县计有家畜检疫员31人。
1949年—1985年畜禽存栏量统计表

上一篇:第一节 林业
下一篇:第三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