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鲁之《春秋》已具有地方志的雏形。隋大业年间,国家明令修志,形成官修志书制度。明代全国上下形成普遍修志之风。清代的康、乾、嘉三朝,一再诏令各州、府、县普遍修志,雍正规定省、府、州、县60年修志一次。全国仅各大图书馆所保存方志就有7413种,志书浩翰。《砀山县志》现保存下来的有崇祯十二年和乾隆三十二年两种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领导同志重视和提倡编修新志和整理旧志工作。1960年砀山曾一度开展修志工作,但未竣草罢。今天,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安定团结,经济繁荣,具备了“盛世修志”的条件,新编《砀山县志》,已是当务之急。1982年砀山县委、砀山县人民政府决定编写《砀山县志》。在全县人民的支持下,通过编纂人员的艰苦努力,又经专家学者的指导,历时十载,
新编《砀山县志》终于付梓问世,这是我县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件大事。
新编《砀山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本着“详近略远”及述而不论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载砀山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资料翔实,观点正确,编排合理,具有地方特色,是我县的一部“百科全书”。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新编《砀山县志》的出版,将可起到“资政”、“教育”、“存史”的作用。它将为本县制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对人民和子孙后代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也为子孙后代研究昨天和今天,展望明天,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史料。
“修史之难,莫过于志”。我在砀山工作多年,深知县志的编纂所走过的一段艰难曲折的路,县委多次调整了编纂委员会,不断加强对修志工作的领导,动员全体编修人员团结一致,刻苦钻研,辛勤笔耕。经省、地有关单位的指导和热情支持,新编《砀山县志》这项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终于有了结果,值此书成之际,希望我们全县干部群众珍视它、研究它、了解砀山、认识砀山,发愤图强,不负历史重任,让我们这块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县,开出现代化的花朵。
1995年10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序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