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车家湖
位于大店区八里乡东南沱河沿岸(大部在沱河南岸,少部分在沱河北岸)。相传为车丞相府遗址。
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封富民侯,食邑蕲县,在此筑城立府。昭帝时,田千秋年老,昭帝准其坐小车入朝,人称“车丞相”。子孙也就以车为姓。这座府城不知何时沦为沼泽,因称车家湖。现在湖泽已变成良田。
支河集
原名甾丘集,又名甾城集、支城子,在宿县东北70里。传说甾丘是古代甾皇城,是一个王国,后被洪水淹没,变成一片高低不平的丘地。后来有人在废墟上建房居住,渐成村落,取名甾丘。汉代置甾丘县,汉宣帝地节元年废入彭城郡,东汉章帝章和二年改属下邳国。赵集余家山下有甾王墓。
支河源自萧县境内,经过甾丘,流向柏山,汇入濉河,原叫甾河,后人为了书写简便,就把“甾”河写成支河。
大店
原名东五铺,又名静安镇。静安镇是古宿州四大驿站之一。因在城东50里,故名东五铺。传说,唐代这里建有一座庙宇,有大殿,有廊房,四方香客来往不绝。途中互为问答:“哪里去?”“到大殿烧香去。”“从哪里来?”“大殿烧香来。”天长日久,“大殿”就成了“大店”。
蒿沟
传说是秦始皇之侄阿灵王府城建在此。今蒿沟新汴河南有阿灵王墓。后来阿灵王府城沉陷,周围几十里变成了一片荒草湖滩。相传唐肃宗至德元年(756),运粮钦差大臣庆见,在此地开挖一条运粮河。因此处多生蒿草,故取名为蒿沟。
大营
在宿县南70余里。大营原是古代的会垂乡。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淮南王英布反,向西进军,兵抵会垂安营。汉高祖发兵前来平定,亦在会垂西庸城下寨。因此,后人便把会垂称为大营。
西寺坡
位于宿城东南30里,现为津浦铁路的一个车站。津浦铁路沿线站名大都采用附近村名或集镇名。当时铁路管理人员询问该站附近的集镇时,说是水池铺,管理人员把水池铺误记为西寺坡,将错就错,该站收名西寺坡。
夹沟
在宿县北60里,原名青龙镇。因有一条沟东西横贯镇中,把集镇分为两部分,人们叫夹沟街,久而久之,夹沟一名代替了青龙镇。夹沟是古今南北交通要道,在古代是宿州四大驿站之一。津浦铁路筑成后,夹沟是徐、宿之间的中点站,又是宿、徐公路和通淮北市的公路的中间枢纽。
时村
位于宿县东北90里。明代以前,这里是一片低洼湖沼之地,芦苇丛生,荒凉而无人烟。由于唐、股、濉,奎四条河流汇流于村东的草桥坝,汇流处逐年淤塞,渐渐地扩大成为一片高地。后来,有一时姓人在高滩地上造屋居住,以捕捞鱼虾为生。不久,又有胡、吴、郑、程四姓相继来此定居。天长日久,淤塞地带逐渐扩大,土地也很肥沃,前来定居者逐渐增多,终于形成了一个大村庄。因时姓人先来此地,故称时家村,简称时村。现已成为一个较大的集镇。
栏杆
明代天启年间,发大水,据说在栏杆山北部一座城,被水淹没。传说是紫金城,又说是宛城,还有的说是邳阴城。这几个城名,查有关史书均无记载。根据《宿州志》记载:“陴湖,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西届甾丘故城,东至朝斛亭(即斛城)。”《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斛城在解集偏西。据此栏杆山北淹没的城可能是斛城。靠城南边有一山,叫南关山。山上原无居民。因城市被淹没,城市居民乃搬上南关山,建房居住,聚集成村,叫做南关山村。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兴起,清朝令各地筑寨防御。南关山居民,靠山得石,便在山上筑起围寨,墙高五尺(古尺),周围是九里单八步(据老年人回忆),寨墙上每三步筑一墙垛,以为守护。这寨墙蜿蜒数里,远看好象一道栏杆,后人便称栏杆山。也有说此处周围有小山数座象栏杆,因之叫栏杆山。
栏杆,现是一个集镇,栏杆区政府所在地。
紫芦湖
秦二世元年,陈胜在大泽乡筑台盟誓起义。盟誓时,忽有一只梅花鹿跑来,陈胜弯弓搭箭,对大家说:“若举大事成功,这箭就能将鹿射死。”说罢,一箭射中,鹿负伤北奔十余里,死在一个洼湖里,于是人们就叫此湖为死鹿湖。又因此湖丛生紫根芦苇,故又名紫芦湖。
隐王庙
庙在西寺坡。传说陈胜起义后,命周文进攻关中。周文兵败,秦将章邯乘胜攻陈。陈胜率领义军返回大泽乡,秦兵在后面追击,陈胜且战且走,到蕲县城南,只剩陈胜一人。前有浍河,后有追兵,正在危急之时,见前面不远处有座破烂不堪的河神庙,庙前长满了蓬蒿,庙门脱落,陈胜躲在神像背后,拔剑在手,准备和秦军拼一死战。
秦兵追至庙前,看不见陈胜,一个秦兵说:“分明向这里跑来,为何不见?一定躲进了庙里。”另一个秦兵说:“你看,庙门满布蜘蛛网,根本不象有人进去的样子,还是到河下游去找。”秦兵走后,陈胜出来一看,庙门果然布满蜘蛛网,知道是蜘蛛结网救了他。刘邦当皇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后人在此处修建了一座隐王庙。
雪花山
西寺坡区大泽乡涉故台南三华里,有一座高二丈余的大土堆,名叫雪花山。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妹妹叫雪花姑。陈胜在前方打仗,雪花姑领导妇女在后方辛勤劳动,筹备军需,支援义军。雪花姑平时关心穷人,常以自己劳动所得周济贫苦农民,深为贫苦农民所爱戴。后来,起义军失败,秦军进攻大泽乡,雪花姑率领当地起义军奋起抗敌,不幸阵亡,秦军把她的尸体挂在一棵大树上,告示百姓:“有敢收殓埋葬者斩!”入夜,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第二天早晨,风停云散,雪花姑的尸体和那棵大树不见了,却在那里出现了一座五六丈高的大雪山。秦军闻讯赶来,恼羞成怒,挥舞斧凿,企图毁掉雪山,谁知雪山坚硬的冰块,被斧凿一击,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满天冰块乱飞,砸得秦军抱头鼠窜。
第二年春天冰消雪溶,一座青冢巍然屹立,山上芳草萋萋,野花飘香,人们称为之“雪姑墓”,又叫“雪花山”。
塌桥
东三铺北、新汴河南有座塌桥。相传是鲁班修建的。桥刚竣工,张果老骑驴来到桥边,问鲁班:“你修的这座桥,能让我骑驴过去吗?”鲁班说:“修桥就是方便往来行人的,怎么不能让你骑驴过去呢?”张果老说:“我骑驴过去,恐怕要压塌你的桥。”鲁班笑笑说:“你和驴能有多少重?我修这座桥最坚固,你如果压塌了,我从此就不修桥了,请你过吧。”张果老骑着驴刚到桥中间,只见桥身摇晃,桥基下陷,桥孔倾斜,眼看就要倒塌。鲁班大惊,急忙撂去一个锤把,顶住了中孔,又撂去一块石头压住桥脚,桥终于没有倒塌。不过此后人们还是叫它塌桥。
合山
在宿县北夹沟南,原名合山,据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坡上曾长出一棵葫芦,葫芦秧爬满了半个山,但只结了一个葫芦,有个砍柴老人天天在那里看管。后来有位风水先生路过此地,看见这个葫芦,对老者说,“此葫芦不是一般的葫芦,它是开山的钥匙。等到一百天,我来把它摘掉,围山拉三圈山就自动裂开,用葫芦撑住,可以到里面取财宝,你我平分。这位老者性贪心急,才九十九天,也不等那位先生来,就把葫芦摘掉围山拉了三圈,山果然裂开,他便用葫芦撑住,进入山里,确有一个金银宝库。老者连忙抓金子,又去抓银子,还想揣宝贝,双手忙个不停,不知葫芦未到一百天,力量不足,只听“喀嚓”一声,葫芦被山挤扁,山又合上了。于是,人们便称为合山。也有的说山形象仙鹤独立,故又称鹤山。
湖山
褚兰区宝光寺东南,有座湖山。湖山原名虎山。相传山西麓有户杨姓,乃官宦之家,因靠近虎山,虎吃羊(杨),以为不利,就请来一姓海的住在东边(今称海楼),以为虎隔大海,就吃不到羊了,又因虎山紧靠孤山湖,杨姓又把虎山改名湖山。这样,山上有草,湖里有水,很适合羊的生活。杨姓这才觉得安全了。从此湖山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旺庄
宿县曹村区有个旺庄,原是明朝皇亲武氏封地。朱元璋追封马皇后的父亲马二公为徐王,在新丰西、龟山前,为徐王建祠。因马二公无后,马皇后建议让表舅武忠为徐王奉祀官。朱元璋封赠公田时,问武忠要多少?武忠原是个粗人,遂回答说:“我要一望之地。”即望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属地。朱元璋答应了他的要求,并指定某月某日望地。到了那一天,皇帝派人去举行望地仪式。事不凑巧,那天浓雾密布,武忠叫苦不迭。但皇帝的命令难以更改,只好去望地。武忠爬到村东小山上,睁大眼睛,前望后望,结果只望到一小片土地。前望庄、后望庄,因此而得名。后来把“望”字改成“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