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古汴水萧县是古汴水流经的地方。汴水自荥阳上承黄河来水,东经虞城、夏邑,“又东经砀县(即砀山县,古砀山县在今保安山之南)故城北,又东经萧县南、濉水北流注之”(《水经注》)。境内的赵(家)圈、东镇店、韦道口、曲里铺、古萧城(今盛村北),黄营子一线,就是隋唐前古汴水流经的地方。
秦汉时期,古汴水经萧东流,在徐州(古称彭城)东北角汇泗(水)入淮。汉末黄河入汴,泥沙俱下,淤积严重。东晋义熙12年(416),汴渠淤塞;刘裕北伐后秦获胜,翌年,班师南还,“自洛入河,开汴渠以归”(《宋书·武帝本纪》),萧县复得汴水之利。后因黄泛冲积,“至隋复淤,隋大业初复通之”(清同治《徐州府志》)。隋大业元年(605)扬帝凿通济渠,使河道“别而东南入于淮,于是(汴水)故道竭”(指古汴水干涸)。据《黄河水利史述要》称:“根据《太平寰宇记》,《地方志》和《南来录》的记载,通济渠从浚仪(今开封)以东,又与原汴渠故道分途,直趋东南,另开新渠,经陈留,雍邱(今杞县)、宋城(今商丘)、永城、夏邱(今泗县)于盱眙北入淮。”古汴水再度湮废,宋代“萧令张所作的“新支大渠”,大体是东自姬村附近向西经石将军庙,曲里铺,赵圈等地入砀境。这可以从清末大王庙中堆放的宋徽宗时沉船失落的花石若干方(史称“花石纲”,十船为一纲),以及散弃于王山头学校。陶楼寨东门内的数方花石得到证实(抗日战争时期尚有数方)。
宋建炎二年(1128),汴京留守杜充为阻金兵,决开黄河,自此黄河开始改道南迁夺汴,经流萧县至彭城(今徐州)入泗水东流入淮。萧县遂成为黄河东流夺淮的泛道。
废黄河黄河从南宋建炎二年决口南迁,到清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北徙,历经本县720多年。黄河夺汴后,“自砀山县入境,流经县西六十五里之新挑沟,又东五里至赵家圈,又东十里至拖绳桥,又东十里至东镇渡,又东二十里至曲里渡,又东五里至朱珊渡,又东二十里至旧县北三里之冀门渡,又东五里至两河口,与山西湖之委流合,以达郡境”(清康熙《徐州府志》)。黄河在金、元以至明代前期(1368—1505),溢决频繁,河道紊乱,靡有定向。明万历五年(1577),黄河在砀山县崔家道口决口,徙萧县黄口、雁门集(今郝集)一线,下流循浊河向东到九里山西分两股,一出大孤山、九里山北至境山以北会运河南下徐州,是为正流;一出九里山南为支流,经小浮桥到大浮桥(在徐州城东北)南会正流。当时为了遏断秦沟(丰沛之间)旧道,在砀山、丰县界上建邵家口大坝,沿河修建大堤,使大河专走崔家道口以下新河道。清康熙年间又在砀山县毛城铺和徐州大谷山等地修建减水坝,河患得以减轻。明万历卅一年,黄河决山东单县、曹县间,灌昭阳湖,冲入改线后的新运河河道。翌年开口运河,使运河与黄河分离开来。万历四十年,大孤山、九里山北正流淤塞,全部河水由九里山南经小浮桥东北会运。此流路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河决河南兰考附近的铜瓦厢,前后230多年基本未再改变。黄河改道北去后,留下了高出地面5—9米、宽4—10公里的故道,就是现在所见的黄河故道或废黄河。境内其他河道,也因黄河北去,变成间歇性、季节性河道。
废黄河由岳李西流入萧县,至刘土楼东北流入铜山县,是淮河与沂、沭、泗河水系的分水岭,在萧县境内长48公里,集水面积181.2平方公里。黄河故道由于高出地面,仅能排滩地之水。沦陷前,故黄河南堤在严公沟决口,滩地北部之水,由此漫流堤南,致使利民沟两岸及岱湖所有农田,受到严重洪涝灾害,有的颗粒无收,1949年冬,治理桂公沟并堵复阎公堤。1975年12月挑挖故黄河蓄水工程,1977年5月完成,长15公里,投资45.7万元,设计灌溉6万亩。沿岸建大小抽水站7处,在三大家村北建控制闸一座,以变害为利。
但由于废黄河南界线(故堤)未能封闭,黄水南下,造成闸、黄、龙、岱等河水系混乱,影响对4条河道的全面规划,根据淮委规划及1953年以来萧、铜两县多次协议,确定闸河西堤以东径流入闸河,山水不西流,黄河高滩径流不南下;半步店以南来水入龙河;半步店北以北来水入岱河。目前,尚存在闸、黄水系混乱的问题,若边界滩水南下,势必影响闸西大堤和岱湖洼地区的安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