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医
本县野生药材资源丰富,有着用中草药防病治病的悠久传统。明嘉靖年间,全县从事中医营生的有70余人。清光绪年间,全县城乡有中药店铺17家,从业20余人。宣统年间增到31家。县城出现了庄氏中医世家和中医门系。杨疃、尤集、渔沟、娄庄、韦集、固镇等集镇相继出现了中药店堂。民国年间,城乡共有中药店堂54家,这些店堂既经销中草药,又问诊治病,规模较大的设前店后坊,加工膏、丹、丸、散中成药,另请坐堂先生看病。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倡导继承祖国医学遗产,重视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地位和作用。1956年春,全县174名社会中医被吸收进乡村联合诊所工作。6月,名望较高的老中医戴斌亭、朱长宽、曹现龙、杨新斋、高敦全等8人被县、区医院吸收为国家正式医务工作者。同期,县卫生主管部门主持召开中医座谈会,交流经验、研讨医术。与会中医争献单方、验方百余条。1960年之后,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受到普遍重视,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采用中草药治疗急腹症、大脑炎、传染性肝炎等病,疗效显著。同年,县卫生主管部门主持召开“采用中草药防治地方病经验交流会”,并将大会献出的单、验方汇编成册,印发全县,供防病治病参考。1963年,开展中医人员登记工作,由县卫生工作者协会鉴定,经县卫生科审核,报宿县地区卫生科备案的中医人员有135人,其中内科91人,外科4人,妇科20人,儿科16人,针灸科4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兴起,为解决经费不足,大力推广中医“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治病的经验,使中医知识大大普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中医工作政策,使许多老中医重返卫生战线。自1979年起,为继承祖国医学遗产,使中医队伍后继有人,先后选送了26名年轻的中医人员离职进修,分别去蚌埠、芜湖、合肥、徐州、南京、上海等地的医学院校、医院、研究所学习深造。1982年,在中医队伍中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通过考核审批,有12人晋升为中医师,15人晋升为中医士。至1985年,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共有中医药人员108人,其中中医师20人,中药师1人,中医士35人,初级中医人员52人。
二、西医
民国13年,固镇连城人赵守民在上海仁济医院学徒师满,回灵城开设“守民医院”,为本县西医之始。14年,浍沟、尤集相继出现私人开设的西医诊所。民国19年之后,西医日渐增多,灵城、高楼、九顶、固镇、杨疃共有12个西医诊所开业。至29年,全县计有西医药人员19人。他们之中,有的原是军队里的卫生人员,有的是学徒师满独立就业人员,其医疗技术不甚高明。35年,县立卫生院,有西医生5人,进口显微镜1架,药品极少,仅有红汞、碘酒、紫汞、依克度、硼酸粉、奎宁、阿司匹林、苏打、大黄片和磺胺类药物等,只能医治一些常见多发病。
1950年8月,县人民卫生院成立,1951年4月,区、乡卫生院联合诊所先后筹建开业。至1956年底,全县联合诊所已发展到57个。50年代后期,医科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断被分配到县、区医院工作,从而加强了西医队伍的技术力量。自1958年起,县卫生主管部门先后开办了卫生学校、卫生训练班、卫生进修班,为区、乡卫生院、诊所培养了一大批初级医务人才,县医院自60年代起,采用在职进修办法,培养专业人才,使科室分工越来越细。随着技术力量增强,医疗设备逐渐齐全,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能够进行一些复杂的外科手术和诊断一些疑难病症。1961年,新设放射科,购置50毫安X光机1部。1962年,首例胆囊切除术和甲状腺切除术获得成功。1964年,首例子宫全切、宫外取胚、剖腹产术成功。1965年,内科病房增设心电图室。1966年添置万能手术床、无影灯设备。次年增设口腔科,可做口腔囊肿及肿瘤摘除等手术。1971年购置200毫安X光机1部,化验室开展临床生化、细菌培养和细胞学的检查。1974年添置A型超声波诊断仪,大大提高了对肝、胆、脾肿瘤定位和胸、腹水探查等。
1978年,县人民医院在宿县地区县级医院中第一个开展病理检验业务,为各科肿瘤诊断提供科学依据。1979年春,门诊部增设镶牙科,可进行全口磁牙镶制。10月,增设传染病科和小儿科。年末统计,全县计有西医师70人,医士250人,药师6人,药剂师26人,检验师6人,检验士18人,放射医师4人,放射技士12人,护士67人,助产士27人,其他初级卫生人员210人。1981年秋,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室施行紫外线消毒,并采用氯胺酮分离麻醉、各种复合麻醉和静脉麻醉等先进技术,化验室扩大为检验科,设临床化验、生物化验、血液化验、细胞检验、细菌培养等室,能开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球蛋白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等化验和试验。1983年设理疗科,配有超声波理疗机,可进行磁疗、电疗。1984年,中西药房扩建为药剂科,设中西药库、药房、制剂室和药检室。
1985年,检验科增设病房化验室,开展临床化验、生物化验、细菌血清培养、细胞检验、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等化验业务。检验科引进新技术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检测及癌胚抗原(CEA)抗测等。内科分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和普通内科等诊断室,可以开展“纤维胃镜”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还可以配合病理科开展“活检”。外科分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外科手术用乳酸消毒,并定期检验消毒效果,进行细菌培养。年末统计,全县计有西医611人,其中主治医师18人,医师81人,医士88人,药师4人,药剂师18人,检验师7人,其他初级人员395人。
附表23—11985年灵璧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器械设备表
上一篇:第一节 机 构
下一篇:第三节 医 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