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3年(1924),在县教育会(今宿州市第一小学)召开国民党宿县临时党部成立大会。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孔禾青、杨梓宜、李以庄等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参加县党部工作。后又吸收一部分学生和教职员参加。15年5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派王吴山、邵性轩等来宿城组成国民党宿县党部。党部办公地点在中山街东段故僧王府(清朝僧格林沁王府,今宿县地区水利局以南的旧瓦房院)。是年,中共党员朱务平来宿城任国民党宿县党部农民委员。
民国17年,省党部又另派李子佳、黄杰、丁干等人来宿城,改组宿县党部,一批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自动退出国民党。民国20年,宿县党部改为党务整理委员会,省党部派杨荫舟为宿县整理委员。
民国27年夏,宿城沦陷,国民党宿县党部流亡于蒙城县境内。28年11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派陶石安任宿县党务视察员,着手恢复县党部组织。29年5月省党部改任陶为县党部书记长。当年9月改由濮光文任书记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迁回宿城。36年冬,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为“党团统一委员会”,王晓春为书记长。
国民党宿县党部下设临涣、濉溪、夹沟、湖沟、城关5个区党部。民国36年5月,宿县城关区有20个区分部、57个党小组。每个区分部有书记,组训执委、宣传执委、后补执委。区分部下分小组、每组设组长1~2人,当时,全区计有国民党党员492人。37年11月,宿城解放,宿城国民党组织瓦解。
民国14年3月25日,由国民党宿县临时党部主持,宿城人民在孔庙集会,隆重悼念孙中山逝世,是为该组织首次公开活动。16年,宿县党部和宿县政府提倡平民识字,在城内办了多处平民夜校,招收工人、店员为学员。当时的中共党员邵葵、李仲华、徐仙舟等从普通小学课本和平民千字课本选出若干课文油印成册,作为学员的教材。宿城的国家主义派分子硬说课文“赤化”,控告到省,这些课文遂被查禁。
20世纪20年代,宿城派系斗争相当激烈。民国17年,李子佳、黄杰等奉省党部之派遣,来宿改组宿县党部后,即向新绅派进攻。这时适逢石友三反蒋军驻宿城,李子佳与其联络,想借石友三之力打击异己。不久,石军撤出宿城,新绅派乃乘机控告李子佳通石反蒋。李闻讯后,半夜缒城而逃。18年,宿城国民党当局逮捕中共党员邵葵、陈月英、王香圃和进步青年邱启仁、陈德仁等。19年,杀害了中共宿县行动委员会书记赵龙云。22年,逮捕了中共宿县县委书记孙达之。抗日战争初期,宿城的少数国民党员曾参加了抗敌救亡社和战地后方服务团,参与了抗日活动。
民国17年,国民党宿县党部接办了《宿县导报》。抗战期间,该报大力宣传国民党的“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政府”的论调;宣传国民党的抗战功绩,诽谤共产党破坏抗战;宣传“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宿县党部和宿城区分部极力拉拢绅商和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参加内战。

解放前,宿城尚有民主社会党和中国青年党。民主社会党的代表人物是丁宝田,长期住南京。该组织在宿城人员少,活动亦很少。民国37年(1948)春,宿县选国大代表,丁充当选举事务所委员。该组织的另一重要成员周岐山,曾被指派参加涡阳县的国大代表选举,并当选为国大代表。宿城解放后,该党在宿城不复存在。中国青年党在宿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丁在行。该党在宿城人员少,活动少。民国37年,选举国大代表,丁充任选举事务所委员。宿城解放后,该党在宿城不复存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