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县猪瘟、鸡霍乱等危害严重。建国后,有的病疫得到控制,也有不少新的病疫流入。
大家畜炭疽病,1952年从外地传入,经坚决防治,被扑灭。七十年代初,皇藏、新庄边缘又有发生;牛气肿疽,发生于1955年的孔楼、孟楼,采取包围性预防注射,被扑灭;牛流行性感冒,五十年代有发生,发病率很高,个别有并发症死亡,牛、羊肝片吸虫病,发生于六十年代初的白土公社和沙河沿岸,发病最多时牛、羊达500头以上,七十年代后期已较少;马鼻疽病,1958、1979年从内蒙购马带进,后经严格控制,没再发生;布氏杆菌病,1967年永堌公社的羊群出现,1981年黄口、赵庄有人从辽宁购进耕牛又带来此病,经及时处理未扩散;马传贫病,1979年从江苏传入,先后死马65匹,经连续防治,得以控制。
猪瘟,五十年代多为散发性发生,以后猪养多了,病情有扩大,进入八十年代被扑灭;猪丹毒,1957、1975两年秋季,全县80%的猪发此病,近来逐渐减少;还有少量的猪喘病、猪水泡病,危害不太严重。
家禽主要是鸡瘟、鸡霍乱两大传染病,五十年代以来时有发生,而且流行范围很广,有的村庄鸡死光。
为了控制疫病,建国后,以集体兽医为主力,以国家技术人员为骨干,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开展畜禽疫病预防注射。1955年在黄口、杨楼建立了家畜检疫站,1979年又建立了县家畜检疫站,加强了检疫工作,一经发现,及时控制和扑灭。
第四章土特产
芦笋——又名石刁柏。食用部分主要是嫩茎,营养丰富,所含物质多属高蛋白、维生素之类。尤其维生素C含量最高,号称“蔬菜之王”。芦笋还含有天门冬精,对扩大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有特效,医治心脏病、癌症亦有较好效果,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畅销。芦笋原产地中海一带,民国24年(1935)在本县马井天主教堂有少量种植。1964年又在苗山园艺场试种。七十年代后大量种植,分别从天津等地间接引进日本、美国、西德3个品种,最多时种植面积7000多亩。1976年收购3.84万斤,1982年收购量达到71.4万斤。生产罐头由13.7吨增加到206.76吨,出口由11.2吨增加到198.48吨,远销欧、美等地。主要布局在岱桥、袁楼园艺场和红庙、赵庄、马井一带。1985年,全县芦笋布局有所调整,根据适当集中,交通便利等条件,在刘套、集、红庙、南海等地建立芦笋基地,更换品种,提高栽培技术,争取多生产、多创汇。
帽山萝卜——有大红萝、天心萝、本萝、混萝、弯腰青、里外青6种,尤以里外青称著。相传清末一老汉从天津带来该品种,后经培植立于此地,帽山里外青萝卜,以清脆多汁、味甜可口的独特风味而久负盛名。1961年被列入国家土特产展品项目,尔后,被列入国家土特产品史册。
瓦子口葱——开始栽种在瓦子口东南角马四先生家的菜园里,他是清朝末年的一位中医。菜园属沙淤两合土,面积2亩,内有水井1眼,马家的葱,葱白长约1尺,粗如姆指,每根葱皮内包有两根,故名分葱。该葱软化较好,质地柔嫩,煮熟10—20分钟后,自然“开花”散开,葱味浓厚,民国以来,颇有盛誉,民谚有:“帽山萝卜瓦子口葱,苗桥(在永城县内)白菜出家东”之说。1955年初级社时,马家后代已成五保户,以后,在该菜园里建设了大队医院,马家葱不再存在。但瓦子口的葱仍以其独特风味畅销各地。
孙楼辣椒——该辣椒产于孙楼乡的孙楼、石桥、夏庄、穆寨、毛河等村,以孙楼面积最大。这里是沙质土壤,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适宜辣椒生产,己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据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这一带,看到辣椒个大、色艳,赞不绝口,之后,从山东来了不少贩客,抢购一空,从此扬名在外。孙楼辣椒有两个品种,一是羊角椒,占70—80%,由于果实基部粗,尾部细而稍曲,状如羊角而得名。另一种是线椒,果实细而长,故取名线椒。羊角椒是孙楼辣椒的代表,颜色鲜红,晒干后色暗红。比其他椒子肉厚,辣中带香,辣而不呛,味美可口,不论是调味还是作主菜均宜。建国前后,孙楼辣椒每年种植千亩左右。1955年—1963年,面积下降到百亩左右,主要原因是光抓粮食,不重视辣椒生产。1964年,县下达种植计划,外贸签订收购合同,还给以化肥奖励,当年种植1200亩,收购10万多斤,1966年种植1600亩,收购15万斤,远销斯里兰卡、日本、民德、联邦德国等地。1966年后,外贸合同收回,面积急剧下降,八十年代后,每年保持在400亩左右。
萧县大西瓜——本县栽培西瓜历史悠久,民国年间萧县西瓜就以个大、瓤沙、味甜而驰名徐州、皖北一带,为夏季重要的消暑水果。肉还可以加工成瓜酱,皮可熟食,籽是很好的茶点,同时,西瓜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由于西瓜用途广,所以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黄口、刘店、马井、王寨等地,总面积在万亩上下。七十年代中期,把种西瓜当作“资本主义”批判,全县减少到不足2000亩。前几年,由于化肥施量偏多,质量有所下降。近来,多次从外地引进一批新品种,如华东24、庆丰、艳红、解放2号等,体型虽小,但含糖量很高,很受群众喜爱,全县正逐渐推广。
皇藏峪莪子——3000多亩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里都有出产,其中以瑞云寺周围以及寺南双顶山、钻天峪、皇藏洞为多,狼窝、过山路等地次之。主要原因是林木、落叶、干草较多,年积月累腐朽之后,给莪子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6—9月汛期一到,为产莪旺季,连阴雨时,每天有上百人进山采莪。皇藏峪莪子有10多种,鲜食为主的有槐花、鹿角、黄鸭蛋、青莪、高脑莪、松花、茄皮、草莪、一窝鸡等;干鲜兼用的有土里埋、红脂莪、腊莪等:其中较名贵的品种是槐花、鹿角、土里埋等。民国38年(1949),大蔡庄中医蔡书全,一日雨后,在瑞云寺西北角的龙噘咀,发现一块石板被顶歪,扒开一看是一只土里埋莪子,此莪盖如馍盘大小,直径尺许,视为宝物。特别是香莪,大如指头,色红,晒干后放进衣箱,有浓香味,有人试验香味可维持30年之久,此香味有驱虫、防蛀功效。莪子食法较多,尤以荤汤熬煮,其味更佳。当地群众说:“吃了莪子忘了肉。”皇藏峪莪子,过去较多,旺季官桥、曹村、萧城均能买到,后来,人口渐多,山里落叶、烂草不少被人们抬去当柴烧,莪量大减,除鲜食外,少量的售于当地饭店或赠送亲友。
马井韭黄——韭黄之佳,苏轼知徐州时曾有诗云:“韭芽茁土奉如蕨”。但是韭黄人工大量生产却是近10多年来的事。因产于冬季,可补淡季蔬菜之不足。1967年,穆集乡徐新庄社员徐祚华从江苏铜山县夹河公社史庄苗姓的亲戚家引进技术,当年春天育苗半分,麦后移栽半亩,冬季收入345元。第二年5户栽种3亩,收益颇丰。后传至孙庄6队、红柳树4队,以后逐步向周围扩散,以至形成马井区这个集中产地。1972年,查禁韭黄,理由是与大田争劳力、争肥料,不少韭黄被割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韭黄生产获得新生。1982年全区栽种4000多亩,产菜1000万斤,收入450万元。1985年,马井区韭黄7500亩,产菜近2000万斤,除部分自食外,大部分销往郑州、洛阳、西安、济南、天津、青岛、上海、杭州等地。为全国产地之一。
第五章农牧渔场
建国后,农牧渔场发展较多,几经撤并,现在还有12个,其中棉花原种场3个,农场3个,畜牧场站3个,农科所、渔场、良种轧花厂各一个。
民国38年初接收原县政府县农场和郝庄农场。1951年,将郝庄农场和陈庄园艺场划为县农场分场。1952年全县8个区普遍建立区农场。
1954年,为了发展棉花生产,省将郝庄农场改为安徽省棉花原种繁殖场,繁殖原种,供应全省。1956年改为萧县棉花原种繁殖场,但业务仍属省管。
1956年在唐庙建立家畜配种站,引进优良公畜改进当地品种,以提高家畜质量,并将唐庙农场改为畜牧场,1959年畜牧场迁往皇藏区卢村。
1957年,县气象站在郝庄棉场内建立,观测气象,为农业服务。这一年,还撤销了8个区农场,其中并入县农场、郝庄棉场各1个,改为畜牧场的1个,交水利部门和拖拉机站各1个,下放3个。
1958年,建立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址设在郝庄棉场内,将气象站从郝庄棉场迁至萧城西南的华祖庙,改为萧县气象服务站。同时新建傅庄农场、县渔场。下半年将1958年在王千集建的黄牛场迁往唐庙,又在孟庄寨建立了黄牛场分场。
1960年,重新收回下放的张庄寨、蒋楼、三座楼3个农场。
1963年为防止棉花良种混杂退化,在黄口建立良种轧花厂,同年,撤销农科所。
1965年,为防止风山、虎山等对气候的影响,将萧县气象站由华祖庙迁至城东南福利农场处。
从1960年到1965年,郝庄棉场培育两个棉花新品种,一是“萧县大铃”,铃重8—9克,推广20多万亩;二是“萧县107”,全省推广80万亩。
1973年,郝庄棉场内划土地60亩,恢复了农业科学研究所,同年,县农场土地被城建征用,在刘楼附近购地770亩,县农场迁到刘楼。唐庙农场购种羊87头,改为绵羊改良试验站。同时,又将孟庄寨黄牛分场、蒋楼农场改为棉花原种场。这一年,因郝庄棉场棉花桔萎病严重,由省管下放给县管,改为麦稻良种场。
1975年,渔场迁往岱桥。
1978年,刘楼农场大部分土地被群众要回,仅剩150亩,改为萧县种猪场,并将农科所迁此。
1981年秋,在岱湖买地267.5亩,作农科所新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