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一)、收音站
1952年,泗县设立收音站,配备收音员1人。站内有五管直流收音机1台,经常组织泗城人民或巡回组织郊区群众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这是泗县广播事业始办时的过渡性机构。

(二)广播站
1、播音。1956年3月撤销收音站,在原山西会馆(现教育局地址)建立泗县人民广播站,配备站长、线务员、机务员和播音员各1人。11月开始广播(为直播式),每天主要转播中央及省电台节目,或摘播《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拂晓报》的重要文章。年底,广播站迁至县委东侧的文化馆旧址。1957年,开展农村广播。1961年,设“广播修理服务部”,播音员播音后到服务部营业。1967年,县广播站与公社放大站之间架设广播专线。1970年,开始普及农村广播网。1973年,县广播站扩大人员编制,划分编播组、机务组、线务组,职工10人,其中大专毕业3人。1979年,增设服务组。1980年初,建成以广播站为中心、放大站为基础,专线独立传输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县广播站的建设渐次改善,固定资产总值32万元。人员编制扩大到28人,其中大专毕业的5人。7月,成立泗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实行局站合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4年4月,机构改革,泗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改名为泗县广播电视局,下设业务股、人事股、编辑部、服务部、电视站,工作人员28人。1985年1月,泗县人民广播站改名为泗州人民广播电台。
2、采编。建站初,编辑人员少,只编不采。1980年,聘两名骨干通讯员任记者,始向报刊、电台投稿。1982年,编辑部人员调整,自编自采稿件增多。1983年,有106篇自采稿件为《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省电台及《拂晓报》等新闻单位采用。1984年,确定专职人员,被采用稿件增至131篇,其中《中国妇女》、《工人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安徽公路》各用1篇;《安徽青年报》、《安徽法制报》各用2篇;《安徽日报》用27篇;《拂晓报》61篇。1983~1984年,共编自采稿件780篇。
3、自办节目。新闻节目:1957年5月,创办“泗县消息”节目,每次广播15分钟,主要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好人好事及生产、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1958年。自办“小高炉遍地开花”、“文化与生活”及“科学与卫生”等节目。1961~1962年,自办节目渐少,最后只保留“泗县消息”。1963年,自办节目近于停办。1965年,经过恢复、整顿,增设“学习专题”,每次广播20分钟,内容多选自毛泽东著作和报刊上的重要文章。1967年,自办节目一度中断,广播无固定时间和次数。1969年,始确定每日的广播时间和节目。1970~1972年,自办节目以当地新闻为主。1973年起,增设以下专题节目:

文艺节目:1969年前无固定时间,主要是播送歌曲及戏曲唱片。1970年,以“样板戏”为主,有时录音播放移植“样板戏”的泗州戏唱段。从1978年起,除转播中央及省台艺节目外,还播放名演员、歌唱家的演唱及泗州戏剧团、地方文艺演出队的演出等实况录音。
1983年,黄圩、大庄两区广播放大站,开始自办节目(包括新闻和专题节目)。大庄区广播放大站和科普协会合办的“学科学”节目,于1985年9月荣获省广播电视厅、省科普协会和宿县地区广播电视局授予的奖状。
4、通讯队伍。1956年,区、乡来稿,多是通过电话联系,播音员整理播出。1957年10月,《泗县报》创刊,广播稿件来源扩大,通讯队伍也逐渐发展。1961年,《泗县报》停刊,选聘原《泗县报》的部分通讯员写稿,并加聘区、乡秘书兼广播通讯员,撰写稿件。来稿一经采用均付给稿酬。后于“文化大革命”中取消稿酬。1968~1970年,县委宣传部协助广播站培训通讯员,公社、生产大队有“土记者”。各行各业层层设通讯组,先期有所扩大,后又渐趋衰落。1971~1973年,公社配备专职通讯干事,县广播站多次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和召开座谈会,通讯队伍再次发展。1976年4月,全县有通讯组29个,骨干通讯员120多人,日平均来稿7篇。1978年,恢复稿酬制度。1979年,区、社及各单位均配业余通讯员,县站每季度向通讯员发报道提示和学习材料,并举办通讯员培训班10期,培训骨干通讯员30多人,取得通讯员证的近100人。1983年,通讯员来稿每月约400篇。县广播站实行月、季评优给奖,1984年评奖优秀稿件9篇。
1983~1985年,有12篇节目稿件,荣获县级以上的奖励,情况如下表:

(三)放大站
1968年,开始建立公社广播放大站,编制1~2人,主要是转播中央、省电台及县广播站节目,并组织自办节目。1974年建成草沟、丁湖、瓦韩、大营、墩集、长直沟、前李、屏山、草庙、红塔、红旗、瓦坊、大庄、刘圩、杨集、山头、汴河、徐贺、黄圩等19个公社放大站。1975年,增建佃庄、朱彭两个生产大队的放大站。放大站的人员中有大集体职工54人。1979年底,设区划乡,草沟区和霸王、杨圩两乡筹建了放大站。1981年底,建成黄圩、大庄、屏山、长直沟、丁湖、墩集、黑塔、山头8个区站和大庄、新集、王集、万安、小骆、瓦坊、黄圩、杨集、高集、曹场、巩沟、屏山、大李、瓦韩、夏庙、丁湖、樊集、吴圩、索滩、墩集、草庙、通海、汴光、三湾、黑塔、小梁、大魏、马厂、山头、刘圩、四山、骆庙、找沟、老山、徐贺、吴店、长直沟、朱彭、彭铺、前李、草沟、大梁、于韩、大安、城南、汴河等46个乡放大站。全县广播放大站达57个,工作人员101人(其中乡自聘线务员47人)。

二、设备
1952年,收音站初建时有100瓦扩大机1台,3马力发电机1台,大喇叭4只。1956年3月,广播站建立后,有办公室、机房、宿舍等房屋14间,250瓦扩大机两台,电唱机、小型汽油发电机各1台。对农村广播靠电话线路传输,在38个电话点上设置喇叭。1957年,广播站修整、扩建,分设机房和播音室,配备增音机、广播控制盒和钟声八三一磁带磁音机。1959年,添置TY250/1000型扩大机1套(功率1000瓦)。1961~1965年,更换1台25马力柴油发电机,置备1台接收机,架设城郊广播专用线路30余公里,农村广播喇叭增到2.5万只。
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抽调水电局、邮电局、百货公司、木材公司等单位的人员组成普及广播网办公室,计划、检查、指导普及广播网工作,并拨专用款近30万元,木材300立方米。县委动员各行各业支持普及广播网工作,发动群众筹集材料,重新改设线路,将部分公社线路的木杆、竹杆更换为水泥杆。年底,公社以下线路发展到2500余公里,安装舌簧喇叭2万只,85%以上农户通广播。1974年,省拨款4万多元,区、社筹集20多万元,用以生产水泥杆1.3万多根,于1975年建成广播专用讯号线路215双线公里,使公社以下3000余公里广播线路与邮电线路脱钩。1977年更新广播线路,县、社专线改用水泥杆。生产大队建成水泥杆线广播网,广播喇叭发展到6.5万只,高音喇叭50只,通播率56.8%。
1979年,县广播站设计一套自动控制台,添置一部分设备。区、乡放大站有275瓦扩大机50台,连同县广播站的两台800瓦扩大机,总功率1.39万瓦。
1983年7月,县、区、乡之间广播专用线路拆除,改用业余频率156.3瓦C调频发射机传送天线讯号,对区、乡实行无线广播,首先成为宿县地区调频广播发送讯号的县。1984年春,省广播电视厅拨给泗县调频台,正式频率99.5兆赫,5月份改用这一正规调频波段广播,覆盖半径45公里。6月,由省、县拨款11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在东关外筹建广播电视机房楼,1985年上半年建成,计3层760平方米。

三、经费
泗县广播事业经费,1968年前系从县政府事业费中实报实销。1969年改由地方财政拨款。1972年正式纳入国家预算,年拨款5万元左右,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年约6万元。主要用于县广播电台和区放大站的常年开支,乡放大站经费另由地方筹集,单独核算。

上一篇:第一节 新闻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