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貌、地质
泗县中部有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间断岛状残山丘陵,基岩出露,海拔50~157米,继续延伸55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2.7%。东南部是由北向南走向的剥蚀堆积,山麓发育,起伏不平的裙状斜面,海拔20~38米,坡降3~5度,延伸29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6.4%。北部是古黄河泛滥堆积构成的冲积平原,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海拔18~21米,面积114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63.8%。其余是河间平原,地势平坦,海拔14~16米,面积48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27.1%。总观全县,南北高差8米,东西高差3米,自然坡降1:7500~1:10000。县北西高东低,沟河之水皆向东流;县南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沟河之水向东南流;东南部由东向西倾斜,沟洫之水由东向西流入石梁河。
县境内原被巨厚的第四纪砂礓粘土覆盖。出露地层的为震旦纪、白垩纪、第三纪,以震旦纪为主,分布在中部残山丘陵区;岩性震旦纪洋藻灰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石英岩和白垩纪火山岩分布在县南地带;第三纪红色厚层粉砂岩分布在山头至找沟一带。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古老地层经水流冲击和风、热作用形成冲积堆积平原。

(一)孤山残丘地质
孤山残丘成岩地质为下古生界震旦系,系下寒武系灰岩以及石英岩、砂岩、页岩等构成。淮北大地新第三纪是下降趋势,第四纪部分地区稍有回升,山丘四周分布的更新世纪棕红色粘土(山红土)和晚更新世纪黄色粘土(山黄土),依次呈环状围绕山丘出露地表。

(二)岗地地质
岗坡成土母质属古老河湖相沉积物,后山麓发育形成隆起岗地,地表有坡降,地下无明显潜水层,地表径流快,土壤淋溶强烈,形成上坡易旱,下坡易渍的坡黄土、岗黄土、白黄土、山黄土、白土。

(三)河湖相沉积平原地质
古老的河间平原,是河流、湖泊间断沉积场所。成土较古老,广泛分布着砂礓黑土。河间平原高程差2~4米,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状况不一,造成干湿、热量不同类型,影响土壤发育方向和进程。近河高地、河间洼地及两者过流缓坡地,分布黑土、黄土、青白土、砂礓土。

(四)黄泛沉积平原地质
南宋绍熙五年(1194),古黄河泛滥,在河湖沉积物上沉积厚5米至数厘米泥沙。自北而南,由主流线向两侧形成远沙地带,大致是沙土-两合土-淤土有规律分布。县西北积淤厚度3.5~0.1米,中部积淤厚度3~0.1米,南部积淤厚度2.5~0.1米。土质自北向南淤垫厚度递减:沙土(沙碱土)约3米,两合土约2米,厚淤土约1米,薄土0.5米以下。

二、山丘
县内有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的17座山丘群,依次是:
赤山:在县城东北30.6公里处,最高海拔46.3米,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2公里。以土石赤红得名。产红块石。
四山:在县城东北23.3公里处,最高海拔25.5米,面积0.3平方公里。以山有四峰得名。产青色块石。
朱山:在县城东北18公里处,主峰海拔157.2米,是县内最高山丘,面积1.35平方公里。地质年代为上震旦纪系,砂质灰石夹有石英岩的北东向背斜构造,山多砂土,覆盖率低。山顶东北角有一泓清泉,终年不干,称之为“龙眼”。“上有灵祠,祀梁元帝时忠臣朱买臣,山麓有买臣墓”(《泗虹合志》),因名朱山。
峰山:朱山西1公里,海拔124.2卫米。山有云窟,云气出则大雨。
马鞍山:朱山北1公里,海拔136.8米。因形如马鞍而得名。有磷矿、玉石、石英石、砚石。
孟山:朱山北1公里。
独山:朱山西北1公里,峰山之北。
老山:在县城东北15公里处,面积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5.7米。“山上之石,蟠伏如龙,鳞甲宛然”,故原名蟠龙山(《泗虹合志》。“蟠龙积雪”是虹八景之一。相传,清顺治年间(1644~1661),江苏丹阳人刘道玄在山顶建玉皇阁、转厢楼、牛王殿等庙宇。“危楼高耸,巍然大观”。庙内供如来佛像,称为大佛老爷,庙称老佛爷庙,久之山亦称为老佛爷山,简称老山。庙宇毁于解放战争。地质年代为震旦纪系,砂质灰岩。山中石质灰岩优良,可作建筑材料。山石含钙47%以上,是烧制水泥、石灰好材料。老山石灰厂在西麓。
茶山:老山西1公里,海拔52米。产片石,块大光滑,薄厚不等,可任选用。
陈山:老山西0.5公里,海拔52米。山石含钙,是烧制水泥、石灰好材料。西坡有石灰陈庄,古时烧过石灰,窑址犹在。
涂山:老山西0.75公里,海拔63.4米。产块石。
邢山:老山东南3.5公里,海拔69米。产块石。张山(獐山):老山东3公里,邢山之北。产块石、片石。

屏山:在县城北10公里,主峰海拔119.2米。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山形似卧虎,故又名卧虎山。夕阳西照,远眺环翠如屏,因名屏山。“屏山晚照”为虹八景之一。
鹿鸣山:在县城西17公里,海拔51米,面积1.5平方公里。相传,明成祖南游,驻跸其上,夜有鹿鸣,故名。山石含钙丰富,建有水泥厂、石灰厂。
阴陵山:鹿鸣山西3公里,海拔32.9米,面积1.3平方公里。相传为项羽失道处。“阴陵夜月”为虹八景之一。
灰山:鹿鸣山西北2公里,海拔30米,面积1平方公里。产块石,今已被开平。

三、土壤、植被
(一)土壤分类、含养量
全县耕作土壤142.5万亩,第二次普查(1982~1985)分6个土类,23土属,58土种。现接土壤区划分别记述:
1、中部马厂、老山、屏山一带低山残丘的山坡和山前平原,分布石灰(岩)土、潮土、砂礓黑土、棕壤4土类,有黑碎石土、山红土、山黄土、山淤土、山淤黑土5土属,黑碎石土、山红土、山黄土、白尚黄土、山淤土、红花山淤土、山淤黑土、山淤黄土8土种。总面积31053亩,占全县耕作土壤1.63%。
2、新濉河以北,为泛区土壤。黄泛泥沙厚度低于50厘米的划为砂礓黑土类,淤土土属,含淤黑土、红花淤黑土、挂淤黑土、淤黄土4种。总面积27.81万亩,占全县耕作土壤14.15%;高于50厘米的划归潮土类(又分为黄潮土亚类和盐碱土潮土亚类),含沙土、淤土、两合土、山淤土4土属,青沙土、沙土、上位淤底沙、间层沙、下位淤底沙、淤土、红花淤、漏风土、下位沙底淤、上位沙底淤、间层淤、黄底淤、黑底淤、沙身淤、两合土、黑底两合土、上位沙底两合土、下位沙底两合土、沙身两合土、上位淤底两合土、下位淤底两合土、淤身两合土、面碱土、沙碱土24土种。总面积666039亩,占全县耕作土壤46.74%。
3、新濉河以南河间平原,为砂礓黑土类,即湖地土壤,含黑土、黄土、青白土、砂礓土、碱化砂礓土5土属,青黑土、死黑土、黑土、青黄土、黄土、死黄土、青土、青白土、白尚土、砂礓土、轻碱化黑土11种。总面积729214亩,占全县耕作土壤38.26%。

4、东南岗地,石梁河、唐沱河沿岸高地,土体鲜黄,划为棕壤土类,潮棕壤亚类,含坡黄土、岗黄土、淤坡黄土、白黄土4土属,岗黄土、黄泥土、坡黄土、淤坡黄土、白黄土、白土6土种。总面积188191亩,占全县耕作土壤9.9%。
5、屏山、草庙、墩集有部分水稻田土,含砂礓黑土田、白土田2土属,黑土田、淤黑土田、白黄土田、白土田4土种。面积12344亩,占全县耕作土壤0.63%。
6、赤山至找沟有紫色土类分布,仅红砂土1土种,面积975亩,占全县耕作土壤0.05%。
境内除部分残丘外,均为平原沃壤。按照全国土壤养分分析标准,泗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四级,全磷和速效磷均为五六级,属低量;速效钾为三级,属中等。泗县农业至今全靠施肥(农家肥、化肥)手段增加土体养分,改变土壤理化状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谷物质量。
各类土壤含养情况表
(加权平均价)


(二)植被
泗县属温带夏绿林带。古代低山残丘为阔叶林植被,平原为草甸植被。后垦植被破坏,仅低山残丘地区、河堤沟边、村庄前后、路旁坟地(称“大四旁”)有人工栽植的林木和野生的灌木、杂草。据1981年林业普查,有林地80787亩,其中“大四旁”61181亩,苗圃2298亩,经济林11367亩,荒山绿化5950亩,覆盖率3.4%。1985年统计,林地54082亩,农田林网45.8万亩,农林间种2.4万亩,村庄林114344亩,经济林12493亩,覆盖率7.5%。

四、气候
泗县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一)四季
泗县地区以立春(2月4日前后)、立夏(5月6日前后)、立秋(8月8日前后)、立冬(11月7日前后)分别为春、夏、秋、冬的开始,以夏历一至三月(阳历2~4月)为春季,四至六月(阳历5~7月)为夏季,七至九月(阳历8~10月)为秋季,十至十二月(阳历11月至翌年1月)为冬季。每季又分6个节气,春季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人们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事活动和对动植物生长、发育及未来气候预测的依据。诸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前,种早棉;谷雨后,点早豆。过罢三月三,黄瓜茄子地下安。小满三天望麦黄。小满下雨麦根烂,鲶鱼咬子(交配)鳖下蛋。芒种后,种秋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不分(指秋豆未成熟),拿刀割根。七月小枣八月梨,十月柿子红了皮。立冬不砍菜,冻了别要怪等。
泗县气象局(站)进行局际、国际气象资料交往,以气候学、气象要素、天文学划分四季。

(二)气温
历年(指1957~1985)平均气温14.3℃,积温5219.5℃。最冷的1月份,日均气温-0.1℃;最热的7月份,日均气温27.4℃。年较差气温27.5℃,极端最低气温-23.7℃(1969),极端最高气温40.8℃(1966)。
界线温度:大于10℃,一般2月12日~12月20日,持续312天,历年平均积温5274.4℃;大于5℃,一般3月11日至次年1月23日,持续258天,历年平均积温5058℃;大于10℃,一般4月4日~11月6日,持续217天,历年平均积温4688.5℃,适宜作物生长;大于15℃,一般4月28日~10月17日,持续173天,历年平均积温4074.8℃;大于20℃,一般5月23日~9月21日,持续122天,历年平均积温3104.4℃,是喜温作物安全成熟期。

(三)地温
地温与气温差值春季由小到大,4月份,5厘米深地温历年平均比气温高3℃;秋季由大到小,10月份,5厘米深地温历年比气温高出1.8℃。历年各月平均地温、气温示意图

(四)日照
1957~1985年,年均日照时数2318.2小时。8月份最多,年均235.7小时;2月份最少,年均154.7小时;5~9月年均1085.2小时。1978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532.7小时,农作物产量高,且质优;1984年最少,为2054.8小时,农作物减产,且质劣。按界线温度分布:大于0℃期间,日照2007.9小时,占年日照86%;大于5℃期间,日照1727.9小时,占年日照74%;大于10℃期间,日照1499.5小时,占年日照64%。日照时数及气温日照:时气温:℃


(五)降水
1957~1985年,年均降水901.3毫米,降水量比较适中。冬季干燥少雨,历年平均降水62.2毫米,占全年6.9%;夏季雨水充沛,历年平均降水506.6毫米,占全年55.1%。雨季一般在6月下旬,最早4月中旬(1973),最晚9月上旬(1961)。雨季平均降水量488.1毫米,最多1021毫米(1965),最少258毫米(1978)。一般雨季降水占年降水57%。
(六)霜、雪期
历年平均最早初霜日10月15日,最晚11月11日;平均终霜日4月7日,最早3月20日,最晚5月3日;平均无霜期204天,最长223天,最短177天。
历年平均最早初雪日11月19日,最晚12月13日;平均终雪日3月12日,最早2月9日,最晚3月27日;平均降雪10天,最长积雪43天(1956),最大积雪深度23厘米。历年大雪封门7次,引起交通阻塞5次。降水量及降霜、雪日数




(七)相对湿度与蒸发量
相对湿度一般在70~80%之间,比较平稳。年均相对湿度73%。夏末秋初,雨水充沛,农作物繁茂覆盖地面,蒸发量减弱,相对湿度升至80%以上;冬末春初,降水量少,春风渐起,相对温度降至70%以下。
1957~1985年,年最大蒸发量2394.4毫米,较年最大降水量多825.1毫米;年最小蒸发量1367.4毫米,超过年均降水量466.1毫米;年均蒸发量1921.2毫米,超过年均降水量1019.9毫米。历年平均四季蒸发量:夏季728.7毫米,冬季216.2毫米,春季561.4毫米,秋季415.0毫米。
各月相对湿度和蒸发量历年平均值

(八)风
全年多偏东风,平均风速3.6米/秒,如遇台风影响,可增至7级(15~18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
历年各月风向、平均风速比较表
风速单位:米/秒

(九)灾害性气候
1、干热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常出现高温干燥和风速较大的西南风。1957~1980年,24年中出现31次,计83天。5月份出现18次,计40天。6月上旬出现13次,计43天。每遇干热风天气,夏熟作物受损,人畜易病。
2、低温连阴雨多在春、夏、秋三季出现。春季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1957~1980年,24年中出现37次,持续时间一般3~5天,最长8天,最大降水量86.1毫米,对农作物生长和春播不利。夏季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24年中出现8次,危害严重的是1963年5月下旬,连续阴雨13天,降水量118.3毫米,造成夏熟作物霉烂出芽,影响春播作物管理。秋季多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24年中出现27次,一般持续3~5天,最长8天,降水86.1毫米,造成秋熟作物霉烂,影响秋种。
3、霜冻春霜冻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7日,最早是1978年3月20日,最晚是1964年4月12日。秋霜冻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27日,最早是1962、1965、1966年的10月15日,最晚是1977年11月11日。春霜冻出现越晚,秋霜冻出现越早,作物受害程度越大。
4、旱、涝旱灾,明景泰元年(1450)至1950年的500年间,据记载有旱灾64次,大旱9次,造成人畜瘟疫流行,禾苗枯死。建国以来,偏旱平均4.8年1遇。1957年从8月27日至10月18日54天无雨,秋季总降水量67.5毫米。1978年降水469毫米,是有水文记录114年间降水最少的年份。四季旱灾频率:春季偏旱4年1遇,大旱8年1遇;夏季偏旱3.4年1遇,大旱无;秋季大旱和偏旱2.4年1遇;冬季大旱和偏旱3.4年1遇。
涝灾,西汉元光三年(前132)至1949年的2000多年间,据记载有涝灾236次,其中大涝94次,洪水横溢,房屋倒漏,田园淹没。建国以来,平均涝灾6年1遇。1970年8~9月连续阴雨,降水311.6毫米,60万亩作物受重灾。四季频率:春季偏涝5.6年1遇,大涝无;夏季偏涝6年1遇,大涝12年1遇;秋季大涝和偏涝2.7年1遇;冬季无涝灾。旱、涝分级表

5、暴雨、冰雹
暴雨多集中在梅雨季节。出现最早的是1977年4月14日,最晚的是1983年10月18日。1957~1985年,出现24小时降水大于50毫米的暴雨77次,平均每年2.8次,最多1年5遇;24小时降水大于100毫米的暴雨14次,平均2年1遇;24小时降水大于150毫米的特大暴雨4次,平均7年1遇;24小时降水大于200毫米的特大暴雨2次,平均14年1遇。77次暴雨发生频率:7月份30次,占39%;8月份13次,占16.8%;6月份11次,占14.2%;其他月份23次,占30%。
冰雹,1957~1985年有12年降雹15次,其中有的年份降雹3次。15次降雹频率:6月份7次,占46.6%;8月份4次,其他月份4次,均占26.6%。持续时间:5分钟内的9次,占60%;5~15分钟4次,占26.6%;15~30分钟2次,占13.3%。降雹时间:春始秋止,历时7月之久。多雹区:中部低山残丘区降雹次数和降雹量明显多于南部和北部。移动方向多从西北向东南的新濉河沿线和大庄-瓦坊-草庙狭长地带,一般长20~40公里,宽2~3公里,谓上“雹打一条线”。常见雹块直径0.5~2厘米,超过3厘米的只见3次,一是民国27年(1938)夏降于新集范围内的雹块;一是30年降于八里桥(今新濉河)一带的雹块,大如拳头。一是33年初夏屏山至徐贺和草沟张集一带所降的雹块,大如鹅卵。降雹地区,农作物受损,人畜皆有打伤。
1975~1980年曾在草庙、瓦坊、新集等多雹区进行人工防雹试验。
附:人工防雹
防雹试验是采用高炮发射碘化银弹头瓦解雹云主体办法进行的。根据冰雹路径规律,确定主、次炮点,一旦接到省、地区气象局下达出现雹云通知或观测雹云出现,炮点气象员立即制定射击方位、角度、弹量等方案,向有关民航、空军机场申报发射时间,经批复,由炮班干部指挥发射。
1975~1976年夏末,主炮点设在屏山区邢陈大队,次炮点设在草庙粮站院内,各装备双管连发“三七”高炮1门,由解放军某部83分队两个高炮班进驻执勤。1976年秋初,主炮点移至大庄区新集大队,次炮点移至草庙中学操场,各装备单管连发“三七”高炮1门,由蚌埠市和淮北市民兵高炮班进驻执勤。1976年秋,次炮点由草庙中学移至瓦坊粮站院内。1977年,主、次炮点又移至新集和屏山。1980年,因高炮撤出而停止试验。
试验结果:1976年某日23时30分,新集炮点接到上级局发出泗县西北部出现雹云的通知,气象员通过观测,做好准备,于报批后,3分钟内,向逼近县境北部的雹云主体发射80多发碘化银炮弹,雹云主体立即瓦解南撤,避免一场雹灾。
6、雨松
冬季常有雨淞出现,冻结在树木、电线上,严重的雨淞会把树木冻死、压断电话线、高压电线坠折,造成停话、停电事故。
(十)物候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生物生长、发育、活动以及无生物变化等与季节、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作为预测季节和天气变化的依据。特简述于后。
1、节气与候应
候应表

2、气象与物应
风蜘蛛离网,绿蝇飞响。池水翻泡发腥。朝阳白色,夕日赤色,云呈黄色。月晕盛,星稀疏。东风头大,西风尾大。
雨蛇过路。蚂蚁趴水边,蜘蛛挂网下。狗吃青草。蚯蚓游动。泥鳅翻塘鱼抬头。青蛙早晨上岸叫声噪。麻雀洗澡,小燕低飞。黄翁叫声低沉。蜜蜂少出早归。牛不喝水,卧立不安。驴摇耳朵。绊根草发白成簇。烟叶、咸菜、汗衣返潮。石磨水缸出汗。池塘绿苔上浮,水翻泡发腥。烟囱倒烟。峰山出云。
雹西北黄云起,暴热红云生。
晴猫吃青草。夜里蛙鸣悦耳。炊烟搭棚。蜘蛛结网。蜜蜂早出晚归。泥鳅、蛭安静。
五、水文
(一)河
泗县属淮河流域下游,经治理、调整,根据排水出路和自然地形,分成5个水系,自北而南有11条主要河道(其中2条人工河),依次是:
安河水系
县北部龙河、潼河在江苏省泗洪县大口子汇入安河,汇水面积200平方公里,流域耕地17.26万亩。大部分在山头区境内,少量在大庄区境内。
龙河,发源于江苏省睢宁县,沿泗县与江苏省睢宁、宿迁县界东流。在县境内18公里。
潼河,原名墓河,上游为江苏省睢宁县白马河,自二郎庙入境,东流至安河汊折向东北抵伊吴张三道口出境,经乌鸦岭到大口子入安河。在县境内23公里。
在龙河与潼河之间有姚沟、张店沟、团结渠、山河沟、拦山沟、洪沟、林河。
老濉河水系
老濉河是县内独立水系,有老濉河、民利河、小黄河3条主河道和杨庄沟、小凄河2条支流。汇水面积599平方公里,流域耕地52.23万亩,大部在黄圩、大庄、黑塔3区内。
老濉河,发源于河南省永城县北,自灵璧县板桥入境,东流至北石家集分股:一股由乌鸦岭入安河归洪泽湖,一股由谢家沟汇新濉河归洪泽湖。在县境内40公里。
杨庄沟,源于唐张家,东流至王安朋以东入老濉河,长8公里。
小黄河,源于唐张家,东流至新关入老濉河,长23公里。1975年春曾按三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
小凄河,从枯河头至新关,沟通新濉河、民利河、老濉河之水,长12公里。
民利河,源于曹场,东南流至火宅子入老濉河,长47公里。1976年冬和1980年春,按三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
新濉河水系
1965年新濉河和老濉河改道分流竣工后,新濉河为排内水独立水系,汇水面积193平方公里,流域耕地14.82万亩,跨流黄圩、屏山、黑塔3区南部和草庙区东部。
新濉河,源于河南省永城县北,在虹灵沟口入境,东西贯穿县境中部,长43公里。又东,经泗洪县入洪泽湖。主要支流有丰收沟(姚沟)、魏沟、孟沟、大徐沟、邢沟、小许沟、曹孟沟、搜箭沟、民利河汊、陈坝沟、藕塘沟。
石梁河水系
石梁河主要汇县东南部内水泄入天井湖,汇水面积411平方公里,流域耕地30.06万亩,跨流长沟区、墩集区、城关镇和草沟区东北部、丁湖区东部。
石梁河,源于八里桥港河口,向南经泗城河,又南穿新汴河地下涵,泄入天井湖,长21.5公里。
龙须沟,源于大彭庄西北,弯曲迂回向东南经大营至东邓弯入石梁河,长20公里。
石粱河、龙须沟主要支流有邓沟、新黄沟、小汴河、柳沟,界洪新河、七里沟、拖泥沟、清水沟、九里沟、大黄沟、迎新沟、火箭沟、藕塘沟、樊吴沟、老虎沟、项沟等。
唐、沱河水系
此水系主要有南沱河、北沱河、唐河3条河道,汇县西南部内水泄入沱湖,汇水面积384平方公里,流域耕地25.83万亩,跨流长沟区西部和草沟区、丁湖区大部。
唐河上游是灵璧县蒿沟,在时集西入境,向南穿新汴河地下涵,又南至草沟入北沱河,长26.5公里。
北沱河,源于宿县,在许圩子入境,向东南到草沟汇唐河折向南至樊集与南沱河汇流入沱湖,长19公里。
南沱河,是泗县、五河两县界河,从沈庄向东南至樊集汇北沱河入沱湖,长17公里。
唐、沱河主要支流有红旗路沟(吴柳沟)、小汴河、界洪河、中心沟、翟沟、梁王沟、西龙沟、泗草运河、二陈沟、大梁梁沟、双沱沟、朱许沟、张时沟、丰收沟、秦张沟、大陈沟、新沱沟、索沟、樊吴沟。
人工河
汴河(古汴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开挖,自汴梁(开封)东下,经宿县、灵璧,于虞姬墓入境,又东,经泗城至水口魏入新濉河,在县境故道长25公里。旧称唐河至泗城一段为西汴河,泗城至水口魏一段为东汴河。
新汴河,1966年开挖的排洪河,东西流向,于岳河口入泗境,贯穿泗境,东至徐岗入泗洪县,注入洪泽湖,在泗境37.4公里。泗县段河底宽115米,边坡1:2,河深4.2米,河床宽130米,堤距600米。
(二)湖
古时,境内许多自然河床反复沉积改道,形成封闭洼地,雨季潴水成湖。有的以沿湖居住耕作的农家姓氏取名,如柏家湖、苗家湖、谢家湖、丁湖、纪湖、傅湖、汤湖、赵湖、刘湖,有的以湖滨地名、山名取名,如黑塔湖、官庄湖、老营湖、洋城湖、四山湖等。
柏家湖,城东北35公里,山头区境内。昔时遍湖荷花,清香馥郁,“柏浦荷风”为虹八景之一。现有浅水湖面300余亩,其余为良田。浅湖产芦苇,量丰质优。
刘湖,城南12公里,墩集区境内,石梁河、龙须沟汇流处。现有浅湖500多亩。湖内出鱼虾,湖滨芦苇蔽日,湖岸肥沃,盛产麦豆。
上一篇:第三节 区划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