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道路
1.古道
元朝以前,县境内有驿路,经过三村、陵子、孟山等地;后被大水淹没。明万历年间,县城至固镇驿路修通,长35公里。四十二年(1614),县人张亢、刘鸣盛带领乡邻整修路面,在旧路的基础上增土3尺,路旁挖有护路水沟。县城至孟山有驿路,长35公里。四十六年,知县陈泰交捐款,令董元真、王维藩召集民工修补这段路面。清乾隆八年(1743),知县用公款修筑宿凤驿路县境段路面,该路自宿州溧洞铺起,向南入本县境,经固镇霸城铺,折向东南至马沟铺、连城铺、禹庙铺和濠冈铺,后入凤阳县境,长30公里。路两旁各开宽5米深沟一条,路上建有石桥多处。同年,知县用公款修筑汴河堤路(宿泗路),该路西自宿灵庵处进入本县境内,经徐园铺、永定铺、娄庄铺、界沟铺、县城总铺、霸离铺、吴公桥入虹县界(今泗县),长35公里。县城经砂礓坝桥、石湖、刘集至九湾路,征粮时节知县召集民工修整路面,随修随用。县城至濠城、杨疃、禅堂等地分别有大路相通,但因年年遭水淹,运输时断时续,至乾隆年间已不能通行。
2.乡村道路
民国时期,本县乡村道路都是土路,雨天路面泥泞难行;主要交通运输工具有牛车、小车等。全县计有6条土道:县城经虞姬墓至泗县,称灵泗路,境内长7.5公里;县城经界沟集、娄庄集、葛家店至宿县,称灵宿路,境内长26.37公里;县城经杨疃、韦疃、尹集、尤集、王集至房村,称灵房路,境内长57公里,县城经禅堂、浍沟、渔沟、朝阳集达双沟,称灵双西路,境内长55.6公里;县城经禅堂、冯庙、大路、渔沟、朝阳集达双沟,称灵双东路,境内长55.7公里;县城经晏路口、沱河集、宋店达固镇,称灵固路,长35公里。
建国后,本县乡村大道有了较大的发展。至1985年末,区乡之间、乡乡之间、村村之间都有大道相通。大道多为土质路面,部分为泥结碎石路面,基本上都能对开汽车和拖拉机。
3.公路
县内计有干线公路9条,总长253.67公里;支线公路14条,总长147.8公里。干线公路如下:
泗永公路江苏泗洪至河南永城,为跨省2级公路,县境内长33.87公里。民国33年(1944),只有县城至泗县段通军用车。1953年修筑境内宿灵沟至虞姬墓段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3米,路基宽6米。1967年进行整修,路面宽度增至6米。1969年,在泥结碎石路面上用10%沥青铺设渣油路面,厚3厘米,宽6米,路基宽为12米,最小平滑曲线半径为100米。1984年在77公里又800米至91公里又416米处加宽改造,新增宽的路面采用石灰粘土混合碾压土做基层,基层厚18厘米、宽20米。路面用30%沥青渣油铺设,厚3厘米,宽9米。
灵固公路县城至固镇,境内长22公里。民国11年,省建设厅指令华洋义赈会拨银元13.5万元,修筑土道,路基宽度为4~5米。22年,又整修一次,晴天可通军用车。1956年,地区公路站拨款67.75万元,修筑泥结碎石路面。填土23万立方米,用石料19250立方米。路面宽3米,路基宽10米。建公路桥4座,总长125米。1965年,固镇置县,本县境内路段长22公里。1981年,该路13公里又900米至35公里又900米处整修,改泥结碎石路面为沥青渣油路面。采用石灰粘土混合碾压土做基层,宽15米、厚15厘米,渣油路面宽7米、厚3厘米,最小平滑曲线半径为60米。
灵双公路县城至江苏睢宁县双沟镇,县境内长55.7公里。1963年,宿县专区拨款30万元、粮52万斤,由县人民委员会组织施工。11月15日动工,12月18日竣工,路面分别用大石、中石、碎石分3层铺筑,然后以石磙滚压数遍,厚22厘米,路基宽10米,路面宽3米,全路填土68080立方米,用石料36121立方米。平均每日上工1.9万民工。1977年,该路进行加宽、整修。加宽后,路基宽10米,路面宽7米。同时将县城至渔沟段的43.42公里长的路面改为沥青渣油路面,厚3厘米。
灵房公路县城至江苏省铜山县房村镇,县境长57公里。1968年,由国家补助、民工建勤,修建起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10米,路面宽3米。计填土34800立方米,用石料34200立方米,投工17.1万个工日,用款45.46万元。1984年,该路在0公里至7公里处加宽,路基宽增至12米,路面底基层厚20厘米,路面宽增至7米;在0公里至2公里处,铺设沥青渣油路面,厚3厘米。
符禅公路自宿县符离集至本县禅堂,县境内长28.3公里。该路为尤集、尹集两区群众修筑。1958年2月10日开工,3月5日路基整修工程结束,4月底泥结碎石路面竣工。路基宽10米,路面宽为3米,共动用牛车1985辆,小车1515辆,民工13313人,耗资6200元。
泗固公路泗县至固镇,县境内长8公里。1979年发动民工修筑一条土路,路基宽18米。1980年采用石灰粘土混合碾压土做基层,上铺沥青渣油,宽7米,厚3厘米,最小平滑曲线半径100米。
冯大公路自冯庙至江苏省睢宁县大李集,县境内长11公里。1969年修筑泥结碎石路,填土66000立方米,用石料11880立方米,路基宽10米,路面宽7米。1977年进行整修,改泥结碎石公路为沥青渣油公路,其中有7公里以泥结碎石路面为基层,上铺沥青渣油。有4公里采用石灰粘土混合碾压土做基层,铺沥青渣油。
输油管道公路自大路至冯大公路相接处,总长10.08公里。1975年建成,为泥结碎石路,路基宽9米,路面宽3.5米,厚20厘米,最小平滑曲线半径为50米。
渔栏公路白渔沟起,经尤集至宿县栏杆区,县境内长27公里。1963年,渔沟至尤集段建成,长11公里,路基宽10米。路面为泥结碎石结构,宽为3.5米。计填土57500立方米,用石料6900立方米。1977年,尤集至宿县栏杆区县内16公里泥结碎石路面建成,路基宽10米,路面宽3.5米。
附表13-1灵璧县1985年支线公路统计表

4.航道
濉河该河流经本县北部,境内长46.1公里,航道宽窄不一。民国年间,该河自濉溪至本县浍塘沟段水面宽20~40米,水深0.7~1.2米;浍塘沟至洪泽湖段水面宽30~50米,水深1~1.5米,只能通行小型木帆船,每船可载3~10吨货物。其支流岱河、股河、闸河、奎河、石梁河也可行驶载重3~10吨的木帆船。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交通汽艇常在濉河上航行。1954~1955年,在浍塘沟至小韩庄间开挖新濉河,并对浍沟上游原河道进行人工治理,疏浚航道、加固堤防,从此境内常年可通航载重5~10吨的木船。1961年后,因在兴建水利工程中,河道上、下游先后拦河造闸多处,缺少船闸设施,致使航运于1965年中断。
新汴河该河横贯本县南部,境内长27公里,河底宽115米,河底高程10.5~21米,堤距350~600米,堤顶宽10~50米。河道上开挖有复式航槽,底宽15米,槽底高程在灵西闸上、下游分别为18.5米和16.5米。最低通航水位在灵西闸上、下游分别为20米和18米。自1975年起,该河可季节性通航,通航时可行驶50吨以下货船及200~500吨小型拖轮船队。该航道属6级航道。
附13-1古汴河航道
该河横贯本县南部,南北朝时称为蕲水,隋朝时称为通济渠,唐朝时称为汴水,宋朝时改称为汴河。该河西与黄河相通,东与淮河、长江相连,是中原地区交通运输大动脉,江淮漕运全经该河达京师。南宋建炎二年(1128),杜充决黄河堤岸以阻金兵,致使古汴河河道淤塞,航运中断。
二、桥渡
1.桥梁
明初,浍河上建有固镇桥,澥河上建有新马桥,均为木桥。洪武二十四年(1391),知县周荣将两座木桥改建为石桥,固镇桥有7孔。弘治三年(1490),县人张广等在濠城集北沱河上建5孔石桥1座。成化六年(1470)春,高鹏、魏易和黄让等人捐银,在城北五公里高桥湖处筑堤建桥,次年夏竣工。嘉靖十六年(1537),本县有7座桥:濠城桥(县城南25公里)、新马桥(县城南40公里)、高桥(县城北5公里)、洪桥(县城东南15公里)、固镇桥(县城南35公里)、曹老桥(县城东南65公里)和渭桥(县城东北15公里)。万历二十年(1592),张君大等人于濠城南建3孔石桥1座。明末,主簿曹渊捐银元500元,在固镇街南浍河上,建成固镇新桥。清康熙十三年(1674),本县计有桥梁11座。除原有7座外,又增添了吴公桥(虞姬墓西)、沱河桥(县城西南20公里至固镇路上,长10余丈,原桥年久失修倒塌,教谕吴振缨建议,知县别如纶拨款修建)、浍支桥(固镇南浍河上)和韩家桥(城北30公里)。五十八年,知县于元吉重修吴公桥。乾隆初年(1736),知县王祖晋拨款重修新马桥;十八年,知县周梦华又拨款将该桥增建为16孔。二十三年,本县桥梁减为9座:吴公桥、固镇桥、固镇新桥、新马桥、沱河集桥、砂礓坝桥、濠城北桥、濠城南桥和渔沟桥。其中:吴公桥,原桥于十八年被水冲塌,知县贡震重建,为3孔桥,桥下可通船;沱河集桥,为3孔桥,十九年,当地老百姓在桥南增建3孔小桥1座;砂礓坝桥,在县城至九湾途中,旧有砖桥3座,已倾圮,知县邵谦吉倡捐重建;渔沟桥,四年重建,为7孔桥。民国时期,本县跨河桥梁多为石墩条石面桥和木墩木面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毁坏较多。
1950年初,全县仅有桥梁9座。1951~1956年间,抢修和改建半永久性公路桥27座(含原9座),总长342.9米;临时公路桥5座,总长254.9米。1963年,因发大水,有15座桥梁被冲毁。后经整修,大多改建为半永久性桥梁。1957~1966年修建永久性公路桥梁16座:三改桥、杨桥、郑楼桥、浍沟闸、大庙桥、大余桥、大李桥、张庄桥、吴花桥、大胡桥、沈余桥、杜仲桥、欧渡桥、黑泥沟桥、凤河桥和跃进桥。1967~1975年建成永久性公路桥梁24座:夏楼桥、马沟桥、张楼桥、张东湖闸、尤南桥、虞姬桥、灵西闸、七里桥、小朱桥、韦集桥、禅堂桥、反修桥、备战桥、向阳桥、浍沟北闸、跃进桥、杨疃桥。九顶桥、团结桥、韦唐桥、创新桥、渔沟桥、庆十桥和石姑娘桥。1976~1985年,建成永久性公路桥梁16座:赵沟桥、运料河桥、十桥、团结桥、闸河桥、大路桥、跃进沟桥、新阳河桥、灵东运河桥、田路桥、无名桥、张长路桥、古城桥、黄泥沟桥、小杨桥和刘泽沙桥。至此,全县共有83座永久性公路桥,其中:石拱桥63座,总长1510.5米;双曲拱桥12座,总长735.5米;铪板梁桥8座,总长459.3米。
附表13-2灵璧县1985年公路桥梁统计表





重要公路桥梁有5座:灵西闸、小杨桥、田路桥、尹集大桥和浍沟大闸。灵西闸,在县城西南新汴河上,为闸桥两用,是灵固、泗永公路咽喉要道。1969年12月竣工,桥面长162.9米,宽7米,跨径30.9米,为双曲拱5孔桥梁。小杨桥,在灵双公路上,横跨新濉河。该桥在原桥址处,于1982年建成钢筋混凝土桥梁,长134米,宽7米,跨径12.2米,有10孔。田路桥,1978年建成,在灵房公路上,横跨拖尾河,桥长111米,宽7米,跨径18.5米,为5孔双曲拱桥。尹集大桥,在灵房公路上,横跨在濉河上,桥长91米,宽7.8米,跨径13米,为6孔双曲拱桥。浍沟大闸,1958年建成,闸桥两用,在浍大公路上,横跨新濉河,长84.4米,宽6米,跨径12米,为5孔钢筋混凝土永久性公路桥。
2.渡口
清乾隆年间,全县计有渡口18处:淮河上有蚌埠渡、桑家渡和西门渡;淝河上有高家渡、八塔集渡和杜家桥渡;澥河上有吕家渡、胡家渡和周家渡;浍河上有陡沟渡、连城东渡、连城西渡和九湾渡;顺河上有南北渡和乔家集渡;濉河上有霸王城渡、王家庵渡和尹家渡。至民国时期,渡口无大的变化。
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城乡贸易增加,渡口也随着发展和增加。至1985年末,全县计有渡口71处,渡船71只。渡船多为木质船,也有水泥船和铁质船。渡船为当地乡村公有,有专职渡工摆渡。平日以渡人为主,收获季节也摆渡粮食等农作物。这些渡口分布如下:
灵西运河上有廖家、尹家和孙家3个渡口;南沱河上有余桥、曾桥、张集、沙坝、城后和韩家6个渡口;唐河上有大李、戴家、前程、扁张、小马、张铁、小阎家、曹家、小王、邱东、邱家、许闸、徐坊、张渡口和刘菜园15个渡门;濉河上有小杨、大杨、楼杨、枣树杨、大马、小阎、唐圩(2个)、小杨、双李、小吴、简吴、小杨、郭沟、浍沟(3个)、胡宅、阎家、贺家、马楼、霸王城和车后李23个渡口;新汴河上有陆湾、小邱、前黄、张圩、亢元、小王、小冯、阎庄、八张、西集、张巷和岳东12个渡口;新河上有冉家、三周、小杨、老庄王和邢家5个渡门;拖尾河上有唐庄、解庄、业坝和业坝北4个渡口;北沱河上有晏路中学、界沟孙家和许家2个渡口。
三、运输
1.水上运输
南宋以前,古汴河横贯本县南部,水上运输发达,当时县城成为一座繁荣的商埠。北宋时期,运输量不断增加。太平兴国六年(981),漕运江淮大米达300万石,菽达100万石。南宋时期,古汴河淤塞,航运中断。民国时期,本县航运以濉河运输为主,但运输量较小。建国后,1956年,濉河货物运量2万吨、周转量125万吨公里。至1964年,濉河年货物运量达2万吨,周转量达600万吨公里。1965年,濉河航运中止。1972年,灵璧县航运站成立,在新汴河灵西闸上游建有站房、候船室、货仓和高低水位码头。码头总长度104米,为直立和斜坡混合码头。西部为高水位码头,高5.5米,备有3吨固定吊车1台。东部为中、低水位码头。码头附近水域水深为1.5~2米。1975年,新汴河通航,当年货物年运量为1万吨,周转量为70万吨公里。1976年,省疏浚五队对港口水域航道疏浚,挖出泥土18000立方米。1976~1977年间,县城至张圩、苗安、大店等地开办短途客运业务,用"东方红3号"、"向农1号"、"向农2号"和"向农4号"4艘小客轮营运。1978年大旱,客运停航。1980年,年货物运量为1.02万吨,周转量为100.8万吨公里。1985年,本县水上运输年货物运量为4.3万吨,周转量为1794万吨公里。
2.公路运输
货运民国时期,本县公路运输多用人力、畜力工具,运输量较小。建国后,改变了过去靠人挑、手推的落后面貌。1951年4月,本县马车站成立,有马车48辆,骡、马141头,驭手120人。1952年,人畜力车年运量为6万吨,周转量为17万吨公里。1956年,县搬运站成立,有平板车150辆,人员156人,全县人畜力车年运量达14万吨,周转量达84万吨公里。60年代初,胶轮马车得以推广使用,淘汰了牛拉大车,远途运输能力增加。1964年,人畜力车年运量达8万吨,周转量为42万吨公里。70年代初,手扶拖拉机、四轮小型拖拉机投入使用,逐步替代马车。1971年,县交通局汽车队成立,有"江淮"3吨汽车2辆,用于货运,年货运量l万吨,周转量22万吨公里。1978年,国营汽车年货运量为3万吨。周转量为198万吨公里;其他机动车辆货运量为6万吨,周转量为329万吨公里;人畜力车货运量为8万吨,周转量为112万吨公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机动车辆逐年增加,私营汽车参加营运,引起货运竞争。1980年,马车站与搬运站合并,成立县搬运公司,机动车辆替代人畜力车。1985年,全县公路运输年货物运量达10.7万吨,周转量873万吨公里,其中:汽车货运量9万吨,周转量825万吨公里;其他机动车货运量1.7万吨,周转量为48万吨公里。
附表13-3灵璧县货物运输量、公路通车里程统计表


客运1951年12月,县汽车站成立。次年初,县城至固镇通车,由一辆日产"尼桑"货运汽车(以木炭为动力燃料)改营客运,每次载客30人,上午发往固镇,下午返回,晴通雨阻,半年后车坏停运。同年7月,购美国产25座位"福特"牌汽车1辆,投入营运。全年客运量0.8万人次,行程32万公里。1954年5月,购美国产40座位"大道奇"客车1辆,投入营运。1957年,
附表13-4灵璧县交通运输车辆统计表

原两辆美国产客车全部报废。1958年,购买国产30座位客车2辆,每日上午分别发往固镇和宿县,下午返回。自1968年起,灵双线、灵房线、符浍线、灵泗线等公路相继通车,沿途各区(镇)、乡先后设立车站,开办客运业务。1976年,宿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在本县设立客运汽车队,驻点客车3辆,实现了区区通客车。1982年,2辆私人客车投入营运,往返宿县与灵璧县城之间,此后私营客车逐年增多,县内县外长短线都有私营车辆营运。至1985年,全县共有客运汽车80辆,每日从县城发往县内外各地班车50多班次。1986年,客运量2100700人次,周转量90995380人公里。
四、乡镇运输业
本县乡镇办交通运输企业始于1956年,当时韦集、娄庄、杨疃、尹集、尤集、王集、九顶、渔沟、高楼、冯庙10个区分别建立了搬运队,各队人数不等,少则5~7人,多则10余人。这些搬运队无机动车辆,靠平板车运输,承担粮站和供销社的短途运输任务。其经营收入上缴农业合作社,评工记分,
附表13-5灵璧县乡镇运输业统计表

参加集体分红;后改为提成和包干制,不再参加社队分红。1963年,浍沟搬运队成立。1972年,黄湾搬运队成立。1980年,城关区搬运队成立。至此,各区都建有搬运队。同年,各搬运队分别购置拖拉机和汽车等运输车辆,最多的达7辆,并改搬运队为搬运公司,由从事短途运输改为兼营长途运输。1981年起,个体户与联户运输业蓬勃兴起。1982年,韦集区个体运输户计春风购买1台拖拉机以后,又购买了汽车从事运输,年收入达5万元。至1985年,全县计有14个专业运输村,其中灵西乡山南村13%的农户拥有机动车辆办运输。年底,乡镇运输业年产值70万元。
五、安全监理
1.交通监理
建国后至1975年,本县交通事故由公安局负责处理。1976年1月,县交通局成立县车辆监理站,有职工4人。一般交通事故,由车辆监理站处理。重大交通事故,由车辆监理站与公安局协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发生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肇事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不放过。对违章肇事的处罚,将根据不同情节和后果,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扣证罚款、吊销执照或追究刑事责任的处分。1982年1月,全县机动车辆驾驶员核发"安全考核证"。2月,县政府批准成立县公安局交通民警中队,协同车辆监理站搞好交通监理工作。1984年,经安徽省公安厅批准,成立县交通警察中队。1985年1月,县车辆监理站改称县车辆监理所,有职工14人。监理工作除负责交通事故处理外,还进行交通宣传、驾驶员培训、驾驶执照签发等项工作。
2.农机监理
本县农机管理站安全监理所始建于1978年4月,配4名专职人员办公。监理所人员持有"安徽省拖拉机安全监理证"证件,各区镇兼职监理员持有"安徽省宿县地区农机安全检查证"证件。农机安全监理所的责职是:管理机车和驾驶人员,处理交通事故。1979年,始办驾驶证、行驶证和小型机车号牌。驾驶证名为"安徽省农用拖拉机驾驶证",行驶证名为"安徽省农用拖拉机行驶证",机车号牌字样为"11-宿县2×××"。1981年,机车号牌字样改为"11-宿地2×××"。与上年度号牌同时使用。1982年,全县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行驶证"和"11-灵璧0××××"号牌,原号牌与证件同时作废。1983年,各区镇兼职监理员换发"安徽省农机安全检查证"。1985年,全县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用拖拉机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用拖拉机行驶证"和"12-灵璧0××××"号牌。县监理站每年进行一次年审,对驾驶证、行驶证和牌号进行审核复查,对机车使用和安全状况进行鉴定,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责成检修。县监理所除对机车车辆与人员管理外,还参与处理在本县境内发生的小型拖拉机车辆事故。
附表13-6灵璧县交通车辆肇事情况统计表
附表13-7灵璧县小型拖拉机事故情况统计表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邮 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