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县没有专门的畜牧良种场,靠户养种畜配种,品种混杂。但是通过长期优选劣汰,也有一些较好的品种。清末,平原区就有一种“高脚牛”,其特点是体型较高,胸围较小,体躯较短,速度较快,挽力较强;在丘陵区,有“抓地虎牛”,其特点是体型较矮,胸围较大,体躯较长,挽力强而持久。本地猪种是大耳黑猪,产仔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现已绝迹。1956年建立了县家畜配种站,先后购买了秦川牛、南阳牛、荷兰牛等150头,伊犁马、苏重挽马、速步马30匹,关东驴、地方驴30头,约克夏、巴克夏、新金猪、长白猪等300头,斯达夫、高加索、苏美、粤考、林肯羊400头,用以改良本地畜种。
黄牛改良
以秦川牛为父本,改良本地黄牛。七十年代前期,龙城、杜楼两地黄牛改良比例为60%,皇藏丘陵区改良较少。八十年代后,冷精配种广泛运用,加速了黄牛改良。以秦川杂交牛和地方黄牛相比:头长多2厘米,体高多6—9厘米,体长多25厘米,胸围多15厘米,体重多70公斤左右。目前一批肉役兼用的优良品种,如西门塔耳牛在本地逐渐增多。
生猪改良
本县一般以约克夏、内江、长白猪为父本,和本地大耳黑猪杂交。杂种母猪每胎产仔10—12头,较土种猪为低,仔猪多在两月龄内断奶,一般为30市斤左右,进入育肥期,平均每日增重:猪龄半年307.3克,一年247.3克,一年半210.3克。
羊的改良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国营农场就以细毛和半细毛公羊杂交当地小尾绵羊,成效十分显著。1957年省农业部门组织省农学院师生和地、县科技人员,对本县绵羊资源调查后认为,小尾寒羊具有体长、体高、量多、面广、早熟和一胎多羔的优点,联系当时已经杂交改良的效果,有可能改良成为半细毛羊,经反复讨论后,制订出《安徽半细毛羊育种方案》。在实施中经历3个阶段:1965—1970年,以小尾寒羊为母体,用美利奴细毛公羊杂交,增加毛密度,提高毛产量,达到细毛同质化为目的,结果产毛量达6.12斤,比小尾寒羊1.5斤提高3倍,羊毛细密为闭锁式毛被,适用于精纺工业,这种羊头部有3—4个折皮,繁殖率140—150%。1970—1975年,以细寒杂种羊为母本,套入半细毛公羊杂交,进一步加大体型,增加毛长,获得半细毛杂种类型羊,结果达到预想效果。1975年后,开展横交固定,扩大横交面,先后杂交改良出各类半细毛杂种羊20万只。1981年经过整群鉴定,符合和基本符合各种指标的改良半细毛羊1.5万只。公羊平均体重264.5斤,剪毛量17.26斤,毛长14.01厘米;母羊平均体重107.5斤,剪毛量10.24斤,毛长13.58厘米,毛细48/50支为主体,完全适合毛纺工业需要,繁殖率在120.8%。目前,这种杂合体的生产性能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
下一篇:第五节 防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