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概况
由于季风强弱,时空不均,降水量不稳定,导致旱、涝、干热风、连阴雨,霜冻等灾害频繁发生。
砀山县历史上多水灾,尤其是黄河流经县境期间(1168—1855),屡遭黄河泛滥之患,县城曾多次被淹没而迁址。清末及民国时期,官府腐败,水利失修,以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建国后,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气候的影响,加之有的水利工程标准不高、自然灾害仍不断发生。
旱灾1955年—1980年,除1958年外,旱灾几乎每年都有发生,25年中有18年发生冬旱,3年2遇;12年发生夏旱,2年1遇;10年秋旱,9年夹秋旱,分别为10年4遇和3年1遇;3年春旱,3年伏旱,9年1遇。旱灾程度以初夏旱和冬旱较为严重,25年中初夏旱11次,冬季大旱8次。
涝灾1955年—1980年25年间,夏涝发生13次,2年1遇;其中夏季大涝5次,5年1遇;初夏大涝次之,13年1遇。
干热风主要发生在五月中下旬和六月上旬前期,雨季尚未到来之前的时间,正值小麦灌浆和乳熟期,由于高温低湿加之伴有3级以上的大风,加速土壤水份蒸发和小麦植株的蒸腾,使小麦籽粒干瘪,青枯早死,产量大减。1955年—1980年的25年间,共有七年发生不同程度的干热风,1983年因干热风危害,全县小麦减产1亿斤,大寨、官庄、赵屯等区的泡沙,盐碱地减产严重,达30%左右。
冰雹1955年—1980年间,冰雹现象较多,25年来重雹危害平均8.7年1遇。1972年5月1日,官庄、陈庄、刘集、良梨、唐寨等乡发生雹灾,严重的地块麦杆被打断95%以上,平地积雹3.5厘米。
霜冻霜冻是春秋两季因冷空气的影响,夜间或早晨近地面处气温下降至零度以下,引起作物冻害。1955年—1980年小麦受早春晚霜冻6次,4.3年1遇,秋季早霜冻,10年1遇。
连阴雨多在春播、夏播、夏收和秋收秋种期间发生,危害较重。1955年—1980年,4月份连阴雨有20年不同程度发生,10年8遇。午收期间连阴雨共发生8年,10年3遇。秋季连阴雨有22年发生,10年8.5遇。
二、主要灾害纪略
汉建初二年(77),大旱。
汉中平五年(188),大水。
魏景初二年(238)九月,淫雨,水出溺杀人,漂失财物。
晋泰始四年(268)九月,大水。
晋元康五年(295)夏,大水。七年九月大水。
晋永康元年(300)七月,大水。
南北朝承明元年(476)四月,大风雹。
南北朝太和二年(478)四月,大霖雨。二十三年(499)六月,徐、豫、兖等州大水。
南北朝景明元年(500)七月,徐、兖、豫等州郡大水,平隰一丈五尺,民居全者十之四五。
宋淳熙元年(1174)秋,蝗灾。
宋嘉定十一年(1218),砀山大水,野无居民。
宋理宗绍定间(1228~1233),砀山城圮于河。
元大德二年(1298),水。
元至大元年(1308)七月,雨,水平地丈余。
元延佑元年(1314)三月,霜,杀桑无蚕,六月大雨,水伤禾。
元泰定二年(1325)六月,水。
元致和元年(1328)春,河决。
明成化七年(1471),水灾。
明嘉靖二年(1523)旱、疫。十二年(1533)蝗灾。二十六年(1547)秋,大水。三十七年(1558)秋河决,砀山贾鲁河故道始淤。四十一年大水,县治所迁至小神集。四十五年(1566)大雪,伤禾。
明隆庆二年(1568),大水。六年(1572)七月,黄河暴涨,自徐、砀以下悉成巨侵。
明万历元年(1573),大水。二年(1574)秋复大水。三年(1575)秋,河决砀山。四年(1576)地震。十六年(1588),夏疫。二十五年(1597)黄河在黄固口决口,淹没县境。二十七年(1599),大水。
明天启二年,地震。五年,春旱。
明崇贞四年(1631),夏秋淫雨。五年(1632),秋大水,有蝗。八年(1635)六、七月,有蝗,大雨。十一年(1638),蝗灾。十二年(1639),夏秋蝗灾。十三年(1640)二月,黑风起自西北,黑气疑云,白昼如夜,北风息,黄沙满地,厚寸许。
清顺治四年(1647)秋,大雨水。五年(1648)七月地震。六年(1649)九月,地震。十一年(1654),雨雹伤麦。十五年(1658)五月,地震。十六年(1659),夏、秋霖潦。十八年(1661),蝗灾。
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地震。十一年(1672)八月,河决,大水。十五年(1676),大水。十六年(1677),又大水。十七年(1678),春霜杀麦,又大水。十八年(1679),旱,蝗灾。二十二年(1683)霾伤麦。二十七年(1688)秋,雨,无禾。四十年(1701)夏旱。四十四年(1705)三月大雪。四十五年(1706)夏,秋霖潦。四十八年(1709),霖潦甚久,民饥。
清雍正三年(1725)旱。四年(1726),黄河清。八年(1730),大水。
清乾隆四年(1739),大水。民饥。五年、六年、七年秋,水灾。十年、十一年、十二年秋,水灾。十六年(1751)秋,水灾。十八年(1753)秋,水灾。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秋,水灾。二十五年(1760)秋,水灾。五十五年(1790)六月,河决。
清嘉庆二年(1797)七月,河决。四年(1799)八月,河决,水灾。十六年(1811)七月,河决。
清咸丰元年(1851)八月十九日,河决蟠龙集。
民国4年,县境西部发生冰雹灾害。
民国13年、14年皆大水。
民国15年5月12日,暴雨夹着冰雹,全县大部分地区受灾,夏季又发生蝗灾。
民国17年,蝗灾。
民国20年,全县遭水灾。
民国21年,全县遭旱灾,蝗灾。
民国25年夏,雹灾,最严重的地方是从周寨到萧县黄口一线,长达30公里,宽15公里,冰雹最大的重2至3斤,地面积冰雹2市尺,麦子被打死,造成荒年。
民国28年7月,暴雨,县境北部成灾。
民国29年大旱,春夏之间3个月没雨,田禾干枯,小麦亩产30斤,高梁20斤。
民国34年,蝗虫过境,酿成灾害。
1949年,7月雹灾。8月,涝。
1950年6月,旱;7月,涝。
1951年4月,旱;10月,旱。
1952年5~7月,大旱。
1953年4月12日,霜冻,小麦严重受灾后大部分无效分孽转变有效分孽,获六成的产量。
1954年7~8月,涝。
1955年6月,旱情严重,夏种困难。
1956年6月,连阴雨,小麦发芽霉烂占总数的80%。冬旱。
1957年4月2日,小麦受轻霜冻害。6月2日至10日连阴雨,小麦发芽霉烂20%。7月10日晚,官庄、大寨、周寨一带受龙卷风袭击,刮倒房屋2907间,砸死11人,重伤23人,轻伤73人。刮倒刮断树木3660棵,刮跑麦草136000斤,刮坏谷子、棉花、玉米等农作物3769亩。损失家具价值3万元。7月12日至27日,暴雨,仅砀城降雨60多次,430毫米,故黄河北降雨480毫米,积水面积达603000亩,淹没各种农作物面积522000亩,被水包围的村庄357个,近2万户11万人,倒塌房屋2609间,被砸死18人,砸伤75人,砸死牲畜12头,砸伤52头。
1958年6月底至7月,涝。
1959年秋,大豆造桥虫危害严重,发生面积10万余亩,受危害严重的2万亩,高寨区葛集东大片庄稼被吃光。9月至10月旱。
1960年5月至6月,大旱。7月,涝。
1961年冬,旱。
1963年5月下旬,连阴雨,涝,小麦减产三成以上,收割困难。7月至8月上旬,大涝,秋作物减产五成以上。11月至12月旱。
1963年,斜纹夜盗蛾成灾,受灾作物15万亩。
1964年6月下旬,陇海、良梨一带发生雹灾。8月中旬,涝。10月,连阴雨,小麦播种困难。
1965年1至3月,大旱。7至8月上旬,大涝。冬旱。
1966年5至7月中旬,特大干旱,夏种困难。8至12月,大干旱,秋作物减产四成以上,秋种困难。
1967年5至6月,大旱,小麦部分被旱死。
1968年1至8月,特大干旱,小麦部分被旱死,夏种困难。10月上中旬,连阴雨。
1969年6月至7月大旱,夏种困难。7月下旬和9月下旬,涝。11至12月旱。
1970年5月20日前后,小麦受干热风危害。5至6月,旱。
1971年5月20日前后,小麦受干热风危害。6月连阴雨,小麦有20%发芽霉烂,月底,涝。7月,旱。
1972年5月1日,官庄、陇海、良梨、唐寨一带受雹灾。8月中下旬,大旱,部分黄豆被旱死。冬,旱。
1973年5月下旬至6月25日前,大旱,夏种困难。7月底涝;10月上旬,连阴雨。11月至12月,大旱。
1974年1至2月,大旱。6至7月初,大旱,夏种困难。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大涝,低洼区豆子,棉花被淹死。9月底至10月上旬,连阴雨。
1975年4月下半月,连阴雨,棉花播种困难。8月下半月,大旱,豆子部分被旱死。10月,连阴雨;冬,旱。

1976年6至7月,大旱,夏种困难。8月下半月至12月特大干旱,农作物大减产,秋种十分困难。
1977年1至3月,大旱。5月下旬至7月初,特大干旱,夏种十分困难。8月下半月,旱。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连阴雨。
1978年3至6月,特大干旱,小麦小部分被旱死,大部分减产,春种,夏种均十分困难。7月,大涝,秋作物减产严重。
1979年4月下旬,连阴雨。7月,涝。9月,涝。
1980年6月,麦收时有连阴雨。10月连阴雨。
1981年4月至6月初,大旱,春种困难,小麦部分被旱死。
1982年4月,旱。6至7月上旬,大旱。7月下旬,大涝。
1983年4月至7月,旱。10月,连阴雨。
1984年1至5月上旬,特大干旱。麦收时,连阴雨。8至9月涝。
1985年,6月1日和15日,唐寨、官庄等地下冰雹,农作物受危害。
上一篇:第六节 矿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