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遗址
宿县地区到1988年7月止,共发现古聚居址,古城址、古窑古冶炼址、古战场等古代遗址105处。
灵璧县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三山蒋庙遗址、玉石山遗址、双龙埂遗址,秦汉时代的该下古战场,汉代的南徐北、近湖、后园、庙西徐、吴村、阎庄、陈园、大徐桥、南徐家、吕桥、妥龙山、枕山、张山口、蚂蚌庙、三娄、五女井、介沟、李庙、丰庙、瓦庙、武庄、沙坝、大郑庄、李瓦房、贺家、潼山村、仓起、陈庙台,北齐——宋代的潼郡遗址,隋唐时代的火神庙遗址,宋代下街遗址、张氏园亭遗址,元代的解台子,秦汉时代的霸王城、古城城址,汉代的固贤城址,明代的灵璧遗址,汉代的灵觉山窑址,唐代的大路窑址,秦汉时代濉水之战遗址,宋代的三郎山冶炼遗址,明代的孟山窑址,明代的齐眉山古战场,宋、元时代的老营湖古战场遗址等48处。
泗县境内有新石器晚期的余家台遗址、扬台遗址,秦汉的西圩遗址,汉代的潼城、霸王城、夏丘,姚翟、阴陵山、娄庄、小梁,汉至清的高低李遗址、贡庄遗址、陆庄遗址、虹城城址等14处。
宿县境内有新石器时期的小山口、小店子、桃山集、腰庄、芦城孜、白陈、鹅鸭城、吴城孜、禅堂、骑路谷堆,商周时代的五柳遗址,周代的西上航遗址、夏疃遗址、离山铺遗址,春秋时代的鲁吴会盟遗址,秦代的陈胜、吴广起义旧址,蕲县的古城址,苻离具城址,汉代的甾丘县城址、安阳县城址,南北朝时的斛城县城址、辛丰县城址、曹村青瓷窑址,汉代的黄土桥铸铁遗址,唐代的白居易东林草堂遗址、百战道遗址等26处。
宿州市境内有隋代的甬桥遗址,明代的宿城古城墙等。
萧县境内有:新时器时代的花甲寺遗址,商周时代的北泉、城阳、大蔡庄、金寨,汉代的祖庄铸钱遗址、帽山铸钱遗址,唐宋时代的白土寨窑址,金代的永堌城址,明代的萧城旧城址等10处。
砀山县境内有战国时的狐文城遗址,秦代的夏邑城遗址,汉代的宴喜台旧址,清代的北土山书院遗址。
其中花甲寺遗址,白土寨窑址,陈胜、吴广起义旧址,三山蒋庙遗址,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蕲县古城,北泉,陶墟,城阳,大蔡庄,五柳遗址,曹村窑址等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花甲寺遗址
位于萧县城东南35华里花甲寺村南,倒流河穿村而过。遗址被截为两半,西半部因临村长期取土,文化层受到严重破坏。东半部面积较大,东西长120米,南北宽559米。从河的断面观察,文化层厚均5米。
(二)佘家台遗址
佘家台遗址,在泗县城西南约40华里的唐河北岸,北离汴河一华里,遗址四周平坦,中间逐渐高出,形成台地。后唐河从西南侧通过,切断了西南台面,暴露出文化层。文化层厚约5米,内容丰富,文化层底部有许多鹿角和其他动物化石,中间有灰层并夹杂着许多陶瓷碎片。经鉴定,佘家台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其面积约13 200平方米。
(三)三山蒋庙遗址
三山蒋庙遗址,位于灵璧县城东北18华里,三山西麓蒋庙附近。遗址东高西低,漫坡状,中部有一条南北土路通过。1953年发现。从地表面收集的器物有石斧(通体磨光)、蚌刀、骨针、陶网坠、绳纹陶片、鬲足、鼎足、鹿角化石等(在省博物馆收藏)。遗址文化层较深,内容丰富,延续时间长,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四)玉石山遗址
该遗址位于灵璧县城西南约20华里玉石山附近,面积约0.5平方公里。遗址东为龙山,南为虎山,呈东高西低形。1983年发现地表面暴露出来的遗物有石器(已残)、鼎足、鬲足、鹿角、陶棒、绳纹陶件、陶鼎多只,还有叶脉纹陶拍。陶鼎呈足园锥状,有压印痕三道,陶质坚硬,红胎,多系手制。其文化面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三山蒋庙遗址出土的器物有不同之处,也属于新石器晚期遗址。
(五)五柳遗址
五柳古文化遗址,位于宿城北70华里的夹沟大五柳村西南。西接五柳水库,西南临撞马山,面积约20亩。已暴露出的文化层面积长约80米,宽约60米,厚高约10米,呈高出四周的长方形土堆。由于群众取土,现已基本挖平,呈西高东低,中间略有凸起的高地,遗址文化层暴露的部分厚约1.6米,里面有烧土、灰土,出土有陶片、鬲足、河蚌壳、鹿角断块、兽齿骨、纺坠、石斧等。地表层出土有陶罐。
(六)蕲县古城遗址
蕲县古城在宿州南45华里,现蕲县城遗址尚存,整个城址规模南北约3华里,东西2华里多,接近方形。内有蕲县集和五个自然村,三面均有高约三米的城墙遗址,东边较完整,约下宽25米,上宽15米。
(七)萧城旧址
据《清嘉庆萧县志城池篇》记载:“在今治西北十里,唐宋前皆为县治。北辰集作北城,在县北三十里”;又云:“萧城北二十里有黄杨城或谓之北城,其南即为古萧城”。《后汉书郡国志》载:萧国故城,城围十四里,方九里三十步,东南浇城有隍,西北无隍。宋时河决,复于南半里筑新城,北连旧城,亦称南城,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圮于水,复迁至三台山南麓,即今治也。萧城两迁三址。
(八)灵璧城旧址
灵璧城始建于北宋元年间,距今800多年。据《灵璧县志》记载:“灵璧城,自宋筑之,明代复垒甓,清代筑之”。又记载“萧琪背城”。又言:“李显忠复灵璧入城”。又言:“明弘治八年知县陈玉勤筑土城”。又云:“明正德年间知县陈伯安锐意筑城,伐石为垣,陶甓为堞,城高一丈九尺,厚一丈五尺,周六里,辟四门楼于门之上。城外凿池,广二丈,深八尺,周八里。”
灵璧旧城有四门,明、清称东门曰鹿鸣,西门曰凤仪,北门曰来璧,南门曰望荆。
(九)萧窑旧址
萧窑旧址位于萧县城东南30华里的白土寨村(因当地产白土而得名)。1961年文物调查时发现。白土寨周围原有城墙,早已拆毁。古窑址分布在城墙外围的南面、西面和北面,陶瓷残片到处皆是。有的地方堆积很厚。萧窑的历史始于唐,盛于北宋元丰年间。传说有窑72座。产品畅销于今苏鲁豫皖等地,产品以民间日用品为主,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器物胎质较细,色灰白、微黄,器形特点多为宽边浅圈足。萧窑初建时用木材为燃料,北宋时使用煤炭作燃料。北宋神宗元丰初年(1078年)在这就己发现了炭山。苏东坡曾于此地的白土山北麓获石炭,因作《白土山石炭歌》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以煤炭作燃料,对萧窑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十)曹村窑址
曹村窑址,座落在宿县北曹村集下庄西250米。现地面暴露遗物很多,有窑具园盘支钉、三角支钉、喇叭口托座。产品以碗类为主,兼有盘口壶,龙柄注子等。釉呈豆青色,胎有灰白、黄褐两种。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十一)帽山铸钱遗址
1958年6月,于萧城西南10华里帽山村南,小学校门外的路北侧,发现“大泉五十”和“货泉”钱范残片、胶泥质,硬度不大,范形长方,四角去棱,模分两排,每排七至八枚,均系子范。
(十二)祖庄铸钱遗址
1980年冬,在萧县城北一里许的祖庄村的田野间,发现“大泉五十”红陶钱范残片(与帽山同)。遗址高出一般耕地60公分至1米左右,大约分布在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耕地面上。
(十三)垓下遗址
位于东经117°8′,北纬33°21′。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此决战,项羽军败于此。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附近汉墓较多,时有汉砖汉瓦及兵器出土。
(十四)陈胜、吴广起义旧址
陈胜、吴广起义旧址,位于宿县城东南40华里处的刘村附近。旧址为覆斗形高台,高出地面4.5米,东西长为67.6米,南北宽为65.5米,北高南低。台南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大理石塑像。
陈胜、吴广起义的旧址名涉故台(亦称射故台、射鼓台、射鹿台),古时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故名“大泽乡”。
台上原来有一小学,1983年迁往台西南新建。台上有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和民国12年(1943年)的石碑四块。清道光二十九年《射鼓台重修碑记》记述:“射者陈涉也,台也,陈涉演武击鼓之台也。”明万历年间,集资建了“楼台寺并铸钟一口,盖钟楼一座”。这些古建筑已被毁,唯土台石碑尤存。1984年在涉故台上开辟纪念馆,雕陈胜、吴广塑像,涉故台修整后供人瞻仰。
(十五)燕喜台旧址
燕喜台,位于砀山城东约三里处。据《江南通志》记载:该台为汉梁孝王刘武筑,名曰“鹿园”。唐时更名为“燕喜台”。台名出典见《诗记鲁颂》:“天锡公钝嘏,眉寿保鲁,居常舆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据《砀山县志》载:燕喜台位于旧城(即下邑古城)东一里许,三面环水,台上有亭,台下有池名“华池”。唐朝诗人李白曾于天宝三年(744年)到此游览,并写下了《秋夜与刘砀山泛舟燕喜池》诗一首,至今仍被砀山人民传为佳话。自唐以后,历朝都曾对燕喜台加以维修,最后一次修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后圮于水灾。
(十六)白居易东林草堂遗址
东林草堂遗址即白居易故居,在宿县城北20华里古苻离东菜园毓村。前人曾在这里建白公祠,后毁之,东林草堂遗址犹存。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11岁的白居易随父白季庚住苻离。贞元三年(787年),白居易年16岁在苻离写下了名扬四海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白居易青年时代是在苻离东林草堂度过的,同苻离的山水和朋友结了不解之缘,对女友婵娟子(即湘灵)怀有极深厚的恋情,为她写出了《潜离别》:“不及哭,潜离别;不及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后来白居易还写诗寄给婵娟子:“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处西楼上,夜凭阑干独自愁。”
(十七)张氏园亭旧址
张氏园亭旧址,座落在灵璧县城西关(今县专卖公司宿舍大院内)。该遗址地表遗存一数吨巨石,为张氏园亭故物。宋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路经灵璧时题《张氏园亭记》,原有碑记,后为人所毁。
(十八)宿城古城墙
宿城古城墙,筑于唐元和四年(809年),为一土城墙。明洪武十年(1377年),始垒石为城。周围六里30步,共长1 115丈,每丈两垛,共有垛2 230个。连垛高三丈三尺,厚二丈五尺。辟四门,东门曰“望淮”。西门曰“连汴”,南门曰“阜财”,北门曰“拱辰”。每门上建成楼,外筑月墙。城下有濠,长八里180步。宿州治所在城西西北隅。宿州古城,今仅保留一小段为州北古城墙,其城濠清晰可见。
二、古墓葬
全区有古墓群、古墓葬114处。其中砀山3处、萧县3处、宿县26处、泗县26处、灵璧56处。
灵璧县,汉代古墓有:虞姬冢、吕桥墓群,郑巷墓群、齐张墓、罗圩墓群、卧龙里墓群、聚花山墓群、骑马墓群、南徐墓群、小马墓、宁山口墓、张山口墓群、妥龙山墓群、母猪山墓群、枕山墓群、大丁公墓群、龟山北麓墓群、黄岗北麓墓群、叶庙墓群、三山西麓墓群、红山墓群、唐山墓群、界沟墓群、灵璧城西轮窑厂墓群、龙山西麓墓群、张圩墓群、大刘墓群、黄桥墓群、程庄墓群、龚洼墓、唐圩墓、山东村墓群、十炉村墓、武圩墓群、峨山墓群、大郑墓群、葛庄墓、大山墓群、凤山墓群、大刘墓群、羊山墓群、城后墓群、谷点墓群、藕庄墓群、彭沟墓群、周寨墓群。三国魏时期古墓:茅山墓、金斗宫山墓。唐代古墓:五女井墓、灵璧城西轮窑厂。宋代古墓:赵孟墓、王昶墓、刘继文墓、晏路村墓、马英墓。明代古墓、张翰林墓。清代古墓等。
泗县,汉代古墓有:索滩墓群、西圩墓群、赵庄墓群、潼城墓群、小梁墓群、阴陵墓群、万巷墓群、侍圩墓群、郝巷墓群、姚翟墓群、孟圩墓群、赵集墓群、万安墓群、油库墓群。宋代贡庄墓群。明代古墓有邓愈祖墓、邓顺兴墓、陈翌墓。清代古墓有柏家陵、李家陵等。
宿县,春秋时期有闵子骞墓;汉代有迁山墓群、冈孜墓群、夏疃墓群、望山墓群、鲁山墓群、离山墓群、黄山墓群、英布墓、沟山古墓、黄土桥墓群、百阵双谷堆墓群、小谷堆墓群、王楼墓群、雪花山墓、皇谷堆墓群、荒谷堆墓群、夏谷堆墓群、马鞍谷堆墓群、九女墓。明代古墓有庞公墓、陈公墓、曹庄墓、皇姑墓、王井涯墓群、禹王庄墓等。
萧县,汉代古墓有老虎山墓群。宋代张村古墓。明代郑恕古墓。
砀山县,北宋有党进墓。明代有薛显墓、黄正钊甲墓等。
其中九女墓、虞姬墓、三山西麓汉墓群、龙山西麓汉墓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显墓、雪花山墓、冈孜墓群、闵子骞墓、英布冢、张村宋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三山西麓汉墓群
汉墓群位于灵璧县城东北18华里的三山西麓。墓群区,南北长约两华里,东西约一华里,墓群经过长期雨水冲刷,受到一些破坏。从现已暴露出的遗物来看,多为砖室、石棺墓。随葬品有陶仓、陶鼎、陶楼、陶灶等。
(二)龙山西麓汉墓群
汉墓群位于灵璧县城西南20华里的龙山西麓。墓区范围面积约两平方公里,同“三山汉墓群”一样,1954年发现,其类型与三山墓群相同,随葬品相似。
(三)九女墓
九女墓位于宿县城东北65公里的褚兰墓山北坡。
该墓为青石建筑,高出山表面一米的土堆,当地称“九女坟”。墓早已被盗,1955年发现并进行了整理。墓长6.12米,宽3.74米,有墓门两个,墓内一个前室,两个后室,说明是一个合葬墓。前后室之间,有雨道相通。前后室和耳室均为石砌叠涩顶,墓顶为方形,有青石藻井,前后室共有画像15块。墓前室顶被破坏,墓室均完整,画像墓石完好。
墓室画像石刻,平底剔花,刻有门吏、车骑、宴饮、祈祷等出行人物及神仙和珍禽异兽。图案造形栩栩如生,线条朴素流畅。据其雕刻风格和原祠堂一碑刻(碑上刻有“阳胡之壬之墓”。碑文开头是“建宁四年二月”字样)记述,可断定该墓为东汉墓。距今1 800余年。
(四)邓顺兴墓
邓顺兴墓在泗县城南18华里的龙宿沟北岸,泗五(泗县——五河)公路西侧约两华里处。“邓顺兴”是明朝开国功臣邓愈的父亲,在临濠与元兵作战而死。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石狮、石羊、石碑等。墓地高出四周,周围有松柏环护。现墓高约3米,墓基长约10米,宽9米。墓前尚存一断碑,上刻“……卫国公墓”,落款为“九世孙立”。
(五)闵子骞墓
闵子骞墓,座落在宿县城北88华里闵贤集北3里许。墓北有骞山,墓南即闵子祠堂。墓高8米,东西长75米,南北宽40米。墓地松柏数百株,素有“闵墓松风”之称,为宿县“八景之一”。
(六)虞姬墓
虞姬墓,座落在灵璧城东7.5公里处。灵泗(灵璧——泗县)公路的南侧,唐河东首。原墓区范围南北宽20米,东西长100米。1979年复土修筑了墓冢,并将清代与民国时期的三块碑修复立于墓地。1982年又征用了土地,扩大墓区,周围筑起围墙,建立了门楼,上书方毅题“虞姬墓”三字。整个墓区为3 942平方米,靠墓区东南侧,建一小型纪念馆。
在墓后的石碑上,上方刻有“巾帼千秋”。正中刻有“西楚霸王虞姬之墓”,两旁则刻有“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卿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前往墓区的游人,络绎不绝。
(七)冈孜墓群
冈孜墓群座落在宿县褚兰东冈孜村南500米处。墓群分布在山的东坡,面积12万平方米,多为石室墓。有的石板上有画像石,还有出土过的五铢钱、铁剑、陶质明器等。
(八)雪花山墓
雪花山墓座落在宿县大泽乡王寨村南50米处。雪花山是当地群众口传俗名,传说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妹陈雪花葬于此。现墓高5米,直径50米,占地2 000平方米。
(九)薛显墓
薛显墓位于砀山城西南6公里薛口村东南侧,内葬明永国公薛显。墓冢1971年曾被平掉,1981年复筑。墓底部直径约5米,高约25米。有墓碑,为民国13年(1924年)垂立。碑文:“明故大将军永国公薛公讳显谥桓襄之墓”,款为“中华民国十有三年岁在甲子孟夏之谷旦砀山邑人公布,铜山张伯英题”。
(十)皮日休墓
皮日休墓,在宿县北顺河集濉河北岸,石门尚存,题曰“皮日休之墓”。
皮日休(约834—883),唐文学家,襄阳(湖北襄阳市)人,字逸少,后改袭美,又号醉吟先生,亦称醉士,又曰醉民。早年住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性傲诞,能文章。大中末年(859年),移家宿州之苻离,在此写有《寓居宿州和陆鲁望白菊诗》和《汴河怀古二首》等诗篇。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避广明之难流落江南,晚年病卒苻离,葬于苻离东顺河集濉河北岸,墓今犹存。
三、古建筑
据1988年7月统计,宿县地区全区有古井、寺庙、祠堂、殿、桥、府等古建筑33处。
灵璧县境内有汉代古城陶圈井、王庄陶圈井、黄桥汉砖井,清代三宫庙、凤山祠堂、解阁、玄帝庙、高皇庙、天齐庙、会庙、观音寺、泰山庙、学道堂、义仓、侯湖牌坊、寿圣寺等16处。
泗县境内有明代的释迦寺大殿,清时的瑞麟庵、大成殿、山西会馆正殿,明代的水关,清代的彰善桥等6处。
宿县境内有清代的林探花府、树驮桥、九孔桥等3处。
萧县境内有宋代的白土寨古井,清代的瑞云寺、聚泉寺、天门寺、孔庙、华祖庙等6处。
砀山县境内有明代的邵普宅、僧王庙等两处。
其中大成殿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帝庙、学道堂、释迦寺大殿、林探花府、瑞云寺、天门寺、圣泉寺、孔庙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泗县释迦寺大殿
释迦寺大殿在泗城东城墙里边。原有殿宇两进,后有藏经楼一座,站在楼上可俯览全城。院内原有银彀树、罗汉石、九欹松、琵琶井、香水桥、透亮碑、皂角树等。现仅存大殿一座、皂角树一株。大殿系砖木结构,长16米。宽15.5米,面积248平方米,现大殿房瓦和墙壁有些破坏,但梁柱粗大挺直,布局井然。《泗虹合志》载:“释迦寺在城东南隅,洪武时建”。据现嵌在大殿后墙上的《敕赐释迦寺重修藏经楼施地围墙碑记》载:“……然考其由来,乃是宋英宗时敕赐寿圣寺,明祖定鼎,易名释迦寺,正德间始建是楼而供养法藏……康熙岁次庚寅中秋谷旦”。因此,此殿应是宋英宗时即公元1064年后所建。至今己800余年的历史。
(二)明代建筑——邵普宅
邵普宅位于砀城东南20公里邵寨村,约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或万历三年(1575年)。邵普字慕孔,号东山。据其后人说,邵普曾做过一任府官,生平事迹无从考查。其后裔邵宗元曾于明崇祯年间,做过保定府同知(见《砀山县志》)。现存房屋为一客厅院,由前厅、中厅和后摆三部分组成。地基由南向北逐步增高,共有房11间,前中两厅为对厅款式,砖木结构。整个房顶由廊柱山墙托,前后壁为雕花棂门组成,檐下木椽均刻有鸟兽花卉图案。中厅正中悬一通间大匾,上书“桃熟西池”四字,为杨姓布政司副史题送,可惜毁于“文革”初的动乱中。后摆为明三暗五(间)之假楼,四角均饰有雕刻,虽经400余年风雨浸蚀,仍基本完好。其东南角上雕砖,正面为一骑马将军,头戴雉尾盔,后挑大纛,甚为威风;侧面雕一猴子栖伏于树枝之下,双前肢护住脑袋,树枝上高悬一马蜂窝;另一侧面为八抬彩轿,整个雕砖造形生动,栩栩如生,寓挂印封侯之掌故,为明代民宅建筑特点。后摆内有梯可达房顶,站其上,前、中二厅尽收眼底,四野风光一览无余。后摆两侧为当时庭院大门,座南朝北,现仍遗有条石高阶,巨石门枢有一上马石,观之依稀可现当年风貌。院内有巨型太湖石两座,玲珑剔透,是明朝以前的遗物。
(三)泗县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在泗县城内正中偏北,原有大成坊、棂星门、泮池、戟门、东西厢、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古代建筑,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飞檐斗拱,壮观挺秀,长21米,宽12米,面积252平方米。砖木结构,殿房由八棵廊柱顶起,殿墙四周内嵌20棵廊柱。据大成殿脊梁所书,“大成殿”是清雍正四年(1727年)所建。《泗虹合志》载:“嘉庆九年(1805年)修”。殿内二梁所书,咸丰三年(1854年)重修。距今已250余年。除局部有毁外,整个殿完好。
(四)萧县文庙
萧县文庙位于萧城内,规模宽广,建筑古朴壮观。据考,大成殿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年),殿址在北城(即旧城),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初重修,永乐十六年(1418年)再重修,成化、嘉靖相继修茸。万历五年(1577年)大成殿与旧城俱圮于水,嗣迁至今城重建。清雍正、乾隆屡加修茸。文庙正门石坊上书“太和元气”四字,现石坊上四字俱在。两侧设署,东设教育署,西设训导署。石坊前有棂星门,解放前已破坏,今幸存者唯大成殿。据考,大成殿原名“宣圣殿”,宋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赐名。原五间,高15米,长20米,深10米,殿基200平方米。东西廊各五间,二道门九间,崇圣祠三间,后院“明伦堂”在“文革”期间被拆除。198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尔后省、县两级均多次拨款维修,恢复了原貌,现为博物馆馆址。
(五)三山玄帝庙
三山玄帝庙,座落在灵璧县城东北18华里,三山南麓。现存后殿三间,中殿三间,其中殿三间建于何时,尚未查清,但中殿脊棒上有墨书字迹尚存,记“乾隆四十年重修”,文字清晰。内部结构并附有“斗拱”,雕梁刻柱,古朴高雅,结构完整,具有明代建筑特点。现为山南小学办公室。
(六)林探花府
林探花府座落在宿县刘楼乡林官庄内。该府系清代嘉庆辛未科武探花林方标之府地。林方标字锦堂,功任提督、参将等职。现存房屋58间,房架抬梁式结构,现为宿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宿州学宫
据《宿州志》记载,学宫始建于1324年,计有大成殿、厢廊房、戟门、棂星门、明伦堂等。现存棂星门和大成殿址。院内有古槐一棵,碑刻数刻”
四、石刻
全区共有石刻37处。
灵璧县18处:有汉代的唐店画像石刻、后娄画像石刻、郑巷画像石刻。北魏的黄圩画像石刻、唐代马巷石造像。汉代贺家镇墓兽。明代吕桥碑刻、三村碑刻、保林寺碑刻、前练滩碑刻、潼山碑刻、大章里碑刻、山神小庙碑刻、东岳庙碑刻。宋代磐石山摩崖造像。清代冯家庄碑刻、龙庄碑刻、碧云寺碑刻。
泗县处:明代石马窝石刻,清代移泗州治记碑刻。
宿县5处:汉代九女坟画像石刻,宋苏东坡墨竹碑,明代龙泉寺碑,清代大龙泉寺碑、雷墓石狮。
宿州市4处:其中主要有学宫碑。
萧县3处:明代何岱墓石刻、清代千佛禅寺碑刻、鞭打芦花处碑刻。
砀山县4处:宋代宴喜台碑刻,明代刘姑桥碑刻、北山书院义田碑刻、黉学碑刻。
其中磐石山摩崖碑刻,苏东坡墨竹碑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女坟画像石刻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移泗州治记碑
“移泗州治记碑”系清乾隆四十五年(1781年)的石刻。石碑计两块,长206公分,宽77公分。全文35行647字,乾隆四十三(1779年)年直隶泗州知州张佩芳撰。当时书法名家湖北巴东县知县梁巘书。碑刻记载了康熙十九年(1681年),老泗州湮没后,州治暂寄盱眙,后至虹县的事。它记述了老泗州湮没后的情况,当时虹县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民的心愿等。是清代早期大书法家梁巘少有的书法碑望。“移泗州治记碑”原砌于县衙大堂后墙上,后砌于县委宿舍后墙上。1981年夏移置于县文物陈列室。
(二)磬石山摩崖造像
磬石山摩崖造像,座落在灵璧县北渔沟集东,磬石山上。古时泗水流经山下,据《禹贡》记载:“泗滨浮磬”,就是指此处。磬石,其色清润、其音清馨,历代所采以供郊庙乐器之用。
宋代摩崖造像数百个,是在磬石山上南侧,相传为古之废寺。它是在一块巨石上雕凿的。长16米,高2米,中部有两种刻文(阴文),记载:宋代至和三年(1065年)雕刻,系浮雕。其西旧有茶庵,康熙中有僧出游江南,既而还山更庵名曰“玉磬”,刻石记之。其摩崖造像,局部为人破坏。
(三)扶疏亭碑刻
扶疏亭在宿县人民政府院内的北城墙上,建于宋代。中间几经毁建,现又重修,已建成殿堂五间。据《明宿州志》记载:“东坡守徐时,遗墨竹一本于宿守,好事者刻诸石,购亭贮之,名曰扶疏,元季毁于兵。明弘治间知州曾显追寻旧刻,得残碑两刻,构亭以复其旧”。现存碑刻,长约3市尺,高约2市尺,镌刻着竹子和东坡五言诗四句,诗曰:“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下款署东坡居士,没有年月,没有署款。
(四)宴喜台碑刻
1980年10月,出土于砀城东北隅渔场院内的宴喜台。碑高175厘米,宽80厘米。上面纵行镌刻“宴喜台”三个楷书大字,每字约45厘米见方,字体丰腴遒劲。《南畿志》载:“宴喜台在徐州砀县城东五十步,台上有石刻三字,相传李白笔”。《砀山县志》载:“宋正和三年,真州知府李釜为书宴喜台三字,授知县徐戡刻石于台侧,遂讹台为‘宴嬉’。”
(五)刘姑桥碑刻
刘姑桥位于砀山城东南20华里许。刘姑桥建于清初,据传为使孝女刘姑方便看母墓而建。刘姑七八岁时父亡,十七八岁时母眼瞎。刘姑貌美,为侍养其母,剪发放足,毁镜不妆,立志不嫁。亲自耕作,除却捐款,余资用来瞻母。耕作时“朝负母至垅畔,暮负母而归井臼”。其母年90方卒,刘姑尽全力备棺葬母,并每日涉过一小河省看母墓,风雨无阻。乡人感其志,集资于刘姑涉水处建桥,取名刘姑桥。刘姑死后不久,桥亦毁于水。但刘姑作为孝女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砀山县令刘玉瑗重修刘姑桥,桥修得极为简陋,仅用两个石磙作桥墩,上搭一条石为桥身。旁立刘玉瑗题“刘孝姑故里”碑一块,人称一百一十一孔桥(一碑一石一孔桥)。现桥废碑仍存。
五、胜迹
全区名胜古迹共有35处。
灵璧县7处:新生代第四纪的张井象牙化石,二郎山犀牛化石,隋、宋时代灵璧古汴河,大山洞,老茅洞(时间待考),宋代宣和石、磬石山。
泗县8处:明、清时代的西吴菜园古槐,马厂古槐、屏山白果树、老山白果树、谷卢堆、谷李堆、程行村沉船处、黄谷堆(时间待考)。
宿县10处:灵寺化石出土地(时间待考)、春秋时代的八角琉璃井、闵子晒书台,隋唐宿城古汴河道,唐代时村窖藏钱币、宿灵唐槐、二郎银杏(待考)、黄花洞(待考)、商家五里铺子、李顾里铺子(时间待考)。
宿州市1处:隋代看花沟。
萧县7处:唐代奶奶庙古槐、王庄古槐,宋代雾猪泉,明代白土寨银杏树,薛材洞(时间待考)、化龙潭、皇藏峪(时间待考)。
砀山县2处:明、清时代黄河故道遗址、礼河。
(一)皇藏峪
皇藏峪,原黄桑峪,因峪中长满黄桑树而得名。其峪位于萧县城东南60华里的龙冈山中。《大清一统志》载:“黄桑峪在萧县东南,与龙驹咀相连。相传汉高祖曾藏于此,亦名皇藏峪”。峪中有3000多亩天然林木,140余种,七八百种草药,四季常青,风景分外秀丽,为游人向往之地。
在皇藏峪,有座依山构筑的寺庙——瑞云寺。寺周围众山环抱,威严似座城堡。其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535年),初称“登云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更名“瑞云寺”。瑞云寺的建筑布局颇具匠心,它背负悬崖,面临深渊。明崇祯年间,增建殿堂楼阁至99间,是三进三阶式院。步入山门,先登“藏经楼”。楼上藏经、楼下斋堂。中院为大雄宝殿,飞檐拱壁,气势雄伟。后院为方丈室,高大轩敞,清雅宜人。整个寺院石级层迭,回廊交错,门楣多变。前院的一株银杏树,是历经1 000多个春秋,但依然绿荫如盖,硕果累累。后院还有一株同根异芽,人称“子母树”,或曰“携子抱孙”,饶富天趣。
皇藏洞则为峪中一胜景。在瑞云寺西南百余步,有一天然崖洞,一块一丈多高的“飞来石”不偏不倚地落在洞口前,石壁上刻有“洞天飞来”四个大字,这便是皇藏洞,相传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被秦兵追赶而藏于此。洞呈圆形,深六丈许,四壁油光,自然似屋顶。洞底平坦,内望漆黑,洞口立一巨石,洞的右下方数十步,有一天然井,井口为多边形,俯视深不见底,传为刘邦避难时寻水解渴,久寻不得,怒拔宝剑,猛力穿石,剑拔泉出,故名拔剑泉。
峪内还有“果老洞”、“洗钵池”、“观景峰”和“雾猪泉”、“美人洞”、“龙驹咀”、“仙人床”等自然奇观。
皇藏峪因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己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自然保护区,峪中“瑞云寺”是萧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车牛返
车牛返位于萧城西南16里许,因闵损故事而得名。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后居宋相邑之东(今宿县闵贤村)。孔子弟子,德与颜渊齐名,少失母,父续弦。继母孤恩虐骞。某岁冬,骞随父驱车外出,行至半途,天骤雪,骞衣厚而栗,其两弟反之。父震怒,鞭挞出芦花,遂悟,速返出其妻。骞哀告:“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感其孝行可嘉,遂罢。母已感悟待骞如己出。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与其父母昆弟之间”。子骞一生从事教育,后世历代皇帝赐匾封公,褒为“几圣”。并树碑纪念,铭文曰“鞭打芦花处”。当地现改名为芦花乡,使其懿行美德,千古流芳。
(三)化龙潭
萧城西南五里许,虎山脚下,徐林村前山沟中,有一潭,深丈余,曰“化龙潭”。相传该村昔有一孀妇,生一子体肤铁黑,取名小黑龙,母子家道小康,相依为命。一日携子上潭洗衣,洗毕告子:“天大旱,速回浇园”。龙虚诺而去,薄暮,母往视子,见子偷闲,怒斥之,龙佯灌不力,母去复停。至夜间,龙座井上,身微动,泉猛出,少顷,满园皆水。次日,母出见疑甚,匿茅庵窥视,惊见黑龙跃出。遂气绝。龙葬母子潭,植松四株,哭坟数月,其孝行广闻乡里。娶一妻,同耕作,某日忽大雨骤至,妻误入深渊,龙乘云而去。每年夏秋返乡探母,必有大雨成灾,天公不允再归。后值旱年,乡民常聚众祈雨,每求辄应,后建龙王庙永作纪念。
(四)汴河故道
汴河故道流经我区的宿州市、宿县、灵璧、泗县。沿宿(宿县)永(永城县)、宿(宿县)洪(江苏泗洪)公路的方向向西向东伸延,河床遗迹仍清晰可见。泗县城西门偏北15米处,现遗存明代汴河入城的水关。1972年深挖河床时,在泗县鹿鸣山北两华里处挖出木船一艘,长约10米,分前后两仓,初步鉴定为宋以前的木船,部分船板现藏于泗县文物管理处。隋大业元年(605年)开凿通济渠,全长1 300公里,是时河堤筑御道,两岸植柳,为连接南北的一条交通命脉。唐、宋时江淮漕运皆由汴水而达京师。自南宋与金和议,划淮河为界,汴河即渐淤塞,不久即废。
这条通济渠,上游自荥阳北板渚引黄河水入汴河,中游至开封折向东南流经今杞县、睢阳、宁陵至商丘引蕲水古道,又经夏邑、永城、濉溪流入我区,出我区而东流至江苏省泗洪县的马公店,与谢家沟(老濉河)汇合,至青阳镇折向东南经石集、城头至临淮头入洪泽湖,下游自江都宫入于海。
六、近代史迹
(一)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蔡洼
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在萧县蔡洼村杨家台子召开全委会议,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后,留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会议地址保护完好。1980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皖东北抗日学校旧址
抗日学校旧址,座落在灵璧县城西北,尹集镇薄林小学院内。现旧址遗存砖墙瓦顶的房屋五间,为当时学校的办公室。1943年至1944年期间,李先念同志曾在办公室东南15米处的南屋住过。曾到该校住过或讲课的还有张爱萍、吴芝圃、彭雪枫、钱正英、赵汇川等同志。
(三)宿州烈士陵园
宿州烈士陵园,座落在市区的东北隅,始建于1951年,修建于1976年。其园北依沱河大堤,南傍护城河,坐北朝南,占地156亩。园内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彭雪枫同志的大理石雕像,烈士公墓以及亭台,花房和新建的纪念馆等,高大的烈士纪念塔上镌刻着陈毅同志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彭雪枫同志的雕像下方,刻有吴芝圃和张震两位同志写的关于彭故师长雪枫同志革命史略的悼念文章。
陵园内的建筑富有民族特点,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园内广植苍松翠柏,花草芳芬。每到清明时节,祭扫烈士墓的人群络绎不绝,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四)砀山县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砀城南关外,面积约有十余亩。园中有烈士墓、纪念碑和骨灰堂。烈士墓用红砖围砌,水泥券顶,周围被苍松翠柏、鲜花绿草所环绕。纪念碑上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系选毛泽东手写字体。
陵园建于1972年,以纪念1946年至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次解放砀山所牺牲的烈士,特别是1947年二次解放砀山时所牺牲的华野一纵指战员200余名。
园内骨灰堂,安放着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烈士遗骨。
宿县地区地面、馆藏文物综合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