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业技术推广所
县农业技术推广所位于县城东4公里处,西靠灵东运河,北界灵泗公路。该所于1973年筹建,1974年正式成立。原名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初建时,有土地50亩,房屋18间,职工16人,靠人畜力作业。其主要业务是:承担由省、地、县安排的选育优良品种的试验任务,作为选育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的试验基地,协助主管部门在各区(镇)、乡建立三级农科网组织机构,承担培训基层农技人员任务。1976年,该所选用自交系金1×525杂交,育成单交种"灵玉1号",该品种参加省玉米区域试验,单产700斤,高产达900斤。这项技术成果后被收进《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志》中。1974年,该所引进"博爱74-22"小麦良种,加以高频电流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后参加省、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也证明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于是在全县推广种植,使之成为本县当家小麦品种之一。1980年,该所建立穗行圃,生产简易原种,提高了引进良种的纯度。1982年,该所改名为县农业技术推广所,主要任务同前。同年,该所为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组织编印了《农业技术推广》,发至各农技站,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1985年末,该所有职工37名,试验场地142亩,建筑物面积1200平方米,各种动力和工作机械6台,科学仪器若干台,成为以试验和示范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二、植物保护站
县植物保护站始建于1963年,原名县虫情测报站,当时只配1名职工进行工作。主要任务是预测病虫发生,发表虫情报告,为决策机构组织实施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975年建站,站址设在县农科所内,改名为县植物保护站,配干部3名,技工1名。1979年,站址迁至县城东3.5公里处的灵泗公路南侧,建有房屋21间,仓库2座。1985年,该站配站长2名,技师1名,技工4名,技术员4名,计11名。内设植物检疫组、病虫测报组和植物保护组,负责全县病虫测报、病虫防治和植物检疫等项工作。
三、棉花原种场
县棉花原种场筹建于1973年2月,原址设于县良种场灵西分场内,有干部职工73名。主要任务是边建设,边生产棉花原种。1975年元月1日,该场正式成立,场址迁往县城东4公里处的灵泗公路南侧,占地470亩,建有瓦房15间,靠人畜力进行棉花原种生产。场内设棉田队和大田队,实行场、队两级管理制度。其主要任务是为引进的棉花良种提纯复壮。该场自1983年起,实行棉花单作物承包制,1985年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主要生产小麦、大豆良种,兼营棉花良种试验,从而使该场成为生产小麦、大豆和棉花良种生产基地。
四、绿肥良种场
县绿肥良种场位于县城西南22.5公里黄湾区境内,占地1308亩。原为大山林场一部分,1978年林场交淮北矿务局时,以该地为基础,于10月筹建绿肥良种场。场部内设后勤、科研和机务3个组,下设2个生产大队。配干部4人,固定工19人。场部置有拖拉机2台,耕畜5头。主要任务是培育苕子、柽麻和田菁等绿肥种子,兼营小麦、花生和大豆良种。1983年起,因农户种植绿肥数量减少,该场转产小麦和大豆良种。1985年,该场实行承包责任制,以组或户为单位实行责任承包,即包种植面积、包产量、包成本、包利润、包集中用工,生产小麦和大豆良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