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值此《宿县志》出版之际,宿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嘱我作序,盛情难却,姑从命援笔而勉为之。
在我国浩若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地方志以其特殊的功用和地位,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当代修志,是我国人民的优良文化传统。仅自宋代以来,流传至今的志书就有8000多种,10万余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开展编修地方志的工作。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拟定的《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要重新编修地方志,并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中设立地方志小组。1958年起草了《新修方志体例草案》,修志工作曾一度在全国开展起来。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项工作中断多年。1980年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倡导下,编修地方志的工作又很快在全国掀起。我省的修志工作,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迅速开展起来的。
我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出发,都大力提倡编修地方志,并把地方志誉之为“辅治之书”、“资治之书”,利用方志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使封建统治者能够“衽席之上,欹枕而郡邑可观;游幸之时,倚马而山川尽在。”今天,我们编修社会主义的新志书,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写出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的新志书。通过搜集、整理和研究地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资料,反映地方的历史和现状,为本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通过反映本地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及广大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斗争业绩,可以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对山川风物、名贤胜迹的叙述描绘,可以增进人们热爱家乡,尽瘁桑梓的感情……编纂新方志,有利于保存地方文献,积累历史资料,为研究和编写党史、国史和其他各种专门史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编修社会主义的新方志,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的修志传统,又要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充分反映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以体现志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统一。
《宿县志》的编纂人员,在中共宿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不避寒暑,五度春秋,完成了志稿的编写任务。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评议、修订,反复切磋雕琢后,才定稿交付出版。成为我省首批正式刊印的县志。《宿县志》是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编纂的。立足当代,详今略古,较客观地反映了本地自然、社会、人文发展的概貌,真实地记载了建国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也展现了古战场大泽乡人民的新风美德。诚然,《宿县志》在编写方面所进行的尝试和探索还有不尽完善之处,它的价值还有待于经过实践的检验,但其勇于进取的精神,乃是值得称道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愿全省的方志工作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编纂出具有各地特色的“博物之书”,使方志之花早日开遍江淮大地。
安徽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吕秋山
1987年6月于合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