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北端,介于东经116°09′至116°38′、北纬34°16′至34°39′之间,东距江苏省徐州市84公里,总面积1192.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5%。
砀山县是个文明古县,春秋时为宋国砀邑,战国时属楚。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砀郡及砀县,且砀郡治所在砀县。北齐天保六年(555)废砀郡、砀县、置安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59)改安阳县为砀山县。唐属宋州,宋属单州,元属济宁路,明清属江苏省徐州,辛亥革命后,仍属江苏省,1955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1985年,全县设11个区、1个镇、63个乡、638个行政村,人口682236人,其中农业人口643255人,有汉、回、满、蒙、藏、苗、壮、朝鲜、锡伯9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2%。
砀山县地势平坦,属黄河冲积平原。县境偏北部狭长的故黄河高滩地横贯东西,平均海拔50米。故黄河高滩地以北,平均海拔47.8米。以南,平均海拔44米。县西北部最高点海拔54.8米,东南部最低处海拔40.4米。土质以黄河故道为中心线,两边基本对称。河涯多泡沙,大堤以内为淤土,以外多为盐碱地,再往外为沙质土壤。县境南部小神湖一带,地势低洼,土质为板淤。河流以故黄河北大堤为界,北属南四湖流域,南属新汴河流域。
砀山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1955年至1980年,年平均气温14℃。日照时数年平均248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773.6毫米,无霜期199天。其地理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果树林木的生长,盛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甘薯、水果、蔬菜等。其中小麦、棉花、水果、蔬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小麦以产量丰、质量优,被国家定为小麦商品粮基地;棉花总产量达941万公斤,国家定为优质棉出口县;塑料大棚菜的生产,发展快,量大质优,被国家列为“全国塑料大棚菜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1985年的水果产量1.3亿斤,占全省水果产量的45%,有水果之乡的美誉。砀山酥梨,早已闻名遐尔,远销国内外。花生、麻油、金针菜、桑杈、芦笋罐头为本地特产,驰名一方。
砀山历史悠久,著名历史人物、俊才名士,代不乏人。汉高祖刘邦崛起于芒砀,申屠嘉少时就从砀山跟随刘邦打项籍,后为丞相。后梁太祖朱温砀山午沟里人,其子朱友圭、朱友贞,后梁小王朝延朝16年。明代开国名将傅友德,先后率师转战江淮,北征山西、陕西,战西蜀,讨云南,屡建战功,洪武年间晋封颖国公,后追封丽江王。明朝大将薛显,骁勇善战,他的足迹南达海南岛,北至山海关,西至甘肃新疆一带,朱元璋称薛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汉朝善作赋的枚皋,才华出众。刘贞甫制造铜器具有精巧绝技。孝女刘姑,令人敬慕。田世英、尉天池是当今的学者名流。
砀山人民勇敢坚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人们为反抗封建压迫和教会侵略势力,砀山大刀会的首领庞圣选,邀集山东曹、单等县大刀会的首领率千余人在焚毁刘堤头教堂之后,乘势攻打了侯集教堂,单县的李集,黄娄、伊庄、侯庄、李河滩等十几处教堂。大刀会所到之处,传教士四处逃窜。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砀山一批在外地读书的进步学生,比较早的接受了马列主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有蒋嘉宾、陈从文、张文进、訾景辰、汪子固等相继返回家乡,民国16年(1927)秋,成立砀山县第一个党支部,翌年10月,成立中共砀山县委员会。同年12月发动200多名教职员与国民党教育科长许树梅进行斗争,迫使其退还贪污克扣的教育经费。抗日战争爆发后,砀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孟宪琛、朱秀章、史晓昭、王次清、怀盛德、王志惠等人为首,先后建立了抗日武装、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县境内进行数次战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向民国28年10日怀盛德率五区常备队在胡屯与日军交战,打死打伤日伪军百余人。蒋李庄对日军进行伏击的战斗,夏彭楼打败日伪夜侵的战斗,大房庄摧毁日伪军据点的战斗,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在于汤楼进行反扫荡的斗争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大振了抗日武装部队的军威。解放战争中,吸取了冀中经验,进行了有名的贾庄地道战。县地方武装配合野战部队在砀山境内进行过多次战斗,三次解放砀城。淮海战役期间,砀山设立三个支前兵站,参加支前的民工7.8万多人,筹粮580多万斤,做鞋24万多双。淮海战役结束后,县地方人民武装和砀北党政全体人员,随军南下,为解放全中国英勇战斗。砀山人民为创建新中国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先后有541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砀山为农业县,建国前,旧的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之水利失修,荒沙盐碱得不到改造,灾害频繁,粮棉产量低下,好年成粮食亩产不过百斤,棉花单产一、二十斤。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变革了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年粮食总产达2.2亿斤,棉花656万斤,油料1137万斤,与1949年相比,粮食增加7000万斤,棉花增加498万斤,油料增加147万斤。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由于“左”的路线干扰,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接着又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生产急剧下降,1962年粮食总产只有1.1亿斤,比1955年下降了一半,棉花总产240万斤,占1955年的36.6%。1966年后,农业虽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广大农民排除干扰,坚持生产,改进生产技术,使农林牧渔各业逐年有所发展。1976年和1965年相比,粮食产量由1.7亿斤增至3.8亿斤,棉花由494万斤增至734万斤,油料由321万斤增至399万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推行了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促进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1985年粮食总产4.4亿斤,棉花1882万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0.86倍和4倍。砀山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之一,全县有林地面积4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木材蓄积量5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3.7%(不包括果树覆盖率)。1985年底,大牲畜存栏10万多头,生猪存栏12.8万头,家禽饲养量75.9万只。砀山是著名的水果之乡,果树有梨、苹果、桃、葡萄、杏、李、樱桃、柿、石榴、沙果、核桃等,多达277个品种,以苹果、梨为大宗。1985年,全县有果树14.5万亩,砀山梨5.62万亩,苹果7.5万亩,年产水果1.36亿斤,占全省水果产量的45%,其中砀山酥梨栽培历史悠久,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出口远销亚、欧、美、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年产量达亿斤,并进行了贮藏保鲜,使砀山酥梨常年飘香。
砀山县过去水灾频繁。建国后,全县人民积极兴修水利,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国35年来,全县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12303.83万元,建成排灌站24处,竖井8866眼,节制闸12座,设计蓄水3550万立米,有效灌溉面积30.4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8%。1985年拥有机械灌溉动力3100马力,农村用电量426.28万度。
砀山县工业基础薄弱。1951年,始建城关轧花厂、新宿烟厂。1957年,企业发展为23个,总产值735万元。1958年,掀起“大跃进运动”,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工业,盲目发展,企业增至8512个,其中集体企业8431个,但经济效益极差,工业总产值下降到419.3万元。1962年以后,贯彻了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工业开始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初期,工业生产下降,徘徊。1971年后,工业逐渐发展。1978年至今,持续发展。1985年全县企业135个,总产值17260万元,其中区、乡以上工业总值13514万元,乡镇工业产值3746万元,形成了以纺织、建材、化学、机械、食品和水果加工为主体的工业结构。尤其是电力工业,从无到有,1958年始用汽油发电机发电,1959年电厂建成,改用20马力柴油机拖动发电,1970年停止自行发电,开始用电网供电,1978年淮(北)砀(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送电。1985年,63个乡中已有47个乡用电,用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5%,工农业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用电量6100万度。工业产品中,“古黄”牌芦笋丹参酒、“宴喜台”牌三杯美酒,“宴喜台”牌美思香酒、陈酿红葡萄酒,“梅林”牌糖水黄桃罐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
陇海铁路在县境内全长42.5公里,跨越6个区(镇),有6个车站,和铁路并行的310国道由县境中部穿过,砀肖、砀丰、砀单、砀永、李永等5条干线公路,皆为柏油路面,还有通往各区、乡驻地的11条支线公路,联络较大集市、村庄的9条乡村大道,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1984年全县拥有各种运输车辆346部,总运输量2078吨,汽车日客运量3138人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砀山商业发展很快,在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导下,商业经营由封闭式变成开放式,国营、集体、私营商业一齐发展,市场是一片繁荣景象。1985年全县商业机构3482个,人员7706人。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4054个,从业人员6340人。个体有证商贩2688个,人员3075人。全县国营商业商品购进总额11399万元,其中农副产品收购总额785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95万元。商品出口总额210.67万元,出口产品主要有砀山酥梨、金针菜、蜂蜜、香菜籽、罐头、皮张、兔毛、毛笔、大蒜、羊苦胆等。
砀山教育在清朝时期,城乡只有不同形式的学馆(亦称私塾)。民国35年(1946),有初、高级小学327所,在校学生8343人。县立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840人。私立中学2所,在校学生737人。县立乡村师范1所,在校学生219人。建国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83年全县普及了初等教育,陇海区、城关镇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1985年,全县有中等师范1所,普通初级中学80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农职业中学7所,小学375所,聋哑学校1所,幼儿园181所。合计在校学生143964人,教职工6080人,其中专任教师5108人,还有广播电视大学高等院校函授班、教师进修学校和其他各种专业培训班。另外还推行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从而形成了小学、中学到中专、大专的教育体系。基本扫除了文盲,被国家评为扫除文盲工作的先进县。
砀山县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戏剧、曲艺、狮舞、高跷、竹马、旱船、唢呐、泥塑、剪纸等艺术形式,颇具地方特色。1949年和1963年分别成立县梆子剧团、四平调剧团。1973年,全县乡(社)都设有文化站,队有文艺宣传队和图书室,多处办起泥塑展览馆,全省群众文化工作现场会在本县召开。1985年,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电影院、剧场、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工人俱乐部、新华书店、曲艺厅等文化设施。区文化站15个,电影管理站6个,乡文化站63个。
建国前,砀山缺医少药现象非常普遍。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更是无人问津,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流行猖獗。人口平均寿命不足40岁。建国后,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以爱国卫生运动为中心的除害灭病工作,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人民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城乡卫生面貌迅速改观。至1985年,全县有县及县以下医院18所,病床867张,医务人员达1060人,其中主治医师29人,另外还有近千名乡村医生、乡村卫生员、接生员和个体开业医生。专业防疫保健工作亦发展迅速,一些千百年来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有的已经完全被消灭,有的基本被消灭。计划生育也取得显著成绩,1985年落实节育措施的育龄妇女9万多人,节育率7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87‰。
砀山县的科技队伍逐步成长壮大,科研机构从无到有。1985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95人,其中相当于工程师级科技人员89人,助理工程师级的433人;科研机构有农科所、果科所、生防所和科学技术试验站。区、乡群众科普协会76个,农研究会2个。科研项目普及到农业、果树、林业、工业、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1980年以来,承担国家、省、地科委下达的科技研究课题6项,其中的微肥试验、酥梨保鲜贮藏、酥梨新品种选育、“RD”橡胶防老剂、接骨宁膏等5项通过了省级鉴定,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建国36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建设虽几经曲折,但仍有很大发展。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6414万元,比1949年增长12.6倍;财政收入1696万元,比1950年增长近13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发展更快,1985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36倍,粮食总产增长0.37倍,棉花总产增长48.8倍,财政收入增长0.57倍。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85年全县职工工资总额2168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88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4070万元。
砀山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劳力充足、交通方便、农业技术力量较强,这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小麦可保证全县粮食基本自给,棉花、水果已形成两个经济优势。水果种植上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现有果科所、园艺场、省果园场各一个,园艺师、农艺师16人,助理农艺师45人,技术员80人,果农技术骨干282人。水果加工业发展很快,现有果汁厂、果酒厂、果脯厂和43个中、小型罐头厂,总加工能力1.5万吨以上,产品37种。酥梨储藏保鲜技术已通过技术鉴定,每年可储藏鲜果1000万斤以上,以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一条龙的水果基地县已初具规模。棉花属全国老棉区之一,也是省重点产棉县,有技术推广站12个和农科所、棉花原种场各一个,技术干部248人,农业技术员620人。棉花全部实现良种化、其衣分、长度、拉力、扭曲度和光泽达到优质棉花标准。棉花的收购、轧花、储藏、运输已经配套。另外,蔬菜、泡桐和黄牛改良也发展较快,将成为砀山的经济优势。当然,也有限制着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农村能源缺乏,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旱易涝,往往一年内旱涝交替发生,盐碱、飞沙、泡沙瘠田面积比重大,影响增产丰收。
今后,砀山县将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商品生产,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砀山县人民一定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