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路
建国前,泗县的公路都是土路,民国24年(1935)计有9条:
1.泗五路:始建于民国9年,当时为安徽与邻省联络线店睢路之一段(即店埠——定远——临淮关——五河——泗县——睢宁)。它是泗县最早的、也是我省最古老的一条通车路线、由泗城出永泰门(即今南门)至五河县38公里。
2.泗固路:始建于民国20年。由泗城出永丰门(即西门)经灵璧县至灵属固镇,80公里,有商办汽车行驶。
3.泗管路:由泗城到管公店。
4.泗灵路:由泗城到灵璧县城,35公里。现为泗宿路之东段。
5.泗睢路:计有两线,一出东门经老山、瓦坊、张楼、朱开庄大桥至江苏省睢宁县;一出小北门经屏山、新集、大庄、汤集至睢宁县城。
6.泗李路:出泗城经万佛庵至睢宁县属镇大李集,35公里。
7.泗归路:出泗城经刘圩至江苏省宿迁县属镇归仁集。
8.泗半路:由泗城到半城镇,62公里。
9.泗草路:由泗城到草沟,20公里。
公路路基宽为3市丈,两边各开滤水沟,深3尺、宽5尺、沿沟两旁植行道树,每株距离为1市丈左右。全县各干路共植行道树41万株。
通往乡间的支线已完成的有:
泗高支路:由泗城至高集,32公里。
泗峰支路:由泗城至峰山镇,45公里。
以上各线除少数干线通行汽车外,其他各线普遍以人力车代步,运输货物靠肩挑、背扛、人拉、畜驮。
民国37年至1953年,泗县基本上没有新建公路,以恢复和整修为主。
1953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由省交通厅拨款,民办公助,修建泗县至灵璧县交界处虞姬墓之间的公路,全长24公里。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筑路指挥部,县交通科抓具体工程,养路工区负责实施,省公路局第三工程队专门负责技术指导。动员沿公路的群众2万余人,出动3000多辆畜力车,抽调300名石工专门开山,5000人专门用小锤破碎石料。1954年正式铺筑,1955年上半年全线竣工。这是泗县修筑的第一条晴雨通车的碎石路面公路。
1958年,泗县铺筑泗洪至宿县的东段线,即从泗城至江苏省泗洪县交界的五里代村,全长17公里,砂石路面,原定宽3米,厚15厘米。由于当时工作浮夸,实际铺成的厚度仅5厘米,有的地方出现翻浆,维持至1962年重新大修,质量才达到标准。
1959年11月,动员全县干部群众万余人,修筑泗(县)五(河)公路在泗县境内的17公里路段,1960年上半年竣工。经1964年又一次大修,已成为泗县第二条晴雨通车的主干线路。
泗(县)永(城)公路在泗县境内穿城线共两段,长2.37公里,原路面仅5米宽,而且弯弯曲曲,影响交通,不利城市建设,交通事故时有发生。1971年2月,各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的干部、职工、学生,分段包工,自己动手,就地取材,首先开宽东关至西关桥的东方红路(1984年改为汴河路),柏油路面宽14米,两边各设人行道1.5~米,于同年8月1日竣工,为国家节约资金3万余元。
1984年4月,县委为使通过汴河路的机动车辆改道行驶,集资14万元,修筑从东关至西关大桥全长1.7公里的北环城路,同年年底竣工通车,质量达到交通部规定的二级标准。
西关大桥至汽车站一段,原路面宽5米。1972年初,县公路部门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于1974年初动工拓建,当年铺成12米宽的柏油路面。
1974年,在泗五公路的基础上,修建“07403”泗浦国防公路。该段是北京至福州104国道中的一个组成路段,北通徐州,南接南京,对于巩固国防,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商旅往来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978年10月,县政府成立“07403工程指挥部”,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县承建地段进行复线测量,因地制宜地进行截弯取直,修改长达5公里的线型,铺筑成路基宽21米、路面宽7米的柏油路面,超过了设计的技术标准。
泗浦公路穿城线有2公里多,原老街仅4~5米宽,按照设计方案,需要搬迁部分厂房、商店和大量民房。在县委、县政府和交通局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妥善地做好拆迁工作,修建了路面宽20米,两边各5米人行道的柏油路。
1980~1984年,连续在泗(县)固(镇)公路的砂石路面基础上,进行截弯取直,铺筑宽7米,长27.15公里的柏油路面,缩短了至固镇的行车里程。
县乡公路也多有成就:
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民工修整公路暂行规定》。1959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县委、县政府也多次颁布关于动员全县人民自力更生、修建公路的通告。20多年来,运用一年一度民工修建公路的办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1963~1965年,地方公路建设按照中央(62)305号文件提出的“切实整顿,加强养护,积极恢复,逐步改善”的方针,由交通部门统筹规划,成立修路指挥部,各区、乡、镇都建立了筑路队伍,集中食宿。日出动民工建勤工10万余人,备砂石料万余立方米,完成土方12万立方米,先后修筑3段晴雨通车泥结碎砂礓公路路面,总长60公里,其中:泗找路(草庙至找沟段)27公里,泗睢路(泗城至许庙段)28公里,新黄路11公里。
1968年春完成屏山至老山、枯河至瓦坊两条泥结碎石公路铺筑任务,总长25.8公里。
1975年,修建泗城至墩集、屏山至赵集、黄圩至翟道口长达35.7公里的支线公路。
1982年底,利用冬闲季节,发动民工整修泗北的高集经大庄至山头高山公路土路基,全长41公里。1983年春,发动大庄、黄圩、山头3个区的近5万民工,备石料3万余立方米,到1985年1月,陆续在该路基上筑成4~6米宽的泥结碎石路面,使泗县北部3个区16个乡(社)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公路网。
1984年冬,全县平均日出工15万人次,共修砂石路62.8公里,并完成了草沟经丁湖至墩集长达27公里的土路基工程。
截止1985年1月,全县修筑县乡公路247公里,基本上实现了县乡通公路,乡、村通汽车。
现有公路如下:
干线:泗洪宿(县)路泗(县)固(镇)路
泗(县)睢(宁)路泗(县)五(河)路
支线:泗(城)找(沟)路泗(城)墩(集)路

枯(河)瓦(坊)路高(集)山(头)路
新(集)黄(圩)路屏(山)高(集)路
吴(圩)丁(湖)路屏(山)老(山)路
1985年底统计,全县公路总里程为360.629公里,比建国前增长近3倍,公路总里程中,晴雨通车里程有248.629公里,占63.6%。还增添了泗县直达合肥、徐州、南京的班车。
二、桥梁
据旧志记载,泗县的古桥共有23座,其中在公路沿线经改建或重修为公路桥的计9座:
众善桥:在城西关环城河上,33Km+203米处。清光绪二年(1876)建3孔砖桥,宣统三年(1911)改建为5孔石拱桥,1970年在桥的两侧加建了钢筋混凝土人行道,1980年又在桥的右侧加建了1孔35米长的双曲拱桥,称泗城西关大桥。
七孔桥:在草沟集东头,今泗(县)固(镇)路18Km+780米处,原为石桥。抗日战争期间,为防止日本兵进攻,阻止其前进,群众见桥拆桥,公路被挖成交通沟,该桥被炸毁。建国后,当地群众为便于交通,在原址上修建了7孔木质结构桥。1977年,为沟通泗固路,在老桥址下游800米处重建了5孔25米的钻孔灌注双曲拱桥,全长153.4米,更名为草沟大桥。
枯河桥:1958年初建时为木桥,1976年废去,在原址东侧重建1座孔跨35米的3孔钢筋砼双曲拱桥。
虹桥:单孔5米石拱桥。1964年和1971年两次维修。为适应泗城出口和交通运输的需要,1984年在原址上重建了1孔8米的石拱桥,现称泗城东关桥。
北门桥:在小北关环城河上。建国后改建为桥连闸,1979年修泗(县)浦(口)公路时,因公路截弯取直,在原址上游30米处修建了1孔3米石拱涵。
娄桥:在今泗(县)找(沟)路8Km+887米处。1978年重建为3孔20米的石拱桥。



新集桥:在今泗(县)睢(宁)路11Km+273米处。1978年重建为2孔20米的石拱桥。
尹家庙桥:在今泗(县)墩(集)路6Km+756米处。1976年重建为2孔4.8米的石拱桥。现名尹庙桥。
邓家营桥:在今泗(县)浦(口)路11Km+716米处,1966年改建为2孔8米的石拱桥。现名大营北桥。
建国前,泗县境内除众善桥(石拱桥)算永久性桥梁外,其余均为半永久性、临时性的石台木面或全木质结构桥。有些河道上桥梁甚少,即便有桥,大部破烂不堪,行人过桥提心吊胆,常有人掉下河去;有的河道上根本没桥,过河须涉水或绕道而行,少则几里,多则几十里。
建国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公路通过能力的提高,泗县公路桥逐步从半永久性和临时性石木结构过渡到永久性的桥梁。自1949~1957年的8年间,泗县未建永久性桥梁,基本是维修、改造木架桥和石台木面桥。
1958年8月,县水利部门在今泗(县)睢(宁)路24Km+207米处的新濉河上建造了1座10孔、跨径4米,全长55.6米的桥带闸(城北八里桥),以后又逐步新建和改造了部分桥梁。据县公路站1965年对全县桥梁勘测资料统计,泗县已有永久性桥梁33座,总长577.3米;半永久性桥梁47座,总长491.3米;临时性桥梁4座,总长132.6米。
1968年,在泗浦路3Km+950米处的新汴河上建钢筋砼板梁4孔大桥1座,孔跨30米,高8.8米,全长246米,桥宽9.2米。命名胜利大桥(又名泗五大桥)。是泗县最大的一座公路桥。
1966年开始,根据1963年2月8日国务院批转交通部“关于改建公路和农村道路木桥的请示报告”的指示,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对半永久性和临时性桥梁进行改建。至1979年底,共修建和改建成的永久性桥梁达85座,全长2457.3米。1984年底,全县有公路养护桥68座,全长2160.3米,比1965年增加1倍多(上述数字仅为泗县各条公路上的桥梁,不包括行人桥和渡桥)。




三、运输
(一)客运
泗县早期客运以驴骡、黄包车、马车等为主要工具,汽车客运约发端于民国9年(1920)。22年,来泗县任职的专员兼县长鲁佩璋带来1辆“强特来”小汽车,由其随从跑班运人。同年12月,先后有高献明购买3辆小汽车,成立“新三洋”公司;米老五购买2辆小汽车,成立“小蓬菜”公司;陈福东购买辆小汽车,成立“民营”公司;潘乐亭购买1辆小汽车。这些车均为破旧车,运送商旅往返于泗县至青阳、双沟、五河、睢宁及徐州之间,票价为大洋1~5元不等。民国2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泗县后,各公司的车被迫停开,有的拆掉改为马车,有的被日本人强行拖去。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的这段时间,泗县的汽车运输均由日本人军车承担,从青阳、双沟、管镇送军粮去固镇,有时也去徐州,顺便带人,每人收伪币“联银券”3~5元不等。
1952年12月,泗县成立汽车站,站房3间,位于距西关大桥约200米处的公路南侧。当时仅有3名工作人员,每天只有宿县至泗洪县的往返班次,载客工具是“大道吉”客车,日乘客20人左右,多是机关工作人员和少数生意人。
1953年5月,站房扩大为5间,工作人员增加到10人,并开辟泗县至五河的班车路线,增开宿县至泗洪每天两个班次,旅客流量每天50~60人,1956年上半年,经县政府批准,站址迁至西关街(今汽车站),新盖5间站房,主要经营客运业务。
60年代后期,客流量逐渐增大,客车增加4辆,每天通往大庄、新集、长沟、山头、刘圩、黑塔等地。
1972年,旅客流量达2000人次以上,经县委批准拨款,扩建了400平方米的候车室,砌筑院墙;先后增设大庄、新集、草庙、长沟、山头、刘圩、黑塔、彭铺、丁湖、草沟、吴圩等代办站,住站客车达9辆。
1978年以后,相继开辟泗县至明光、滁县、合肥、南京、淮北、徐州、上海等班线,旅客日流量达3000余人次。住站客车21辆,每天有9辆车次在主要代办站住宿。
1 982年12月,交通局汽车运输队购置6辆共192座位的大型“佛子岭”客车,开辟农村的循环线路,不分站距长短,招手即停,受到城乡人民的好评。
1984年11月,汽车站机构改革,站队合一,拥有客车26辆1142座位,日流量达3500人次,载货汽车3辆24吨位。1985年初,个体运输专业户应运而生,有从事客运专业的大型客车2辆,机动三轮车12辆,解决了偏僻农村乘车难的大问题。
(二)货运
建国后到60年代初,泗县的货物运输由县交通科8辆马车组成的马车队承担。60年代后期,始由宿县地区运输公司调来5辆汽车(40吨位),承运泗县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
1971年5月,成立县交通局汽车运输队,当时仅有货车2辆6吨位。1973年增至7辆21吨位。
1980年,汽运队拥有载货车8辆65吨位。1983年,经上级批准,将原车队扩建为县汽车运输公司。至1985年1月,已拥有载货车11辆104吨位。公司从1984年起,实行经济承包,利润挂钩,工资浮动,超利润提成等生产经营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是年利润超过前10年的总和。
县搬运公司1971年只有1辆轮胎拖拉机。1978年后,实行“定”、“包”、“奖”生产责任制,特别是1984年以来,进一步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改革各项管理制度,生产经营效益显著,到1985年已拥有载货汽车20辆144吨位。
此外,县粮食局、物资局、石油公司、食品公司、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化肥厂、磷肥厂等也都有专业车队或专业车辆。
截止1985年1月,全县共有载货汽车405辆。其中县汽车运输公司和搬运公司1980~1985年1月运输情况如下表:

(三)民间运输(专指货运)
泗县民间运输,是由肩挑、背扛、人拉、畜驮逐步过渡到使用车辆运输的。初时农村用的多是木质结构的独轮“土车”、“宏车”和四轮牛车。“土车”、“宏车”是单人手推车,有时为了分担运载重量,也可以在车前拴绳,由两人一推一拉。县城则有木质结构的马车供人运送物资。民国37年,孙朝北、孙朝义兄弟俩购买1辆汽车,以木炭为燃料,承担货物运输,是为泗县汽车货运的开始。但不久即停驶。1950年,泗县有平板车50余辆,搬运工60人,靠人力装卸、拉运货物(后改用畜力拉货),经常步行百八十里或更远的路程。1957年,成立长途搬运大队,职工发展到近百名,平板车增至81辆。1958年,受“浮夸风、高指标”影响,民间运输无确切统计数据。1966~1976年间,全县有民运汽车16辆,44.5吨位,年运量为12500吨。1978年后,特别是自1983年以来,在中央“放开、搞活、松绑、扩权”等一系列方针指引下,民间运输事业不断发展,截止1985年1月,全县有民运汽车127辆,胶轮拖拉机87辆,四轮、手扶拖拉机2164辆,总计2378辆。其中属于农村个体或联户所有的为1679辆。
四、公路养护
民国38年3月,县人民政府命令沿公路的区乡政府建立群众性护路护桥小组,责成按组分段护管,每人每月给以5元左右的补助。
1951年,建立长直沟道班,配专业工7人。这是建国后泗县最早的专业护路组织。到1985年1月,全县基层道班增至19个,职工发展到200人,其中正式职工98人,亦工亦农工102人。
公路养护工作,根据气候和路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一般是砂石路面坚持做到“五勤”:勤检查,勤备料,勤修补,勤清理沟边及排水系统,勤回砂。同时注意天气变化,坚持雨前扫路,雨后补坑槽。油路则根据季节特点,做到春秋扫路、补坑槽,夏季补缝、刷油、铲油包,冬季围土补边,整理路肩。因此,好路率逐年上升,达85%以上。自1980年以来,泗县连续6年被省和地区公路系统评为养护先进单位。
附:大庄道班简介
泗县大庄道班,坐落在泗睢公路7Km+360m处。现有职工9人,负责养护12公里油路和3公里砂石路。1964年建班初期,泗睢公路仅是一条3米宽的泥结碎石路面。他们靠一把铁锨,一个大筐,一把扫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风吹日晒,扫砂养护。1971年,宿县地区在泗县大庄区路段首次试行螺定路面(松散保护层),1974年,宿县地区又首次采用石灰粒料加骨土法将此路段改铺为碴油表层,加宽6米,使之成为泗县与苏北经济交往旅客来往的主要干道。
21年来,全班坚持科学养路,以养为主,积极维修,开创了原设计10年不大修的新纪录。1984年,路面好路率达到100%,为国家节约大修资金近80万元,被省公路局列为技术试验路段。
大庄道班连续14年被省、地、县及交通部门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报》都称誉它是“淮北一枝花”。1984年,县交通局又将此路段作为文明公路建设的重点,按照交通部提出的文明公路规范标准,做到了路基标准化,桥涵永久化,路面黑色化,路树绿荫化,养路机械化,标志齐全,路基、路面、路容都达到了文明路要求。1977年,省公路局奖手扶拖拉机1辆,1985年1月获省公路养护银质奖,宿县地区公路总站奖给14英寸黑白电视机2台,收录机1台。同时被中共泗县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