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宿县油厂位于宿城道东汴河东路北侧。1954年与固镇油厂合建。原名为安徽省公私合营植物油厂。1955年建成投产。该厂1957年前属专署工业部门领导。1956年后,专署工业部门移交给县粮食部门管理。1958年取消资方定息,将公私合营改为国营。
该厂初建时,生产多是人工操作,只有1台锅炉,2台蒸用机,2部辊子,1部98尺绞笼,日产豆油6000斤。1957年购进水压榨52台,蒸气机2台,辊子3部,油罐2个(容量10万斤),设备更新换代,出油率提高,年产值、产量倍增。年产值由74万元增加到319万元,增长4.3倍;年产量由304吨增加到1280吨,增长4倍多;出油率由12%提高到13%以上;年利润由1.36万元增加到5.97万元。曾被评为先进单位。
为了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1978年增设挂面条车间,日产2万斤。1976年增设麻油车间。将原有的52台水压榨改装成4台小红车,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数量。同年,省粮食厅批准拨款5万元,又筹建一个面包车间。1980年增设一个附属杂品厂和杂品门市部。1932年省粮食厅投资60万元,新建浸出车间,1985年建成,将小红车精榨改为预榨,由浸出车间精榨,提高了出油率,增加了品种,提高油品质量。
现该厂占地面积2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70平方米,职工226人。设备较好,主要生产机械有电动机65台,260型小红车4台,浸出器1个,烘干机1台,冷凝器1个、水化、脱水器各1个,钠离子交换器1个,挂面轧辊1个,拌面机1台,晃油机和容量为60吨油罐10个。经济效益稳步增长,1984年总产值完成637.14万元,总产量完成2665.6吨,实现利润56.23万元,是建厂以来最好的一年。
(2)宿县面粉厂原址在东关汴河东路,城关粮站院内。1956年就该站仓库建了一座小型面粉厂,附设一个机米车间,有职工32人,日产面粉30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面粉销量越来越多,这座小型面粉厂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1959年国家投资56.78万元,于县油厂西侧征用土地37.1亩,新建一座机械化面粉厂,1960年动工兴建,次年建成投产,建筑面积1292平方米,制粉楼高六层,26.95米。同时合并原小型面粉厂,将原厂人员和设备全部并入新厂,日产面粉125吨。到1982年六层制粉楼成危楼而报废,国家又投资45万元,重建了五层制粉楼一座,1983年建成投产,日产面粉200吨,同年又新建一个日产5吨挂面条车间。该厂有职工216人,厂区占地22045平方米,建筑面积8579平方米。除制粉楼外,各项生产车间及职工宿舍、医疗室、幼儿园等设备齐全。主要生产机械有洗麦机、磨粉机、变压器(640千伏安)、各种型号电动机(550瓩)。自衡震动筛、刷尖机、变压机、高方筛、擦麦机、除尘器、提升机、输送机等。70年代主要加工85粉、90粉,进入80年代,扩大等级粉加工,增加精粉(建设粉、富强粉)生产,满足了广大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
从1961年建厂到1984年20多年来,生产逐年上升,总产值达到16136.37万元,年均672.52万元。总产量476094万吨,年均19837吨。1984年产值达1304万元,比建厂初期的1961年产值增长17倍。同年产量35436.5吨,比1961年增长15倍多。
(3)宿县饲料厂位于宿城东关汴河东路北侧,1983年7月开始建厂。为了扶植发展农村农商品生产和多种经营,搞好粮食就地转化工作,宿县地区粮食局决定在我县新建一座中型饲料加工厂,当年12月建成,1984年2月正式投产。厂区占地884平方米,已建筑584平方米,原料和成品仓库容量2000吨,全厂有职工72人。主要生产机械设备有电动机15台、绞龙11台、马盘秤1台、风运机2台、操作台1个,拥有固定资金33.18万元。年产量6000吨。
饲料厂生产饲养鸡、猪、奶牛、鱼的配合饲料。其营养成分含量如表:

该厂投产后的第一年,加工各种配合饲料2245吨,第二年就提高到8155.73吨,总产值由89.8万元上升到213.9万元。上交利润由3.14万元上升到19.5万。为发展我县畜禽业,发挥了很大作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