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设置
建国前,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泗县划为4个边区县,县政府下设民政、司法、公安、财政、税务、粮食、建设、交通、文教、银行等机构。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初设人事、民政、财政、税务、文教、卫生、交通、水利、农林、粮食、商业、供销社、银行、司法、公安等机构。1984年,县人民政府下设机构增至46个,办公室、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人事局、审计局、计划委员会、劳动局、统计局、物价局、物资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标准计量局、经济委员会、交通局、供电局、邮电局、外贸局、烟草专卖局、二轻工业公司、农机管理站、粮油食品局、商业局、供销合作联合社、农牧渔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乡镇企业局、农业区划办公室、农村能源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泗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泗县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泗县支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泗县分公司、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财政局、税务局、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体育运动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气象站。

二、施政方式
党组活动制度县政府党组由中共党员正、副县长组成,党组例会半月1次,月中、月底各1次,凡需讨论问题,由政府办公室主任负责,提请讨论。
县长办公会议制度县长办公会议由县长、副县长和政府办公室主任组成。由县长或委托其他副县长主持。每月开会两次,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或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县委的指示、决定;研究贯彻县人代会的决议、决定;准备报请上级政府或县委审定的事项;决定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请示的重大事项等。
县政府全体会议制度由县长、副县长和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正职组成,必要时吸收各部门的副职和乡镇长列席。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布置执行上级党政机关和县委的指示、决定;报告政府工作;讨论县政府工作部署;分发、研究、处理县人民代表提案;主管部门报告主管业务的情况和意见,通报全县形势,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讨论通过需要县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县长、副县长分工负责制度县长全面负责,常务副县长协助县长工作,副县长按照分工,负责分管的业务工作。对于各部门请示的问题,凡已有原则规定的,分管副县长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负责处理。如涉及其他副县长分管的工作,应同有关副县长商量解决。在工作必要时,政府领导人进行现场办公。

附:政府党组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纪要
1983年10月17日,党组书记、县长许骅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破获“五·二四”县农业银行偷盗案件记功单位和个人,经研究决定:1、记集体一等功的单位:泗县公安局。2、记个人一等功:姚瑞连、郑光、赵殿瑞。3、记个人二等功:李敦信、吴保康、傅建宁。4、记个人三等功:耿同林、王司书、吴亦农。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党组书记、县长许骅,党组成员、副县长戚如波、王怀杰、陈全祥、苗道昌。记录: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明武。
1984年6月19日,县长朱德深召开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议给中学教师5级,小学教师3级65人享受讲师待遇。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县长朱德深,副县长吴志贵、周锡球,列席会议的有:县委副书记徐振民、宣传部长孙继聪、组织部副部长赵启超、教育局长秦盛勋、人事局秘书韩华羽、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刘家友。记录: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刘天沛。
1985年1月22日,县长朱德深召开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主要问题如下:
1、关于电大招生开班问题。同意上报开班,经费从教育预算经费中解决(专款专用)。
2、关于大庄区公所将岳场、小薛两大队各划为两个村的报告。经研究,慎重考虑,妥善处置。
3、关于屏山区公所要求合并大队的3个报告。经研究,慎重考虑,妥善处理。
4、统战部关于邓厚生要求改变成份的报告。同意落实政策领导小组的意见。
5、民政局关于1985年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报告。经研究,由分管副县长签发。
6、粮油食品局关于新建中转储备粮库征用土地的报告。同意征用。
7、关于成立泗县电大招生领导小组的报告。同意成立。
8、关于成立泗县老龄问题委员会的报告。同意成立。
9、同意成立泗县汽车配件公司。
10、同意成立泗县技术领导小组。
11、同意暂借款3000元作为政法委员会活动经费(预拨)。
12、同意暂借款1500元作为方志办公室业务费(预拨)。

三、综合政务
(一)信访工作
1955年以前由县委、县政府秘书室的干部兼办,1956年下半年确定专人办理。1957年7月设立专门机构——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隶属县委、县政府。
办信(访)原则是: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属于哪级处理的问题,转哪级调查解决。总的要求是: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手续完备,处理恰当。
信访处理
1956~1965年,来信来访28944件次,办结2358件次。
1966~1970年,因开展“文化大革命”,形势混乱,信访缺档案。
1971~1985年,来信来访27387件次,直接处理7163件次,转部门处理10977件次,县委常委批办911件,县级领导人批办1474件,转下级处理6048件,转外地处理609件,复来信482件。
信访接待日
县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始于1966年2月,不久因开展“文化大革命”中断。1984年8月恢复县级领导人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规定每月15日为接待群众来访日,有两名“五大班子”(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委)负责人,到信访办公室接待群众来访。同时规定,县直、党群、政法、计委、经委、宣传、农水等6个口,均设立接待室,由口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据统计,1984年8~12月共接待5次、353人,其中8~10月接待3次、189人,处结144件、占总数76.2%。1985年接待11次(6月份因农事大忙暂停)、385人次,解决了一部分长期上访老户的问题,处理了一些疑难案件。
为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县委决定每月25日为区、镇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日,从1985年10月开始接待。县“五大班子”负责人分包到点,按期巡视接待工作。
信访网
建立信访网,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办信访,及时处理人民来信来访中的问题,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控制越级信访,减少重信重访。

(二)文书工作
自1982年党政分开,到1985年底,共接收上级来文26388份,省、地传真电报1853份,受理下级的请示报告4650件,本身下发文件124860份,基本上做到了处理及时,传递无讹,立卷清晰,使用方便。
收文文件入门,无论是邮件还是送达件,机要收发人员都要认真看封,仔细清点。核对准确后,按顺序号逐一登记,贴上文件分办标签,由分办人拟出分办意见,交办公室分管负责人阅审。
拟办、呈阅办公室分管人根据文件的性质、内容,简要拟出初步处理意见,送请负责此项工作的县政府领导人阅示。呈阅文件由机要人员专责管理,以便掌握文件下落。
转办一是将领导人批示的文件转至有关单位,办结后及时收回存档备查;二是将领导批示填写“批示转知单”,交有关部门办理;三是将县政府办公会议研究的意见,以正式文件,批复下达有关部门。
清退文件经领导批示办结后,由机要人员负责清退。发现短少,及时循踪追回,按文件顺序号理好,以便年终统一整理。
发文要求严格把好核、签、打、校、印、发、存这几关。无论是本身撰写或为有关部门代拟的文件,都必须交办公室分管文字工作的负责人核稿,县长或分管副县长签发后方能打印。

(三)档案
建国后,县委、政府档案由文书管理,1958年10月1日成立县档案馆,1981年8月20成立县档案局,两个单位,一套人马。
档案馆总面积216.2平方米,现有铁皮档案柜29个,木质档案柜19个。馆内存有58个全宗,藏量13121卷。其中文书档案永久的3982卷,长期的2402卷,短期的3662卷;科技档案38卷,财会档案657卷,死亡干部档案100卷,监察档案1599卷,专门档案657卷,革命历史档案15卷,复制旧政权历史档案12卷,另外有各种资料3487册。馆内编有档案目录索引、文件号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等供调阅时检索。
县直、区镇、乡都建立了综合档案室,全县共有档案兼职干部97人。

(四)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下放
为了做好1966~1968年三届城镇中学毕业生下放工作,于1968年9月成立“四向”(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边疆、面向山区)办公室。次年,城镇居民下放劳动工作全面展开,“四向”办公室改名“上山下乡”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政秘组、城镇市民组、知青组。后又改为“五·七”办公室。
1969~1978年,毛泽东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泗县先后动员本县和接收外地知青7345人,城镇居民1473户,4897人落户农村。
城镇居民下乡,除一部分由政府集中安排在洋城湖农场和东风农场外,其余均由居民自行选择地方插队。知青下乡务农,则采取编组插队和单身插队相结合的办法。全县共编638个知青插队小组(其中男组384个,女组254个),单身插队217人。此外,还有以知青为主体的农、林、牧、渔场7个,青年队1个,混合组9个。
1968~1982年,共拨出下放安置经费227.4万元,用于下放知青、城镇居民、下放干部及其家属的建房、生活及扶持生产的支出。另外下拨木材指标2918.4立方米,用来解决下放人员建房及添置家具等方面的用材问题。
全县20个公社(镇)各配备专职“五·七”干部1人,负责下放人员的管理、教育、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青和城镇居民陆续回城安置就业。

(五)地名工作
1981年5月,成立地名办公室。对全县地名进行有史以来的调查、核实,并进行地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处理工作,于1984年4月出版了第一部《泗县地名录》。
地名办公室普查地名2736条,根据地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已解决在宿县地区内重名的乡2个,县内重名的村42个,乡政府与驻地名称不一致的12个,村委会与驻地名称不一致的168个,含义不好的地名2个,一地多名的27个,来历不明的1个,用方言的地名45个,新命名的258个,新更名的158个。

(六)“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1982年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是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进行的。1983年第二个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部署、检查、评比等工作。
文明礼貌月活动1982年3月,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这次活动,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为主要目的,以治理脏、乱、差(即环境脏、公共秩序乱、服务态度差),转变社会风气为主要内容。以评选“三好学生”、“五好家庭”等为主要形式。
1983年3月,开展第二个文明礼貌月活动,把“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向前推进一步,在治理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到创“三优”活动,即搞好优质服务,建立优良条件,创造优美环境。
1984年,以创建文明单位为主要形式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全县普遍展开。这次活动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制定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整党学习、纠正新的不正之风,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民主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逐步深入。
在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各单位都把建立文化活动室,活跃群众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70%以上的村建立了科普文化室、青年民兵之家。各单位都植树、养花,美化净化环境,全县的树木覆盖率从1982年的6.8%上升为1985年的7.5%,城关镇还推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内达标”责任制。
1984年,群众还集资131.47万元,为中、小学校兴建校舍2201间,添置课桌12615张,凳613条。
文明单位建设1983年初,全县城乡开始进行创建文明单位的试点工作。县里抓磷肥厂、医药公司、邮电局、土产公司4个单位,区里各抓1个村。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印发了《文明单位(村)标准)》7000多份,宣传材料2000份,组织县直有关单位和各区宣传部长20多人,分3组进行检查评比。到1985年,全县计有38个单位(村)被评为文明单位、文明村。

(七)侨务
1949~1984年7月,泗县侨务未设专门机构,侨务工作由政府办公室管理。1984年8月,遵照中办发(34)15号文件规定,设立侨务办公室。
泗县华侨多为1949年前去台人员。后为开发经济或进修深造移居美国的9人,日本的5人,加拿大的1人,马来西来的1人,新加坡的1人,巴拉圭的1人,阿根廷的1人,英国的1人,香港的19人(注:他们大都加入英国籍),共39人。
据1985年统计,全县有华侨,外籍华人20户、121人,港澳同胞19户、89人,归侨2户、4人。
1983年为印度尼西亚归国侨民林秀华全家转入城市户口,本人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子安排为电器厂工人。
1984年,侨眷马凯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解决了工龄、工资等问题。
1985年,补偿侨眷段崇道被强行拆除的3间房屋款2800元,补偿侨眷王永军被强行拆除的两间房屋款1800元。
1985年,为侨眷朱建伯(已故)落实政策。朱于50年代后期含冤死去,现恢复其名誉,并对其父母的晚年生活作了安排。

附:县人民政府历届领导人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
泗灵睢县
县长吕振球宿县人民国31年春~12月任
县长狄克东宿迁县人民国32年上半年任
县长苌宗商泗县人民国32年下半年任
县长狄克东宿迁县人民国33年上半年任
县长苌宗商泗县人民国33年下半年任
县长胡铁民泗县人民国34~37年任
县长刘文昭民国38年任
四五灵凤县
县长吕振球宿县人民国30年4月任
县长徐崇富民国31~33年10月任
县长王亚箴五河县人民国33年10月至35年12月任
县长钱亦山五河县人民国36~38年
泗南县
县长房少庸民国29年任
县长张太冲凤台县人民国30~33年任
县长汪振华民国34~35年任
县长谢楠、钱佐民国36年任
县长万立誉民国37年任
县长潘道一泗洪县人1949年任
泗宿县
县长狄克东29年春至31年任
县长孙华清32年任
县长刘起源32年冬至34年春任
县长梁绪修宿县人34年春至35年任
县长董铨盱眙县人35年任
县长傅茂如泗洪人36~38年任
建国后:
泗县
县长刘文昭1949~1950年任
县长方忠国泗洪人1950~1951年任
县长陈松涛铜山县人1952~1953年任
县长李弟凯泗县人1954年任
县长曹抗1955年任
县长陈建喜泗洪人1955年12月任
县长周立成淮阴人1957年1月任
县长苏广聘江苏睢宁人1961年12月任
县革委会主任武志祥山东人1968年7月任
县革委会主任高庭俊山东人1970年3月任
县革委会主任祝建远宿县人1971年1月任
县革委会主任李友法濉溪人1977年任
县革委会主任胡德文五河人1978年任
县革委会主任姚济潼怀远县人1980年3月任
县长许骅天长县人1981年任
县长朱德深濉溪县人1984年任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