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段氏四世合传
段氏四世为宦,延续百年,在近代史上对本县影响颇大。
段广瀛(生卒不详)字紫沧,号雁洲,本县龙城镇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中进士后,为翰林院编修,任河南粮储盐法道,署按察使司,加布政使衔。同治十一年(1872),从曾祖到父辈均被浩赠资政大夫,覃恩赠荣禄大夫。同治十三年,同尹耕云同纂《续萧县志》成稿,次年刊印成书。著有《紫沧诗稿》、《紫沧课艺》等传世。
段书云(生卒不详),字少沧,段广瀛之子。清光绪三年(1877)拔贡。朝考后,任军机章京,后曾任广东雷阳道台,广东提学使司。宣统二年(1910)任津浦铁路督办。开始在萧城西老虎山西北红峪山庄植侧柏50亩,后渐发展成林至千余亩。民国初,曾任湖北省民政长、徐州商埠督办、国会议员等职。民国4年(1915)从青岛、烟台引进玫瑰香葡萄在萧城东南邵庄一带栽培,取得成功。
段庆熙(生卒不详),字芝晋,号勿怠。段书云之子。清光绪二十六年拔贡,曾任浙江瓯海道尹,徐海道尹。
段筱晋,段庆熙长子。初任职于徐海镇守使公署,参赞戎机。嗣后与陈调元到安徽参加革命军北伐后,升任中将。抗战胜利后任青岛要塞司令,后随国民党军去台湾。
段氏为萧县首富之家。在县内拥有大庄、二庄、陈庄、施庄、刘庄等十八个寄庄子,县城内有南北两大公馆,东西两个当铺。城外有占地六七百亩的段家花园和红峪山庄。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徐州、南京等城市均有公馆、花园等。段氏家族系封建官僚阶级的典型代表,也是萧籍人士在近代史上知名度较高的人物。有其苛政的劣迹;也有其续编史志营造人造林、引进葡萄新品种的斑斑业绩。
徐树挣
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号铁珊,自号则林。本县皇藏区赵楼乡醴泉村人。自幼聪颖过人,才气横溢。3岁识字,7岁能诗,13岁中秀才,17岁补廪生,有神童之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弃文就武,到济南上书山东巡抚袁世凯,陈述经武之道,未得赏识。后被荐为段祺瑞记室。光绪三十一年由段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就学。学成回国,先后任段祺瑞军事参谋、总参谋等职,权倾一时。
在民初十年里,徐树铮位居要津,叱咤风云。先任军学司司长、军马司司长、将军府事务厅长。民国3年(1914)5月,徐任陆军部次长,年仅34岁,为次长中最年轻者。袁世凯帝制失败,羞愤而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院总理,徐复任陆军次长兼国务院秘书长。在府院之争中,他同总统府秘书长被先后革职。张勋复辟后,徐随段讨张,后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复任总理兼陆军总长,徐回任陆军次长,兼西北筹边使,升为上将。在冯段之争中,徐为段穿梭奔波,他一方面假参加欧战之名,向日借巨款,编“参战军”,为段扩兵争雄;一方面组织“安福俱乐部”,包办选举,成立安福国会,以强固段之政权。
民国8年,徐任西北筹边使。历经5个月的周旋,外蒙取消自治。孙中山电贺其成就可与傅介子、班超相比。9年直皖两系军阀斗争激烈,他被免职,任远威将军,留北京供职。直皖战后,段祺瑞下台,他被指控为“十大祸首”之最,通缉拿办。得借日本使馆之助,逃到天津,后潜入上海英租界内匿居。
民国10年,孙中山以非常大总统名义,在桂林组织大本营,计划北伐讨直。此时直奉两系矛盾日趋尖锐,孙中山想联合段祺瑞、张作霖组成三角同盟。徐树铮代表段祺瑞于次年初赴桂林与孙中山晤谈,主张孙、段、张三方联合成立全国政权,反对直系军阀政府。13年9月,盘踞在江苏的直系军阀齐燮元为夺取被浙江的皖系军阀卢永祥控制的上海,爆发了江浙战争。徐树铮任浙沪联军总司令。皖系失败,他在租界的寓所里被支持直系军阀的英国人拘捕,并强迫他乘英轮去欧洲。在途经香港时,正逢直奉战争结束,段祺瑞被推为临时执政,徐获得自由,被任命为考察欧美日本各国政治专使。遂率考察团15人,先后考察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德国、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在考察法国期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徐树挣电致挽联。
徐树铮于民国14年12月11日考察结束回到上海。段祺瑞以京津局面混乱电嘱其暂缓赴京。但他认为考察回国,理应复命,即赴京。复命后,于12月19日晚乘专车离开北京南下,途经京津间廊坊车站,被冯玉祥部杀害,时年四十有五。翌年,归葬故里。有《建国铨真》、《视昔轩文稿》、《兜香阁诗集》、《碧梦庵词》等著作传世。
徐树铮有二子二女,长子审义、次子审交,字道邻,二女,一女曰樱,一女曰美。徐道邻留学德国,获法学博士学位。曾任驻意大利大使馆代办、考试院拴叙部甄核司长、行政院政务处长。去台后,执教于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后应华盛顿大学之聘赴美讲学。除专攻法律外,对史学、诗词亦有较深研究。中、英、德文著述甚多。1973年因心脏病猝发,在美寓所逝世。徐樱多年居美,与著名国际语言学家李方桂结婚。
李宪仲
李宪仲(1902—1927),曾名李然超,本县黄口区刘店乡高楼村人。自幼在本村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徐州中学师范部。“五四”运动后,他邀集萧县籍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读书的进步学生,暑假回到萧城,集会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影响颇大。民国9年(1920),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民国1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革命工作需要,乃转学至宁波四中高中部读书。曾在《四中季刊》上发表文章,批判一个教师的反动思想。在宁波市召开的追悼列宁的大会上发表演说,轰动宁波教育界。14年日英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帝怒潮,他到定海宣传组织反帝爱国运动。同年8月,被选为宁波劳动问题研究会宣传部长。9月,任中共宁波联支交通部长、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同年底,由中共宁波地委推荐,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民国16年2月,李宪仲随第三国际职工代表团回国,任该团秘书兼翻译。代表团到达广州,中共广东区委曾邀他作过报告,和陈延年、邓中夏等有过不少接触。同年4月,他随代表团到达武汉。工作结束后,即在汉口《民国日报》社任编辑,兼任江苏省党部党政训练班教员,主讲社会进化简史、政治经济学。“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他留在武汉做地下工作,不幸被捕,身陷囹圄,宁死不屈,被捆在麻袋里抛入汉江急流,壮烈牺牲。

萧雅忱
萧雅忱(1905——1930),原名萧玉昆,号亚珍,曾化名朱志清、朱力平、朱亚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镇人。自幼读书,五四运动后,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民国14年(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16年任中共濉溪区委委员,组织开展工农运动。次年底,濉溪党组织遭到破坏,他转移到本县永顺一带活动。以卖零酒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小组。17年底,任中共萧县县委委员,翌年1月兼任共青团萧县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他以萧县师范为活动基点,发动学生办刊物,反对学校当局无理开除进步学生。
民国19年6月,根据徐海蚌特委指示,县委和团县委合并成立“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张盛和为书记,纵翰民、萧雅忱等为委员。决定采用秘密准备、突然袭击的方式,于7月10日在黄口、王寨、永堌三地同时举行暴动。黄口暴动如期举行,王寨、永堌因故没有举行。这次暴动,暴露了党的组织。纵翰民、萧雅忱等被国民党县政府悬赏通缉。
同年10月,萧雅忱从永堌开会回来,在闸河亭子桥,被国民党民团逮捕,押送萧城监狱。次日,县长王公玙亲自审讯,封官许愿不成,便刑讯逼供,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民国19年11月23日,惨遭国民党当局杀害。

冯甦
冯甦(1912—1930),原名冯安远,本县杨楼镇冯楼村人。民国15年(1926)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辍学在家。次年,在亲友扶助下,入萧县师范读书,接触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革命潮流和进步作品的熏陶启发下,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7年,为抵制国民党政府破坏学生反帝爱国运动,他和几个同学发起成立了全县学生联合会,同年加入了共青团。
民国19年,萧师毕业后,改名冯甦,考取江苏省立徐州中学。入学前参加了7月10日的黄口暴动。在徐州中学读书时,冯甦积极参加党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这一年,在徐州召开的“双十节”庆祝会上,他散发揭露蒋介石不遵守总理遗训、彼坏三大政策等罪行的传单。11月3日组织上派他到徐州东车站散发传单,并举行街头演讲会。在聚集的人群中,冯甦愤怒揭露国民党贪污腐化、勾结帝国主义、卖国求荣的罪恶。不意被军警联合巡逻队逮捕,关押在大同街陆军监狱。面对严刑拷打、利禄引诱,他坚贞不屈。3日后,6名军警挟持着他到徐州各学校,要他指认一起参加反政府活动的人,他态度严肃地环视着每一个同学,默默地同他们告别,一个也未认。
徐州当局判处冯甦死刑。于12月6日在军警监押下,他一路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打倒新军阀蒋介石”!“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从容就义于徐州东关黄河滩,年仅18岁。
胡玄圃
胡玄圃(1896——1930))原名胡道庸,曾名胡昆,本县黄口区黄口乡胡庄村人。其弟胡道循在七七事变后参加革命,在萧县大山口对日作战中牺牲。胡玄圃9岁入私塾读书,黄口小学毕业后考入南京正谊中学,后转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因家境困难,中途退学,到王寨小学任教。
民国16年(1927),胡玄圃在西北军杨虎城部加入中国共产党。17年春,他被派回萧县,深入农村,办夜校,组织穷人会,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同年,胡玄圃任国民党萧县特别委员会常委兼一区区长。以此身份掩护做地下工作,次年6月28日中国共产党萧县第一届会代表选举县委时,胡玄圃当选常委。18年,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他去上海进行革命活动。
民国19年5月1日,胡玄圃随游行队伍散发传单,在法租界被捕。在狱中虽遭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从未泄露党的机密。由于非人的酷刑和虐待,于同年冬惨死狱中。

靳伯益
靳伯益(1912——1931),本县龙城镇人。曾在实验小学、萧县师范读书。他为人谦虚诚实,品学兼优,同学们多愿与他交往,师长对他很器重。他爱读进步书刊,立志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民国17年(1928)加入共青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因积极开展学生运动,抨击时弊,被开除学籍。自此革命斗志更坚。开始任萧县城关党小组长,后任城关党(团)支部书记。经常和同学王汉民、李乐智一起到永堌、刘行、薛庄一带贴标语、散传单,秘密集会,并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列主义。19年8月,萧县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决定在萧城等地举行暴动。靳伯益和王汉民等秘密从城外携带皮球炸弹和布告、传单,准备第二天晚上举行暴动。正在研究暴动计划时,由于有人告发,他和王汉民等于凌晨一时被捕。第二天,县长王公玙和公安局长杨竞之在公安局摆宴席,封官许愿,要靳伯益交出共产党的组织名单。他立即站起飞脚踢翻酒席。王公玙、杨竞之喝令下属严刑拷打,他视死如归,说“打吧,肉是你的,骨头是我的,我就是共产党员”。同年10月2日,他被押至徐州陆军监狱,旋即解往镇江。他在法庭上说:“共产党员不犯什么罪,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打倒反动派,拯救人民,犯罪的倒是你们!”20年4月12日,靳伯益与本县的李乐智、王汉民、李照明、纵衍朋5人同时被杀害在镇江北门外临江的荒丘上。

王刘妮
王刘妮,即王景祥(?——1931)著名悍恶匪首,起初在萧县三、四、五区边缘地区啸聚土匪,拦路抢劫,后来四出拉户,绑架肉票。他拉赵庄赵某之母,索大洋三千元,因赎金未能如期送到,便将赵母杀死,抛尸野外。待赵某凑足赎金时,只赎回被狗吃剩的几块骨头和几缕头发。他一次绑架王寨小学七名学生,勒索大量钱财。被他拉去的肉票不下千人,其中遭残杀的数百人,不少人被割去耳朵,挖掉眼睛。王刘妮不断扩充匪徒,聚集上千人枪,盘踞在萧县、永城边境的保安山一带,他上勾结官府豪绅,下联络地痞流氓,攻圩破寨,为害地方。百姓无不怨声载道,惶惶不可终日。
民国19年(1930),王刘妮伙同赵皮子、周憨子、三毛猴等十余股土匪,两千余众,在豫皖苏边境肆意暴虐。同年6月,王公玙任萧县县长,他下了“有匪无我,有我无匪”的剿匪决心,编练了三百人的剿匪部队,经大小三十余战,遂将各股土匪荡平,王刘妮等匪首插枪逃匿外地。
民国20年夏,王刘妮派两名心腹匪徒潜回萧县探听消息,被县警察队捕获,经审讯得知王刘妮潜藏在上海法租界内。王公玙派人至上海,乘机把王刘妮挟持步出法租界,押解回县王公玙采取以匪治匪的策略,诱使王刘妮供出周憨子、三毛猴等匪首住所,一一加以捕获王刘妮恶贯满盈,行刑时,为震慑匪类,平抑民愤,一枪故未击中。深受其害的苦主百姓,蜂拥而上,你一刀我一锥,向他讨还血债,又向他身上浇煤油,点火焚烧,人称“火烧王刘妮”。
陈履真
陈履真(1907——1932)又名理真、力真,字凤乔,本县皇藏区庄里镇龙虎峪村人。7岁入尠沟私塾,后又到卯山、永堌等地求学,小学未毕业即以同等学力考入江苏省第七师范。他在学生时代酷爱进步书籍和刊物,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民国17年(1928)在国民党县党部任青年部长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考入上海华南大学深造。不久该校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他转入大陆大学学习。曾因参加工人、学生飞行集会,被英巡捕房逮捕,送往英租界提篮桥监狱关押一月。同年8月,入上海中央党训班学习,并和同学秦雅芬结婚。学习结束以后,陈履真调任中共徐海蚌特委宣传部长,后任徐海蚌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书记、长淮特委(即蚌埠特委)书记、江苏省委特派员、上海沪东区委书记。上海“一·二八”事变时,曾参加领导“反帝同盟罢工委员会”,开展反对日军占领上海的斗争。

民国21年夏天,陈履真被调往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工作。时值白色恐怖,党的活动十分困难。组织上为保存和培养干部,决定派陈履真、秦雅芬夫妇去苏联学习。为了出境安全,安排秦雅芬先带着婴儿文曼到西安躲避,等陈履真办好出国手续后一起出境。同年10月陈履真在上海办好出国手续,乘车来到徐州,因叛徒出卖被捕,押往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在刑讯室里,血迹斑斑的陈履真带着脚燎手铐昂首站立,宪兵队长狡黯地说:“只要你在这纸上签个字,就能自由”,他冷笑说:“我的名字好写,但那样做不就变成狗了?我不会从狗洞里爬出去!”叛徒陈资平厚颜无耻他说:“软一点吧!老弟,鸡蛋碰不过石头,只要你答应以后不再干共产党,就可以不死”。他愤怒他说:“叛党求荣,狗屎不如。怕死不干共产党,滚开!”
同年11月某日,陈履真被押赴南京雨花台刑场,依然昂首挺胸。敌人还不死心,又给他五分钟时间考虑,只要答应不干共产党,就可以不死。每过一分钟敌人问一次,视死如归的陈履真闭口不言。最后敌人又问:“现在放你出去,你要干什么”?他响亮地回答:“干共产党”!接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响了,陈履真的鲜血染红了雨花台的泥土和石子。
刘亚民
刘亚民(1898—1933),原名刘献簷,化名刘堌墅明,本县永镇人。少年在龙城第一高等小学堂读书。民国4年(1915)考入徐州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取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五四”运动爆发,他和同乡同学王贞廉积极参加声援活动,王被开除,刘亚民愤而离校。9年10月,与20多位学友在南京清凉山下龙蟠里创办建业中学。不久,回到家乡,在永堌镇创办一所平民学校,教育农民学习文化,开展农民运动。15年春,刘亚民、丁毅忱、王贞廉、石民宗、刘淑昭、纵白踪等人在永堌成立“萧县知行学社”。印发宣言,动员民众组织起来,对内铲除封建势力;对外打倒帝国主义。15年11月25日,考察萧铜两县农民运动的郭潜飞(中共徐州独支农运委员)在向江浙区党委写的《徐州农民运动报告》中称:“该县东南乡永堌寨有刘亚民同志(我党的)办一平民学校,约有30多人,……将来萧县农民运动,此处可为策源地。”北伐军占领武汉。刘亚民考入在武汉的中央政治军事学校。“七·一五”事件后,武汉开始“清党”。刘亚民与陈令远避居南京金陵大学宿舍,被叛徒带着警察搜捕,押送南京模范监狱。后由刘云昭将二人保出,刘、陈找到了张原石等,由张为首成立中共江苏省委直辖特别小组——清凉山党小组。此间徐州一带被孙传芳部队占领,江北群众逃往江南避难的颇多,刘亚民在江北同乡避难处组织读书会,开展宣传工作。
民国16年12月,北伐军收复徐州,国民党开始在萧县建政。次年1月,国民党恢复执监委员会,中共跨党党员刘亚民任常委。4月,由刘云昭引荐李承霖出任萧县县长。李同情革命,在刘亚民的推荐下,县里几个重要部门和半数以上区的负责人,都由共产党员担任。刘亚民任县款产处主任、萧县师范学校校长。革命活动十分活跃,一时有“赤色萧县”之称。刘亚民在萧师积极发展党团员,先后建立团支部、党支部。并组织学生自治会,出版《晓声》半月刊。把当时萧县最高学府变成革命策源地,为革命培养一批骨干力量。刘亚民在做上层争取工作的同时,还注意发展基层革命力量。经他介绍,徐州的共产党员王圣时、白夫桥、沙文生(女)、王承恩(女)到永堌小学教书,与杜玉堂一起建立永堌党小组,通过举办农民夜校,组织秘密农民协会,发展党员近百人,农协会员200多人。开展了著名的“罢更”斗争,农协会员拥向区公所,迫使区长答应农友三项要求:1.穷人不给富人打更看家;2.要给穷人“更粮”;3.穷人出入寨圩自由,不得搜查盘问。永堌小学和刘亚民的家,成了中共萧县地下组织的活动中心。
民国17年9月,中共江苏省委指示,所有在政权担任职务的共产党员一律撤出,转向农村隐蔽开展工作。此后,刘亚民被撤职,县长李承霖也因包庇共产党罪被撤职,实行全县大逮捕。18年8、9月间刘亚民去北京。经友人介绍,在北京一女子中学教书。后来宋绮云去北京,与刘亚民住在一起。宋先去西安,在西北军杨虎城部供职,20年1月,经宋介绍,刘亚民去西安任杨虎城部宣传科长。21年春夏之交,经陈子坚(时任十七路军宣传处长兼任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共产党员)介绍,任陕北安定县(现为子长县)县长,22年农历二月初二,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六九支队)埋伏在安定县奕家坪村旁,伏击路过此地的一名巡长,适巧刘亚民由此经过,被误杀在奕家坪村旁小桥,享年35岁,后归葬故里。
孟昭潜
孟昭潜(1871—1935),字明川。本县圣泉区郭庄乡孟店村人。清光绪年间贡生,后就学于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光绪年间,废科举,兴学堂。为求办新学之法,光绪三十二年(1906)本县选派孟昭潜东渡日本,就学于东京宏艾师范。孟归国后以教育为己任,曾任萧县师范学堂校长兼高等小学堂校长、劝学所所长、学务课课长、县视学等职,开萧县学堂教育之先河。后习医术,自制膏丸散丹等药,施贫而无力求医的患者。晚年不满世俗,笃信佛教。在县城西比隅设同善堂,供如来、观音诸沸。民国24年(1935)坐禅而终。同年,邑人刘汉川等立“萧国先觉”碑志其功德。
王雪琴

王雪琴(1889——1935),原名庆鹤,朔里区丁庄(现属淮北市)人。自幼读书,民国10年(1921)考入北京平民大学,毕业后任江苏省赣榆县政府行政科长。后执教于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再后迁任萧县县政府第一科长之职。在王公玙、姚雪怀两县长任内均主管行政之事。此前后8年,萧县政绩为江苏省最突出者,有“模范县”之誉,多得力于王雪琴勤政相助。本县民间曾把他与王子石(曾任第三科科长)、王建东(曾任第四科科长),王展如(曾任款产处主任)称为“四大天王”。26年“七七”抗日战起,12月南北局势逆转,王雪琴受命于危难之时,接任萧县县长。即主持成立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举办抗日训练班,军民士气大振。
民国27年5月15日,侵华日军第九师团由濉溪方向连夜进犯县境。王雪琴配合五战区驻防部队,一战于孙圩子,再战于瓦子口,三战于轳湾,节节抵抗,以迟滞日军行动。5月16日,日军进犯县城近郊,王雪琴与一三九师师长李兆瑛协同布防于龙山、虎山、凤凰山、老鹳山,下午日军飞机轮番轰炸萧城及近郊阵地,随后又以坦克10余辆、重炮六七门猛烈轰击。当晚,防御工事多被摧毁。一三九师官兵及县属部队伤亡过半,城郊各制高点相继失守,遂退守县城。王雪琴一再表示“誓与县城共存亡”!并协同李师长坐阵指挥,日夜督战。
5月17日上午,日军分三路围攻县城。王雪琴率县常备队及武装警察配合一三九师据城坚守,浴血奋战。上午用砖石泥土堵死城门,在城墙上修筑工事。下午,日军的坦克从龙山南麓沿公路向城南门猛冲,步兵随后发起冲锋,多次被守军英勇击退。
5月18日拂晓,日军炮火愈来愈密,并以小股部队试探攻城。上午八点钟左右,日军坦克把北门东侧城墙冲开一个缺口,攻入城内。经两小时激烈巷战,官兵伤亡惨重,王雪琴和县常备队总队长耿继贤,指挥常备队和武装警察固守县政府。由于日军从北门大批攻入城内,李师长已带领卫队从东门南边城墙垛上缒城突围出走,王雪琴眼见势难坚持,只得带领耿继贤及警卫等十余人缒城突围。在向祖庄东北望城岗方向突围时,被日军发现,集中火方追击。王雪琴、耿继贤等殉难,与二三千官兵长眠于县城内外弹丸之地。
建国后,王雪琴、耿继贤等被萧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吴信容
吴信容(1910—1942),字燕如,本县龙城区业庄乡吴八庄人。自幼读书。民国18年(1929)曾任本县六区联防团团长。27年萧县沦陷,他把六区联庄会壮丁集中成立自卫队,自任队长。曾随许西连等人攻打县城维持会。同年10月,中共萧县中心县委以六区联庄会武装为基础,组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二十大队,他任大队长。次年元月25日,吴信容派十余人化装潜入张大屯,活捉汉奸纵衍棻(香亭),解至王汉楼附近处决,拔除了萧、永边境的伪据点。8月,萧县抗日游击支队成立,他任支队长,12月7日,他率部设防大吴集,阻击向抗日民主根据地进犯的日军,击毙日军多名。
民国29年8月,部队编入八路军四纵队,他任六旅副旅长兼十八团团长。年底,耿蕴斋、吴信容、刘子仁(六旅十七团团长)在国民党的利诱下,预谋叛变革命。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首先发现耿、吴活动不轨,派人规劝,并令刘子仁注意耿、吴两部行动。刘子仁趁机邀集耿、吴密谈,挑拨离间,策划叛变。12月12日刘子仁首先把上级派进十七团的干部七、八十人全部扣押,耿、吴也随后扣押了派进的20多名干部。经多方做工作,耿、吴释放了被扣干部,但不愿回头。
吴信容叛变之后,所部被编为国民党苏鲁豫皖边区游击第一纵队第三支队,他任支队长。民国30年元旦,吴带人突袭萧县民主政权五区区公所,捕去区公所干部和区游击队员8人,缴去长短枪数十支。同日还将四区区队一个排的武装全部缴械。同年3月,他参与围攻驻在罗河附近的萧县抗日民主政府和萧县独立旅。民国31年3月24日病故。
段训祯
段训祯(生卒年月不详),本县龙城镇人。清末一位胡姓御医遭贬迁居萧县,受到段家的厚待。为感谢段家的知遇之恩,便传授给段训祯几手针灸绝技。如“烧山火”、“透天凉”等针灸技法,对抢救危重病人,有出奇的效果。另外,他治疗大便秘结,行针后能立时见效,针治不孕症,也有特殊疗效。因在弟兄间排第六,又针灸技术高超,故人称“神针段六”,所传徒弟有毛延明、陈文汉,均为后继名医。
谢光亚
谢光亚(1905—1944),原名谢继周,本县马井区道口乡谢庄村人。幼年在大孟庄、曲里铺等地读书。高小毕业后,公费到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农业中学读书4年,后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为三期学员,在军校参加中国共产党,并随军北伐,参加过南昌起义。
民国17年(1928)初,谢光亚回到萧县,任县公安局长,同年底转入地下活动。19年6月,他参加了中共萧县行动委员会扩大会议,同张盛和、李祥龄一起于7月10日在黄口举行武装暴动,震惊江淮。因身份暴露被通缉,潜入铜山县后山村尊翁家隐蔽。21年,赴陕西任第七军四十三师教导队少校教官,礼泉县财政科长等职。
民国27年徐州沦陷。中共苏皖边区特委组织游击支队,谢光亚任参谋长。同年底,奉命到铜山县东部吕粱、凤冠山一带,组织山南五乡联防队,开展除奸斗争。处决了几个罪大恶极的汉奸,群众抗日情绪高涨。民国29年,任铜山独立营参谋长,率队铲除日伪南马家据点,将粮食分给群众,抗日武装迅速壮大。部队改编后,曾任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五团营长、参谋长等职。31年率队攻打泗县日伪找沟据点,在追歼敌人中,腿部中弹成粉碎性骨折,住半城四师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后,于次年10月分配到泗灵睢县总队任参谋长。民国33年,因心脏病猝发,在泗洪县陈冲村四师后方第二医院病逝。
张中立
张中立(?——1944),字矫成,本县淮海区洪河乡张三座楼村人。民国初从军,在孙传芳部升至师长、副军长,晋级陆军中将官阶。在北伐军进军浙江时起义,任东路军先遣副司令。与任司令的李明扬紧密配合,越江淮而进至东海之滨,在徐海一带激战多场。进军鲁冀时,所向披靡,使北洋军阀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交锋。北伐胜利后,李明扬任江苏省保安处长,张中立任江苏省民政厅第三科长,曾力荐王公玙长萧,获省府批准。民国20年(1931),张中立为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所器重,延揽入财政界,委以统辖全国盐税警总队长,后改任盐税警局长,长芦豫岸盐税局长。在整顿盐税缉私方面颇有政绩。24年,奉命赴东京任我国驻日学生监督,暗中观察日本侵华动静,“七七”事变后,奉调回国任云南盐税警局长。抗战胜利前夕,于民国33年在云南昆明病逝。
刘为敬

刘为敬(1915——1946),本县黄口区刘店乡刘店村人。幼读私塾,后就学于砀山卞楼小学、本县郝集小学,萧县师范。毕业后曾在刘店、敬安集、青龙集、陈庄等地执教。萧县沦陷前夕,他毅然放下教鞭,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受训于潢川抗日青年训练班,参加耿蕴斋领导的地方游击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1941)随军东撤,翌年9月返回萧县,任萧铜总队一营副营长兼连长。32年夏,国民党王传绶部向皇藏山区进犯。刘为敬部奉命至西高岭山阻击,该部与王传绶的先头部队同时到达,展开了激烈的胖妈顶山的争夺战。他身先士卒,奋勇冲杀,历经两个小时拼搏,歼王部一个连,缴获机枪一挺,步枪50余支,抓获俘虏20多名,王部败逃,刘为敬亦在战斗中负伤。次年8月,小朱庄一战告捷,刘为敬任萧县总队参谋长。
民国34年10月,萧县总队奉命配合新四军四师十一旅三十一团攻打萧城。刘为敬率一营配合得当,一举攻克。不久总队重组,刘为敬任副总队长。次年2月,军分区决定在解放区边沿本县尚口村构筑工事设立据点。刘为敬和县总队政治处主任张庆怀带领县总队三营七连、九连和直属队400多人进驻尚口。4月26日晚,得知夹河寨、郝寨、杨楼等车站进驻大批国民党军队。刘、张二人分析:国民党正规军在和谈期间调兵遣将,图谋不轨,遂把敌情向分区领导汇报并向连、排干部传达,加强警戒。次日,国民党八十八军方先觉部包围了尚口,先用一营兵力猛攻据点南面的几座民房,又集中炮火向据点内轰击。据点南面的几座民房相继失守,据点内人员已无法运动。张庆怀在观察地形,选择出击路线时,不幸中弹牺牲。刘为敬面对烈士遗体,悲痛至极,决心死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阵地前敌人死伤累累,腥血染遍了沟水。至晚上7时,弹药将尽,刘为敬指挥部队向西南方向突围,不幸中弹,仅说出“冲出去”三个字,就壮烈牺牲了。
朱大同
朱大同(1907——1949),又名公陶,本县王寨李楼乡朱庄村人。自幼读书,中学未毕业,即在萧县王寨小学任教员兼训育主任。民国17年(1928),在王寨小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至张庄寨小学任教,组建党小组。20年任徐州特委巡视员兼萧县县委书记。次年组织张庄寨暴功失败后,潜往连云港市隐蔽。
民国23年1月,在白色恐怖下,朱大同叛变投敌,当了中统特务。25年任徐州特务室视察员,发现在枣庄市开设同香堂中药铺的中共苏鲁豫皖特委书记郭子化,当即逮捕。28年1月,任徐州特务室主任兼行动队长。他潜入萧县,利用国民党县党部在徐油坊办训练班之机,秘密发展特务组织,培训反共骨干,散布反共言论,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次年5月,任国民党萧县县长兼国民党萧县县党部代理书记长。发表《中国国民党萧县县党部代理书记长朱大同为恢复党务活动告全县同志书》、《萧县县长朱大同告全县同胞书》和《萧县县长朱大同告萧常一、二、三营及特务营全体武装同志书》等文告,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事。经常制造反共摩擦,侵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民国30年春,新四军四师东撤,朱大同亲率两个营的兵力,乘萧东办事处立足未稳之际发动进攻,妄图一举吃掉。同年6月下旬,朱大同被日军逮捕。他表示愿与日军共同反共,登报声明后被释放。32年,他任国民党宿县县长兼清乡第二大队长,众多共产党员、抗日干部、战士和群众惨死在他手下。
民国35年9月,朱大同以萧县“难民还乡团”团长的名义,带领流亡地主返回萧县,对共产党员、革命干部、战士及其家属和在抗战期间参加“双减反霸”斗争的贫苦农民,进行疯狂地反攻倒算,抄家封门,被其带领的还乡团杀害的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达数百人。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时,朱大同潜逃江南,集股在镇江南京之间的下蜀附近开办开源煤矿,任开源煤矿公司职员。民国38年2月加入“孙文主义革命同盟”,任江苏省支盟委员,准备策动国民党地方武装起义,迎接解放军渡江。同年4月5日在无锡下塘被捕,解往上海。5月11日被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枪杀于闸北宋公园(注:1950年上海以此举定为烈士)。
孟海曙
孟海曙(1902——1950),原名孟繁训,字云松,萧县原九区寺后村(今属宿县)人。少时家贫,在孤山外祖家寄读。初小毕业后,考入徐州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7年(1928)毕业于镇江师范,受聘于萧县实验小学任教,19年任教务主任,次年出任校长。
孟海曙本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期冀通过教育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材,着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育质量,必先保证教师质量。他以诚待人,兼容并蓄,不管政治倾向如何,只要爱国,有真才实学他就聘用。在他任内,实小教师人才荟萃,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被聘为教师,县长王公玙为绥靖地方,怕实小教师闹事,时常派人窥探进步教师的行动,他即到县政府和教育局报告学校相安无事,保住了进步教师的安全。共产党员、语文教师纵翰民出了一道“啼笑皆非的双十节”的作文题,有人提出此题有反政府色彩,孟海曙挺身而出为之辩解,指出此题可以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见解时务的能力,无甚妨碍。他尊重教师、信赖教师,教师也为能培养有用之材而欣慰和自豪。形成教师苦教,学生苦读,共同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奋斗的好校风。如语文教师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规定作文备有三本,即学生作一,自改誊二,教师改后再由学生誊三。在他主持下,学校铅印《晓光》期刊,选登学生优秀作品。每年江苏省立徐州中学招收新生,萧县被录取的均在半数之上,而实小学生被录取的又占全县半数以上。
孟海曙对工作以身作则,每天早饭后他第一个到校,晚上常办公到深夜。在他的影响下,教师能够严守制度,勤教好学;学生能够守纪,勤学好问。孟海曙很注重抓学生的常规训练。早操、晨会、夕会、级会、课外活动、清洁卫生等,他每日都亲自检查,具体指导。规定学生唱校歌、夕会歌,排队放学。每周星期一第一节课他给学生开周会;每月月会时把一二两园(当时实小分一、二两园)的全体师生集中在一园开会;每学期举行一次恳亲会,展览学生作业,请学生家长检查。同时,注意应对进退教育,培养儿童尊敬师长、待人接物应具备的知识和风范。
民国27年孟海曙随学生军团流亡到广西,进入广西教育研究所深造。32年毕业后任广西荔浦县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抗战胜利后,应刘汉川、胡西山邀请回徐州执教,民国35年出任萧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长。
孟海曙同情革命,当白色恐怖笼罩萧县时,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隐蔽在实小教书,得到他的保护。如纵翰民、张舒民、冯蕴言、许西连、任贻善等。解放战争初期,萧县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对西撤掉队的革命者进行搜捕,孟海曙将石东藩、佟天侠等安排在他家乡寺后小学教书,后帮助他们找到了部队。
萧县解放后,孟海曙经郑州大学教务主任冯蕴言举荐到河南省拓城县任教育馆长。不久,肺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950年在家中病逝。
李旭华

李旭华(1915——1950),原名李祥顺,本县新庄区新庄镇西北门村人。自幼就读于黄口小学、徐州小学。“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徐州中学生抗日请愿团,赴南京请愿。民国25年(1936),考取浙江大学。次年,上海失陷,学校南迁。他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人民义勇队第二总队,任警卫班长。同年秋,与以共产党员身份任丰县常备队政治部主任的王效斌取得联系,进入该部任中队指导员,后任大队教导员兼副大队长。活动在丰(县)黄(口)公路两侧的李寨、宋楼一带,在多次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善战。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丰县常备队经常骚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袭击抗日武装力量。中共冀豫鲁黄河支队与李旭华取得联系,于民国29年6月14日从火线上将100多名武装人员拉出来参加黄河支队。经军政干校学习后,他任单县县政府第一科科长、华山县县政府秘书兼行政科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华山、砀山、单县三县县大队副指挥长、指挥长,华砀县县长、单县县长等职。
民国38年初,李旭华奉命南下,渡江后任浮梁地委秘书长兼景德镇市政府秘书长。后随主力进军大西南。贵州解放,被任命为中共金沙县委书记兼县长。同年12月15日,李旭华率领人员进驻金沙县城,在主力部队的配合下,很快完成接收任务。争取原国民党金沙县长、田粮处长、保警队长、县党部书记长等大部分党政人员缴械投降。吸收一批小学教师、社会青年和进步人士、投诚人员参加工作。他十分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多年来人民吃盐难的问题。
1950年2月9日下午8点,李旭华得悉国民党中统特务周天一纠集国民党溃军、地主武装和惯匪4000余人,企图于2月10日或11日围攻金沙县城,遂连夜召开会议,分析敌情,认为土匪虽多,但属乌合之众,只要坚守待援,即可取得胜利。次已拂晓,土匪开始围攻金沙,他根据战情发展,重新调整部署,集中力量固守县政府。敌人多次疯狂进攻都被击溃。下午,战斗仍在激烈的进行。他为了了解敌情,到左侧碉堡上观察敌人动向时,不幸中弹牺牲。坚守金沙县城的全体干部、战士,怀着为李旭华复仇的满腔怒火,打退土匪一次又一次猖狂进攻,第二天早晨,增援部队来了,土匪四散溃逃。
1950年2月15日,金沙县各界人民为李旭华举行公葬,同年9月15日,为他撰文树碑,以志纪念。
邵竞生
邵竞生(1902—1952),名适,祖居本县新庄区杜集镇邵套村,后迁到黄口镇居住。其父邵世恩,民国15年(1926),任十六区(黄口)区长,作恶多端,民愤极大。北伐军攻占萧县建立政权后,将邵世恩等劣绅恶董逮捕,交苏州江苏省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保释后去天津做生意,即勾结日军成了老牌汉奸。邵竞生自幼读书,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抗日战争前夕,他在北平文治中学任事务员,后回家。
民国27年,萧县沦陷。邵世恩尾随侵华日军回了老家,父子依靠日军在黄口抢先成立了维持会。邵世恩任维持会长,由其子邵竞生辅政帮凶。黄口一带人民称邵竞生为邵秃子、二县长,并编成歌曲:“黄口车站赛北京,邵适好比小朝廷,杜桂英驾坐西宫院,掌朝太师杜大清,领兵无帅陈仪仕,跳梁小丑王金栋,开路先锋杨志清,一窝害人精,他们真孬种”。
民国29年4月,日伪萧县公署成立,邵世恩仼知事,邵竞生任秘书。为了吸取所谓“建设东亚”之经,邵竞生于同年7月参加观光团,赴日本观光。31年1月,日伪萧县公署改称萧县县政府,邵竞生任县长。33年底,任汪伪灌云县县长,次年4月,任汪伪徐州市筹备主任,8月,任汪伪海州市市长,后在汪伪军郝鹏举部任参谋。
抗日战争胜利后,郝鹏举摇身变成国民党军,邵竞生任该部军法处长。36年1月,郝在山东起义,他仍任该部军法处长,次年10月郝反叛重属国民党,邵竞生任该部军法官。郝鹏举部波被后,邵竞生潜逃南京、上海等地。1950年10月,在上海侠徐路开设纸烟店掩身潜藏时,被人民政府逮捕。萧县人民法院判处汉奸邵竞生死刑,于1952年1月11日处决。
刘瑞岐
刘瑞岐(1900——1954),原名刘梦鸣,本县杨楼区郝集乡郝集村人。封建大地主,拥地26顷,他为人残暴,称霸一方。民国9年(1920)任七区区董。北伐胜利,惩办劣绅时,逮捕了民愤极大的刘瑞岐,交苏州江苏省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民国27年,萧县沦陷,刘瑞岐组织联庄会武装,成为本县陇海路北地方实力派,后任六区区长。次年9月,萧县常备队成立,他任四营营长,29年初,刘瑞岐不服从总队调遣,与铜山县耿继勋(耿聋子)联合反共,在陇海路北七区成立萧县县政府办事处,自任主任。同年5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派朱大同任萧县县长,在七区管粥集设立国民党萧县政府,刘瑞岐任县保安团团长。6月,抗日民主政府六区队排长蒋正红,率一个班到古城乡保卫麦收和动员新兵入伍,刘瑞岐派人袭击,在古城乡枪杀了积极抗日的蒋正红。同年底,耿吴刘叛变后,刘瑞岐乘新四军东撤之机南侵,强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次年夏朱大同被日本捕去。刘代理县长。萧县保安团接受汤恩伯的命令,改为苏鲁豫皖边区游击第三纵队,委任他为纵队司令,少将官阶。后扩建第四十纵队,他任指挥官,兼任萧县县长。经常派王传绶等部袭击在皇藏山区一带坚持抗日的萧铜县政府。
民国33年8月,新四军四师西进。王传绶部在小朱庄被歼,吴信元部起义。刘瑞岐部在迎风口被击溃后,退缩到管粥集、路套一带,在日伪的卵翼下继续残害人民。
全国解放前夕,刘瑞岐随国民党军去台湾。1954年病死于澎湖列岛马公医院。
王青芳
王青芳(1905——1961)本县南海乡守备庄村人。早年在家乡私塾就读。受堂兄王青照、王子云的影响,开始习画。因家庭经济拮据,直到民国10年(1921)由堂兄资助才考入南京师范学校,12年转入北京美术学校中国画系学习。当时北京的国画名家很多,如美术学校的教授陈师增、王梦白、萧谦中,中国画学会的金拱北,以及国画大师齐白石等,王青芳在他们的影响下进步很快。14年,由堂兄王子云推荐,到北京孔德学校任美术教师。在此期间,他认识了齐白石并向齐白石学习花鸟画及篆刻治印,始得齐白石师传。后在篆刻基础上加以发展,兼及木刻版画。他曾刻有古代文学艺术家屈原、司马迁、杜甫、王维等画像多幅,称其工作室为“万版楼”,自号为万版楼主,芒砀山人。与此同时,他精心研习花鸟画,在北京美术界亨有声誉。34年徐悲鸿延聘齐白石任教,经齐推荐,王青芳也受聘任北京美专国画系讲师。
建国前后十余年间,王青芳在国画和篆刻方面声誉日高,求刻求画者不绝于门。后因长期卧病,于1961年去世。由中央美术学院(即前北京美专)为其治丧安葬。
耿蕴斋
耿蕴斋(1897——1962),原名耿玉璞,本县黄口区孙庙乡孙庙村人。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自幼读书,民国12年(1923)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毕业,曾任小学、师范教员。1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萧县县党部执行委员。17年加中国共产党,后脱党。21年,任八区(黄口)区长、24年全县10个区划为5个区时任三区(袁圩)区长。25年西安事变后因发表反蒋言论被革职。
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耿蕴斋参加动员民众抗日工作,不久恢复中国共产党党籍。年底,复任三区(袁圩)区长。萧县沦陷后,他举起抗日旗帜,组织近百人的游击队。次年6月下旬,他和孙叔平一起将队伍带至微山湖西部地区整顿,改编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十五大队”。后与十六大队、同回萧后与十七大队配合,在全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扩展壮大武装力量。28年初,原部队改编上升为主力部队,他任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总队长,在陇海铁路以南配合新四军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9月,调往湖西,时值“湖西萧托”事件发生。他自带一警卫连返萧,改任新四军六支队第三总队总队长。29年3月调任萧县抗敌总队总队长。该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特务团后,他任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对此,他认为是明升暗降,经常发泄不满。同年底,受国民党顽固派策动,同吴信容、刘子仁一起在萧宿永边境叛变,挟持部下近2000人投降汤恩伯,任国民党苏鲁豫皖边区游击第一纵队少将司令。不久调往汤部后方太和县,被委以国民党苏鲁豫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时空衔,终日闲居,无所事事。
解放战争开始后,耿蕴斋逃离汤部奔向解放区,向人民政府悔过自新。1951年曾被人民政府羁押。释放后乃回家务农。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把子女多人送进革命队伍,在革命阵营中俱已锻炼成材。1962年在家病逝。
刘云昭
刘云昭(1885——1962),字汉川,吴庄乡薛庄(该村现属淮北市)人。幼读私塾,后考人清江江北师范学堂,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后回到家乡萧县,他胸怀救国救民之大志,提倡妇女放足,男子剪辫子,号召妇女识字,兴办学堂。宣统三年,约同社会名流,在县城文昌宫、南仓等处创办男女学堂。请萧城具有新思想的刘昆南(字鹏举)主持校政,并让他到江南聘请三位女教师来萧县女子学堂任教。一时,新学大兴,铜山、砀山、丰县、沛县等地许多女学生来萧就读,开一代新风。刘是萧县早期传播新思想,热心兴学的代表人物。清末,他在萧城建立共和党组织,为推翻清政府四处奔走。辛亥革命后加入国民党,在萧城组建国民党支部,自任支部长。民国元年(1912)2月,受江苏省民政长公署委任为萧县民政长(即县长)。任职期间,县境西部土匪猖獗,他亲率警队清剿,迫使土匪逃往河南保安山一带,不敢窜扰县境。他执法如山,不徇私情,族兄犯有窝藏土匪及拦路抢劫罪,被其依法逮捕,处决示众。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刘云昭被选为国会议员。民国元年6月,他离开萧县到南京任临时大总统府参议。曹锟贿选总统时,曾向选他的每个国会议员贿赂5000元大洋,刘拒绝受贿,坚留南方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他坚决支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3年,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此后,应邀去河南任延津县县长。到任即严厉打击土豪劣绅,兴修水利,筑路架桥,为民谋利。这一年中秋节,他不与当地土豪苟合同饮,而是在县公署前广场宴请全城的贫民、乞丐数百人,一时传为佳话。为了缅怀孙中山,他在延津县建筑了全国第一个中山堂。
民国15年初,大革命在南方诸省风起云涌,刘云昭卸政去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部高参。后随李部北伐,直取徐州、济南等地。
民国17年初,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南京特别法庭庭长,一次,徐州商会会长赵毅斋、副会长邓心如纵火焚毁帐目一案落在刘云昭手中,赵、郑二人买通了刘云昭的好友、蒋介石的秘书长陆复亭,用三千元支票贿赂刘云昭。他把支票收下来,在蒋介石召开的一次高级军政会议上,突然拿出三千元的支票,声明是陆秘书长复亭送给他的贿赂款,并痛斥这种以权徇私、掩盖罪责的卑劣行径。蒋介石被迫下令将陆撤职查办,徐州商会赵、郑二人被押进苏州陆军监狱。不久,刘云昭也被免去特别法庭庭长的职务。为防蒋介石暗算,他化名余祖范,寓居在上海法租界。后应李济琛之邀,参加倒蒋活动。他受李宗仁委派代表桂系赴山西约阎锡山共同倒蒋。抗日战争前,回原籍闭门潜居。
“七·七”事变后,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云昭应邀赴徐任第五战区抗敌总动员委员会秘书长,参与筹办抗日青年军团,招收训练知识青年入伍抗日。台儿庄战役前,徐州形势险恶,青年军团转移到河南潢川,萧县不少抗日青年前往受训。嗣后,刘又随军转移到湖北省老河口、均县一带武当山区。接触了一些共产党人,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影响,曾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共产党人活动,被国民党特务觉察,因形势所迫乃至安徽省太和、界首等地经商,开设中华贸易公司。
抗战胜利后,刘云昭曾任国民党江苏省参议会议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37年初,迁居上海。上海解放前夕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委托,曾多次去国民党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刘昌义处,晓以大义,争取其起义。
1949年10月1日,刘云昭应邀出席开国大典,到天安门观礼台观礼,此前还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委员。同年底,毛泽东任命他为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委员,周恩来任命他为苏北行署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次年春赴扬州上任。此后,在扬州曾任苏北行署救灾委员会主任、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第一任民革扬州主任委员等职。1957年,刘云昭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甄别后,任江苏省对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未到职,因病谢世。
张云川

张云川(1904——1965),原名张长浚,本县淮海区寿楼乡张寿楼村人。自幼读书,民国8年(1919)考入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15年至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因对“中山舰事件”和“孙文主义学会”等组织的反革命活动不满,发表一些批评时政,反对蒋介石的言论,被视为左倾激进分子。“四·一二”事变后,被迫离开广州赴武汉,参与国民党江苏省的地下反蒋活动。“七·一五”事变后,在第五路军政治部供职,随军北伐。17年抵天津后离开部队,到山东金乡、诸城等县师范学校任教。在金乡因支持民众反对县长吞没公款,被捕入狱,不久获释。19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24年,该会易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他被推为中央委员,奉派至北平、山东、河南、绥远等地进行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27年到重庆,在李济琛主持的“战地党政委员会”任视察。为了解沦陷区的情况,他于次年5月只身前往北平,搜集大量日伪的罪行资料,返回途中被日军逮捕,受尽酷刑,后因“罪证”不足被释放。他把搜集的资料带到“战地党政委员会”展览。30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他被选为中央委员。6月,去香港筹办《光明报》任副社长。曾用“雨三”的笔名著文驳斥国民党反动派对民主政团同盟的污蔑。
香港沦陷,他返回重庆,代表民主政团同盟和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前往苏北解放区参观视察。访问了新四军军部和第四师、第二师所在地,受到陈毅,谭震林、罗炳辉、彭雪枫等将领的热情接待。他深入到地方政府、连队、人民群众中调查、座谈。民国32年6月离开解放区。行前,陈毅赠诗四首,其中一首:“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温温君子度,桓桓壮士心;海泽良饶沃,山岚足苦心;乔木莺迁候,重游锡玉音”。赞扬他为了全民团结抗战,不辞辛苦,共济时艰的精神。他返回重庆后,即将解放区之行作了汇报,并接受塔斯社、路透社记者的采访。又以“刚文”笔名在新华社办的《群众》双周刊上发表了《苏北见闻》。对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了详细而客观的介绍。接着他又赴昆明、桂林等地向知识界、文化界人士宣传,扩大共产党、新四军的影响。33年,解放区军民抗战情绪高涨,他再次到苏北解放区,相机对汪伪军策反。经过一年多努力,汪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于日军投降后宣告向解放军投诚(后为国民党军收买叛变,被解放军歼灭)。
民国36年1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正式易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张云川当选为中委、常委,次年5月,他到北平与聂荣臻取得联系,参加了策动傅作义起义的工作。
民国38年9月,张云川以中国农工民主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后,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地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任民盟中央副秘书长、农工民主党中央执行局委员。1957年底,被错划为右派。1965年3月22日因病去逝。1980年错划右派冤案得以改正。
尹聘三
尹聘三(1894——1966),名耕新,号聘三,本县皇藏区孤山乡孤山村人。幼读私塾,继入清江中学、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供职于江苏省实业厅,民国11年(1922)春,由江苏实业厅委任省立第二农业试验场(简称徐州农场)场长。
民国16年,尹聘三开始主持小麦育种研究。夏收前,派人前往海州、兖州、归德、宿县等地采选成熟早、产量高、品质好、籽实饱满、健全无病的小麦单穗两万余穗。秋季进行穗行试验,以后经过两行、五行、十行及高级等试验。到18年,该场作为重点培养小麦良种试验场,更名为江苏省麦作试验场。24年夏,育成了“405”号和“438”号两个品种。“405”号产量虽高,但系红麦,品质不佳。“438”小麦因系白麦,品质佳,胶质多,面筋多,出粉率高,每亩产量一般比当地红花雾、鱼鳞糙、白穗子、火燎王等品种增产20%左右,很受农民欢迎。徐州沦陷后,该良种一度绝迹。此时,尹聘三已流亡到广西,经李宗仁介绍任桂平第二区农场场长,向辗转迁往重庆的金陵大学农学院,要来原为徐州农场代繁保存的2斤“438”小麦品种,寄回萧县1斤,在郝庄农场试种。抗战胜利后,尹仍回徐州农场任场长,这时“438”小麦已在徐属各县推广15万亩。解放后,徐州一度划归山东省,尹聘三任山东省良种选种委员会的负责人,大量收购该良种,在鲁南各县推广,而豫东靠近萧砀的农民,自行换种者亦不少。因此,该良种已扩展至鲁南、豫东、皖北、苏北各县。于1955年后,才逐步被碧玛1、2、3、4号良种所代替。
从民国13年起,尹聘三就开始培育棉花良种。分中棉、美棉两部分。中棉系从萧县的中棉茧花内采选的单株,美棉系从驯化的脱字美棉内采选的单株。采选的标准为成熟早、产量高、纤维长、韧力强及健全无病等。到19年,育成中棉“20”号,脱字美棉“甲99”号。从20年起,脱字美棉“甲99”号在萧铜两县试行推广,产量较高,品质较好,颇受欢迎。次年,徐州农场与萧县县政府合作,选定棉区,植棉面积达2万多亩。并在棉产区组织棉花产销合作社,设立轧花打包厂,实行自产、自轧、自运、自销。这时期,尹聘三出任徐州棉花产销合作社联合社总负责人,全国棉产改进处徐州植棉区主任。徐州解放后,尹聘三任徐州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951年被选为徐州市人民政府委员,仍任徐州农场场长。
尹聘三先后任徐州农场场长20余年,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农业科技人员。对家乡的农业发展十分关注,在他具体指导和亲切扶持下,早在民国25年全县已建立陶楼、坡里、黄口、郝集、赵庄、张庄等7个棉花产销合作社,种植美棉8万亩。民国36年,全县已有梅村乡的王庄、孤山乡的费村等6个繁育“438”小麦良种的试验点,共种植2865亩,每亩配发硝酸铵20斤,对萧县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6年尹聘三咳喘病重,因服错药物而不幸在徐州逝世。
冬岭
冬岭法师(1882——1966),本县宗教界爱国人士,皇藏峪瑞云寺方丈。
冬岭出生在山东城)刘姓贫苦人家,周岁时随父母逃荒要饭到安徽省灵璧县尹集村落户。8岁时父母为生活所迫,把他捨到三官庙为僧,法名本秀,后改冬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南京宝华山受戒。光绪三十四年任萧县关帝庙当家。宣统二年(1910)任萧县皇藏峪瑞云寺方丈、萧县佛教会会长。民国15年(1926),萧县六、七、八各区纷纷要求提充庙产办学。冬岭即召开佛教会,决定由全县各庙出款,在萧县城南门火神庙办一佛教会小学,不收学费,培养贫民子女。次年,淮北大旱,赤地千里,禾苗无收,灾民流离失所,逃流要饭的人不计其数。冬岭召集寺内大小推事、僧俗人等,相约寺内节衣缩食,改食稀饭,将节余的粮食,救济附近的灾民;并开放山禁,任灾民上山打柴,以度荒年,附近村民集资勒石以志不忘。民国19年至25年,冬岭奉师命朝拜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嵋山等佛教圣地,参访高僧,探讨佛教经典,先后任杭州海潮寺首座、上海清凉寺西堂、徐州云龙山戒期教授、南京古林寺左僚等职。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冬岭回到瑞云寺。次年萧县、徐州相继失守,孙象涵率领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十八大队,在皇藏峪一带活动。冬岭坚决支持抗日游击队,派人送去小麦10石,柴草7000斤。后许西连、冯蕴言等成立萧东办事处,在皇藏地区活动。冬岭派人招待100人以内的过往抗日游击队的食宿,给抗日活动以有力的支持。
民国28年后,冬岭应邀任北京广济寺尊证、拈花寺尊证,西山八大处灵光寺首座兼腾进小学教师等职。33年,冬岭回到瑞云寺,因日军经常到皇藏一带扫荡,他在拐山、夹沟等处躲避,37年,冬岭应邀至济南,任净居寺法会首座。
建国后,冬岭从济南回到灵璧县三官庙,受到人民政府多方照顾。抗美援朝时他积极响应中国佛教会的号召,捐款捐粮,购买“中国佛教号”飞机。1952年土地改革时,人民政府分给他五亩半土地,和徒孙一起过自耕自种生活。1958年,冬岭先后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华东五省一市和在安徽省九华山召开的佛教整风运动座谈会,学习中共八大有关文件。他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团结宗教界人士起了积极作用。
1960年,冬岭回瑞云寺任方丈。他团结佛教信徒,遵守人民政府法令,在保护山林古迹,庙宇文物、编写文史资料方面,作出了有益贡献。“文化大革命”中,皖北旅游圣地——皇藏峪瑞云寺的古碑诗文等文物,被破坏殆尽,无法辨认。唯有冬岭工笔抄录的两万三千多字的《瑞云寺建始碑文,名人游记、诗、历代和尚略历》,及他历次向中共萧县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写的工作报告、皇藏峪瑞云寺之起源命名,以及历代和尚绿化造林、建筑寺院的略写等资料,尚可资寻查参考。1966年8月17日,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迫害致死。中共萧县县委统战部于1980年元月27日给冬岭法师恢复名誉。
孟雨

孟雨(1894——1967),原名孟宪鼎,号棱崖,本县丁里区永堌镇疃里村人。6岁起,先后在本村和卯山、葛塘等地读私塾。后考入省立南京第一农业学校。民国8年(1919)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功,被学校开除。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在小叔孟昭范及同乡会的帮助下,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巴黎的农业实习学校、农具厂、汽车制造厂、凡尔赛苗圃场等处半工半读。14年考入巴黎大学理科。16年,参加了王会元领导的华工总会工作。20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旅欧支部主办的刊物《祖国抗日情报》社做宣传工作,21年,到巴黎巴斯德学院霉菌室任技术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节假日里,经常深入到华工和留法学生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介绍国内从命斗争形势。留法学生钱三强、李风白等人,经孟雨介绍在巴黎加入中同共产党。
民国34年,邓发代表解放区职工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工会代表大会时,秘密重建中共巴黎支部,袁宝华和孟雨分别任正、副书记。次年,在孟雨领导下,由方墉主持出版了《华侨时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同年底,全国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中共巴黎支部为声援这一运动,组织旅法华侨国内和平促进会。主办刊物《和平呼声》,孟雨为之到处奔走,筹集资金。这一爱国行动,得到了驻法使馆参事孟鞠如的暗中资助。孟鞠如是由巴黎东方饭店老板王宋义介绍同孟雨认识的。民国36年,刘宁一、陈家康、区棠亮等人先后几次到过巴黎,他们的护照居留证,都是孟雨通过孟鞠如、钱能欣等关系办理的。这一年里,刘宁一、孟雨和孟鞠如、钱能欣先后进行了三次谈话,从国内政治、军事形势,谈到革命发展和个人的前途,促进了孟鞠如、钱能欣向人民的立场转变。孟雨又向他二人介绍了马克思经典著作和《群众》、《中国文摘》等进步书刊,同他们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同年秋,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孟雨时常将国内胜利消息传到驻法使馆,鼓舞使馆人员向革命靠拢。民国38年8月,驻法使馆人员已三个月没领到薪水。孟雨同意孟鞠如提出发起“索薪运动”的建议。以孟鞠如、钱能欣等几位进步人士为骨干,联络其他驻法机构人士向大使施加压力。同年9月,孟鞠如、钱能欣、凌其翰等十余人在使馆内秘密讨论了起义宣言稿。孟雨与国内联系并征得同意,于同年10月10日,在旅法华工总会(位于比映古)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上,孟鞠如等人宣布起义,成为国民党驻外使馆人员起义的先声,在国民党驻各国使馆和驻外机构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年底,孟雨回到阔别三十年的祖国。
孟雨回国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长。1950年2月,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的联络部长兼秘书。他多次随同我国代表团、艺术团体出席国际会议和进行友好访问。
1953年5月,孟雨调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后兼任卫生部学习苏联法规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生物制品委员会副主任。孟还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和第三届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后,孟雨患了胃癌、肺炎、巴特金斯病,步履艰难,仍坚持率北京生物制品钻研究所学习代表团,到兰州、武汉、上海等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经验。此时病情已恶化,不能到办公室,他还在家里召集会议,1967年9月16日病故于北京友谊医院。
路少棠

路少棠(1904——1967),原名路继先,原籍江苏省铜山县河桥乡赵台子村。9岁时,随全家逃荒到本县杨楼镇朱汪乡路套村定居。家里省吃俭用,送他入私塾读书,后入郝集小学。民国14年(1925)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同年,因家乡遇旱灾而辍学,回本村小学教书。1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发动群众组织路套农民协会。不久发展路涤生(永铮)、朱玉珂(玉林)入党,建立了路套党支部,他任支部书记。次年4月,发动路套农民协会会员,开展打击地主杨学勤的斗争。事发后,国民党县政府派军警包围路套小学,在老师和学生的掩护下,脱险到凤阳县英国人办的门台子烟厂做苦工。不久,因参加工人罢工,被迫离开烟厂,到徐州找到中共徐海蚌特委宣传部长陈履真,奉派去沛县以孟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任中共沛县县委委员。
民国19年春荒,不少贫苦农民断炊。他秘密串通群众,组织三十多个穷苦农民抢了附近宋庄耿姓地主家的粮食。在迎接“红五月”中,路少棠等人把传单贴到徐州至沛县公路边电线杆上。他在孟桥小学的活动,引起敌人注意,同年9月,转移到沛县城西王楼小学任教。这里的校长和一些老师多是共产党员,周围群众基础也较好,他一连开了两次群众会,揭露地主剥削压迫农民的罪行,组织收割队、运输队、保卫队,同地主进行斗争。国民党沛县政府发觉了他们的行动,派人在王楼小学搜去了腊纸、钢板和一些革命书籍,遂以政治嫌疑犯的罪名逮浦路少棠等人。在狱中,有个叫张新亭(光中)的,原是沛县中学校长,因对腐败的国民党沛县政府不满,向蒋介石写信告发沛县县长而被捕入狱。路少棠见他耿直,同他接近,讲些革命道理,使其政治觉悟提高很快。不久,在狱中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张曾任徐州市市长,中共江苏省常委,省高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他还发动难友进行改善伙食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后因无确凿证据,蹲了18个月的监狱,被取保释放。
民国22年3月路少棠出狱,正是白色恐怖之时,革命处于低潮。他返回路套,联络失散的共产党员,恢复了中共路套党支部,他任支部书记。这是萧县中共组织经破坏后最先恢复的一个支部。后又在杨庄、和尚庄建立了两个支部,到25年,已发展党员五十多人。民国26年底,王雪琴就任县长,路少棠任四区区长(此时全县为五个区),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组织训练抗日积极分子。民国28年5月,他任中共萧铜县委书记。同年秋,为了破击日军的交通运输,他发动群众与游击队配合,在一夜之间破击了郝寨至李庄之间50多公里的陇海铁路。30年6月,任中共萧东临时县委(次年改为中共萧铜县委)统战部长,对日伪人员做了大量的教育、争取工作。争取桃山东泉口的5名日本士兵,为抗日部队代购药品及其他军用物资,给抗日人员过往铁路提供方便。34年9月,曹村据点日军拒降。他派人配合部队侦察员,查清敌人的军事设施,一举攻克该据点。
民国3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8月,路少棠随部队北撤到河北省,在中共冀豫边区党委领导下工作。38年初,他返回萧铜边区,虽身患肺病,体质衰弱,但仍在中共萧铜县委组织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同年5月,任中共萧县县委委员,养病在家。也从不忘记党的工作,病情稍有好转,即给各级干部做报告,宣讲革命斗争史。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以老干部自居。1960年以后,曾任蚌埠涂山林校党支部书记,宿县专员公署副专员、地委统战部长,安徽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7年11月30日,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极左路线残酷迫害致死。
王子舆
王子舆(1891——1968),名兴銮,本县郝集人。青少年时代,随父在家识字、读书、种田。辛亥革命后始入私塾攻读四书五经。民国4年(1915)任塾师。在任塾师近二年时间里,受新思潮影响,授课之余,刻苦自学小学算术、博物、史地诸课程。民国6年弃教就读于铜山县第二高等小学,逾二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3年毕业后受聘为萧县县立第三小学(原为第三高等小学)教师。15年初,县立第三小学与郝集寨内第一国民小学合并,改名萧县县立郝集小学,任教导主任。17年秋出任校长。19年郝集小学升格为中心小学,继任校长,兼理萧县第七区教委。27年5月,萧县沦陷,郝集、杨楼一带为日伪据点。王子舆率子侄及部分师生转移乡间办学,一方面通过关系多方保护郝集小学校舍、设备不受损失;另一方面在乡村开设简易印刷厂,自编自印抗日教材,供在乡间的郝集小学和学区内各乡村初级小学学生学习。32年春,在日伪追捕下被迫谐同部分教师离开家乡,辗转到太和县,在国立二十一中学任职。34年8月日本投降,王子舆即遄返家乡,接收整顿郝集小学。迨36年夏,郝集小学一切就绪并恢复旧观后,方才以年老力衰坚辞校长职务,转任徐西中学总务主任。新中国建立后,奉命调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1960年随长子举家迁居宿县,1968年病故,享年78岁。
王子舆为本县教育界知名人士,谦和诚恳,诲人不倦。他自任郝集第三小学教职,特别是出任郝集小学校长以来,前后20余年,为建立郝集小学淳朴好学之学风竭尽心力,其任期之长、建树之大、贡献之多,为历任校长之冠;无论学校规模和设备,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升学率,均居全县前列,堪与萧县实小媲美。
王子舆治校严谨,极重人才之培养。凡家贫而勤奋读书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均爱护备至,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思想进步倾向革命的师生,倍加关切,与之暗通消息,如遭迫害,则多方设法俺护、救援。郝集小学毕业生冯甦、李乐智、萧新亭、朱言贞等烈士,无一不是在其教导、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后经深造而成为知名学者和艺术家的王肇民、单树模、鲁传鼎、吴宏中、路旭、刘则刚等教授、副教授和放射科专家刘则理等,无不是在青少年时代受其殷殷教侮而奋发好学的结果。
王子舆治校以身作则,无论寒冬盛夏,晨起即到学校,入夜方才回家。历来没有节、假、星期日。平日公余,或协助教师处理课务,维持学校秩序;或协助工友打扫校园,整理花本;或手持工具出入各教室寝室,修理课桌椅凳,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为全校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因公外出开会,或到学区内各乡初级小学视导,历来都是自带干粮,安步当车,从来未多花费学校一分公款。他克己奉公,一丝不苟的精神、作风,至今仍在郝集小学流传,并作为师生治校、治学的楷模。
韩安民

韩安民(1899——1972),女,本县淮海区崔口乡张塘村人。她8岁跟随父母讨饭,16岁嫁给张塘村贫苦农民王兆本,生有6个孩子,挣扎在生死线上。
民国33年(1944),新四军四师西进,韩安民积极参加民众抗日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本村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她经常以自身经历的苦难和学到的革命道理,宣传教育群众。丈夫王兆本在她劝导下参加了抗日斗争。同年9月,王兆本被捕牺牲。她顶住沉重的打击,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更加积极地为革命工作。
民国35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中共大批军政人员转移到豫东,很多留下坚持斗争的同志惨遭杀害。一天,乡妇联主任到韩安民家传达任务,正遇敌军进村搜查,她临危不惧,机智地把乡妇联主任打扮成一个孝子送出村外脱险。敌人了解真相后,便到处搜捕她。她一连几天隐蔽在芦苇坑里,脱险后把五个孩子交给母亲,自己带着一个最小的孩子作掩护,在永城、濉溪、黄口一带为革命做通讯联络工作。淮海战役开始后,她回村做支前工作。解放初期,许多贫苦农民和烈军属缺乏人力畜力,无法耕种土地,她发动全村300多名妇女拉犁,耕种了150多亩土地。1950年,在毛河工地上,她和男劳力一样赤足下水,挑筐抬土,被评为治河模范。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她发动群众帮助公安机关逮捕了3个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一个反革命分子企图逃脱人民法网,以60万元人民币(旧币)妄图买通韩安民把他放走,她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将其逮捕归案。
从1951年到1958年,全县召开五次优抚先进分子代表大会,韩安民均当选为代表,并三次被选为出席省先代会代表。1959年,她出席了全国优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60年以后,因年老体弱在家休养,1972年病故。
王可风

王可风(1911——1975),原名王继尧,本县祖楼区徐双楼乡王桃园村人。出生于耕读之家,6岁随师启蒙,后入王寨小学、萧县师范、徐州中学高级师范科读书。自民国22年(1933)8月,曾在朔里、王寨等小学任教。抗战开始后他投笔从戎,受训于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办的)潢川青年军团。萧县沦陷后,他从青年军团返回故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历任萧县抗日民主政府三区区长、人民救国会宣传部长、县政府教育科长、萧县《实报》社社长。此时,他在党的领导下,尽力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全县中小学一时蔚然兴起。他依靠热心教育事业的当地教育工作者自编教材,石印书刊,在文化教育素育基础的萧县,吸收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又培养了一批青少年学生,为革命增添了力量。
民国30年5月,中共豫皖苏边区军事斗争失利,新四军四师奉命东撤。王可风同许西连等经上级批准,留在皇藏山区坚持游击战争。在敌伪和国民党夹缝里开展活动,处境维艰,但他仍不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随着武装力量的壮大,先后在四个区办起几十所初级小学,六所高级小学、一所瞻凤中学,入学学生四五千人。他以教育科长之职兼任赡凤中学教师,不辍为革命培养人才之志。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军向解放区进攻,王可风随部队转战陇海铁路北。不久,调到太行山区晋冀鲁豫北方大学图书馆工作。他认真钻研图书馆学,编制了一套图书管理表册,使图书管理工作逐渐系统化科学化。他根据学校的决定,到晋南各地,历时三个月搜集大批图书,解决了学校教学工作中资料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图书馆工作时,他开始注意专门化知识的学习,注重搜集整理史料。撰写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变迁》,以及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的《天堂呢?地狱呢?》等文章。民国36年7月,调任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研究员,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他编写了《抗日战争史讲稿》,并在财经学院讲授,还同研究室的同事一起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编写初中课本《中国近代史》的任务,此后开始了中国近代史的系统研究工作。
民国38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王可风在华北大学正定分校兼任中国近代革命史教员。1950年初,华北大学改建为中国人民大学,他任历史研究室研究员、教员,同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奉派到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编委会参加注释工作。年底,他遵照中共中央和政务院的指示,受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委派,前往南京接收国民政府中央机关的历史档案,筹建南京史料整理处。1951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成立,王可风任主任。为把散在各地的民国档案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他不辞劳苦,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到1953年,基本上化国民党逃离大陆时沿途散失的档案资料集中到南京。他依靠热心于档案资料工作的同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浩如烟海而庞杂零乱时档案进行了初步整理、立卷、编目,及时提供利用。南京史料整理处遂成为集中保存民国历史档案的中心。在整理档案中,他十分注意研究工作,把带规律性的问题,认真加以总结,将之上升为理论。1955年,他主编的《历史档案整理方法》一书,摒弃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整理历史档案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档案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贡献。
1956年,为配合中央政治研究室编写中共党史,并适应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他主持编辑了《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中国现代政治史大事月表》,以及七十多个专题档案资料,共四千多万字,同时总结了史料编辑经验。1960年他撰写了《关于整理档案史料的方法和问题》、《史料学是一门科学》,并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史料学》课程,开拓了档案史料编纂学的新领域。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建设档案馆的经验,并高瞻远瞩,主持制定了宏伟的远景规划。1964年春,南京史料整理处改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王可风任副馆长。
王可风在南京工作期间,还参加地方党政工作,曾当选为中共江苏第三、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政协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南京市第一至第六届人大代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可风主持开创的历史档案馆事业被全盘否定。他经受了残酷的“迫害”,人身失去了自由。但仍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相信中国的档案科学事业一定会发展,1969年4月,他被下放到“江苏省五七干校”,1970年1月,患有多年高血压、心脏病的王可风及其全家被放逐到句容县大茅山的东进林场落户。
王可风投身革命几十年,在革命战争年代忘我工作,解放后矢志治学,从投笔从戎到著书立说,大半生躬身于党的事业,在“四人帮”的迫害下,不幸于1975年3月4日,在江苏山乡里停止了呼吸,时年六十四岁。
李明扬

李明扬(1891——1978),字思广,号敏来,逊吾,曾名李健。本县淮海区石林镇李石林村人。家资殷实,幼入乡塾读书,清光绪三十年(1904)入萧县龙城小学堂,后入徐州师范学校简易科、南京江苏陆军小学、陆军第四中学就读。卒业后投效孙中山门下,参加中国同盟会。因受清政府迫害,于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离开南京,赴鄂投军,被派往九江海军部队当见习。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在安徽都督李烈钧部任参谋,后任总部直属机关炮大队长。陆军步兵第十团团长兼湖口要塞司令。民国2年(1913),随同李烈钧在湖口首举讨袁之旗。失败后,即赴日本入大森浩然学社学习军事,3年冬,又前往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研究军事,这时认识了在柏林大学学习的朱德。4年底,应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电召,回广西挂林,任总部少将高级参谋,后兼警卫团团长,9年任赣军第一梯团司令,出师北援湖南,率领数千人直抵衡阳,绕道抄北洋军阀湖南督军张敬尧的后路,痛歼张军两个师。继而广东告急,应孙中山电召,回师援粤,挽救危局。不久擢任建国赣军司令。
在北伐时期,李明扬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副师长兼二十六团团长,由中路从广东北伐,取湖南,攻江西,克复南昌后,任东路军先遣司令官,由浙江直入上海。民国16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明扬掩护和帮助一些中国共产党党员脱险。由于李在北伐中屡建战功,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军副军长,晋级陆军中将官阶。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合,调动频繁,先后在海州、杭州、蚌埠以及河南与湖北段的平汉铁路沿线等地驻防。19年又调往镇江,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21年被免职在上海闲居。
“七·七”抗战发开始,李明扬应李宗仁之邀任第五战区游山总指挥兼江苏省政府委员、江苏第九行政区(徐州)督察专员,徐州防空司令兼苏北第二、第四游击区总指挥官。他赞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徐州沦陷后,他赴苏北泰州任鲁苏皖游击总指挥。28年初,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为了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派挺进纵队攻占扬中、大桥等地。江苏省政府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命令李明扬出兵“讨伐”,他按兵不动。陈毅采取“抗敌、联李、孤顽”的方针。三进泰州。李明扬第一次见到陈毅后说:“这位陈司令谈吐直爽,一身正气,似可信托”。他派人慰问新四军伤病员,并恳请新四军助运弹药。陈毅二进泰州,带了毛泽东、朱德给李明扬的信,希望他以民族利益为重,与新四军团结抗战。李明扬感动他说:“我在这里打坍了,到延安去,玉阶(朱德字)会招待我的。”并请陈毅给他的教导队训话。事后回拜陈毅,请新四军派政治干部帮助开办政工人员训练班。陈毅三进泰州时,他隆重款待,借路让新四军东进。29年7月底,新四军占领黄桥,争取了朱履先、韩国钧有威望的人士参与政权建设。韩德勤如坐针毡。调集三万余兵力,分三路围攻仅有五千多人四千多支枪的新四军,密令李配合西路军夹击陈毅。此时,陈毅从江南调来两个主力营增援防务,通过李明扬防区,李为了应付韩德勤,按照双方约定,命令部队朝天放枪,并“攻击前进”五华里,礼送出境。黄桥战役结束后,陈毅为答谢李明扬的严守中立,将战利品数十挺轻重机枪赠给他。李明扬贯通经史,善理军旅,威威乎有古来大将风度,对陈毅文才武略甚为钦佩,遂结成开诚合作的友军。
民国32年底,李明扬先后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长江下游挺进军总司令兼江苏特别行政区主任,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淮南行署主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后,他离开军界,在上海扬子木材厂任董事长。
民国38年春,蒋介石隐退,李宗仁代总统职。是年夏,李明扬应召为总统府国策顾问。他热切盼望当局能以民心为依归,停止内战,以免生灵涂炭。后奉李宗仁之命,赴苏北就近与解放军商谈和平事宜。过江后,先到扬州见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粟裕,又到淮阴第三野战军司令部见到了陈毅司令员,陈毅立即电告毛泽东主席,毛泽东回电说:“欢迎李明扬,来我处亦可,留在你那里也可。”李明扬见和平无望,终于起义。9月,他赴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协江苏省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兼农林厅长,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关心台湾回归祖国,并为此竭尽全力。
1978年11月,李明扬突发脑血栓症住进医院,因年事已高,治疗无效,于11月17日病逝。
朱玉林

朱玉林(1904——1975),原名朱玉珂,本县新庄区李集乡朱小楼人,自幼读书,高小毕业。民国17年(1928)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发动农民向土豪作斗争。次年春,在郝集、朱小楼等地组织农民协会。18年春在国民党清党时被捕。后押至镇江,以政治嫌疑犯的罪名判刑三年。出狱后,全县共产党组织已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处于低潮,他积极寻找党组织,把失散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恢复了中共朱小楼支部。
民国26年,朱玉林任四区(黄口)区员。萧县沦陷后,他把四区区队40多名队员拉到萧铜边境,建立抗日游击队。29年初他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编入萧县独立团六营,他任营教导员。次年4月,随新四军四师东撤至津浦路东。5月,奉命返回萧县,任中共萧东临时县委(次年春改为中共萧铜县委)书记,同在萧东坚持抗日的许西连等人密切合作,领导萧东的抗日斗争,先后建立九、十区抗日政权。31年9月,朱玉林不幸被驻徐日军捕去。但始终未暴露身份,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被调往淮北区党委党训班学习。33年,任中共萧县县委副书记。
民国36年元旦,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召开回师东进的誓师大会,成立了豫皖苏第三地委,朱玉林任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1月,地委任命他为中共萧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县大队大队长,集党政军于一身,随陈毅、粟裕大军东进。在军分区第五团的支持下打回萧县,很快建立起王寨、石林、朔里、大屯、黄口、红庙等地的区、乡政权。萧县人民几经国民党军的蹂躏,热切盼望解放军到来,纷纷要求参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县大队由一个排发展到5个连,扩大到600余人,控制了萧西大部地区,37年淮海战役爆发,萧县民主政府成立支前指挥部,他任政委。组织全县13000多民兵支援前线,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朱玉林在长达20年的刊间内,参与和领导萧县的革命斗争,直至解放,继续领导全县经济恢复工作。1951年调任中共宿县地委农委书记、农会主任,后任宿县专署副专员、专员,国家纺织工业部检察局第一副局长,湖南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湖南省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湖南省监委派驻省商业厅监察组组长等职。1971年5月离休后住在宿城,1975年12月22日病逝。
许西连

许西连(1905——1979),本县丁里区丁里镇许堂村人,出身贫苦。父亲当雇工,母亲纺花织布,生活常靠外祖母接济。9岁时在外祖母家上私塾,16岁考入萧县第一高等小学,后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停课。他组织几位同学到萧县白庄、永堌、朔里、萧城等处动员学生参加抗日运动。并配合萧县师范学生召开县城的学生大会,举行游行示威。次年春,七师毕业生要求外出参观被拒绝,激起学生公愤,掀起全校风潮。学校当局借用军队镇压,逮捕学生运动领导人,全班48名学生被开除46名。许西连被开除后,受聘于萧县实验小学,任教务主任。24年又考入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学习政教合一的乡村建设知识。次年回县,任梅村实验乡乡长,并被萧县师范聘请为三年级乡村教育教师。他试办乡学、民校、青年训练班,失学儿童识字班,另外还办了医疗站、种猪配种站、合作社等。半年后,调任县政府合作指导员。
“七·七”事变后,王雪琴出任萧县县长,实行国共合作。许西连以非党人士的身份任一区区长(当时全县为五个区)。他动员群众抗日,组织联庄会武装,改造部分乡政权,稳定了抗日情绪。萧县沦陷,地方汉奸勾结日本侵略军组织维持会。他联合李忠道等攻打县城,任攻城总指挥,把维持会赶出县城。萧县抗日政府成立,他任行政科长、代理县长。民国30年5月,县政府随新四军四师撤向津浦路以东。许西连经县长纵翰民同意,与冯蕴言、王可风等留在萧东皇藏山区发动群众坚持抗日,成立了萧东办事处(后改为萧铜办事处),他任主任。次年冬,萧东的抗日武装已由原来的数十人发展到三个营,成立了抗日总队,他任总队长。33年5月,成立萧宿铜灵县,他任县长。同年8月,新四军四师西进,首战小朱庄告捷,恢复了路西广大地区。11月下旬萧铜分建,他带须三分之二的干部回到萧县,重建萧县抗日民主政权,他任县长兼总队总队长,组建了区乡政权,扩大了武装力量。日本投降后,日伪军拒绝向抗日民主政权投降,他指挥县总队配合主力部队,将曲里铺、陶搂、孤山、萧城等10余处据点迅速拔除。35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为了便于开展游击战争,将萧、永两县政权和武装力量合并成立第一办事处和第一支队,他任办事处主任兼支队长。次年底,部队到鹿邑一带集结,成立豫皖苏行署,分三个专署,他任第三专署专员。在军区部队支持下,很快打开了局面,恢复12个县政权。
淮海战役开始,第三专署支前任务繁重,成立支前指挥部,他任副指挥,负责双堆集和陈官庄两个战场的供应工作,他全力以赴,确保各项物资供应。淮海战役胜利后,他同王光宇、冯蕴言一起去徐州,找到粟裕将军,动员部队捐助战后救济物资。民国38年初,经三地委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调往河南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农林部秘书主任。同年底,任河南省政府农业厅副厅长、厅长。他根据河南农业生产情况,吸收并培养1000多名技术干部,先后建立了十几个专业性的机构,大力推广小麦、棉花、水稻、红芋、谷子等作物的优良品种及农业新技术。还重点治理了黄泛区的颖河、双自河,营造了豫东防护林。1955年春,任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农林水利办公室副主任,次年调任河南农学院院长。许西连从同情革命到参加革命,直至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不计名利,经历了40多年的革命生涯,从弃教而又归教。在“文化大革命”中,立场坚定不动摇。粉碎“四人帮”后,任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河南省常务委员,河南省直属机关老干部休养所党组副书记。1979年4月26日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在郑州病逝。骨灰安放在萧县革命烈士陵园。
彭笑千

彭笑千(1897——1980),原名彭其汶,字效骞,本县杨楼镇吕里村人。幼读私塾,民国3年(1914)后,在本地新华小学、龙城高等小学读书。11年人萧县甲等师范,毕业后任郝集小学教员、校长,治校有方。14年在萧县教育会先后任文书、会计。16年以后曾任萧县款产处主任,萧县、铜山、如皋县财政科长、松江专署行政科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松江沦陷,他辗转返回家乡。
民国26年冬,日军已进攻到台儿庄以北,徐州、萧县等地人心惶惶,国民党地方官员纷纷逃跑,王雪琴于危难之时接任县长,彭笑千出任秘书。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他反对弃地逃跑,主张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他认为国民党腐败无能,要进行游击战争,一定要和共产党人精诚合作。次年5月,徐州、萧县相继沦陷,县长王雪琴殉国。彭笑千在黑夜转移中,脚骨跌伤,无法行走,但他骑着毛驴坚持参加活动,积极参与组织抗日游击队,在艰难困苦中和大家一起开展抗日工作。8月,县政权建立,彭代理县长。同年10月,全县各界人士在大演武召开会议,正式推选彭笑千为县长,组织成县政委员会。
民国28年,萧县抗战工作轰轰烈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阶层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共同抗日。群众有了比较充分的发动,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普遍建立。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县常备队发展到六个营,连同其他武装,发展了上万人的武装部队,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支持这支庞大的武装部队和其他抗日工作人员的物质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彭笑千领导的县政委员会精打细算,统筹规划,靠全县人民的热诚和支持,在土地关系未变的情况下,实行合理负担,征收累进公粮、棉布,发行萧县抗日流通券,支持全县抗日斗争,供应主力部队,有时还能支援邻县。人民支持彭笑千,日伪汉奸对他恨之入骨,焚烧他家的房子,逮捕了他的儿子和亲属,对他进行要挟,但他毫不动摇,毅然答复:“你们可以对我的家属作任何处置,但决不能动摇我的抗日意志。”
民国29年初,彭笑千辞职离开萧县去后方。10月,他返回豫皖苏边区,任联防委员会民政处长,亲自把两个儿子送到抗日军政大学。次年6月,新四军四师撤往津浦路以东,彭笑千回到萧县,转入地下作抗日动员工作。半年后,被刘瑞岐部送到临泉县汤恩伯总部扣押,经同乡好友营救始免于难。33年元月回到萧县。中共苏皖边区党组织派他去吴信元部进行策反工作。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在同年新四军四师四进时,该部武装起义,配合四师迅速收复了豫皖苏边区。豫皖苏二专署(后改为八专署)成立,他任专员。
民国35年彭笑千任豫皖苏行政公署副主任。国民党新五军对解放区大举进犯,主力和大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分别撤往豫东、华北地区。彭笑千积极组织被冲散的党政工作人员和留下的小股部队,在商、亳、鹿、柘地区坚持战斗。1949年解放军胜利南下,他留在河南,历任中原人民政府委员、农业厅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农林部长、财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任农业部土地利用总局局长。1955年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河内省政府副省长兼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敢于说真活,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59年因反对浮夸风遭到严重打击。他为人正派,平易近人,关心群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团结党内外干部、群众。他生活俭朴,从不搞特殊化。
“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彭笑千的冤案于1978年昭雪。1979年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1980年元月27日在郑州病逝。
董正钧
董正钧(1917——1980),本县杨楼镇董楼村人。民国30年(1941)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大半生时间在西北各省从事农业经济学和经济植物的研究工作。他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抓住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课题,开展大胆顽强细致的科学研究。他是我国罗布麻研究的奠基者、创始人。1952年,他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现这一野生经济植物,即以产地定名为“罗布麻”。1957年,他到中国科学院任副研究员以后,就一直从事和领导罗布麻研究工作,曾任兰州罗布麻研究室主任,出版《罗布麻》等专著两本,发表论文几十篇。他在对罗布麻系统研究的同时,精心培养了一批研究骨干,为我国进一步研究罗布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遣送回家,在董楼过着半监牢的生活,仍不改初衷,自费进行罗布麻解烟毒的动物试验,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文化大革命”后,他为之呕心沥血20余年的罗布麻,已开始大量利用,罗布麻布、罗布麻药、罗布麻无(低)毒香烟,已生产上市。他的成果,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罗布麻科教影片,已发行到海外。电台、报刊曾多次报道罗布麻研究的消息,美、英、苏、澳等国的科技人员,曾先后在著作中引用我国罗布麻研究资料。
粉碎“四人帮”之后,董正钧到安徽大学任教,为安大副研究员、安徽省植物学会副会长。他在继续研究罗布麻的基础上,写出了《关于安徽省研究利用与发展罗布麻的意见》及《新发现罗布麻有解毒的性能及研制罗布麻无毒香烟的初步试验》(发表于《安徽大学学报》1979年第二期),并向中共安徽省委写了《关于罗布麻研究工作的意见》的专题报告。对安徽省罗布麻的研究利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直至临终前,他还在写《向南京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提供罗布麻的研究建议》,不幸于1980年1月25日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在合肥逝世。
毛延明
毛延明(1901—1981)字耀南,本县王典镇毛营子村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他8岁入私塾读书,后就读于铜山县一高小、铜山师范。民国10年(1912)毕业后,在本村小学任校长,一年后丢下教鞭,随父毛振东在徐州、南京等地学医。19年单独开业,先后在毛营子、王寨、萧城、徐州等地开诊所,其间曾随神针段六(段训祯)学习针灸3年。1951年4月,到萧县龙城区卫生所工作。1955年秋,调到萧县人民医院。曾任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医务副主任、省政协委员,萧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萧县科普协会副主任等职。1981年6月去世。
毛延明对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等均有独到见解,尤以内科、妇科见长,对虚痨病、男子不育症、肝硬化腹水、伤寒、破伤风、妇科的调经、崩漏、带下症及产后诸病的治疗,经验极为丰富。
肝硬化腹水病被称为绝症,死亡率很高,但毛延明对治疗此病却有独到之处。他认为,只要辨症准确,用药得当,攻补适宜,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曾先后有30多名肝硬化腹水患者,经他治愈10多年后,身体仍健康无恙。他在治疗时嘱咐病人:重调养,食低盐,厚衣衾,断妄想,禁愤怒,绝房事,戒辛酒。
1963年6月,毛延明根据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辑成《类症医案》一书,内容包括75种疾病的426个医案,书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焚毁。
单子厚

单子厚(1894——1981),又名履培,本县淮海区张庄寨镇邝庄人,幼承家教,后入南海、大屯私塾、萧县西园蒙养学堂、萧县第一高等小学、萧县甲等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先后在大屯、王寨小学、袁圩补习班、苏州补习班、萧县补习班、永城中学、太和国立二十一中学、建设中学任教员,建国后在大屯区张塘完全小学、萧县龙城中学、萧县师范、萧县一初中任教员。
单子厚从事教育工作近五十年,素以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闻名。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总是反复钻研教材,以使学生易于领悟为要。他既教书又教人,经常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无论严寒酷暑,他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督促学生刻苦勤学。自己从不因私事缺课,偶有小病,仍坚持授课,他一生勤奋好学,力求精进,69岁时仍参加合肥师范学院函授学习,苦学强记,从未稍懈。退休后直到病逝,都自订《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参考消息》三份报纸,看书阅报练字从未有一天间断。
单子厚教育学生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自己亦身体力行。抗美援朝刚开始,他支持次女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减少她的后顾之忧,给她扶养年仅两岁的孩子。1965年,长女唯一的遗腹子在医学院刚毕业,要求参军抗美援越,他极力支持。外孙奔赴前线后,他对长女说:“孩子有志报国,是你教子有方,应感到心安理得”。单子厚平时节衣缩食,但见到贫苦急难的亲邻,总是解囊相助,馈赠衣物钱粮。对待国家和集体的困难,更不遗余力。1955年,他把80元余款捐赠给高级社;1963年的大水灾时,他捐款100元;1975年,又赠150元资助生产队购买小型农具。“文化大革命”后,他还多次用自己的退休费买图书和教具,赠送给萧县实验小学。
单子厚一生勤奋,成绩卓著,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为萧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萧县第三、四、五、六届县人大代表。
单子厚1965年退休,1981年11月15日因脑血管栓塞病逝。病逝前一再嘱咐家人,死后只能办三两桌酒席招待帮忙人,不许收任何人的礼,也不许向领导申请补助。
张庆林

张庆林(1911——1982),原名陈怀玉。本县马井区郝庄乡陈坡村人。他于民国14年(1925)在郝集小学毕业,考入徐州一个由教会办的中学。16年北伐军进抵徐州,张庆林受新思潮影响,经常从徐州带回进步书籍报刊,在亲友中传播,并上集市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不久,他离开了教会学校,投奔刘亚民任校长、革命气氛很浓的萧师。17年参加共青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次年,萧县党组织遭到破坏,他转入南京“五卅”中学。稍后,萧师毕业的耿兴义、李忠道参加南下参观团回来时,途经南京,托他存放一些进步书籍。他刚把书籍带进学生宿舍就被逮捕,判刑一年,关押在苏州监狱。19年出狱后,在上海沪西区做工运工作,8月任中共扬州中心县委书记。
民国25年,他与路继先等在本县陇海路北积极恢复建立党组织,动员组织群众,建立农民救国会,为革命积聚力量。26年8月,他受党组织委派,到陇海路南李酒店找到李忠道,为李接上组织关系,并开展路南抗日动员工作。
民国27年5月,萧县沦陷。6月中旬,他受命护送郭影秋到微山湖西开展抗日工作。此后,以郭影秋的代表、湖西区特委政治联络员的身份,在萧县引荐耿蕴斋、孟振声部去湖西整训,编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第十五、十六大队,帮助制定打萧城金啸虎宣抚班和黄庙日军据点的作战方案。“智取黄庙”后,震动很大,日军寻求报复,残酷杀害了陈坡村30多名群众,他悲痛万分,遂改名张庆林到鲁南开辟抗日根据地。
民国28年,受命担任中共鱼台县委组织部长、书记,31年任沛滕边区中心县委书记,后任鲁南一地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书记,兼任临城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他深入农村,深入渔民群众,发展壮大微山湖水上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并开展国民党上层人员争取工作,以及敌伪分化工作,使敌人完全孤立在据点之内,建立、保持新四军和山东通往延安的交通干道,曾安全护送过刘少奇、陈毅、陈光、朱瑞等领导人,完成重要的战略交通任务。
解放战争期间,他任鲁南一地委的副书记,在国民党军向山东发动重点进攻时,主力部队和领导机关全部转移,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他和少数同志留下来,一直坚持艰苦的敌后斗争。37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他任华东支前办事处副主任。淮海战役,带领山东30万民工支前;渡江战役,负责安徽支前司令部的工作;京沪杭战役,兼任苏南支前司令部副指挥。上海解放后,他任南下工作团副团长,招收大学生、高中生随主力部队进军大西南。四川解放,他任江津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人事局副局长,管理局副局长、局长,生物部副主任。1961年调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果品局局长。因“文化大革命”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1982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刘大奎

刘大奎(1900——1982),本县杨楼镇集公社最早成为全县皮棉单产过百斤的公社。他的棉花试验田,也是全县第一个皮棉单产突破二百斤的田块。
1963年元月,刘大奎被评为华东地区劳动模范,出席了华东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同年2月,他又出席了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3月,他当选为萧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此后多次出席省、地、县召开的农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
党和人民给的荣誉,使刘大奎精神更加泡满的工作。1973年,他摸索出油棉、粮棉间作经验。充分利用油棉、麦棉的不同生长期,科学管理,获得亩产皮棉180斤、油菜籽320斤和亩产皮棉180斤、小麦300斤的高产。
1982年,刘大奎破选为安徽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身体有病未能出席会议。同年3月28日病逝,中共萧县县委和县人大等单位,派人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对他为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
孙叔平
孙叔平(1905——1983),又名颛孙钧,颛孙叔陶,孙劲秋,本县王寨区李楼乡孙小庄人。幼读私塾,民国8年(1919)入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第二中学,15年又以同等学力考入武昌大学。在大革命高潮中,他拥护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积极参加革命宣传。“七·一五”事变后,回到家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民国17年,孙叔平任中共萧县第一届委员会书记。次年2月以后,曾任中共睢宁县特别支部书记、县委书记,中共徐州特委书记等职。22年7月被捕。24年出狱后,到丰县中学任教。在学校里,他阅读了一些英译本马克思著作,并自学德语,阅读马克思德文原著。27年萧县沦陷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民众参加抗日。同年,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任民运科科长。曾自编一至六年级教材,编写《抗日农民运动讲话》,对恢复教育事业、动员群众抗日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29年4月,孙叔平调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任训练部长,他除负责行政工作外,还负责向全校师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抗战胜利后,他被调到淮北做整编地方部队工作,后任华中建设大学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纵队特种科学校副校长、校长。渡江战役后,他随军进驻南京,任南京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南京市教育局长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他经常为全市干部、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1951年,他作为军代表进驻南京大学。次年进行了院系调整,他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他很重视对全校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亲自承担讲课任务,先后系统他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讲课生动活泼,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欢迎。师生们公认孙叔平是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老师。
1958年,孙叔平创办了哲学社会科学刊物《江海学刊》,并任主编,亲自审阅来稿,进行修改,有时亲自撰写文章。这时出现的许多“新”观点,与他平日所学大相径庭,他就着力于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先后用孙叔平以及苏平、秋阳、秋萍、江枫、海英、海风、江海文、杜致远、包政哲等笔名发表二十余篇论文。他在主编《江海学刊》之余,整理出版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讲义,定名《历史唯物主义纲要》。
1959年11月,孙叔平调离南京大学,筹建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由于专业研究人员缺乏,他招来一批年轻人,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骨干力量。同时主编了《辩证唯物主义纲要》。1961年,他调到上海,主持编写了供华东地区高校使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次年,整理出版了他的政治经济学讲义的资本主义部分,定名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此后,他开始研究中国哲学史,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用了四年的时间,阅读了从孔子到孙中山近百个中国哲学家的原著,编出先秦、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七册《中国哲学家论点汇编》。正在准备写作《中国哲学史稿》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断。
1974年,孙叔平从“干校”回到家中,利用“靠边”的机会,开始了《中国哲学史稿》的写作,他不理睬什么“评法批儒”、批宋江的恶浪,用大约三年的时间,完成一部近百万字的初稿。粉碎“四人帮”之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全国学术界的重视,教育部选为大学文科教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孙叔平被选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苏社会科学院联合会副主席、江苏哲学学会会长。他在全国学术界、理论界有着广泛影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顾问、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无神论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哲学系主任、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不顾年老多病,积极参加领导学术活动,为推动我国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地努力,为国家培养了七名硕士研究生和二名博士研究生。
孙叔平的晚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里渡过的,他多次不顾医生的劝阻出院工作,终因工作劳累,心脏病突然发作,于1983年10月24日病逝。
王公玙
王公玙(1902——1983),原名王宗,江苏省连云港新浦镇人,家资殷实,自幼读书。民国10年(1921)考入北平中国大学英语系。在校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并独立创办《星海月刊》,以文会友。16年开始从政,曾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丰县县长,时年26岁,为当时最年轻的县长,颇多政绩。经在江苏省府任要职的萧籍人李明扬、张中立推荐,于民国19年夏,出任萧县县长。
王公玙到职时,县境内盗匪猖獗。著名之股匪有王刘妮(王景祥)、萧春子、周憨子、赵皮子、三毛猴(郑兴三)、大银条等十余股,小股杆匪为数更多。大小盗匪昼夜抢劫、绑架肉票,淫掠妇女,或攻圩破寨,树旗称王,各霸一方。县城西数里的岱山口,常是盗匪啸聚出没之地。城内城外,人心惶恐。影响所及,竟至政令不能宣施,建设无从举办,工商凋敝,农田荒芜。
王公玙面对此种情况,遂决定“清剿积匪,安定闾阎”,发出“有我无匪,有匪无我”之誓言。此时萧县地方财政经费紧绌,他邀请县内党、政、军及各界知名人士会商,发起募捐三万元的剿匪经费,并制定“狠打穷追”的剿匪计划纲要。为强化政权力量,实行新人新政,对县府和各区委派年轻有为者担任要职。划定区、乡境界,令其分域负责。
方针既定,王公玙着手整顿武力,当时萧县仅有不足二百人的警察中队,武力单薄。他又从各区常备队中抽调九个班,新扩建一个警察中队。对两个中队之官兵进行严格挑选,淘汰老幼怯弱,编成三百余人的精悍武装,组建了县骑兵队和炮兵分队,补充了武器弹药,又和临境各县建立联防。王公玙亲自率队清剿,甫经一年大小数十战,先后捕获匪首、匪伙王刘妮、三毛猴、大银条、谢瘸子、王套、白野猫、王黑等298名。其中处决57名,宽释111名,移送省法院130名,缴获盗匪各种枪支170余支。至此长期危害地方的盗匪被基本肃清,萧县社会秩序得以安定,民众暂安生计。
民国以来,由于军阀混战,盗匪肆虐,萧县水利多年失修,水灾连年。20年夏,王公玙决定修浚河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沿河冒雨勘查,访问民众,遍查了河道。当时萧境内主要河流有:由河南永城流入萧县的洪河,由铜山县流经萧县的奎河和源于县境内最长的龙、岱二河,四河之中尤以龙、岱二河危害最甚。他遂决定先治龙、岱,继治洪、奎。萧县河流多为西北、东南流向,故而江苏省萧县四河之水,均需经安徽省的宿县、灵璧汇人洪泽湖。王公玙长萧前,常因一方排水,一方筑坝拦水与皖省之宿县、灵璧县发生水利纠纷,轻则聚众群殴械斗,重则双方枪战屡屡,伤亡人命,诉讼事件连年下绝,积怨甚深,势如水火。萧县境内也常因上游放水,下游阻拦,械斗纠纷不止,究其因,多为放水以邻为壑造成。原因已明,王公玙采取“排蓄并重,上下游利益均沾”的治水方针,召集全县区、乡长和各界知名人士会商,制订规划,成立治河委员会,专司其事。同年冬,动员全县数万民工治河,王公玙亲临工地,与民工共甘苦,下冷水挖泥。消息传出,民工多受鼓舞,工程进展甚快。至21年春,龙、岱二河在县境部分治理基本竣工,延伸到边境杜集乡关键部位。王派代表与宿县往返协商,许之支援人力,共治水患。经宿县同意后,于平地开河,完成了从杜集到盛家桥的工程。使龙、岱二河之水终于有了一条狭窄的出路。
龙、岱既浚,又着手治理洪、奎。宿县、灵璧两县联名向江苏省府控告,但王公玙坚持把两河疏通,河成后,江苏省府为照顾苏、皖两省关系,给王公玙记大过处分,随后却又派员前来嘉慰。
疏浚四河,水患大减,王公玙乃把重点转到发展农林生产上。他任萧县县长时,全县耕地面积约为1375平方公里。而荒地面积还有462.5平方公里。传统作物为小麦、高粱、大豆,产量低而不稳。据此情况,他号召民众组织林业合作社,进行以封山育林为主的绿化工作,入社农户以劳力或树苗入股,今日县城外之凤山、虎山、西山的翠柏犹存。在农业生产上,县西部平原等碱地宜植棉,他兴办棉花合作社,建立良种场,大力推广美国脱子棉,使棉花种植在萧县发展很快。他还提倡发展桃、梨、石榴、葡萄等果品生产,并首建萧县葡萄酒厂。民国20年始建现代邮政,各区通了电话,并将吸鸦片、贩毒品之劳改犯,组成烟民习劳队,砸石子,修筑公路。
王氏长萧三年余,坚持国民党的反共立场,始肇镇压革命暴动之祸端,首开屠杀共产党人之先河,民国19年7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萧县行动委员会领导下,举行了黄口武装暴动,震动了徐海。暴动成功后,在国民党军警沿铁路进攻下,暴动部队被迫撤离黄口,王公玙率队追击,一场暴动被镇压下去。21年8月,共产党再次举行张庄寨、洪河集暴动,又被王公玙镇压下去。19年10月,王公玙逮捕了行委委员,共青团萧县县委书记萧雅忱,在县城惨遭其杀害。并将已捕的共产党员靳伯益、李乐智、王汉民等10余人解往镇江监狱被杀害。萧师许多进步学生被查抄后投进监牢。同对悬赏通缉纵翰民、张圣和、李祥龄等共产党员,许多人被迫流亡。萧县轰轰烈烈的革命在王公玙残酷镇压下暂时转入了低潮。
民国22年秋,王公玙调任铜山县长。在铜山任上,他与江南循吏钟竟成被誉为江苏省“北王南钟”之楷模,26年转任江苏省第三行政区(松江)督察专负。同年又调任第七行政区(淮阴)督察专员;25年春任江苏省府秘书长;28年改任民政厅长;33年春愤而辞职,转赴重庆追随陈果夫到蒋介石侍从室工作;同年冬任江苏省政务厅长;35年秋政务厅改为民政厅,王仍留任厅长。次年秋,他辞职回乡,返连运港闲居,竟选为国大代表,民国38年夏携眷去台,寄居台北市,专致学术研究,对史学、文学、书法皆有成就,多发表于中外杂志上,1983年7月17日因痛症辞世于台北市医院,终年81岁。
方先觉
方先觉(1903——1983),字子珊,本县十区方家寨(现属宿县褚兰区)人,幼读儒学,后入萧县第四高等小学(褚兰小学),及长考入上海政法大学,学未竞投考黄埔军校第三期习军事。毕业后历任排、连、营、团长,参加北伐、抗战,民国30年(1941)冬,方先觉任第十军预备师师长时,参加长沙会战有功,升任第十军军长,晋中将官阶。33年奉命固守衡阳,率17000人之部队,抗拒乘胜南下的10余万精锐日军,在日军优势炮、空、毒袭击下,血战48天,使敌伤亡20000余人(亦说敌伤亡48000人),日军自称衡阳战役为“苦难的战役”,是“华南旅顺之战”(日俄旅顺之战,日军伤亡40000余人)。第十军亦伤亡15000人。方先觉在损失惨重、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投降。蒋介石袒护降将而重用,并誉为“中国军人之模范”。此后,方先觉调任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兼青年军二六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八十八军军长。整编后任八十八师师长,驻防徐州。民国35年4月中旬,在国共和谈期间,方先觉假国民党萧县县政府和萧十区驻徐州办事处的请求,于4月26日夜出动大批部队,沿陇海路夹河寨至黄口一线,向解放区萧县总队驻地尚口据点突袭。激战一大,总队200多名革命战士壮烈牺牲,100多人被俘,只有20多人突围归队。副总队长刘为敬、政治处主任张庆怀壮烈殉职。
方先觉民国38年随军去台,先后任澎湖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官,军团副司令等职,1983年3月3日因中风不治离世。
刘光禄
刘光禄(1933——1984),本县杨楼镇集乡刘土楼村人。少年时在本县中、小学读书,后考入徐州师范学校,1951年1月参加济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不久,选送至山东省团校学习,结束后分配至山东泰安团地委工作。195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在校期间,担任学习班长、党支部委员等工作,并多次被评为优等生、三好学生。1959年8月毕业留校,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中国档案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方志学》等课程。并从事上述课程及《中国历史编纂学》、《中国家谱学》的教材编写、资料编辑等研究工作。
刘光禄平生喜爱历史,尤热心于方志学的研究。自六十年代起,即广泛涉猎并收集方志资料,翻阅、考校古今有关方志论著和大量旧地方志,撰写了方志学、历史学等有关论著,如《中国方志学概要》、《方志学》、《方志史略》、《清代方志概述》、《谱牒述略》等近六十万字,受到方志界的广泛重视。刘光禄对全国修志事业十分关心,为编好社会主义新志,不分严寒酷暑,利用教学之余帮助各省、市审议县、市志纲目;审阅和修改方志初稿,为学习班讲授方志学,或作专题报告。几年来,他看过数十个县篇目及县志初稿,读过四十多个专志。在工作中,他尊重同志,虚心听取意见,耐心解答修志中的问题,从不以专家学者自居。
刘光禄自17岁起投身革命,大半生从事教育事业。他为人耿直,刻苦勤奋,治学严谨,教研兼能,虽身患重病,仍坚持教学,接待来访,回复来函,直至弥留之际,仍惦念萧县、代县等地的修志工作。他生前曾为档案系党支部委员、历史系古代史组负责人、中国档案学会会员;并担任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地方志通讯》编委兼编辑部编辑、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顾问,以及部分县、市志顾问等社会职务,在我国史志学界有一定影响。
刘光禄于1984年6月7日,被肺癌夺去生命,年仅51岁。各省同行惊闻噩耗,十分痛惜,为之同声哀悼,并赋诗著文以示悼念。他一生忠于革命事业,他的逝世,对我国档案事业与方志事业均是一大损失。
李夫基
李夫基(1911——1984),本县新庄区李集乡阎店村人。其先二世业医,及其父改务农耕。自幼随父务农,农闲时略学文化。时农村养马者多,马病无处求医,遂立志学兽医以求济世。民国27年(1938)冬,就学于当地兽医王建喜,经其言传身授,数年之间,尽得其技。后又多次外出拜访名师,博采众长,医术渐精。其医德高尚,长期服务乡里,既拒绝招待,又分文不取。在农忙时每遇急诊,立即丢下农活随畜主前往。遇畜主经济困窘无力购药者,常解囊相助,并不责还。他常言:“牛马乃农家之宝,若有损伤,则去了半个家当。我也是农家子,由贫穷困苦中过来,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岂有不鼎力相助之理?”
1957年,经乡区推选为县劳动模范,获奖金200元,全部捐赠初级社购买种牛、种猪。1959年秋,省农业厅征聘农民专家为高等学校提供师资,乃受聘于安徽农学院,任畜牧兽医系教师。1961年秋,由学校保送省中医学院进修三年,以充实理论基础。回校后从事中兽医教学工作。1965年随系下迁凤阳,除教学外,在主持兽医院工作中亦卓有成效。
1972年以后,两次当选为安徽省第四、五届人大代表,《安徽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曾先后报道其事迹,解放军兽医院校数次邀请其讲学。1983年晋升为皖北农学院兽医专业讲师。
李夫基治学注重实践,从农村实际出发,提倡廉、简、便、验。其学术所本为《元亨疗马集》,在接受前人经验基础上,有所充实与发展。尤长于大牲畜内科急症,对外科、骨科亦有创见:如柳皮接骨法,小夹板固定术等。对牲畜外用药物之剂型与配方,亦有改进与提高:如治疗疮疡之生肌散,消除癣疥之灭疥油,接续断骨之接骨膏等,经李处方,效果奇特,凤阳地区至今沿用不衰。1972年在友人协助下,将30年诊疗经验整编成《中兽医诊疗》一书30余万字,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三万余册,发行全国。
李夫基晚年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仍坚持工作,主动接受夜诊。1984年3月因重病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回乡疗养。9月4日病情突然恶化,病逝于家,享年74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