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萧县古为萧国。春秋时附庸于宋,秦置萧县,属泗水郡,后改泗水郡为沛郡。北齐天保七年(556)改为承高,隋开皇三年(583)改为龙城、临沛,大业初复为萧县。唐、宋、元、明均属徐州,清属江苏省徐州府。辛亥革命后仍属江苏省。1955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1985年,全县设3镇10区、74个乡(镇),人口98.7万。
本县地处淮北平原北部,总面积1861.119平方公里。主属黄淮海冲积平原,地面高程由西北向东南缓倾,略介于32~50米之间。地形大致可分为两个单元:东南部分布着一些低山丘陵,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属相山山脉,海拔180~350米,最高峰为永堌境内的官山,海拔395米。其余为黄泛平原,有废黄河高滩平原、黄河决口扇形平原、黄泛微倾斜平原。山丘、谷地占总面积22.2%,多为山淤土、山淤黑土;平原约占77.8%,多为沙土、沙质粘土;低洼地多为盐碱土或淤土。河流,主属新汴河水系。
本县位于北纬33°56′—34°29′,东经116°31′——117°12′,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回温快,雨水渐增;夏季炎热,雷雨集中;秋季旱涝不均,或晴旱少雨,或水涝成灾;冬季严寒,干旱少雨。常年平均气温为14.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0.2℃,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7.3℃,年积温达5268℃。年降雨量854.6毫米左右。主要灾害是旱、涝、霜冻、冰雹,初夏干热风也有较大威胁。
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萧县的农业、林果业开发较早,许多土特产品驰名一方。棉花产量居安徽省首位,国家定为优质棉出口县;小麦产量丰、质量高,被国家定为小麦商品粮基地县。水果中的葡萄、黄白桃、巴斗杏闻名国内,葡萄酒、大蒜、芦笋罐头、山羊板皮己打入国际市场。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有煤,除东部、南部煤田由国家开采外,宜于地方开采的总储量在7.5亿吨以上。此外,耐火材料、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砂、砚墨石、石英石,质地优良,分布甚广,储量亦丰。
交通四通八达,铁路有陇海路横贯东西,符夹线纵贯南北,公路有国道、省道柏油路面5条。加上县、乡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8.5公里。
本县古为“文献之邦”,文物颇盛,代不乏人,素有重教慕学之风。社会贤达办学热心,莘莘学子亦勤学刻苦。且萧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既秉北方人坚强之性格,又接南方人灵秀之气质,集南北人素质之优点,故常有英雄豪杰崛起于陇亩之间,名流学者,愤起于清寒之门。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东汉朱浮,经文纬武,才华出众;清末民初刘云昭(汉川)乃民主革命之先驱;徐树铮、李明扬均为民国著名儒将;孙叔平为建国后一代哲人;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王子云、萧龙士皆为当今艺苑名流。
本县地近徐州,徐州为兵家必争之地,萧县为徐州之桥头堡,自古而今,欲夺徐州,必先取萧县,萧县失,则徐州难保。古代楚汉之争,三国称雄,近代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解放战争中的淮海大战,无不开始或结束于萧县。历史上常因地方政局动荡不安,驻有重兵把守,旧时一县之长官列七品,驻县武官则是五品以上职位。民国成立,时而国民革命政府,时而直鲁军政府,时而西北军政府,抗战时期是三方政权,解放战争时期是两方政权。在风云变幻中,萧县人民极负正义感,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为反抗剥削、压迫,四境慷慨激昂之士,常执干戈,冒白刃,出生入死,效命疆场。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颍州刘福通领导的著名红巾军起义,八月,萧县李二(又名芝麻李)积极响应,“从之者十余万人”,占领徐属各县,有力地打击了元朝的统治者。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富有革命传统的萧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的声浪波及萧县,暑假期间,在京、沪、杭上学的萧籍进步青年,在家乡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民国10年(1921)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立。一批在外地读书的进步学生,比较早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大革命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如李宪仲、刘亚民、徐文雅、纵翰民、卢亚光等。15年冬,中共徐州独立支部派员来萧发展党员。17年初,组建中共萧县特别支部,翌年春成立中共萧县第一届委员会。19年7月,发动了著名的黄口暴动,同年,徐海蚌特委划分为徐州、海州、长淮特委,萧籍人孙叔平任徐州特委书记。陈履真任长淮特委书记。“七·七”战开,萧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民国27年8月,萧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首战“黄庙”,全歼日军一个小分队,大振游击队的军威,消除了“恐日”心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展上万武装部队,建立广泛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萧县地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结合部,地方武装曾配合两大主力部队在县境之内打过许多著名战役;人民群众“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曾作过特殊贡献。当时的财政收入,不仅保证地方部队的供给,还有力地支持主力部队,成为豫、皖、苏边区的财政基地。民国28年6—7月间,八路军115师代理师长陈光、新四军游击支队参谋长张震,相继赞誉萧县为“抗日模范县”。在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萧县是淮海战役的中心战场。整个淮海战役期间,本县参加支前的民工9万多人,担架5700余副,筹粮3000余万斤,组织民兵13000多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革命胜利。全县共牺牲革命烈士2136名,其中大革命时期31名,抗日战争时期943名,解放战争时期780名,新中国成立后382名。烈士们的崇高气节与高尚品德,光照后人,彪炳千秋。
新中国成立后,萧县曾向外地输送万余名优秀人才,如今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上,有的就学或立业于国外,颇有声望。
本县为农业县。由于地处南北气温过渡地带,种植、养殖业种类繁多,是一个杂粮、杂果以及多种经济作物区。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作物种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旧社会,由于政治腐败,官绅盘剥,战乱频仍,加之水利失修,灾荒连年,民不堪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快。
淮海战役结束后,民国38年2月,中共萧县县委、县民主政府从城西任楼迁驻县城,此时城乡满目疮痍,经济萧条,全县粮食总产27270万斤,工农业总产值923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878万元,工业产值355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以及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互助合作,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发展很快。1955年全县粮食总产33572万斤,工农业总产值1237万元。以后由于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发展过快,加之一系列违反科学的做法和自然灾害,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地下降。经过调整后,经济刚刚有所恢复,又遭遇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经济建设再次陷入灾难。前后20余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艰难前进。到1978年,粮食总产58163万斤,工农业总产值2405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7910万元,工业产值6141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通过拨乱反正,纠正了“左”的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本县经济出现了新的局面。1985年,粮食总产达到71845万斤,工农业总产值4842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5024万元,工业产值13401万元。
错误和挫折折磨人,也教育人,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重新认识县情,避短扬长,发挥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就是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狠抓两个支柱(加工业、开采业)、三个重点(乡镇企业、林果业、畜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本县坚持“主攻小麦,扩大玉米,稳定大豆、山芋面积”的发展方向,小麦生产在本县具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占单季面积的70%,产量和商品率均占粮食总量和商品率60%以上,亩产量已由1978年的300斤上升到500斤,麦面已成为人民的主食和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玉米面积成倍增加,以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然而要振兴全县,必须以加工业为“龙头”,以农村为第一车间。经过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努力,本县已逐步形成水果、棉花、油脂、肉类等几个加工系统,产量已占全县工业产值的一半,有力地促进了水果、棉花、油料和养殖业的发展。县葡萄酒罐头联合公司,以加工水果、肉类为主,有效地引导着全县葡萄、黄白桃、巴斗杏、芦笋、豌豆、肉鸡、肉牛、肉羊的发展。1985年,全公司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上缴利税相当于全县的农业税,有10种产品分别获国家、部、省优质奖,其中双喜干白葡萄酒获国家级银质奖,有14种产品达到国家出口标准,远销欧洲、美洲、非洲和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先进的加工业牵头,进一步加快了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化,全县已适时地把林果、养殖两业作为发展重点,原有果园7.5万亩,新植10万亩;畜牧业发展,除扩大饲料作物——玉米面积外,并以发展食草动物为主。1985年,大牲畜存栏15.7万头,羊19万只,兔16万只,鸡、鸭、鹅等家禽和渔业也有较快的发展,建立了雄厚的水果、肉类加工基础。加工业的发展,也使本县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已开始把素有果乡、棉乡之称的萧县,变成葡萄酒、水果罐头的重点出口县和优质棉的出口基地县。
本县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开采业提供了优越条件。煤炭除国家和省开采外,本县已开采永堌、青龙山、孤山三座小煤矿。耐火土的开采,由县耐火材料厂牵头,质量不断提高,已有高铝衬砖、镁碳砖获省优产品。石灰石储量在亿吨以上,含氧化钙50%以上,是生产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的好原料。1985年,有县办水泥厂1座,乡镇办水泥厂3座,年产水泥4.92万吨。开采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运输、建筑、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以加工和开采业为主。1985年已发展到33404个企业,从业人员8万余人,产值1828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7%以上。其中建筑、防腐两业为工艺性劳务输出,1985年输出劳力1.5万人。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有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122所,师范1所,农职中8所,各类小学640所,幼儿园65所,学前班525所。1985年,在校中学生57808名,小学生150991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3.9%。有县级医院2所,区(镇)乡医院69所,病床1007张。有县级文化馆1所,区、镇文化分馆10所,影剧院11座,基本形成纵贯横联的教育、卫生和文化网。
近百万萧县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正昂首阔步,为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生活幸福的新萧县而奋勇前进,争取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表1萧县1985年基本情况

表2萧县几个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