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民国时期,泗县计量工作,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力,度量衡器具多样,标准不一,给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建国后,政府逐步加强管理,实现了计量标准化。

一、器具
泗县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常用的计量器具是尺、秤、斗、端子等。

(一)长度量具
泗县常用的长度量具主要是尺子,其单位为丈、尺,寸、分,均为10进位。
白布尺(每尺是52.6厘米),因建国前用于量土布而得名。木质,有一尺、二尺两种。
市尺(每尺3313厘米),有一尺、二尺两种。建国后开始在泗县使用。其质地有竹制、木制和骨制三种。
公尺,有直尺、卷尺;有木质、钢质、布质和塑料等制品。其单位是公尺、公寸、公分,为10进位制。
弓,俗称叉子(每弓150厘米,240平方弓为1亩)以“冉”形木料制成,是农村沿用至今的丈量土地的工具。

(二)重量量具
泗县常用的重量量具主要有秤、天平。
民国时期,泗县先是使用一刀一绳的毛铊木杆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的需要,以后相继出现了盘秤、磅秤、台秤、地磅秤、弹簧秤等。
木杆秤:就是在红木杆上佩上刀口、铁钩,每斤镶嵌十六颗金属星(秤星和天上星相对称,即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为十六星)配上铊。大秤可称三五百斤,小秤有几斤的,几十斤的。建国前,泗县使用的老秤,每斤650克;建国后改为市斤,每斤500克。建国前后,老秤、市秤每斤均为16两,每两10钱;1959年改为每斤10两,每两10钱。但中药房称量药剂仍沿用16两制,直至1977年改用克,方停止使用。
盘秤:即木杆秤在钩上钩挂秤盘,多用于商店和市场。
台秤:纯金属制品,平时放在柜台上,多用于商店。大部有公斤、市斤两种,均为10两制。称量几十斤。
磅秤:纯金属制品,多用于粮站、商店。称量300~600公斤。
地磅:大型的金属制品,埋于地下,称车载货物,可称几十吨重的货物,泗县粮库、煤场、化肥厂等户都安装地磅。1984年统计,全县已有台、地、案秤600多台。
戥秤:是骨质小秤,用于药房和银行,称药和收兑金银。原为16两制,后改10两制。
天平只有药房、实验室使用。

(三)容量量具
泗县使用的容量量具,有量斗、量杯、量端等。
量斗:木制或柳条编制,用于量粮食,建国前使用广泛,建国后逐渐被秤所代替,现已不见使用。其单位是石、斗、升。泗县量斗大小不一,泗州斗为12.2筒,大庄斗为18.3筒,长沟斗为26筒。
量端:木、竹或金属制成,是用来量油、酒、醋等液体物质的量具,其重量是根据秤制定的。
量杯:药房和实验室使用的量具,为公制。

二、管理
建国后,泗县逐步加强对计量工作管理。首先向广大群众宣传计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1977年传达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同时下发了《关于加强计量管理》的通知,县计量局编发了9期《标准与计量》宣传资料。同年3月7日又印发张贴了《关于加强计量管理》的布告和《关于取消刀绳纽混合秤杆,改制三刀口定量铊秤的通知》。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发布后,县有关部门利用幻灯、广播、宣传画、宣传栏、图表等进行宣传。
民国时期,泗县设立的计量检定所曾对尺、秤、量斗等进行过检查检定,凡符合标准的即打上钢印戳记。建国后,计量所每年都要多次进行计量检查,对短斤少两、质量差的商品经营者,予以处罚。城乡市场和大的商店门口都设有标准秤、标准尺校正台。与此同时,对商品的质量也进行严格的监督检验。1984年6月抽检外地购进磷肥,抽样31个,抽查数量达万吨。抽查结果发现基层供销社从湖北购进的仅含有效磷2.10%的劣质磷肥达5100吨,造成损失100万元。县广播电台及时广播这则快讯,地区《拂晓报》也以《泗县标准计量所严把磷肥质量关》为题作了报道。1980~1984年先后数次对县产水泥、豆瓣酱、炭酸氢铵、小麦粉、麻油等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1982年以来,县计量管理单位每年夏季都参加饮料及食品质量卫生大检查。
1957年,县设立了衡器门市,现在全县各大集镇都有修秤网点,拥有农民工22人。1978年以来,对衡器每月进行定期周检与校正。1979年开始,泗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地区先进单位。1978年,县计量局购买了标准血压计,对全县医用血压计进行不定期的检修。1987年开展了万能量具周检和修理,项目有:
游标量具: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游标高度尺;
微分量具: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杠杆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
表类量具:百分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和杠杆千分表;
水平仪。
一些工厂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相应设立了计量机构。县阀门厂建立了长度计量室和化验室,并经常送检和校正量具,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远销国外。
1984年,在企业整顿中进行了标准计量验收。结果见附表:1984年标准计量验收一览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