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演变
本县户口志,明初失考。成化元年(1465),本县有4240户,32386人。嘉靖元年(1522)有7120户,61396人。万历十年(1582)有7920户,78040人,户丁42952人。四十六年有17815户。105700人,户丁58800人。至明末,全县尚有户丁43767人。清初,年编审人丁原额为43167人,顺治五年(1648)有户丁20564人。十五年有户丁22347人。康熙十一年(1673),实有户丁24386。三十年常缺2384人,实有户丁22002人。五十一年常额当差户丁21787人,光绪三十年(1904)有58194户,296816人。其中男158501人。女138315人。三十三年有58426户,297970人,其中男159111人,女138859人;农业人口296816人。
民国17年(1928)有80661户,448814人,其中男241857人,女206557人;农业人口448131人,每平方公里178.5人。21年,全县有87289户,517544人,每平方公里为206人。32年有78565户,556534人,其中男296883人,女259651人,每平方公里221.5人。37年有85017户,651405人,其中男327054人,女324351人,壮丁121076人。
1949年,全县总人口为595064人,至1985年发展至821685人,36年中净增226621人,增长了38%,平均每年净增6295人。36年来,本县人口发展经历了自然增长、非正常减员、人口失控和计划生育四个阶段。1949~1958年为自然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发展平稳,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5.3‰。1959~1961年为非正常减员阶段,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千分比。1962~1974年为人口失控阶段,全县人口增长过快,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33.15‰。1975~1985年为计划生育阶段,全县人口增长速度减慢,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0.89‰。
附表2-1灵璧县年终人口变动情况统计表
(1949~1985)


二、人口结构
本县历史上曾先后开展过5次人口普查工作,建国前有民国17年和民国36年两次;建国后有1954年、1964年和1982年3次。经过人口普查,不仅统计出了当时的确切人口数字,而且为行政机关提供了一份可靠的人口资料。
1.性别结构
民国17年,全县计有80786户,448414人,其中男241857人,女206557人。户平均5.5人。普通户为80661户,448132人,其中男241580人,女206552人;机关单位30户,139人,全是男性,寺庙95户,僧尼143人,其中男138人,女5人。全县性比例(女为100,下同)为117%。壮丁占总人数的21%。36年,全县有85179户,657897人,其中男330358人,女327539人,性比例为100.9%。壮丁122336人。在男性中,本县籍329731人,本省他县籍504人,外省籍119人,外国籍4人。在女性中,本县籍327136人,本省他县籍320人,外省籍83人。
1954年,本县进行建国后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结合基层选举进行。经过普选登记,全县有142631户,613575人。其中男311368人,女302207人。18岁以上的有374722人。有选举权的366128人(未参选者77382人),无选举权的8594人。性比例为103%。1964年6月20日,本县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根据统计,全县有142048户,537600人,其中男273574人,女264026人,非农业18539人。性比例为104%。1982年7月1日,本县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截止7月1日零时,全县共有155346户,含家庭154551户,集体795户;总人数786051人,其中男403624人,女382427人,家庭户总人数777372人,集体户总人数为8679人。性比例为106%。城镇人口有28774人,其中男15169人,女13605人。农村人口有757277人,其中男388455人,女368822人。与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这次60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人数共计增加了40943人。
2.年龄结构
民国17年,本县人口年龄分组情况是:15岁以下145245人,其中男81730人,女63515人;16~40岁158873人,其中男94071人,女64802人;40岁以上130863人,其中男66056人,女64807人。
民国36年本县人口年龄分组情况如下表:

在95~99年龄组中,95岁有2人,全为女性;96岁有5人,其中男2人,女3人;97岁有3人,全为女性;98岁有2人,男、女各1人;99岁有1人,为男性。
1964年,本县特殊年龄分组情况是:学龄前儿童(0~6岁)81589人;少年儿童(7~14岁)117315人;青年(15~25岁)105007人;兵源(18~22岁)51546人;育龄妇女(15~49岁)134520人;劳动力292979人,其中男性(16~59岁)153695人,女性(16~54岁)139284人;男60岁,女55岁以上老人35513人,其中103岁老人2人,均为女性。
1954年本县人口年龄分组情况如下:

同年本县人口各年龄组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如下:

1982年,本县人口年龄分组情况是:7~13岁16921人,18~35岁188925人,36~55岁151564人。上述三种年龄组总数为507410人。特殊年龄组构成情况是:

1982年人口普查性别、年龄构成图

同年本县人口各年龄组男、女性别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如下:

附表2-26岁及6岁以上人口按年龄分组的文化程度

3.文化结构
1964年,本县12岁以下不在校儿童有152931人,其中7~12岁72354人。不识字的有274001人,其中13~40岁的172226人;初识字的有5511人,其中13~40岁的4198人;初小文化程度的有54268人,其中13~40岁的29100人;高小文化程度的有3259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490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3058人;大学文化程度的有294人;文化程度不详的有45人。
1982年,本县6岁以上有695458人,其中大学毕业生703人,大学肄业生或在校51人,高中23935人,初中10045人,小学201217人,文盲、半文盲为369102人。在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数中,6~11岁的有64805人。
附表2-3
12岁及12岁以上按性别和年龄分组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数统计表

4.职业结构
民国36年,本县人口职业情况是:从事农业287240人,其中男184447人,女102793人;矿业29人,全部为男性;工业500人,其中男414人,女86人;商业2847人,其中男2389人,女458人;交通运输业181人,其中男172人,女9人;公务业1192人,其中男1171人,女21人;自由职业882人,其中男820人,女62人;人事服务业81459人,全部为女性;其他568人,其中男367人,女201人;无业居民4701人,其中男1871人,女2830人。
1954年,本县在职职工总数为4700人,其中工业158人,农业33人,交通47人,商业1269人,文教卫生1905人,金融197人,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1091人。
1964年,本县在职职工总人数为6367人,其中工业349人,农、林、水业946人,交通运输业121人,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物资供销业1496人,城市公用事业8人,文教卫生业2145人,金融业175人,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1127人。
1982年,本县在职职工总人数410983人(男性219898人,女性191085人),其中:农、林、牧、渔业384198人,矿业采运业83人,电力、煤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233人,制造业5636人,地质勘探和普查业1人,建筑业812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1190人,商业、饮食服务业和物资供销及仓储业5546人,住宅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和居民服务业268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2082人,教育、文化艺术事业7794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67人,金融保险业486人,国家机关、政党和群众团体2576人,其他行业11人。同期全县在职的各职业总人数为410983人(男性219898人,女性191085人),其中各专业技术人员15347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2619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341人,商业工作人员3440人,服务性工作人员1516人,农林牧副渔劳动者328756人,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7955人,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9人。
1982年7月1日止,本县不在业人口数76827人,其中在校学生22837人,家务劳动37686人,等待升学500人,等待国家统一分配39人,市镇待业514人,退休退职1580人,其他13671人。
附表2-4灵璧县人口结构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表2-5
1949~1985年全县在职人口职业构成情况统计表

附2-11982年人口普查工作过程简介
1982年7月1日,国家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本县县、区和公社三级相继成立了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3月下旬开始宣传工作。普查对象为本国籍并在本县内居住的人。登记的标准时间是:7月1日零时,具体办法:以户为单位,常住人口在常住地进行登记。登记的对象是:常住本县并已在本县登记入常住户口的人;已在本县常住一年以上,常住户口在外地的人;在本县居住不满一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人;普查时住在本县,常住户口待定的人;原住本县,普查时在国外工作或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全县组织了2000多名普查登记员,7月1日起开始全面登记工作,8月上旬进行质量验收,抽1/10生产队中的25505户、130730人检查登记质量,结果总差错率为0.018‰,性别差错率为0.008‰,年龄差错率为0.125‰,小于允许差错值,验收合格。这次普查项目有: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民族、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文化程度、在业人口的行业、职业;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妇女生育的子女数和现在存活的子女数;1981年育龄妇女生育情况。按户填报的有6项:户的类别、本户住址编码号、本户人数、本户1981年出生人数、本户1981年死亡人数、有常住户口已外出一年以上的人数。
附2-2百岁老人情况简介
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超过100岁的老人有5位:谢皆雨,男,109岁,住王集区谢楼大队第五生产小队,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四月十六日;李益民,女,108岁,住尹集区圩疃公社圩疃大队第二生产小队,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六月十五日;马顾氏,女,104岁,住娄庄区长集公社马圩大队圩东生产小队,生于光绪四年.(1878)八月十五日;张李氏,女,102岁,住尤集区九集公社九集大队第四生产小队,生于光绪六年(1880)二月十七日;李丁氏,女,102岁,住尤集区李场公社大章李大队第十一生产小队,生于光绪六年(1880)六月六日。上述老人的长寿经验有5条;经常劳动,他们干了一辈子农活,有的至今还做家务;讲究卫生,养成卫生习惯,坚持早睡早起,饭后漱口;饮食定时定量,很少吃过咸或过辣的食物,基本吃素;心胸开阔,一般做到遇事不怒,不过份悲伤,心地善良;不抽烟,不喝酒。
三、人口姓氏
本县人口计有394个姓氏,其中王姓人口最多,县北、县中、县南均有王氏村落分布;张、刘、李、陈等姓氏人口次多,村落分布也较广。其余姓氏都相对集中在一地或数地,少数未能形成独姓村落的姓氏,则散居于其他姓氏村落之中。个别冷僻姓氏多为在职客居人员,具有很大的迁徙性。
全县人口姓氏按笔划顺序排列如下:
卜、丁、乜、刁、于、卫、弓、马、万、万俟、广、干、么、义、毛、尹、尤、元、王、戈、方、凤、邓、区、云、车、化、丰、水、亢、贝、双、乌、世、支、仓、开、井、牛、从、仇、卞、韦、邛、公、计、孔、甘、厉、申、包、叶、冯、艾、史、宁、白、左、龙、石、古、冉、业、让、玉、傅、司、司马、司徒、长孙、边、乐、皮、平、刘、田、仲、朱、汤、吕、庄、李、池、孙、孝、汝、羊、米、列、问、巩、年、执、江、刚、纪、邢、许、阮、华、齐、乔、后、全、曲、牟、传、向、关、成、权、红、汲、安、毕、师、伍、祁、邵、杨、时、陆、沈、陈、宋、汪、严、芦、沃、吴、何、吉、罕、贡、阿、忻、狄、沫、利、芮、步、寿、苏、季、束、谷、佟、迟、邸、应、启、闵、杜、邹、花、辛、良、冷、邬、来、张、余、佘、劳、纽、岑、针、芳、巫、邱、豆、岳、范、房、幸、於、经、卓、庞、宗、尚、欧、欧阳、宋、昌、和、固、佻、官、明、邰、青、单、届、金、杭、郁、易、苗、屈、周、居、茅、郎、罗、郑、郓、沱、苑、孟、林、武、郭、胡、项、柳、荣、段、郜、类、施、俞、宣、赵,姚、哈、荀、郝、封、钟、柏、柯、祖、种、祝、查、胥、闻、相、洪、将、贲、秋、娄、皇、郗、贺、骆、侯、凌、党、原、晋、敖、海、殷、耿、袁、秦、倪、贾、徐、高、晏、浦、诸、栾、资、姜、班、费、翁、桑、夏、席、晋、晁、索、柴、菊、奚、钱、涂、桓、唐、桂、莫、家、顾、陶、隋、维、银、梁、曹、常、龚、绪、康、屠、章、盛、渠、商、鄂、崇、阎、续、营、戚、寇、雪、堵、崔、黄、萧、梅、姬、菅;骓、逮、温、谢、葛、焦、彭、鲁、韩、蒋、程、喜、集、惠、靳、童、强、鹿、舒、雇、嵇、景、董、傅、曾、褚、路、鲍、缪、雷、甄、虞、赖、睦、詹、蒲、简、雍、满、靖、窦、解、新、阙、蔺、蔡、管、裴、谭、廖、赫、翟、熊、颛孙、滕、臧、樊、颜、潘、镇、燕、阚、霍、薛、操、穆、衡、薄、鞠、魏、戴、瞿。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民 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