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唐始置宿州时共辖四县,户数为3676户,人口为34704人。
北宋时,宿州属河南道,总户数为27235户。(内主户12542户,客户14693户),后改属淮南东路,辖四县,人口167379人。
南宋时,宿地归南京东路,因金人入侵,宋室南迁,淮河以北为金所有,双方争战,居民大量南逃,金人曾数次屠宿州,人口锐减。当时虽有州、县等建置,但所辖不过数十户,且多客户。
元时,宿州属河南路(行中书省)归德府,人口为65751人,较前大减。
明灭元,宿州属南直隶凤阳府(亦称中都府),宿州编户为11460户(内民9775户、军1045户、匠231户、杂役124户、校尉135户、力士9户、医14户、阴阳7户,僧1户、官20户、另有徐王坟户99户),人口共122275人(男76034人,女46241人)。
清初,宿地为江南省辖区,原有53915人丁,顺治五年,因编审人口外逃约32650人丁,故实有21265人丁,后陆续增至31418人丁。道光二十年,宿州总人口为448992人,同治三年,宿州拨西南19集入新建的涡阳县,减去3218人丁(仍按清初额定人丁数拨给)。
民国十七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全国举行人口调查。查明宿县总户数为152179户,人口为766192人,(男394362人,女37183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为118人。民国二十二年,全国实行保甲制,进行人口登记,宿县总户数为196929户,人口为966740人。民国二十七年至民国三十三年间,又进行多次人口统计,最后一次统计宿县人口数为1089825人,人口较前大增。
宿县于1948年解放,少数地主、官僚、资本家,亦有受蒙骗的青年,逃亡海外的约百余户。1950年析原宿县西部另建濉溪县,故宿县人口较前减少。后拔入桃山、褚兰两区,1952年宿县总户数196897户,人口总数为842721人(男443440人,女399281人)。
1957年宿县总户数为221877户,总人口为938508人。
1960年因自然灾害及农村政策失误,造成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宿县总户数为197361户,总人口751638人(县公安局人口数字)。1964年拨出宿县东南湖沟、任桥两区的15个公社、103个大队、85279人入新建的固镇县。实有户数201122户,总人口727472人(男338908人、女388564人)。
1979年分置宿州市前,宿县总户数有234381户,总人口为1097390人,均为历史最高记录。
1982年全县人口除去划入宿州市外,实有人数962862人(男488116人、女474746人)。
宿县人口年龄构成情况,据1982年人口普查数,30岁以下的有619301人,约占总人的64.5%,其中10~19岁的有277263人,30岁~50岁的有195646人,约占总人口的20%。50岁以上的约占总人口的15.5%。
宿县人口职业构成情况,从事农、牧、林、渔业者较多,共有465516人。其中农业有444625人,工业为5336人,制造业为4426人,建筑业503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为1785人,商业、饮食业及物资供销与仓库储藏等从业者为4966人,住宅管理、公用事业管理与居民服务业232人,卫生、体育与社会福利事业为1456人,教育、文化艺术事业为9963人,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19人,金融保险业为354人,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为1067人,其它行业为47人。农业人口最多,工业人口较少。
宿县人口性别构成为:男性488116人,女性474746人,男性占全县人口的比例为50.69%,女性为49.31%。
宿县人口文化构成情况,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有文化的461586人(男291165人、女170421人),其中大学毕业的535人,大学肄业或在校学习的86人(男78人,女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27742人,(男20699人。女704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39957人(男94884人、女45073人),小学文化程度的293266人(男175062人、女118204人)。此外,文盲及半文盲有304633人(男100333人、女204300人)。
宿县人口分布情况,总的是京沪铁路沿线及工矿区、集镇人口较多,边远山区人口较少。其分布密度:褚兰区每平方公里322人,栏杆区每平方公里388人,曹村区每平方公里为377人,夹沟区每平方公里328人,永安区每平方公里391人,时村区每平方公里496人,灰古区每平方公里462人,苗庵区每平方公里347人,大店区每平方公里434人,大营区每平方公里282人,苻离镇每平方公里405人,朱仙庄镇每平方公里282人,芦岭镇每平方公里278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52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民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