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宿州市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原为古汴河畔的埇桥镇。唐元和四年(809)建置宿州后,埇桥易名为宿州,为历代州、县治所。1979年9月置宿州市,总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21万,为宿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共宿县地委、宿县地区行署、中共宿县县委、宿县人民政府、淮北矿建公司、皖北矿务局均设于市内。
市境地势平坦,西北偏高,东南偏低,呈东西宽、南北窄的长方形。海拔在25米至28米之间,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南北方之间的过渡型。
宿州,“西翼梁、宋,北控徐、海,南襟濠、寿,东限淮、泗,舟车要会,战守所资”(见《读史方舆纪要》),是古代经略江淮、江南的战略要地。隋唐时期,埇桥成为军事、商旅重镇。长期以来,战乱频仍。唐建中二年(781),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叛唐,屯兵埇桥。晚唐庞勋起义,进占宿州。南宋初期,宋金在淮河两岸进行了百年战争,宿州成为南宋抗金的前哨阵地。南宋名将张浚、杨沂中的勤王之师都曾与金兵鏖战于宿城。进入明清,先后有白莲教和捻军活跃于宿城周围。民元以来,津浦铁路修通,宿城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在近20年的封建军阀混战中,宿城军旗变易,虎去狼来,兵连祸结。抗日战争爆发,地处徐、蚌之间的重镇宿城,屡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几被夷为平地。淮海战役,宿城首告解放,从而关闭了困守徐州的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南逃的大门,并对围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阻遏北援徐州的李延年兵团于固镇,起了关键作用。
宿城人民勤劳勇敢,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五四运动”,宿城人民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6年,宿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宿城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崭新阶段,工人群众怒砸警察局,省立第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驱逐国家主义派校长盖廷俊,城南农民制止教会强占耕地等斗争均取得了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以共产党员赵一鸣等人为中坚力量的抗日救亡社、抗日行动委员会,领导人民坚持抗日斗争,写下了许许多多辉煌壮丽的篇章,吕子庸、夏遐年等30余位爱国志士为国捐躯。解放战争中,吕振伦、李冠群等20余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宿州古城,城墙高固,四门戍楼,巍然耸立,气势宏伟。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内主要有通向四门的十字大街,均为石板路面,在大隅口交会。沿街房舍,草瓦相同,高矮参差。先后兴建的州署、学宫、魁星楼、兴福寺塔以及散处全城的多座庵、观、寺、庙等古典建筑,显示出古老城池的风姿。建国初期,拆除城墙,筑成环城马路,以后逐渐兴建了多层楼房,增加了现代化设施,市容大为改观。1979年宿州市建置后,实行“以内涵改造为主,抑制城市外延发展,建设小而美的宿州市”的方针,加速了城建步伐,先后拓宽胜利路、淮海路,辟建西昌路、浍水路,延伸了汴河路,整修街巷71条,新建和扩建公路桥7座,铁路立交桥2座,初步疏浚环城河,陆续兴建72万平方米的沿街多层建筑,建成高113米的彩色电视塔,人均绿化1.25平方米,市区人均住房10平方米。1985年城区已达12平方公里。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已具雏形。
建国前,宿城生产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建国后,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49年至1952年,宿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工业总产值为210亿元(旧币)。1954年后,宿城隶属宿县,各项生产数字无法单独统计。1979年建市后,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城区到郊区,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宿州市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8316万元,为1980年7795万元的2.3倍多,年递增率为18.7%。国民收入,1980年全市为4843万元,人均收入293.5元;1985年为7885万元,人均收入363.4元。
民国初年,宿城出现了现代工业,当时建有元丰蛋厂和宿城电灯公司,另有近百家手工业厂、坊。汪伪时期,工业遭受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厂、坊得似恢复,至解放前夕,宿城较大的厂、坊有50余家,其产品多为食品、针纺织品和小型农具等。
建国以后,宿城工业发展几经曲折,时起时伏。1979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各工厂开展横向联系,扩大与外地的技术协作,工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纺织、食品工业为主,以电器、化工、建材、家具工业为辅的工业体系。1985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63家,其中市属企业130家,工业总产值为15849万元,比1980年的4470万元增长254.6%,翻了近两番,年平均递增率为28.8%。
全市重要工业企业有柴油机厂、机械厂、矿山机器厂、纺织厂、肉厂、啤酒厂、食品厂等。宿州机械厂生产的“黄山S—12”小型四轮拖拉机,1985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服装机械厂生产的“FZ—P100中型”平板粘合机,1985年6月被评为部优产品。食品厂生产的“水蜜桃糖果”,被选为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特制产品。黄山牌啤酒畅销全国。
历史上宿州城踞古汴河之滨、江淮漕运由此以达京师。古驿道北达鲁、冀,西通睢阳,南至江淮,东及灵、泗。民国时期,拓宽了原有驿道,逐步建成了宿永、宿蒙等5条公路。建国以来,对原有公路先后进行修复、拓宽、改建、新建,形成了以宿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络。1985年,全年客流量为472.2万人次,货运量为88.2万吨。津浦铁路1969年修成复线,1985年,宿县车站全年发送旅客110万人次,发送货物20万吨。
宿城向为皖北商业重镇,商贾云集,市场兴盛。民国11年(1922),宿城即有大小商号300余家。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开办的18家洋行垄断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摧残。抗日战争胜利后,宿城商业稍有复苏。但由于国民政府滥征苛捐杂税,强取豪夺,一些商号被迫倒闭,市场萧条。解放前夕,全城尚有大小商店263家。
建国后,逐步确立了国营商业的主导地位,同时发展了集体商业。1956年,完成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商业出现一片繁荣景象。之后,由于工作上的某些失误,商业发展缓慢。特别是十年浩劫期间,取缔自由市场,对国营商业和集体商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致使商品不足,市场冷落,商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推行商业体制改革,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官城商业日趋繁荣。随着淮海经济协作区的建立,国营、集体、个体商业迅速发展。市百货大楼、宿州商场、百惠商场、人民商场等数十个大型商品市场建筑巍然耸立,遥遥相望;中山街辟为商业街,店门相接,商品丰富,绚丽多彩;由个体商业组成的“宿州市工业品市场”,更引人注目。饮食业生意兴隆,药店巷辟为“风味小吃一条街”,各种美味佳肴,风味小吃,充分显示了地方特色。1985年底,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1.93个,商业服务人员26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7578万元,比1981年的4228万元增长316%。
宿州市郊区,1985年末,实有耕地9.73万亩,粮食总产量为6056.2万斤,比1980年的4909.2万斤增长23.36%,年递增率4.2%。农业总产值2467万元,比1980年的1676万元增长47.2%,年递增率8%。农民年人均收入371.0元,比1980年增长570.4%。如今市郊的三八河畔,不仅林茂粮丰,产品中的商品化程度也日渐提高,逐渐成为市区副食品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9889亩,年总产量7150万斤,城区人口日平均蔬菜1.4斤。奶牛、奶羊、生猪、家禽的饲养量成倍增长,水产养殖业也有很大发展,各种专业户已发展到5451户,占郊区农户总数的23%。
建国以前,人们治病,主要依靠中医。民国5年,美国传教士开设“民爱医院”,是为宿城第一家西医医院。建国后,地方流行疫病得到控制,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1985年底,市区有医院7所,门诊部48个,医院病床1464张,医疗工作人员151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3人,主治医师211人。元代,宿城建黉学。清代,创办了培菁、正谊2所书院,学馆、塾学更为普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谊书院改为正谊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以后,先后创办一批公私立中小学。建国前夕,全城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16所。
建国后,人民政府将城内部分公私立中学合并为宿县联合中学。1965年,全城有中学5所,小学11所。
1979年,宿州市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较决。经过教育结构的调整,至1985年底,全市区有师范专科学校1所,完全中学4所,普通初中20所,职业高中2所,技工学校1所,小学56所,共有中小学教师2159人。幼儿园44所,有保育人员210人。此外,电视大学、业余大学、业余成人中专都有所发展。1985年,郊区普及了初等教育,城区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
全市有科技研究所(室、组)6个,各种科学技术团体21个,科研项目遍及工业、农业、建筑、医卫等各个领域。1979年至1985年,获科技成果奖20项,其中地区级16项,省级4项。
宿州市人文荟萃。丹青妙手梅其藻、梅纯一,书法家李百忍、孟繁青,享誉海内外;青年作家高正文蜚声文坛;影坛明星杨在葆,京剧名演员李炳淑,演技精湛,中外驰名。文学艺术界新秀辈出,小画家孟刚、孟艾丽的作品多次获国际金奖。
建国后,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多采。秧歌队、街头剧、腰鼓队、歌咏队遍布城乡。泗州戏、花鼓戏、坠子戏组建剧团,走上舞台。建市以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底,市区有影剧院11家,文艺表演团体10个,图书馆4家,文化馆2家。各乡、各街道办事处均建立了文化站。
座落在市北的体育场,占地60亩,体育设施基本齐全。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1980年至1985年,宿州市参加地区以上的体育项目比赛,多次获奖。市第十一小学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第三中学手球队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生基层手球冠军赛”,夺得冠军。
宿州市座落在淮北煤田和淮北商品粮基地中心,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宿州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往开来,勇于进取。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一个繁荣、昌盛、文明、美丽的新宿州,将像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淮北大地上。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