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苻离集烧鸡具有营养丰富、色佳味美、肥而不腻等特色,深受国内群众、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赞赏。1956年,在全国食品工业会议上被评为中国名菜,列入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1982年,在全国食品评比会议上,又被评为优质名特产品,获得商业部颁发的“优质名特产品”证书。
苻离集烧鸡已有70多年历史。1910年,原在山东德州经营“五香扒鸡”的管再州,因其独生女儿嫁到苻离集,而迁居苻离集,继续经营“五香扒鸡”。后为适应顾客口味,招徕生意,管再州在制作工艺上作了改进,成了当时有名的“管家红曲鸡”,兴盛一时。1915年,江苏丰县人魏广明来苻离集经营烧鸡。他在管再州制作的“红曲鸡”的基础上,增加配料,美化造型,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苻离烧鸡。1952年,苻离人韩景玉吸取管、魏两家制作的优点和特长,在配料上力求齐全,在技艺上精益求精,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这样色、香、味、型俱佳的名特产品。后来,韩景玉担任了苻离集国营烧鸡厂副厂长。1959年被推选到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苻离集烧鸡用优质的鸡种,科学的配料,精细的制作技术进行生产。要经过宰、烫、搓、洗、扒、磕、漂、别、晾、炸、卤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①宰、烫、搓、洗宰杀时,放净鸡血,投入60~65摄氏度热水中,三、四分钟即可。既不让烫破老皮,也不能生硬拔毛,影响质量。烫后放在案上搓净鸡毛,洗净鸡身。
②磕、扒、漂、别鸡身洗净后,扒出内脏,用清水漂净鸡血。从鸡肛门处横剪开,将鸡坐骨磕断,肋骨压扁、掰开,将鸡两腿折断,不能脱皮,插入肛门内。左翅膀从宰杀刀口穿入鸡嘴内拉出倒别,右翅膀翻别向上,使鸡呈椭圆形。
③晾、炸、卤鸡漂、别后,白条鸡串入竹竿晾净浮水,用高浓度饴糖或蜜水沾抹鸡身,放入100度左右的油锅内翻炸(油用植物油),老、小鸡要分别炸。嫩鸡炸几分钟后捞出,呈金黄色,然后放在卤锅里卤。卤汤愈陈愈好,嫩鸡卤20分钟左右,老鸡约卤一小时。在卤鸡的同时将配料袋放入卤锅内。配料有八角、小茴香、砂仁、白芷、桔皮、辛夷、草果、三乃、良姜、肉寇、花川、丁香等十几种香料。
解放后,苻离镇烧鸡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除国营苻离烧鸡厂、苻离镇烧鸡厂、搬运站烧鸡厂、街道综合烧鸡厂、铁路烧鸡厂、黄山乡烧鸡厂外,还有150多家个体经营户。据1984年统计,全镇烧鸡日产量达4000只左右。因烧鸡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兴起,现在有饲料加工厂11个,还有羽毛工艺、羽绒、羽粉加工厂、鸡内金加工作坊等。全县有集体养鸡厂11个、养鸡专业户475户、孵化雏鸡的联合体30多家。
(2)秦邮酥糖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位姓董的商人,收到亲戚从秦国某地邮递来的酥糖,董食之觉得十分可口,别有风味。便雇高明技师仿照制作,在市场出售,销路很广。人们称这种糖为“秦邮酥糖”,或叫“董糖”。
秦邮酥糖,具有香甜松脆、味道可口、润喉适胃、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等特点。其制作方法是:用25%的芝麻,以文火炒熟,加上25%的炒熟面粉,掺上50%的白糖,一起碾碎过筛,去渣粒,做成酥糖馅子。再把江米制成糖浆,加少许桂花,熬成浓糖浆,趁热倒在案板上迅速擀成薄皮,卷起馅子,切成小块,放入模子里,压成宽、高各4厘米,长7厘米的长方形,用油纸包封,加盖戳记即成。每封重二两五钱,四封为一斤。宿县每年冬春两季制作酥糖均在百万斤左右。
(3)夹沟大紫红芋产于夹沟西二郎庙后一块数十亩灰褐色的肥沃土壤里。其特点是皮较薄、紫色玉瓤、糖份丰富,蒸食或文火烤食俱佳。
(4)香稻米产于夹沟镇疃寺前可泉下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据传,唐朝即开始种植,清嘉庆时曾作为贡米。1960年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出。1977年参加广州交易会,获得外商赞誉。
夹沟香稻米特点是壳红、芒长、粒大、米色如玉。饭粒柔软、清香浓郁,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誉。镇疃寺前的可泉,水质甘美,四季长流,夹沟香稻,就是靠这泉水灌溉、滋润而长成的。解放前香稻面积仅十多亩,产量少。解放后,扩大到50亩左右,每亩产量由200多斤提高到400斤左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药物类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