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科技服务
1.科技宣传和科学实验
1956年,县科协于城乡开展科技宣传教育工作。该会针对当时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低,迷信活动多的实际,组织科技人员下乡、下场,采用举办专题报告会、印发科技资料、举办技术夜训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使科学知识与广大群众见面,为群众服务。同时还组织有巫婆、神汉参加的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的巡回展览,使广大群众从巫婆、神汉的骗术中受到反面教育,从封建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956~1957年,全县共举办各级科学讲演会2300余次,受教育达10万多人次;编印各种科技教育资料47种,5万余份;举办技术夜训班510次,受训人员15300余人。1958年,全县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从机关学校到农村社队,层层筹办实验农场,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先后建立农科实验农场181个,参加人员9342人,用地31000亩。其中:公社级实验农场14个,有行管干部160人、技术人员106人、农业工人2832人;大队级实验农场167个,有行管人员334人、技术人员835人、农业工人5010人;机关、学校、厂矿企业实验基地1396个。1959年9月,县成立野生植物综合委员会,开展对野生植物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在625种野生植物中,发现有经济价值的达400多种,其中:可制纤维织物的23种,可用于栲胶原料的11种,可入药的134种,可生产淀粉的35种,珍贵植物7种,如蕨类植物,凤尾草、鼠菊草。同时还发现大面积的罗布麻,最高的达1.4米,当时已制作标本送省鉴定。1963年,科普工作调整,实验农场全部下马,田地退还,人员解散归队。同年夏秋之际,县科技部门配合渔沟区郑楼公社和尤集区李场公社实验绿肥掩青,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当年掩青300亩,每亩小麦单产110斤,与对照地比较增产两成。1964年扩大到3700亩,每亩小麦单产增至200斤。自此,绿肥掩青开始在全县推广。以后每年夏、秋季节,社员群众大量采集田菁、柽麻、青草在田头地边堆制土杂肥。1972年开展细菌肥料生产与使用试验,菌肥品种有:5406、磷肥细菌、鲁保一号、920等。全县办有37个菌肥厂,生产第二代菌种,为生产队生产堆制菌肥提供菌种。规模较大的菌肥厂有:向阳公社官庄大队、界沟中学、冯庙中学、大庙公社马庄大队、渔沟公社侯湖大队五七小分队、高楼公社钱庄大队、九顶公社东风大队、尹集中学和小马庄大队等菌肥厂,这些厂当年生产菌肥25万公斤。后因肥效不如化肥明显,菌肥推广工作被中断。1976年开展生物防治棉铃虫实验工作。有14个公社、92个人队、665个生产队参加实验活动,共捕捉蚂蜂5万窝,分别移置到2.5万亩棉田中,让其繁殖。后因缺乏科学分析知识,成效不详,加上捉蜂困难,导致实验工作中止。1974年5月23日17时,尹集公社东风大队上空连续降雹30分钟,致使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的广大地域遭受灾害,成熟待收的小麦毁于一旦。1975年,县成立人工防雹降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防雹工作。省人工降雨办公室和南京气象学院科研人员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某部干部战士来本县进行防雹降雨工作。火炮点设在易受冰雹袭击的尹集、浍沟、王集、尤集、杨疃等地。每个火炮点配置三七高炮1~2门。同时于尹集设立临时气象观测站,配备卫星云图接受机1台。观测站严密监视大气变化,用直通电话与各炮点保持联系。每当雹云临空,达到高炮的有效射程时,相应的炮位立即连续发射特制炮弹。在爆炸声中,碘化银催化剂被播入云层,促使雹云降雨。以后每年4~5月,省人工降雨办公室就组织安排防雹事宜,本县防雹办公室配合工作。1978~1979年,防雹工作改由地方管理。省人工降雨办公室和炮兵部队只提供技术和高炮器材,由县防雹办公室组织技术力量和基于民兵独立操作。1980年以后,此项工作因经费困难而停止。
2.扶持专业户
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农业科技工作重点转入到扶持农村科技示范户、重点户和专业户上来,帮助他们掌握专项技术,发展生产。1979年以来,县科协和农学会联合举办各种农技培训班145期,向示范户和专业户传授农业科学技术。1982年秋种期间,县科协、县农学会联合举办了有123名示范户代表参加的秋种培训班,讲授播种新品种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至1985年末,全县农业示范户、重点户和专业户发展到10052户,占总农户的7.6%,其中有62户人均年收入超千元。
二、沼气利用
1974年春,本县成立沼气办公室,负责沼气的试验和推广工作。农村点选在界沟公社张巷生产队和冯庙公社刘庙生产队,县城点选在县轮窑厂,经费实行民办公助,县沼气办公室供给图纸和技术资料,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建池,点上试验工作获得成功。年末,共建沼气池80个。当时本县沼气的试验工作,受到省内外有关部门重视,前来参观学习人员不断增多。1975年4月国家农林部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沼气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印发了本县试办沼气经验材料。1976年6月中旬,全省沼气工作现场会在本县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本县的沼气工作。当年,本县沼气试点工作推广到17个公社,沼气技术员发展到2000名,年末计建池1500多个,有11个生产队实现沼气化。1978年9月,宿县地区在本县召开了全区沼气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扩大了农村推广面。1979年后,因种种原因,农村推广工作停了下来,而县城开发利用沼气工作仍在进行。继轮窑厂以后,县酒厂兴建的沼气池于1983年竣工。该厂兴建的沼气池,共投资15万元,建池6个,容积为2400立方米。利用醪糟产气,月产沼气3040立方米,除供1台2吨锅炉燃烧外,还向工厂食堂和职工家庭提供生活能源。按每天可节约原煤3.5吨计算,一年可节约原煤1260吨,价值81648元,纯利57648元,3年即收回全部投资。1985年,县政府决定投资200万元兴建贮气、供气系统,以充分开发该厂的沼气和化肥厂的废煤气的回收利用工作,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能源。该工程于1987年建成,可供县城4000户居民用气。
三、优选法推广应用
1974年,本县成立优选法推广办公室,在工商企业中推广应用优选法,共取得推广应用成果50项。县酒厂利用优选法合理使用香料,提高了白酒的质量,使每吨酒成本降低9元。县服务公司和灵城镇面点业职工学习优选法,逐步摸索出合理的爆炸油条的和面配料比例,降低了油耗,仅县城油条锅1年可节省食油2.3~3万斤。县农机一厂铸工车间利用优选法配料化铁,使焦炭与生铁比例从1:3提高到1:8,大大降低了燃料消耗,每年可节约资金2万多元。1974年元月11日,地区农机局在该厂召开了优选法现场会,介绍并推广了该厂经验。优选法推广应用工作只在工商业中开了头,未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四、青少年科技活动
1980年4月11日,本县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组织青少年科技活动工作,暑期举办了有5000人参加的航海、航空模型和无线电遥控竞赛活动。1981年,青少年科技活动由城镇转向农村,围绕教学开展活动。每年开展一次青少年科技制作展评活动。全县共制有作品22500件,参加县级展出的710件,其中受奖优秀作品44件。在制作标本中,其中采集并制作植物标本250余种、2500件(其中有经济价值的210多种);采集并制作动物标本150种、2200件。1980年暑期,灵璧一中学生徐新宏参加全国航空夏令营活动,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的接见。1983年8月1日,尹集区贺家小学民办教师刘夫培带领五年级学生李茂斌、贺丽(女)参加《中国少年报》“快乐小分队”夏令营活动;8月4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陈云等接见。
五、四级农科网的建设
1975年,全县各公社(镇)先后建立起20个农科站,划给专用土地2536亩、牲畜48头、房屋74间,配备专职人员614人;各生产大队共建农科队134个,占大队总数29%,选派专职人员1495人,划拨专用土地4225亩、牲畜19头、房屋100余间;各生产小队共建农科组2390个,占生产队总数的41%,配备专业人员10133人。年末,连同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在内,形成了四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网(简称四级农科网)。承担着全县农业技术推广、种子改良和良种选育工作。在开展农科网的活动中,县农学会代培农民技术员6560人。1977年,全县21个公社镇都办起了农科站;467个生产大队,有430个大队建起了农科队;4522个生产小队,有4470个生产小队建立了农科组。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农科网的形式也随之改变,由原来四级组织形式变为三级组织形式。县、社分别建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村设有农业科技示范户。1981年春,全县76个公社都建起了农技站,每站配脱产农技员和农民技术员各2名,全县选择确定农业科技示范户806户。1984年,各公社农技站改名为乡农技站。
六、气象测报
本县气象测报工作始于1957年。1978年前,气象测报、预报和农业气象观测等项工作,因人手不够,采取大轮班工作制度,缺乏专职专责。1979年起,气象站配齐人员,测报、预报、农气等项工作实行专人负责。
1.测报
1957年1月1日,测报工作正式开始,当时只进行气象观测记录。器测记录项目有:气温(最高、最低气温)、湿度、降水、蒸发、日照、风向和风速;目测记录项目有: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地面状态和积雪深度。观测记录按时上报省气象局和武汉、上海中心气象台。每天观测记录4次,按地方时间1点、7点、13点和19点观测。7月5日,开始向中央气象台拍发气候旬报电报,向省内指定区域拍发定时绘图的气象报、灾害性天气通报、汛期雨量报、农业旬报、雨量报和台风预防报等电报。8月,增设地面观测记录。12月,增加对冻土观测记录。1958年5月增加地中温度观测记录,深度有: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8月1日增设气压计,增加对大气压力的观测记录。1960年8月起,调整观测时间,每天观测4次,按北京时间2点、8点、14点和20点观测。11月,地温观测记录深度增加到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和320厘米。1961年4月1日,雨量器的高度由原2.0米降为0.7米,并取消防风圈。雨量计也随之由2.0米降为0.7米。4月起,再次调整观测时间,由每天观测4次改为3次,按北京时间8点、14点和20点进行观测。1969年9月1日,将维尔达风速器换成电接风向、风速器。1973年1月1日增加固定航危报,1974年改为预约航危报。1980年8月1日,增设风向、风速自动记录器,结束了人工观测风向、风速的历史。随着观测项目增加,上报报表增加3号、4号、5号和7号气象表的制作。1982年增加重要天气危报。
2.气象预报
1958年,本县气象站只能进行简单的补充大气预报业务工作。当时分析天气趋势的主要依据是群众看天经验、民间天气谚语以及天象和物象反映。站内室外饲养了黄鳝、泥鳅、蚂蟥等水生动物,室内悬挂着烟叶、盐罐和海带等物件,从物象和天象反映中分析天气变化,预报天气趋势。采用这种方法预报天气,一直沿续到1963年。随着专用设备的增加和技术力量的增强,本县天气预报,依据简易天气形势图,单站气压、温度、湿度三线图,单因子和多因子点聚图,结合对本县气象资料和群众看天经验的分析来预报本县境内天气形势,准确率较前提高。随后,为进一步改进天气预报工作,气象站工作人员定时收录中央气象台站预报的天气形势,收录本省和外省市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广播,填制气象分析图,将大范围的天气象形势与本县观测资料结合起来,把省台的中长期预报与本县短期预报结合起来,从而使天气预报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1979年,天气预报工作实行专人负责,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整理资料。1981年,县气象站整理了29年来的观测资料,绘制了24年来的天气预报图表。1982年5月,县气象站购置了1台无线电气象传真机,定时接收北京和日本东京气象台播发的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从而使本县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3.农业气象观测
农业气象观测始于1958年。起初开展的观测项目为:记录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对温度和降水的需要,目测土壤湿度,印发农业气象旬报等。当时工作时有停顿,不够正常。1977年底,全县开展了农业气象普查工作。1978年,县气象站配备了专职农业气象员。1979年初,正式成立农气组,农业气象观测课目有:观测作物生育期、器测土壤墒情和拍发农业气象旬报。1982年,农气组除开展了淮北地区油菜越冬试验分析研究工作,编印了《灵璧县农业气象服务一览表》和《灵璧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资料外,还配合飞机播肥试验。
七、地震测报
1975年春,本县始建地震台。10月,宿县地区举办地震业余测报训练班,韦集、尹集、尤集、大庙、冯庙、邱庙等中学和县师范学校派员学习,后全县办起7个测报点。1976年1月13日,县成立防震抗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配有专人办公。1976年7月28日,业余地震测报点和宏观哨发展很快,先后建有37个地震测报点,300余所宏观哨,配有520名业余测报员。1978年6月,经调整,确定尤集、冯庙、大庙、邱庙、向阳、娄庄6所中学和化肥厂等7个点为县骨干测报点。1979年9月,调整整顿测报点,浍沟、尤集、娄庄、冯庙被定为骨干测报点。同期,省地震局在邱庙公社张圩大队大崔家建立地下水观测站1座,打深井1口,井深136米。配有1台红旗—I型自动记录水位仪,聘用2名业余测报员进行水井监测。1983年,县地震台设有测震、地电、水化、磁法观测仪,对大地进行监测。尤集地震测报点设有土制地磁自记仪和地电记录仪进行土法监测。崔家地下水观测站使用S—W40型水位自测仪监测地下水位。1984年后,因震情缓和,各测报点测报工作停止。地下水观测站和地震台仍然坚持正常工作,监测地震活动被列为政府的日常工作项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