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普通中学
1.中学演变
民国时期,全县先后有6所初级中学(其中私立1所),没有完全中学。28年,县国民政府在固镇东大营设立1所初级中学,开办时只有初一1个班,学生35人;31年,发展到3个班,学生百余人,同年秋,县政府在灵城南关火神庙(今实验小学)办1所初级中学,开办时只有初一1个班;33年春迁至正学书院(今灵璧二中),发展到3个班,学生不足百人。
32年春,县国民政府在东北楼(今王集区东北楼)筹建灵璧县初级中学。同年7月,招收两班学生,学生百人左右。县长赵觉民兼校长。该校因政治、军事形势变化而迁移,亦称"流动中学"。
33年1月,中共淮北四地委和灵北县在尹集菠林创办灵北抗日中学,34年9月并入淮北师范。
35年春,县国民政府在固镇创办灵璧县县立初级中学。校长李林,始办时4个班。该校在灵城设有分部,3个年级两个班,最多时达14个班,学生500多人。
36年,王奎璧、王仁凤等人在新马桥创办私立正明中学。王奎璧任校长。7月招生4个班,学生200余人。同年11月6日,车站路警以该校是共产党办的为名,放火焚烧校舍,经师生与群众奋力抢救,勉强复课,但路警常去该校寻衅,至年底被迫停办。
1949年8月,县人民政府委派王奎璧、王仁凤、程道谦、魏德臣等人在原正学书院旧址筹建灵璧中学。9月招生两个班、120人,教职工5人。接着,又恢复开办固镇中学。1952年8月在渔沟开设"灵璧中学渔沟分校",9月招收初一新生3个班,学生150人。1956年,灵璧中学开设高中班;渔沟分校与灵中分设,更名为渔沟初级中学。至此,本县有3所中学、32个班(其中高中3个班)、1887名学生。
1959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同时创办浍沟、高楼、尤集、晏路4所初级中学,共招收新生16个班、800人。同年创办农业中学14所。
1960年8月筹办冯庙、九顶、王集、尹集、杨疃、沱河6所初级中学和固镇初级师范。9月1日开学,11月中旬,这7所学校全部停办。1963年9月,灵璧初级农校改为灵璧初级中学,开设6个班。1966年增设娄庄、九顶2所初中。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娄庄中学1968年秋季才开始招生,九顶中学1969年秋季开始招生。
1968年11月,蚌埠三中教职员工100余人,学生300余人下迁至灵璧,分别在娄庄、韦集、冯庙、杨疃4个点办学。1969年4月,灵璧中学、灵璧师范、灵璧初级中学全部下迁到农村。同年新办的中学有:东风中学、王集中学、禅堂中学(以上是灵中下迁)、大庙中学(灵中、高楼中学一部分);冯庙中学、韦集中学(蚌埠三中下迁);界沟中学(灵初中、灵师下迁);邱庙中学(灵初中下迁);尹集中学(灵师下迁,浍沟中学一部分);向阳中学、朱集中学、长集中学。1970年,这些中学全部增设高中班。至此,全县共有完全中学21所,同年初,全县大队小学普遍增设"戴帽"初中班。
1978年,县教育局认为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报经县委批准,将全县21所高中调整为15所,同时缩减初中招生数。9月创办灵璧一中,原灵璧中学改称灵璧二中,同时筹建灵璧三中。次年,灵璧三中招收初一新生4班、220人。
1980年,县革委会对全县现有154所联中进行整顿、压缩,至1983年,达到一社一所,同时对全县高中布局进行调整,完全中学由15所缩减到9所,其中6所保留高中建制,暂不招生。7月,县委决定将娄庄、尤集、禅堂3所完全中学改为职业高中,学制不变。
1985年,全县有全日制中学88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83所),职业中学6所。
2.学制和课程设置
民国时期,本县初、高中的学制一般为"三·三"制。建国后,本县中学仍
附表20-5灵璧县中学发展概况表


沿用这种学制。1969年,全县社社办中学,学制改为"二·二"制,即初中2年制,高中也是2年制,秋季始业。1972年春季,初中又改为3年制。1977年,省教育厅决定从1978年秋季起,实行"三·二"制,原春季始业的班级学习时间延长半年。1982年以来,一中、二中及渔沟中学等地、县重点中学先后恢复"三·三"制,农村中学仍实行"三·二"制。
本县中学课程均按教育部规定设置。
民国元年,教育部公布《中学实施规则》,规定中学开设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增开家务、园艺、缝纫。
民国29年,国民政府颁布《修正中学规程》,制定初级中学教学科目及时数。
附表20-6初级中学课时计划表

建国后,中学课程设置几经变动。
1950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地理、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共12科;高中增设生物学、制图,减去自然。
1953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规定初中减去政治,改数学为算术、代数、几何,增设植物、动物、卫生常识、中国革命常识,分历史为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分地理为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高中增设三角、人体解剖学、达尔文基础、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外经济地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共同纲领。
1956年,语文科分为"汉语"、"文学"两科。1958年又合并为一科,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另外,每周安排2节劳动课。196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调整精简中学课程的通知》,规定初中一年级开设6门课,二年级开设8门课,三年级开设9门课。
1969年,本县中学只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体育等科。
1977年,县教育局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参照《安徽省1971年中小学学制和设置计划的规定》,拟定本县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学全年上课32~36周。政治课内容:初一开设《社会发展简史》,初二开设《中共党史学习提纲》,初三开设《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高一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高二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
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农业基础知识、体育、生理卫生、音乐、美术等14门课。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草案的修订意见》,规定政治课内容是:初一开设《青少年修养》,初二开设《法律常识》,初三开设《社会发展简史》,高中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至1985年未有变动。
3.中学行政
建国前,县立中等学校由县主管教育机关先就本地初等教育有关情况以及开办计划分项列表,上报省教育厅核准后才能开办。在开办后6个月内,由县政府将开办情况列表呈报教育厅备案,再经教育厅转呈教育部备案。县立中学设校长1人,教员由校长聘任。此外,学校还设有教务主任、训导主任、事务主任、童子军团长和教练等职,分别管理学校的教学、思想、事务工作。校长除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外,还通过校务会议研究日常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常规性的校务会议每学期至少开两次。一般内容为:按聘请人员的能力和专长分配工作、校舍修建、图书教具添置等。
建国后,初级中学由县人民政府领导,完全中学由宿县地区专员公署领导,县人民政府协助管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学下放到公社(区),由公社党委和县教育行政部门双重领导。1978年,改变学校管理体制,县办中学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公社联中实行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公社管理为辅。
中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般学校设校长1人,副校长1~2人,负责领导学校工作。下设教导、总务两处,设正、副主任若干人,在校长领导下主持教学、事务工作。规模较大的学校还设专职秘书,协助校长处理日常工作。团委书记分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成立革命委员会,设正、副主任1~2人,委员若干人。设政治工作组、教育革命组、后勤组,分别负责学校的思想,教学、总务工作。1978年,学校恢复校长负责制。
附20-3中学简介
灵北抗日中学
民国33年元月,中共淮北四地委和灵北县委在菠林庄张家祠堂创办灵北抗日中学,因地处皖东北,又称"皖东北中学"。主要是培养地方区、乡干部,小学教师、税收、财会人员以及部队的文化教员、宣传干部。灵北县县长农超谋任校长,民主人士王东藩任副校长并主持校务工作。刘彻任教导主任。教员有邱培灵、汪木兰(女)、陈西文(凤阳)、沈士棉、杨锡瑞、王春泉、张树一等。学生来源主要是解放区的有志青年、抗日干部子女、烈士子女以及敌占区的青年学生。根据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分别编入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开始时分甲、乙两班,百人左右;33年底又设财经班、行政班、师资班和初中班。34年4月,全校学生达400人。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政治、数学、地理、历史、音乐、体育,没有正式课本,一律是油印讲义。各科教学密切配合政治形势,为当时的革命斗争服务。
灵北中学名义上是学校,实际上是争取敌占区青年参加革命,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为抗日战争培养人才的干部训练班。学生在树林里或破祠堂内上课,被包当板凳,腿上放小木板当桌子。学生除学习文化外,还经常参加当地革命斗争,宣传抗日,开展减租减息,征收公粮,动员群众参军,参加生产劳动。学校实行供给制,定期发给衣服和生活用品。学生组织与日常生活半军事化,10个人配1支步枪,每个学生发2枚手榴弹,有一定的时间搞军事训练,住群众家,睡地铺。
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学生不存在毕业问题,地方需要干部,学生可随时到地方参加工作。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学校校址几经变迁。33年冬,学校迁往浍沟西张时庄,34年5月迁至大路、孟山,与邳(县)、睢(宁)铜(山)联合中学合并。9月,学校迁至泗县,并入淮北师范。部分师生到部队。
灵北抗日中学开办期间,发展40余名青年学生为共产党员,先后分配3批学员计800余人到淮北苏皖边区各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部门工作。
灵璧二中
民国38年8月,县人民政府指派王仁凤、王奎璧、程道谦等人筹办灵璧中学灵城分校(灵璧中学本部设在固镇)。1951年2月,灵城分校改称灵璧初级中学,1956年秋增设两个高中班,更名为安徽省灵璧中学。1958年起,该校为地区管辖学校。1959年,该校101名高中毕业生有99人考取高等院校,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两面奖旗。1962年暑期后,学校分为高、初中两部,高中部10个班,初中6个班。初中部设在灵璧师范旧址。1964年,学校响应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掀起学雷锋的热潮,发动学生学毛泽东著作,走向社会搞调查研究,注意对学生进行忆苦思甜和革命传统教育。暑期,高、初中两部合并,初中部校舍改为学生宿舍。
1966年7月,县委派工作组进驻学校开展"文化大革命"。学校教职工中有18人被打成"牛鬼蛇神"。1967年4月,县人民武装部派军宣队进驻学校,动员学生复课闹革命。5月成立"灵璧中学文化革命委员会"。6月,学校"红卫兵革命造反联合指挥部"分化成对立的两大派,局面混乱,学校的档案、图书、教学仪器被抢被盗,损失严重。1968年暑期,工宣队进驻灵中搞"复课闹革命",初中部复课。66、67、68三届高中毕业生下放农村劳动。12月下旬,县革委会决定灵中下迁至东风、王集、禅堂和大庙4个公社办学。
1969年3月,县革委会决定在原校址重新筹建灵璧中学。8月招收初中6个班,学生320人。学校有学农基地60亩,办起了蚕场、渔场、农场、铁工厂。1970年元月,县革委会决定将实验小学、幼儿园并入灵中,实行幼儿园、小学、中学"一条龙"的管理体制。1973年元月,灵中和实验小学、幼儿园分设。1978年3月,灵璧中学改为灵璧二中,6月确定为县重点中学。
1985年,学校占地面积75亩,校舍面积8718平方米。初中15个班,高中8个班,学生总计1554人,教职工计127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
灵璧一中
安徽省灵璧第一中学成立于1978年3月,校址在灵城西南角,占地102亩,有校舍5800平方米,图书16000册,教学设备齐全。创办时,接收原灵璧师范附中6个班。当年秋季,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初一新生两个班、110人,高一新生3个班、150人。学校边招生,边调配教师,边扩建校舍。同年被确立为宿县地区重点中学,由地区和县共同管理,以县为主。1985年,学校占地面积108亩,校舍面积8673平方米,有16个班,在校学生1200人,教职工125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本、专科毕业的教师占96%以上。
灵璧一中重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以来,为6名教职工平反昭雪,有5名中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教5级及其以上的教师每人1套二间四室60余平方米的住房,其他教师的住房条件也较好。学校每年从校办工厂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解决教职工的医疗费及其他福利问题,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校办的教学仪器厂,经安徽省教学仪器站检验批准,批量生产"量热器"、"电子实验箱"、"滑动变阻器"、"金属网罩"等教学仪器,1979年产值为8万元,利润1.4万元;1985年产值为37.28万元,利润6.17万元。产品享有较高声誉,畅销全国20个省、市,参加了1982年教育部在北京举办的勤工俭学成果展览。
二、中等专业学校
1.师范学校
民国14年,县高等小学校长王奎璧在南营(现实验小学西部)创办灵璧县师范讲习所,开设1个班,学生60人,为本县师范教育之始。后来在县立女子小学增设1所女子师范讲习所,王淑贞任校长,16年停办。18年,县党部周梦斌等人在原女子师范讲习所设立灵璧县乡村师范1所,张彩臣为校长。招收1个班,学生50人,修业2年,20年停办。
24年,县长王肖山在南关火神庙(现实验小学)创办民众教育师资训练班,招收60人,王肖山兼校长,赵觉民任教务主任。后因他们之间闹矛盾,四个月后解散。32年秋,县长高民委派教育科督学黄明儒筹办师资训练班,校址设在谢楼(今王集区谢楼)。翌年初,委派张纬之任师资训练班校务主任,高民兼校长(后由赵觉民兼校长)。招收学员70人,开设两个班,学习期限1年,结业后回到各乡保小学任教,只办一期即停。
35年春,县立中学开办时,在校内附设简易师范甲、乙、丙3班。学生130人,修业年限4年。7月,省立第一师范奉省教育厅令迁至本县固镇,易名为"安徽省立灵璧师范学校",校长徐合璧,教职员13人,其中女1人。开办时,高师、简师各两个班,学生200人,其中女35人。37年发展到10个班,其中高师4个班,简师6个班(含女生1个班),近600人。有专任教职员27人,其中女2人。同年秋,学校先迁合肥,后迁往蚌埠、南京、芜湖、南陵、宣城,在宣城发毕业证,宣布解散。部分师生返回芜湖。38年春,军管会发给部分师生救济粮,让其自谋职业。
1951年,县人民政府在灵城救济院(今灵璧一中)创办"灵璧县乡村师范学校",文教科长刘明兼校长,教导主任王铁山主持工作,1952年暑期改称"灵璧县初级师范学校",隶属县文教科,范景焕任副校长,后调何朋之为校长。1956年暑期招收中师班,改名为"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隶属宿县专署文教科。1958年,校址迁往凤凰山南麓。"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招生。1969年春下迁农村,校舍被改作县水泥厂,校产和教学人员分散到灵璧中学、界沟中学、尹集中学。1978年恢复"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建制,收回并修缮原校舍,调回原师范部分教师。是年秋招收高中毕业生两个班,学制2年。次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80年招收两班民办教师入学,学制2年,同时停招高中毕业生。1981年改属宿县地区行署教育局管辖。1985年,灵师共有12个班,学生475人,教职工82人,其中专职教师35人。
2.函授学校
安徽省函授师范学校灵璧分校于1956年上半年成立,校址设在实验小学,有专职教师4人,组织初师(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小学教师参加学习,学制1年,开设语文、数学两科,学员任选1科,采取单科独进的办法,结业时单科考试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1958年更名为"安徽省灵璧县函授师范学校"。次年改称"安徽省蚌埠专区函授学校灵璧分校"。1961年迁至凤凰山南麓,与师范学校合并办公,改为"安徽省宿县地区函校灵璧分校"。1964年又迁至县农场(今县良种场)办公。1968年停办。
1975~1977年,县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成立函授教育领导小组的通知",对在职小学教师(含民师)、下放、回乡知识青年进行文化补习。1979年,县委决定恢复"灵璧县函授学校",组织小学教师函授学习,辅导各区(镇)的教师在职进修,协助省、地教师进修院校组织高等师范函授学员的学习。
1985年,宿县地区行署批准成立灵璧县教师进修学校。
3.灵璧卫生学校
县卫生局从1958年开始开办灵璧卫生学校,先后借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卫生局的房子作校舍,招收的学员均系本县城乡高、初中毕业生和赤脚医生。教员由县医院各科医生兼任,使用教材一是中等医护学校统编教材;二是教员根据临床经验自编讲稿。该校从开办至1985年共办五期,为本县区、乡、村医院、卫生所培养了279名医护人员。详见下表:

4.灵璧初级农校
1958年8月开办,校址在灵城南3里许南李村,有五、六十间简陋的草房校舍。当时从全县小学毕业生中招收6个班、360人;次年,校址迁至西关农场,并于暑期又招收小学毕业生6个班、360人,两届学制均为3年。学生实行半日学习半日劳动。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动物、植物、化学、农业基础知识、农业机械、音乐、体育。为给学生提供劳动场地,学校先后办起了木工、农药、化肥、畜牧、农场、园艺6个厂(场)。1961年7月,第一届毕业生360人大部分配在拖拉机站,少数升入高中,1962年7月第二届毕业的学生全部报考高中。1963年7月,农校改为灵璧县初级中学。
5.灵璧县水利电力学校
1958年下半年,由县水电局主办筹建。1960年7月纳入县中等专业学校(技工),统一招生。是年招收初中毕业生150人,学制2年,半日学习,半日劳动,主要是为农村培养中等水利电力人才。校址在灵城南李家,共有校舍2l间,校长由副县长王乃庄兼任,有专职教师3人。开设基础课(数学、物理、语文)和专业课(测量、电工基础知识)。学生生活费主要靠劳动所得,不足部分从水利经费中解决。1960年底,学校解散,学生回家。
6.灵璧县水利学校
1965年下半年,县水利局在灵城南七里庄水利局农场创办水利学校,后因开挖新汴河占用农场,学校于1966年迁至浍沟闸管所。
该校由文教局统一考试,招收初中毕业生30余人,学制3年,培养区社水利建设的初级人才,毕业后基本上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学校不包分配。专任教师最多时有4人。课程设有语文、数学、测量及农田水利,学生参加过涵闸施工及测量实习。1969年春,学生毕业离校,该校停办。
7.灵璧县农业机械学校
1965年8月,县拖拉机站自办农业机械学校,10月开学,招收35名初中毕业生。有专职教师2人,学制3年。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农业机械、电工学、农机修理。1968年,学生毕业后多数分配在公社拖拉机站工作。至此,学校停办。
8.灵璧县机械学校
该校由县机械厂主办,地址在灵城东关(今县农机一厂)。1965年10月开学,招收初中毕业生30名。学校有专职教员2人,开设语文、数学、机械制图、铸工工艺学及铣工、刨工等课程。1968年10月,学生毕业,学校停办。
9.灵璧县艺术学校
1958年12月由灵璧剧团公社(灵璧泗州戏剧团、京剧团、梆剧团及杂技团、马戏团组成)创办,校址在老文化馆(今县政府招待所)。主要是为县剧团公社和农村培养演员,经费由剧团公社供给。1959年3月开学,共招收90人,学生年龄11~16岁。教师由剧团公社抽12人担任,开设的课程有语文、历史、基本功练习。每晚排戏,学生6个月后可登台演出。1960年上半年撤销。学员小部分到县剧团当演职员,并选拔3名成绩优异者到省杂技团;大部分安排在县卫校学习。
10.灵璧县农垦学校
1966年3月12日,经省教育厅、省安置办批准,本县开办陈圩农垦学校,招收100人;县农场农垦学校,招收50人。学生全部是城镇青年,依程度不同,编为初中、高小、扫盲3个班。初中班使用普通中学课本,高小班开设语文、算术、扫盲班使用《农民识字课本》。"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办。
11.灵璧县大山林业技工学校
1964年3月由县农林局、县文教局筹办,校址设在大山林场。次年4月开学,招收初中毕业生28人,有教师2人。学习内容有:政治、造林、育苗、防治病虫害。学生70%时间上课,30%时间从事生产实践,学制3年。1967年4月,学校停办,学生从哪来回哪去。
12.灵璧县"五·七"大学
1970年3月25日宿县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筹建,校址在今灵璧一中,先后共招收4期学员。开设师训、卫生、电力、兽医、农技、农机、财会等专业以及拖拉机、柴油机短训班。招生对象是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及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的下乡或回乡知识青年。师训班学员从小学教师中选录,要求毕业后能胜任中学工农业基础知识课的教学。学员生活费用采取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的办法解决,其他费用自理。学习期限,电力、农机、柴油机、拖拉机等专业为3个月;财会专业为2个月;兽医专业为4~6个月;卫生、农技、师训等专业为半年。课程设置除共同开设政治课外,其余为各类专业课。为便于学生操作实习,除将县国营示范农场划归学校所属外,学校又办起了二极管厂、修配厂、面粉厂、饲料加工厂。学校教职员最多达57人,其中专职教师29人,兼职教师6人。
1973年5月,最后一期学员毕业,学校停办。
13.灵璧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76年12月由灵璧中学筹建,校址在灵城北约5华里的金斗山下。有教职工19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次年3月开始招生,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从农村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农民和回乡下乡两年以上的知识青年177人,分农学、农电、兽医、财会4个专业。各专业学制不一,财会、农电各半年,农学、兽医各1年。课程设置除政治课为公共课外,其余为各类专业课。为搞好校队挂钩,建立生产基地,经县革委会批准,将界沟公社凤山大队划归"共大"领导,有耕地500亩。1978年1月2日,县革委会决定停办"共大",原凤山大队仍归界沟公社所辖,"共大"校址交给凤山大队办学。
三、成人教育
1.农民业余学校
建国以前,本县农民87%不识字,其中妇女文盲占文盲总数的55%。1949年底,本县部分村镇兴办冬学120所。1951年,县人民政府制订"冬学运动计划",由县土改工作队、治淮工作队和上海复旦大学来本县体验生活的师生共同组成千人队伍,配合全县小学教师,深入农村办冬学。到1952年春,全县冬学发展到1100所,学员达60818人,其中有7793人转入常年民校学习。冬学内容为学识字、学唱歌、听时政报告。入学的学员为青年中的男女民兵和村干部。
1952年10月成立县扫除文盲运动委员会,县长陈乃胜兼任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在全县推广"速成识字法"。次年11月成立冬学工作委员会,县长王庆隆兼任主任委员,每区配1名专职扫盲办事员,对冬学、民校实行"三固定",即固定教师、教室、课时。政府免费供应农民识字课本,补助灯油费。经过半年时间,202所办得好的冬学转为常年民校,有4500人脱盲,并培养子一大批村干部。1956年成立扫盲领导小组,县委第一书记方忠国任组长,拨专款6000元分期集训扫盲教师,冬学改称"记工识字班",提倡见物识字。全县识字班达857个,学员达153464人,程度好的可升入高小班、初中班。1958年,农民业余教育只讲形式,不讲实际效果。到1961年,农民业余学校停办。1963年,为了配合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冬学改为政治夜校,以学习时事政治为主,学习文化为辅。1966年,夜校以学习毛泽东著作为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民业余教育机构撤销。
1971年,恢复农民业余教育,配备专职干部,夜校改称"五·七"业余学校。1978年,县教育局设工农业余教育股,次年1月又成立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制定了1980~1984年扫盲工作计划,强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实行全日制学校带夜校的办法抓小学的附设扫盲班。1982年,全县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303349人,占人口总数的38.6%。
1985年,农民业余学校进行改革,采取承包合同制的方法,全县组织352个班,吸收9435人入学,经考试验收,1年时间脱盲4616人。同时试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3所,村办文化技术班78个,训练5394人。
2.职工业余学校
民国20年,本县社会教育落后,县城设有阅报处2所,问字处5所,演讲处1所,音乐厅1所,民众学校4所。26年,社会教育停顿。1949年,县总工会在职工中开展业余教育,在建筑和搬运工人中组织识字班、小学班,县文化馆干部兼任教师。1952年,总工会配合教育科,分别在灵城、固镇、尹集办起职工业余学校,开设扫盲班、小学班、初中班,后来在灵城又成立机关干部文化学校。1958年,这两个学校合并称"红专学校",有5位专职教师,4个班,学员100余人,每天早、晚上课。1962年停办。
1972年,县化肥厂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第一期招收15人,学制3年。设政治、数学、化工、机械、电工,目标是为本厂培养技术骨干。1976年停办。
1984年,县供销社、粮食局、供电局、酒厂、化肥厂5个单位开办5个职工中专班,招收学员183人。开设语文、数学、政治、专业训练等课。学制2年,有8名专职教师,聘请兼职教师11人,其中粮食局办的职工班为全脱产,其余为业余班。1985年春,县人武部和消防队开办初、高中补习班,招收22人,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等课,学制1年,年底有20人领到县教育局、职教办颁发的结业证书。同年2月,团县委在实验小学举办职工文化补习班,招收高中两个班、128人,初中1个班、74人,每周6个晚上开课。有条件的工厂还自行开办文化技术双补班,参加单科和双科学习的共733人。结业考试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阅卷,及格者由主办单位发给结业证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