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间戏曲
流行在宿县地区的民间戏曲主要剧种有: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梆子戏、淮北花鼓戏、坠子戏、四平调等。其他艺术形式还有木偶戏和皮影戏等。
这些戏曲剧种的唱腔在我区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农民在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主要曲调。由于农村的文化生活较贫乏,单靠专业剧团下乡演出,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农村半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应运而生,他们组织的半职业剧团,采取农忙务农,农闲从艺的办法,自愿组织、自由结合、自己管理、自负盈亏。他们长期活跃在广大农村,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支重要的补充力量。1980年前后,我区民间半职业剧团就发展到280多个。
二、曲艺、游艺
流行我区的民间曲艺有:大鼓、琴书、评书、渔鼓、坠子、三弦书等,这些曲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遍及广大农村,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50年代开始,各县即陆续建立起曲艺协会,多年来,曲艺协会在组织、发动、辅导艺人学政治、学业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印发业务学习资料、演唱材料,提倡和帮助艺人说新书、唱新段方面发挥了曲协的作用。
游艺是民间传统的、群众自发的业余活动形式。主要有龙灯、旱船、高跷、狮子、烟火等。这些活动形式气氛热烈,很适于大的群众集会,一般都在每年的春节和农历正月十五活动。近年来,游艺活动己突破传统形式,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康乐球、桌球、电子游戏等项目很受青少年的欢迎。
70年代,我区民间曲艺半职业艺人发展到800多人。他们长期坚持在农村基层活动,成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这期间,各县文化馆还办了曲艺队,县馆设曲艺厅,曲艺工作十分活跃,因而我区有“曲艺之乡”之称。这支庞大的曲艺队伍,以灵活方便的特长,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密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既起到宣传群众的作用,又起到文化娱乐的作用。
三、民间舞蹈
宿县地区民间舞蹈主要有:砀山县的“迎轿舞”、“跑驴”;萧县的“黑驴”、“小车舞”、“老公背老婆”;宿县的“套鼓”、“大鼓钗”、“压花场”、“云灯”、“猫蝶富贵”、“小车舞”、“花鼓子”、“划扇面”;灵璧县的“洞宾借驴”、“二仙摔跤”、“花鼓灯”、“大驴”;泗县的“落小会”、“刘二姐赶会”、“钱杆子”、“王二娘补缸”、“独杆轿”,“老背少”、“扇子舞”等,其中最受群众欢迎和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一)压花场
《压花场》是泗州戏小生、花旦表演的双人或三人歌舞,是当年戏班子在农村场边、地头、赶集逢会演出的第一个拿手好戏(炮戏)。它边唱边跳,形式活泼,表达了淮北农村青年热爱生活和相互爱慕之情。热烈而欢快,富有节奏感和浓郁的泥土气息,同时也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很受淮北一带群众的喜爱。
(二)大鼓钗
1954年冬安徽省文化局举办全省上农青年业余会演,宿县老艺人励云亭把《大鼓钗》传授给宿县的青少年参加全省会演,被选拔参加1955年春全国工农青年业余文艺会演(农村部分),以后这个节目在当地流传开来。
《大鼓钗》因伴奏乐器是大鼓大钗而得名。是以三首“对花迷”民歌配以舞蹈而构成的民间歌舞。形式活泼,风趣,表演性强,原是由两个丑角(丑婆和小丑)每逢过年过节在街头广场流动演出。1955年经当地文艺工作者和老艺人合作整理,改为一个丑婆和两对青年男女在一起玩乐的形式,同时增加了民间管弦乐队乐器伴奏,使整个舞蹈结构和动作结构都规范化舞台化。原来的演出形式因老艺人励云亭去世而失传。
演出时,女青年头两边各盘一个发髻,插一圈花,手拿一尺宽的方形粉红色手帕;穿粉红色镶蓝边大襟褂,粉红色绸腰带,天蓝色长裤,黑色绣花鞋。男青年头顶扎小辫子,插一支花;穿白色镶蓝边对襟褂,粉红色绸腰带,天蓝色长裤,黑色布鞋。丑婆脑后梳发髻,无顶围圈帽,发髻上插一支花;身穿深蓝色镶黑边绣金大襟便衣褂,蓝色绸长裤镶黑边绣金。乐队伴奏乐器主要有大鼓、大钗、唢呐、笙、闷笛、三弦、扬琴、竹笛等。
(三)套鼓
《套鼓》是宿县独创的艺术形式之一,民间俗称“跑套鼓”,由一男两女扮演,男称“敲架”,亦称“丑鼓”,女称“妆”,亦称“包头”、“里角”。所谓“套鼓”是指演员背的鼓只作打鼓的姿态,不触及鼓面,打而不响,鼓声由后台乐队伴奏套出来的。套鼓的“锣鼓经”抑扬顿挫,富有乐感,与前台的表演者紧密配合。套鼓的表演形式是:三人上场表演,以男演员为主,两女演员作配角。男演员上身穿白色对襟短褂,下身穿彩裤,头扎白毛巾,腰系红腰带,脚穿白色袜子。上场时,身背小型轻便道具鼓,手拿带穗的鼓锤,背对观众急上,至舞台中心急定位亮相,然后慢板起舞,独舞约一分钟后,从左右两面招呼两女演员上场。女演员头扎大辫子,上身穿红短褂,下身穿绿彩裤,右手握彩扇,左手拿手帕。
初期的“套鼓”,配有伴唱,是一出舞台戏剧的序幕(或说“开场白”),套鼓的基本舞步分“铁索链”、“跑剪刀舞”等,后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套鼓便作为一种可以独立表演的民间舞蹈走上街头与舞台。
“套鼓”的艺术特色是朴实、活泼、欢快、富有节奏感。舞姿刚柔并举,优美动人,既富有民族风铬,更具有淮北的地方特色。1958年,该舞蹈经过省歌舞团加工整理,参加了全国民间文艺调演,荣获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挖掘整理奖、表演奖等六项奖章与奖状。
(四)猫捕蝶
《猫捕蝶》,其原始表演形式比较单调,只是一人扮猫,一个扮蝶,追捕嬉戏而已。1957年迎接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之际,宿县文化馆将此舞作为重点挖掘整理节目之一,并确定陈新联和当时宿县戏曲进修班教研室主任张啸庵负责编导。剧情是:在盛开玫瑰花的庭院里,成群彩蝶飞舞,鸟声不断,一派太平景象。片刻,墙头上出现一只可爱的花猫(男角扮演),在假山旁窥视群蝶,意欲捕捉,捕空,又藏至花丛下等待。这时,四少女着蝶衣,扇动双翅在花丛中飞舞,走磋步、云步,作翻身、卧鱼等动作;花猫亦在其中蹿,跳、捉、扑,继而引出“扑蝶”、戏蝶”、“伤蝶”、“抚蝶”等情节。舞蹈音乐是借用一首原无名而较为欢快的泗州戏曲牌。有此舞后,此曲牌在民间流传中亦被称为猫扑蝶曲。
(五)民间音乐
在我区流行的民歌主要有:四季歌、大鼓钗、五更小调、月儿弯弯照九州、抗日小调,欢迎土改团、四季颂淮北、送郎当红军、木兰调等。
在我区极为流行,很受群众欢迎的乐器是唢呐(俗称喇叭)。1980年统计,全区民间唢呐班子近300个,他们不仅配合民间剧团演奏,还经常巡回单独演奏,特别是农民们遇婚丧嫁娶时,必请唢呐班子。砀山的张连生是我区著名的唢呐艺人,曾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1954年参加华东会演,受到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等同志接见。1980年张连生被推荐为砀山政协委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