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十姑娘的婚姻观
1983年宿县蕲县区陈桥乡的徐芳、陈淑芹、于淑荣,郑文梅、于秀珍、陈淑民、赵义军、潘景玲、张成翠、陈秀玲十位女青年,不愿做封建买卖婚姻的牺牲品,她们大胆冲破陈规陋习,经过商议联名向全省青年发出“订婚不要彩礼、结婚不要大办”的倡议书,她们的行动在宿县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十姑娘”以后也就成了一个固定组织,出嫁一个,再递补一个,始终保持十个。
徐美丽父女破旧俗
宿县永安区薛庙乡潘湖女青年徐美丽,1984年秋经人介绍和大许乡刘楼小学民办教师刘培营谈上了恋爱。刘培营说:“咱们大事已定,叫你父母把彩礼单开来吧。”美丽说,“我家没有要彩礼的规矩。”刘培营说:“咱一千两千不用借账,你尽管放心。”美丽说:“钱再多,咱不能用钱买个坏名声。”一番对话,刘培营心里乐滋滋的。可是他还有些不放心,几天后又请来美丽的父亲,商量彩礼和办喜事的事。老人说:“有些人名是要彩礼,实是‘卖’闺女,我可不能做对不起女儿的事。结婚那天,叫美丽骑自行车去就行了。你家有余钱,可用来发展生产,也可存银行嘛,这样办既利自己又利国家。”
张红侠婚事新办
宿县桃园区紫芦湖乡庙东村青年凌金华和本乡杨寨村女青年张红侠,于1983年2月经人介绍相识。俩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了解,产生了爱情,定下了终身。结婚前,金华要给红侠添置衣服,准备彩礼,红侠说:“啥也不要,上级号召青年要带头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咱们不能铺张浪费。再说,大办婚事,使你家负了债,婚后日子怎么过,不是自讨苦吃吗?”红侠的一番心里话,颇得双方家长的赞赏和支持。1984年1月26日早晨,张红侠穿着平素穿的衣服,只身徒步来到凌家,没让凌家花一分钱,连举行婚礼放的鞭炮,还是红侠走在街上买的。
好婆媳相敬如宾
万秀英是宿县灰古区潘桥村人,与儿媳德荣互敬互爱的事,在群众中传为美谈。每天婆媳争先起早烧锅做饭,婆婆叫媳妇去休息,媳妇叫婆婆去歇一歇,谁也不愿意闲着。一年冬天德荣生了孩子,“月子”里婆母日夜在身旁护理,端茶、烧汤、洗衣服、给小孩换包布,忙个不停。德荣心里着急,没等满月就起早去做饭。婆母心疼地说:“你身体弱,又有孩子,起早容易冻着大人、孩子,你就搂着孩子睡吧。”德荣根本不想让婆母早起,经婆母这样一说,不好争着起早了,但从婆母说的“天冷孩子不愿意,你就搂着孩子睡吧”这句话得到启发,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天刚亮,德荣就抱着孩子朝婆母被窝里一塞说:“天冷孩子不愿意,你就搂着孩子睡吧。”德荣这一招弄得婆母无可奈何地笑笑说:“看这孩子……”
婆媳二人,多少年来相互关心,一家生活乐融融。1982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戴洪夫拾金不昧
1983年11月的一天,宿县灰古集个体商店经营者戴洪夫,发现柜台上有个钱包,打开一看,竟是一封封的钞票。戴洪夫妥为保管,等待失主前来认领。不久,见区棉花收购站的发款员戚胜成满头大汗,匆匆走来,戴洪夫忙问:“什么事,急得那样子?”戚胜成说:“从信用社提取的2万元钱丢了。”戴洪夫拿出钱包,笑嘻嘻他说:“你看,这是不是你的?”戚胜成捧着失而复得的巨款,激动得连“谢谢”这句客气话都忘了说。原来,戚胜成在戴洪夫小店换零钱时,匆忙之中把装有巨款的包忘在柜台上了。
戴洪夫拾金不昧的事,一直在群众中传颂着。
牛传栋雪地等失主
1984年1月27日,宿县梅庵乡周德祥给梅庵中学送来一封感谢信,表扬该校民办教师牛传栋拾得1300元,在雪地等失主的事迹。1月19日淮北平原喜降大雪。牛传栋从学校回家,发现河堤上有一个断了带子的工具包,拾起来一看,里面有厚厚一叠人民币。当时已是下午6点多钟,路上没有行人,到哪里去找失主呢?牛老师来到桥头,在雪地中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从桥那头慌慌张张地走来一个愁眉苦脸的人。那人一见工具包,便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牛老师的手,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原来这包里装的是周德祥收的电费。
苗成新拾驴找失主
1984年阴历正月初九,宿县褚兰区西岗子村农民苗成新卖馓子回来,看见村后山上有一头大母驴在啃草。苗成新放下挑子,慢慢走到驴身后,抓住断了半截的缰绳,牵到家里,吩咐妻子拌草料喂它。第二天一早,苗成新又挑着馓子去串乡,他每到一庄就细细打听失主。三天过去了,还没找到。苗成新买来七张红纸,写了几十份认领启事,自己专程到杨庄、宝光寺、桂山等集张贴。又过了三天,还是没有下落,他就请广播站帮助广播寻找失主。正在寻找毛驴的褚北乡小杨家村的杨启超听到广播后,惊喜万分,当即买了四瓶好酒、6斤麻片,带着早已准备好的50元钱,来到苗成新家表示感谢,老苗摆摆手说:“不用谢,这算啥。”
张绍友致富帮邻里
张绍友是宿县永安区大许公社吴赵村的棉花专业户。过去,他家穷得丁当响。这几年,他靠党的富民政策,靠科学技术,靠全家辛勤劳动,开始富裕起来。1984年承包的17亩棉花,纯收益就达7000元以上。他富了不忘乡邻,提供良种,传授技术,借钱给困难户,帮助他们生产致富。他贴出一张广告说:“我家出售优良棉种,有钱无钱都根据需要供应,并当面传授技术。愿实验者,一律赠送,分文不收。”
对前来买棉种的,张绍友低于市价收钱,对困难户则坚持不收钱。他说,“大伙都富起来,俺心里才高兴。”
张道芬点绿荒山
张道芬家住栏杆区柏山乡石河村,初中文化程度,团员。1983年以来,她先后承包了荒山650亩,完成绿化面积500多亩,共植树8万多棵。她还栽了山楂、石榴等果树,以经济林养用材林。另外,还培育了价值万元的雪松、龙柏、法梧、桧树等名贵树苗2000余棵。为了表彰张道芬的先进事迹,团中央授予她“绿化祖国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牛立清办图书室
牛立清是宿县夹沟区鹤山乡秦湾村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回乡生产。他看到村里有的人沉溺于不健康的小说里,精神不振;有的在赌博场中混日子,心里很不平静,便想开办个图书室,将这批青年吸引到健康的文化生活中来。他说服了亲属,拿出170元钱,买了一批政治、文艺和科技书籍,并腾出了三间房子,于1983年把小型图书阅览室办了起来。被吸引到阅览室里来的青年,由每天几人、十几人,逐渐增加到30多人。牛立清根据青年人的特点,精心编写墙报,开辟了实事求是篇、团结友爱篇、勤奋学习篇、谦虚谨慎篇、磨炼意志篇等栏目,张贴在墙壁上,供阅读摘抄。他还组织阅读书报积极分子写心得体会进行交流。
目前,牛立清的图书室有300多册书籍,12种报刊。
祝继贤办冬学
祝继贤,宿县大店区人。解放初期,村里开办冬学,他被推荐为冬学教师。当时,有些老年人看不惯青年男女坐在一起,对孩子上冬学不放心,有的家长干脆不让孩子去学习,为了消除家长的顾虑,他一面做思想工作,一面严格要求学员守纪律,学好文化知识,终于巩固了学额。
经费有困难,祝继贤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1953年霜打小麦、灾情严重,学员无钱买灯油,祝继贤把家里的破烂卖了两元三角钱,解决了灯油费。教室漏了,他就腾出自家的房屋做教室。他又带领学员开了成亩的荒地,种上菜,栽上烟叶,解决了办公费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祝继贤认真钻研教材,经常跑到大店小学向校长、老师们请教,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祝继贤曾八次被评为特等劳模,出席过县劳模大会、省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省扫盲积极分子大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