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综合性医院
(一)宿县地区医院
宿县地区人民医院座落在宿州市汴河路中段南侧,前身是美国教会医院——民爱医院。1913年创办,1916年开诊。初时,职员14人,有一名医生3名护士,固定床位10张。1948年10月,医院职员31人,病床50张,设内科、外科和产科,有显微镜一台,手术台一张,建有2000多平方米房舍。1951年9月,人民政府接收该护士都看病,都护理),规章制度当作旧条条被批判,医疗质量下降。1972年后,连续五年治愈率在70%以下。1976年,抽80多人去泗县参加搞农业“超纲要”。病房周转仅12.3次/年,病床利用率降到66.7%。原能做的胆、胃、脾、甲状腺手术,也很少开展。1979年开展整顿,恢复制度,新建门诊部,调整病房,改善住房条件,平反冤假错案。任命科技人员担任领导,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1985年,医院有职工627人,病床430张,住院部设:内科、妇科、小儿科、肿瘤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肺科、骨科、泌尿科、中医科、老干部病房等12个病区。医院设有放射、B超、A超、胃镜、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检查等科室。门诊还设有急诊室、理疗室、推拿、针灸、口腔科、皮肤科等。内科、外科、小儿科及妇产科24小时门诊。技术上外科开展了肝、胆、胃、肠、脾等手术,脑膜外血肿切除,肺切除,二间瓣分离术,内科心电除颤,安装心脏起搏器,放射科开展推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术。制剂室生产大输液、小针剂。医院有救护车三辆,锅炉两台。一般医疗器械自行检修。现正筹建外科大楼。为加强管理,医院党政分开,下设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人事科,医务科,护理〖CM(34*5/6]科,财务科,总务科,共青团委员会,工会等职能科室和群团组织,为适应改革,医院〖CM(34*5/6]正开展承包责任制管理,全年诊疗201 369人次,入院6 599人次,治愈率69.6%,〖CM(34*5/6]好转率21.7%,病死率2.3%,病床周转率16.1次/年,病床工作日332.1天/年,病床使用率90.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9.6天。1987年,全院有职工703人。
(二)县人民医院
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于1931年在泗县首建县立医院,称民众医院。当时,医院有房屋27间,病床30张,职工9人。1933年萧县在龙城镇大同街建县医院。1934年,中央卫生署派北医大毕业生吴守耀担任保健医师,其妻系妇产科医师一同来院,并配助产士、护士各一人,学员7人。有体温表、听诊器、剪刀、手术刀等设备。算是当时技术条件较好的医院。虽然其他各地相继建立县医院,但技术及设备较差。抗日战争时期,飞机轰炸,兵荒马乱,人员流散,医院也因此解体。1946年各地又重建县医院。1948年各县相继解放,国民党县医院垮掉。
1948年底,各县人民政府开始筹建县卫生院,负责全县卫生行政、医疗预防工作,内设医政防保,总务课。50年代初成立县卫生科、防疫站、妇幼保健所后,县卫生院改称县人民医院。当时医院房屋少、技术低,一般有15—30张床位。1952年,濉溪县卫生科报告说,县卫生院只有两名代理医生,诊所转来16个病人(患有疝气,痔疮等)无法治疗,病情日趋加重,恳请先配一人。灵璧县周小鲁医师抢救肠梗阻一例,手术成功,轰动县城。1952年,宿县卫校首批中专毕业生分配,充实了各县技术力量。1956年至1966年,县医院重建新房,病床200张,建立医疗秩序、规章制度。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充实了技术力量。能进行胃切除、剖腹产、肠吻合等手术。配备了X光机,开展了肝功能化验等。常见病不出县就可以解决。“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秩序受到破坏。1979年后,开始整顿配备专业人员担任领导。1985年各县医院住院部设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五官科、传染科、骨科等’病区分开门诊有。多年来三次医疗收费标准降价,财政拨款只能满足医院人员工资需要,大型设备和基本建设靠上级投资,医院经费年年不足。1984年国家调整了医疗收费标准,仍不足医疗成本。医院正在试行党政分开,院长负责制和科室承包责任制。有五个县医院,病床1 200张,1985年诊疗629 595人次,入院24 814人,治愈率72%,好转率20%,病死率1.3%,病床周转20.6次,病床工作日299.6天,病床使用率82.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2.8天。
二、基层医院
(一)区乡卫生院
1950年组织个体医生参加救灾工作,把积极分子及其所属药品集中起来,组成区卫生所。仅一年,107个区成立了50个区卫生所,随后各地相继健全机构。区,属集体性质,自负盈亏,国家补贴,但技术上一直较低,外科只能开脓肿,内科也只能看常见发热、腹泻等疾病。60年代,县卫生学校毕业生分往基层,技术力量稍有加强。“文化大革命”期间,贯彻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精神,城市医务人员下放,医疗队不断派往农村,培训人员,指导带教。大中专毕业生全部分往基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人力、财力、器械等方面重点放在农村,卫生院建设机构加快。1972年全区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公社卫生院设“两部、四室、三配套”。两部为门诊部、住院部;四室:手术室、制剂室、化验室、放射室;三配套:技术、房屋、设备配套。当时各区医院有病床30—50张,人员30—50人,普遍能开展下腹部手术,并能解决内科较疑难病症。当时正在实行合作医疗,收费低,医疗器械配套设备跟不上,70年代只有20%的卫生院达到要求。1979年行政区划改变,区所在地的公社卫生院改名为区卫生院。原公社卫生院不在区所在地的,就地改为乡卫生院。人员、器械、房屋等不动产,由于原为一社,后为多乡,所以人员、房屋、器械多被分掉。1985年区镇均有卫生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都配有专科人员。放射室普遍能拍片,化验室能查肝功能。根据地理条件,在区医院的基础上设21个中心卫生院,做到建设一点,解决一片的疑难病症。乡卫生院看小伤小疾,重点做好防疫工作。
1985年中、区、乡卫生院机构、床位、人员及医疗情况

(二)村卫生室
解放前,大集镇私人行医开的药堂药社,解放后纳入集体。1958年人民公社化,各大队办卫生室。由公社培训人员,能擦红汞碘酒,治点头痛发热小病及针灸等,主要是方便群众及发送防疫药品。“文化大革命”中要求大队医生能看病,选有文化的人学习半年以上。配上1—2人能拿药,会打针,协助大队医生看病。70年代,大办合作医疗,卫生室人员被称为赤脚医生,经过反复培训,到公社卫生院进行学习,小伤小病基本上可不出队,大队卫生室要求配一名女医生负责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当时各级领导重视,队队有卫生室,小伤小病诊疗很方便。1979年合作医疗逐渐垮台,大队卫生室转为私人经营或联合经营。1983年后,要求行政村重建卫生室,但迟迟建立不起来。1985年开始整顿村卫生室,做到有人有房,由乡村两级管理,可以个人承包,也可以联合经营,自负盈亏。在防疫中开展有偿服务,同时对个体开业医生进行整顿。区乡成立乡村医生协会,组织乡村医生学习党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技术咨询,传递信息,协助管理,组建村卫生院。
三、专科医院
(一)宿县地区精神病院
宿县地区精神病院创建于1965年,原址选在宿城一中旁边,由于当时领导及群众对疯病恐惧,后改址于南三里湾,医院占地面积24 475平方米,设两个病区,一个门诊部。1968年开诊,人员从省精神病医院来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大中专毕业生充实。以后几年,先后装备了两台X光机,一台脑电图机和一些检验设备。住院部分三个男病区,一个女病区,床位210张,职工180人,卫生技术人员114人。1985年门诊人次22 837,新入院1 383人,治愈率37.3%,好转率57.7%,病死率0.1%,病床周转率6.6次,病床工作日368.5天,病床使用率10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5.5天。
(二)中医院
1978年6月灵璧县将城东合作医疗制药厂改成中医院(集体),是我区最早的一所中医院,先后设中西医10个科室。1985年发展床位达75张,职工204人。但卫生技术人员只有117人,其中师级仅18人。省地多次指出该院技术低,非专业人员过多等问题。县政府决定把该院分成劳动服务公司、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三个单位,人员采取优化组合,由县卫生局具体实施。
宿州市中医院,系原城关卫生所,于1982年8月更名而来,床位20张,职工1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8人。
1979年,萧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搬迁新址,设县中医门诊部,1985年有职工43人,床位30张,具有中医痔屡等专科特色。地区中医院筹建于1983年,设计五层大楼,建筑面积1 900平方米。
(三)麻风病医院(麻风村)
1959年在灵璧九顶区京渠首建麻风村,次年收治病人24人,1964年搬迁到焦山脚下,续建房42间,在院病人33人。1979年以来,麻风村人员、病人生活费由每月9元增加至12元、15元,开展生产自救,年人均收入300元左右,院内有自来水、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影放映机等设备,建院以来收治病人118人,治愈67人,未愈出院6人,自然死亡24人,现住病人24人。
宿县1965年在蕲县建麻风村,1981年与焦山医院合并,共收治病人103人,治愈97人,死亡3人。1959年怀远、五河县均有麻风医院,1983年行政区划变动,其隶属蚌埠市。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