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历史上,本县行政区划变动较大,各个时期的耕地面积不尽相同,总趋势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农田基本建设和工业占地增多,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
据民国18年(1929)《萧县社会调查》记载:全县“耕地面积约有5500方里。每方里540亩,计有耕地297万亩”。
民国23年《萧县实习报告书》记载:全县可耕之地220万亩。
民国24年,本县土地陈报后统计,耕地面积245.37万亩。
民国38年,耕地面积247.5万亩。
建国后,几个重要年份全县的耕地面积为:
1952年230.81万亩,1957年224.49万亩,1962年177.22万亩,1965年177.74万亩,1970年168.93万亩,1975年165.48万亩,1980年159.51万亩,1985年146.83万亩。以上为上报面积。据1981年农业资源调查计算,全县耕地面积180万亩,比上报面积多33万亩。
建国前,本县的作物布局,丘陵地区以小麦、山芋为主;平原地区以小麦、大豆、高粱、棉花为主;沙河沿岸多种植花生。这一格局一直沿袭到五、六十年代,有其一定的适应性。从地形、地貌、土壤质地来看,丘陵区适宜小麦、山芋;平原区适宜小麦、大豆、棉花、高粱;沙河沿岸适宜花生等;从气候条件看,本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3℃,有效积温5068℃,年降雨量854毫米,均能满足上述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五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左”的错误,干部瞎指挥,“一刀切”,打乱了原有的布局,一会儿是“红海洋”(杂交高粱),一会儿是青纱帐(杂交玉米),一会儿又是“萧县变江南”(大面积扩种水稻),结果,一次又一次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1981年,本县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用了近2年时间,基本查清了土地、水、气候、生物4大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4大农业区,即:东南丘陵农林牧区、黄河故道粮棉果区、沙河沿岸粮油果区、西南平原粮棉区,根据这一农业区划的划分,县级领导因地制宜地作出作物布局。
1985年,全县农作物的布局是:小麦仍在全县各地种植;花生集中在沙河沿岸;棉花在北部种植呈稳定状态,正逐步向西南平原发展;夏玉米在向全县扩展,将成为本县除小麦之外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油菜在大屯、赵庄一带扎根,在向周围扩展;烟叶在丘陵地区的山红土、山黄土试种。水果在黄河故道、沙河两岸、东南山区迅速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