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隋大业年间开汴河,名通济渠,经泗达淮。唐宋时为我国南北重要运输航道。后虽失修,而泗县境内,经久未废。
明代之前,泗无过境河流,濉河在睢宁县之北,沱、浍在五河县境内,灵璧县诸山及五湖之水,北股入濉河,南股入沱、浍。中间的少量来水,沿边境虹灵沟向南下注,于泗无甚大害。至明初,濉河改道入泗,连年大水,泗县北部的黄圩、大庄、山头一带潴水成湖,形成黄泛区,老鹳脖(今时集)、戚家庄(今戚庙)等地“湖光一片,菱草万丛”。南部地区,因崇潼河淤浅,出水不顺,石梁河下游、沱河流域洼地洪涝严重。
清乾隆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752~1757),虹县知事李允升开挖谢家沟、长直沟,筑虹灵沟东堤,北部地区被淹土地变为沃壤。此后,水利松弛,濉水为患,年甚一年。光绪十年(1884),州牧方瑞兰申报获准开通安河、汴河、崇潼三面水道及疏浚泗境内河等项工程,不期中法战争开始,被搁置。民国4年(1915)治濉,集宿县、灵璧县、泗县2万人,由宿县时村以下,至泗县小韩庄入汴河,复经青阳(今泗洪县治)至临河头入洪泽湖;另起青阳北开新河,经抧头、半城入洪泽湖。“在宿县以不治为治,在灵璧以疏通为治,在泗县(包括今泗洪县)以开挖为治。”22~25年,专员兼县长鲁佩璋疏浚小黄河、港河、北潼河、石梁河、崇潼河、安河,约完成110万方土(市制),改善排水条件,湖泊洼地还垦为田。但因治理标准低和战争破坏,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已是大河淤小,小河淤平,大部分地区依然旱涝灾害频见。
建国后,经过30多年治水,基本上改变了低产多灾面貌。
1949年冬至1958年,以防洪除涝为主。1949年,以工代赈,进行民利河开挖,龙河、南北沱河疏通和虹灵沟等复堤工程。1950年冬开挖新濉河,全县组织民工57865人,至次年5月完成土方1129726立方米,代赈大米985229斤。1951年冬转入治淮阶段,全县组织民工5万人,由水电部治淮委员会(简称淮委)指挥,北治龙河,南治崇潼河。又组织民工1万多人,由县农田水利委员会领导,兴修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在开挖新濉河和崇潼河峰山切岭工程中,周庙乡(今大路口乡)金秀兰(女)被评为治淮模范,并出席柏林世界青年学生联欢会,途经苏联时受斯大林接见;次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受毛泽东主席接见,并被推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委员。1954年冬,新濉河从马公店以上复加整理,由治淮第二施工总队主办。1955年,由泗县濉河支流施工处举办姚沟、孟沟、顺利沟、傅家沟、小郭沟、小黄河、陈台沟、尹沟、丁沟、许沟、赵沟、搜箭沟、杨庄沟等面上除涝工程。1957年再次治理潼河。
1958~1966年,以蓄为主。一是建闸蓄水,二是大搞河网化。时当“大跃进”高潮,水利工程全面开花,力量分散,虚报浮夸,盲目开挖泗五运河、泗草运河、泗找运河、泗濉运河,搞洋城湖河网化,打乱了沟河水系,每遇大雨,常易成灾。1960年秋,黄圩局部暴雨,高马河两岸水深1米左右。1963年夏秋大水,新濉河滩地行洪,枯河头民利河口倒灌,新集以下至大程南湖一片汪洋。
1966~1976年,治水工作着重在两个方面:一是蓄泄兼筹,综合治理——泗县治淮总队举办新、老濉河调尾工程,从下游小韩庄将新、老濉河分开,使之平行进入溧河洼。1967年开挖新汴河,截去新濉河和汴河上游来水,减轻新濉河、唐沱河排水压力。二是开发水利资源,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当时求成过急,工程质量较差,加上重建轻管,所建电力排灌站和钻打的电机井未能使用。1974年7月大雨,暴露了水利工程薄弱环节,反映出除涝仍为至要至急的任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沟河水系,兴建除涝工程,重点为大小沟桥梁涵闸配套,发挥既有工程效益。
从1949年至1985年底,国家向泗县投放水利建设资金9208.08万元(其中新汴河工程3607万元,全县面上工程5601.08万元),防汛抗旱经费305.08万元;调拨钢材1361吨,水泥41495吨,木材6209立方米。全县完成土方22237.5万立方米,砌石339522立方米,做砼和钢筋砼54135立方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