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泗县向以农为本,清代以前,所产粮、油、棉、烟和家庭手工业产品仅满足自给,很少贸易。当时虹地“虽当要冲往来之途,而鲜机巧射利自益者”。乾隆四十二年(1777)裁虹归泗后,“市肆廛居比昔大备”,随后“晋豫人懋迁到泗”,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五方杂处,市面风气大变”(《泗虹合志·舆地》),商业始渐次发展。到民国21年(1932),全县(包括已划归江苏省的泗洪县境)有绸布、杂货、粮行、洋油(煤油)等900余家私营商店。此后,屡遭天灾兵患,乡村经济枯竭,市面营业萧条。27年秋,日本侵略军侵入,城内商店大多停业,有的店主沦为货郎;乡村集镇为避敌轰炸,多迁到偏僻农村树林中贸易。时抗日民主政府制定“奖励日用必需品的输入和多余产品的输出及保护商人自由营业,欢迎各地实业家来根据地投资”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根据地商业繁荣。34年秋,日本投降,泗县民主政府制定“保护私人工商业,保护私人财产”政策,私营商业迅速恢复,同时在泗城兴办第一个国营企业——光华商店,又将原泗南县墩集合作社搬进泗城。35年11月,国民党军队进占泗县,民主政权东撤,国营光华商店和合作社撤销。泗县国民政府主政期间,政权不稳,货币贬值,币制紊乱,苛捐杂税如毛,商业萧条。
37年,泗县解放。38年3月,国营皖北贸易总公司在泗城设贸易支公司,平粜粮食,经销工业品,供应军民生活必需品;成立县工商联合会,支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起,县人民政府责成商业行政部门,一面具体领导发展国营商业、合作商业;一面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商业体系。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